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三十六章 满院子的欢声笑语
    杨老太太那边说好了是晚上过去,杨建平提议明天一早一家人一起去八里洼村,于常娟很久没有回过娘家了,正好回去看看。

    于常娟打趣说“我还不知道你,又想开着你的宝贝疙瘩去显摆一圈。”

    “真要显摆我就开大摩托去了,那大摩托虽好才能坐几个人啊,还是拖拉机实用,翻山越岭的都能开,拉货拉庄稼最方便。”杨建平嘿嘿笑道。

    “爸,你没有摩托车驾驶证,大摩托不能开”杨文韬立马拆穿他,杨建平瞪了他一眼。

    其实只要不上国道,不去城里,乡下暂时没有查驾驶证的。杨建平是没有机会骑,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出去干活下地的,在农村还是拖拉机实用。

    杨文妮笑着说“爸,您再等等,等厂子建起来资金开始回笼了,厂里肯定是要买面包车的。您直接去城里学个机动车驾驶证,开面包车咋样”

    杨建平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兴,反而蹙着眉头犯了难,不自信地道“我见过学开车的都是小年轻的,我这个年纪再去学,能行吗”

    杨文妮学过驾照,的确年轻人学的快一些,但有退休以后才去学的也能考过,分人。

    “怎么不行,您趁现在还能学就要赶紧学,学会了,练好了,不忙的时候就带着我妈出去旅游,去那些著名的景点看看。去年郭新民不是还跑去天安门看升旗了,您和我妈也去一趟。”

    听杨文妮这样一说,杨建平眼睛里顿时闪着希望的光芒,去天安门看升旗,是全国人民的梦想,那里有最崇高的信仰。

    杨建平当即拍板道“那我一定要试试,等学会了,拉着咱全家去看升旗。”

    于常娟笑着不说话,杨文韬满脸羡慕的神情,哪个男孩子不爱车呢。

    “小弟,你别着急,等你高中毕业也去学一个驾照。”杨文妮想了想补充道,“抽空我也得去学一个,以后汽车会越来越多,等用到的时候现学就晚了。”

    现实中杨文妮是老司机了,可她在这里没有驾照照样开不了车,必须重新学。

    一家人一起憧憬未来,美好而温馨。

    于常娟的娘家八里洼子村离他们并不远,不到二十里路,只是当下路况太差,很多陡坡自行车骑不上去,只能下来步行,来回就要大半天。

    以前于常娟除了临近过节送点东西,平常很少回去。

    现在好了,有了乡下越野拖拉机,来回就方便多了。

    姥姥家院子里和屋里东西很多,老人不舍得扔,但东西多而不乱,还显得挺温馨。

    姥姥家人口多,表姊妹、表兄弟的一大堆,大舅和小舅年龄相差很大,大舅的孙子只比小舅的儿子小两岁,在一起玩儿的时候经常乱了辈分。

    于常娟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今天只有老大和老小在家,但其他两家的孩子也都过来凑热闹了。

    杨建平是带着几斤猪肉,一些时令蔬菜和两包点心,又从家里拿了两瓶好酒过来的。

    女婿来了就是贵客,正好小舅刚抓了两条鱼,一大家人齐下手做饭招待。

    姥姥提议吃饺子,于是大家伙儿分头行动,有包饺子的有炒菜的,热闹非凡,满院子的欢声笑语。

    饭菜做好后,大人们坐在桌前喝酒,不喝酒的和孩子们一起围着磨盘吃饺子。

    对,就是磨盘,磨玉米面,磨豆腐的那种大磨盘。

    人太多桌子坐不下,饺子捞出来直接放到刷干净的磨盘上,孩子们正好站一圈儿。

    杨文韬是高材生,硬是被留在桌上喝酒。

    杨文妮则喜欢围着磨盘吃饺子的感觉,好像放在磨盘上的饺子更香。

    相比杨文韬考上了县一中,大家对新打出的那口甜水井更感兴趣。

    因为这个年代上高中、上大学,对于偏远的农村来说,像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经常是一个村也出不了一个大学生。祝福的话说完这事儿就过去了。

    而甜水井就不一样了,那是老百姓身边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有讲究的为了喝口甜水跑十几里路去打水喝。

    “要是咱们村里能打出一口甜水井,再开个酿酒厂,加上老汉我的手艺,酿出的酒绝对不输茅台。”

    杨文妮的姥爷会酿酒,年轻的时候在酿酒的作坊里干过很多年,是作坊里的扛把子。后来因为一些特殊原因,粮食都不够吃,哪里还有余粮去酿酒,为此酿酒作坊关了很多。

    “是呀,咱爸酿酒的手艺得传下去,可惜咱们村的水井都太浅,必须得深井才能打出甜水。没有好的水,酿酒也不行啊”小舅遗憾地道。

    “一天到晚就知道喝,三句话不离那二两猫尿”姥姥显然不同意他们酿酒,怕他们变成酒鬼,“有了甜水井就非得开酒厂啊,怎么不开罐头厂,有了好的水,那罐头做出来更清甜可口。”

    做罐头是姥姥的强项。

    姥爷赶紧护住自己的酒盅怕被姥姥抢走不让他喝了。

    “听咱妈的,开罐头厂。”大舅立刻给姥姥捧场。

    “好,咱妈的话就是圣旨,为了圣旨干一杯”小舅招呼着大家喝酒。

    下一秒,小舅脑袋上就挨了一下,姥姥手里拿着个擀面杖说“你姐夫还没喝呢,你自己倒先干了,你少喝点,快给你姐夫满上。”

    “妈,当着孩子们的面,您多少给我点面子。”小舅缩着脖子往一边躲。

    小舅可能是老小的缘故,好像总也长不大,自己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还喜欢带着一大帮孩子们玩儿,春天放风筝,夏天荡秋天,冬天溜冰,有空就去摸鱼捞虾,抓知了猴。总之有点不务正业。

    但这种氛围在奶奶家是没有的,杨老太太总是喜欢端着婆婆的架子,端着长辈的架子,看人都冷冰冰的,让人不敢和她亲近。

    所以,杨文韬每次来姥姥家,总是很兴奋的和于常娟念叨那些有趣的事情,而每次去奶奶家,他回来基本就是简单汇报一下,比如“我奶奶收下了。”“我奶奶知道了。”之类的。

    姥姥偷偷塞给杨文韬一个红包,几块钱是老人家的心意。

    杨建平还要开拖拉机,没敢喝多,吃完午饭他们一家便赶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