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培养投资意识,投资比储蓄更重要
    当更多的人去关心富豪们第一桶金的挖掘方式时,其实忽视了富豪起家的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在他们攫取第一桶金前曾经漫长甚至艰辛地寻找财富和积累资金的过程。如果说第一桶金是富豪们发家的关键点,那么之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就是获取财富的基础。因此富豪们的第一桶金的攫取方式,对更多创业者来说是一种思路的引导。

    《伊索寓言勐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把金子埋在花园的树下面,每周挖出来陶醉一番。然而有一天,他的金子被一个贼偷走了,此人痛不欲生。邻居来看他,当他们了解事情的经过后,问他:“你从没花过这些钱吗?”“没有!我每次只是看看而已。”邻居告诉他:“这些钱有和没有对你来说都是一样。”这个寓言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财富闲置等于零。可见,没有理财投·149·资观念,过度储蓄与过度消费一样遭人摒弃。

    在东方,人们非常注重风险,守住钱财的意识比赚钱的意识强。富人们的观念是:储蓄不是美德,而是手段;努力工作赚钱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投资;储蓄是守,投资理财是攻。

    中国的通货膨胀一年按5%算的话,15年后银行存款变成一半。因此,投资虽然有风险,但比储蓄有更多赚钱的机会。

    投资创业是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众多投资者,但不是每个想发财的人都能取得成功,成功的投资者必须具备坚定的投资意识。构成个人投资意识最重要的有六条:坚定的信念、充分的心理准备、熟悉与本行业有关的政策法令、良好的投资风格、灵活多变的手段、饱满的热情。

    少年时代的沃伦·巴菲特有一本爱不释手的书——((赚到1000美元的1000招》,这本书用一些白手起家的故事来激发人们投资创造财富的欲望和信念。巴菲特沉醉于投资成功者的故事里,想象着自己未来的成功景象:站在一座金山旁边,自己显得多么渺小。他牢记书中的教诲:开始立即行动,不论选择什么,千万不要等待。

    巴菲特11岁那年,他被股票吸引住了。他从做股票经纪人的父亲手里搞来成卷的股票行情机纸带,把它们铺在地上,用父亲的标准、普尔指数来解释这些报价符号。

    13岁那年,巴菲特成了((华盛顿邮报》的发行员,并因此成了纳税人。但除此之外,巴菲特一点也不开心,他在学校成绩一般,还时常给老师惹点麻烦。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出走后,巴菲特开始听话和用功了。他学习成绩提高了,送报的路线也拓展了许多。他每天早上要送500份报纸。这需要在5:20分前就离开家。偶尔当他病倒时,母亲利拉就帮他去送报,但她从来不要巴菲特的钱:“他的积攒是他的一切,你根本不敢去碰他装钱的那个抽屉,每一分钱都必须好好地呆在那里。”

    这时的巴菲特就显示出了和他的年龄不相称的商业头脑,他制定了最高效率的送报路线,而且还在送报的时候兜售杂志。为了防止读者赖账带来的损失,他免费给电梯间的女孩送报,这样一旦有人要搬走,女·150·孩就会向巴菲特提供消息。巴菲特很快就把送报做成了大生意,他每月可以挣到175美元。到1945年,14岁的巴菲特终于赚到了1000美元并把这笔钱投资到了一块40英亩的土地上。

    到高年级的时候,巴菲特和善于机械修理的好朋友丹利开始在理发店里设置弹子机,他们和理发店的老板五五分成,生意非常好。市场不断扩大。但是,巴菲特并没有被利润冲昏头脑,他总是很冷静地在较为偏僻的地方选址,以防地痞流氓控制他们的生意。

    1947年,巴菲特中学毕业时,在370人的年级里排名第16。威尔森年鉴上对巴菲特的评价是:喜欢数学,……是一个未来的股票经纪家。

    父亲坚持要巴菲特到宾州沃顿商学院读书,但巴菲特认为那是浪费时间,自己已经挣了5()00多美元,读了大约100本商业书籍,还要学什么呢?但是父命难违,他还是到了沃顿。巴菲特对沃顿极为厌倦,他认为他懂得的比教授们都多,教授们虽然有着成套完美的理论,但对如何真正赚钱却一无所知。巴菲特在学校里不能安心上课,而是在费城的股票交易所里耗费了许多时间。确实,在沃顿没什么东西可教巴菲特。

    1949年夏天,巴菲特离开了沃顿,到内布拉斯加大学去读书。实际上,巴菲特在内布拉斯加大学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学生,他一边干着全日制的工作,一边打桥牌,一边却拿到了学业成绩A。他的积蓄也有了9800美元。

    后来,沃伦·巴菲特成为美国一个神话般的人物。和历史上同时代的大富豪比如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还有后来的软件大王比尔‘盖茨相比,巴菲特不同凡响,其他人的财富都是来自一个产品或者发明,而巴菲特却是个纯粹的投资商。他从事股票和企业投资,迄今已经积累了166亿美元的财富,并成为美国投资业和企业的公共导师。

    在40年的投资生涯里,巴菲特从没有用过财务杠杆,没有投机取巧,没有遭遇过大的风险,没有哪年亏损。不管外界如何风云变幻,巴菲特在市场上一直保持良好的态势,同期没有哪个人能与巴菲特相媲美。严格地说,甚至没有谁的水准能够接近他。·151·

    这真是个奇迹!在市场专家、华尔街经纪人看来,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为了参悟巴菲特成功的奥妙,人们每年一次蜂拥到小城奥马哈,像圣徒朝圣一样去聆听巴菲特的教诲,把他的著作视为径经》,像念经文一样背诵他的格言。但是,比尔·盖茨一语打破了人们的幻想:“只将沃伦大量的格言记在心里是远远不够的,虽然沃伦大量的格言值得记下来。”

    巴菲特5岁就开始做发财的梦,但是他并不把获取金钱看做最终的目标,他喜欢看着钱的数量增加,但绝不贪恋钱财。他的遗嘱就是这个观点的最好印证。在遗嘱中,他把个人财产的99%捐给慈善机构,只把为数不多的1%留给自己的孩子。他解释说:“我希望我的孩子们有足够的钱去**们想干的事情,而不是因为有太多的钱而什么也不干。”

    人是有天性的。所谓天性,除了我们今天还无法了解的遗传因素,主要是小时候由家庭等外在条件影响形成的兴趣和爱好。这种天性人人都有,只是我们许多家长没有注意并加以培养。所以,有心理学家说,5岁之前人人是天才。可惜,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天性,也就是天才,都被扼杀了。从心理学的角度讲,5岁之前如果细心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创造条件给予引导,那么,孩子的天性即天才就会得到开发,孩子就会表现出超长的特质来。这会为其一生打下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幸运的是,巴菲特的父母,尤其是他母亲没有管束他的天性,而是随他而去,任其发展,所以巴菲特才造就了后来的自己。

    衡量一个人是否擅长理财,有无致富的潜力,关键要看其投资意识强不强,投资习惯是否养成以及投资收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