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真正的高手在行业之外。不知这话用在郭莎莎身上是否贴切,从大邑丹风小学开始,“门外汉”的郭莎莎就开始了对教育的诸多“不适应”,她在进行改革的思考、设想和实践。
在一篇文章中她这样表达自已的真实想法:“我们想让孩子自主自强,结果却造就了一批‘鹦鹉学舌’的知识奴隶;我们想让孩子们成长,可努力的结果却是心灵的萎缩、知觉的麻木;我们一直在希望孩子们成为既有学识义有美德的一代新人,其结果却是辛辛苦苦培养着只学无识,只有背诵考完即忘,功利11的十足的各种条律的功能,却与贯注在生命过程中对美的追求的美好愿银南辕北辙。”
刚来剑丹风小学第二年,悟性极高的郭莎莎就摸索出了很多道道。她要把这嗤农村孩子培养成“有智慧,有广博爱心,有世界公民意识,热爱大自然,川牛命尊重人的进化历程的二十一世纪公民”。于是她向世人发出了“智爱之地的邀请”,这是一份特别的邀请。专家、学者、社会工作者、甚至经历丰寓的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的老师;讲课的形式完全自决:讲人类进化历程,讲自然奇观,讲美的渊源,讲异域文化风情,讲人物传记……
对自三的行为郭莎莎是这样解释的:“对于数千年沉积下来的教育模式,我们一向存在着拿‘国情’做理由的‘四合院’心态。虽然我们已经看到要撼动积重难返的教育观念,光有认识不够,还要有敢于‘撞南墙’的勇气。”
站在农村教育的土地上,郭莎莎所面对的是一群仍旧生活在面朝黄土背朝人,靠锄头吃饭的山区农村孩子。郭莎莎一直乐观地坚持一个信念:人的头脑足唯一可以超越物质障碍的特殊物质。
“人们总是存在着这样的偏见,”郭莎莎说,“人们总是低估农村孩子的感觉、知道觉能力,认为高雅的文化,深遽睿智的思辩只属于某些阶层的客厅谈资,而农村注定是一种粗糙的宿命。”
信的曙光是被自己点燃的。它不仅来自思考,更来自实践的力量。
在丹风小学所作的一些尝试,包括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放映《音乐之声》、《球惨世界》,这些使孩子们不仅能看懂情节,更为情节所打动,情感变得细腻起来,而且在思维方式上得到有益的磨练,在启发下他们开始思考问题,开始萌发出忧患意识。
“我们要造就的不是一批被知识奴役的人,而是感觉丰润敏锐,有更深刻的理智的人。”“农村里的孩子像水一样清彻,”郭莎莎说,“我的目的不在于要教出能考高分的高才生,我只想教会孩子们做人的道理,教他们去爱。这样,他们以后即便是当农民,也是一个优秀的农民;当了家庭主妇,也会足色的主妇。”
一次,一个女学生悄悄告诉郭莎莎:“郭老师呀,我现在喜欢上了,一个男孩子,成天老想他,这是爱情吗?”
郭莎莎说:“我了解你的感受,每个人都有这种怦然心动的感觉。我想知道,你要足考上了中学,碰到一个更高更帅的男孩,你会选择谁呢?真正的爱情是坚贞的。”女孩子一听笑了,说:“郭老师呀,我想我会选那个更好的吧。我明白了,这还不算是爱情。”郭莎莎也笑了,她发现,要解决孩子们所面临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孩子去体会,让生活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取舍。
“让他们自由去飞,只要善于引导,孩子们是不会迷失方向的。”郭莎莎说,“我们不能把孩子放在一种‘无菌’的环境是成长,那样是一种畸形的教育方式。相信孩子们,有时候,他们比我们想象的要成熟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