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键时刻失败的北伐(2)
    除了宋太宗的北伐战争之外,在南宋时期还有过几次比较著名的北伐,比如宗泽北伐。

    说到宗泽这个人,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可提到他提拔过的人,那可是大大的有名,那就是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

    宗泽出生在义乌山村石板塘一个贫寒的耕读之家。宗家虽贫苦,但有“耕读传家”的传统,父亲宗舜卿就是一个乡村知识分子。宗泽自幼随长兄宗沃参加劳动,农闲则在父、祖的教导下,读书识字。天资聪慧的宗泽,勤奋好学,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元祐六年,也就是1091年,31岁的宗泽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在他的一生之中,或许并没有惊人的业绩,但是在最后的时刻,他为自己添上了最光辉的一笔,那就是为北伐作出了贡献。

    宗泽粉碎了高宗初年金兵的猖狂进攻后,认为反攻的时机已到,调兵遣将,准备大举北伐,并把联合被役各族共同抗金作为北伐的重要战略部署。宗泽对金兵内原辽国的降兵降将进行策反,又上书高宗,建议联合各民族共同抗金。

    由于他一直都对金国的动态加以关注,所以在面对金国的时候,他往往能够力挽狂澜。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觉得,北伐的时机已到,于是就上书宋高宗,说白了就是给皇上写请战书。

    可是这个宋高宗并不是当年那个能够和辽国人叫板的宋太宗,他更多的是想如何能够过着安稳的皇帝生活,所以对于宗泽的请战书,他一直保持沉默。

    偏偏宗泽是个执著的人,从1127年的七月一直到1128年的五月,在短短的10个月时间里,宗泽总共给皇帝写了24封请战书。皇上一看,这宗泽什么意思?我这都不答理你了,你怎么还没完没了啊?难不成在私下谋划着什么?

    要说这皇帝都有疑心病,而且还总喜欢把人往坏处想,估计在他的想法中,这宗泽是通敌叛国了。所以他下令派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荀为东京副留守,就近监视宗泽,阻止六月进兵渡河计划的实施。

    皇上的举动,作为臣子的宗泽是明白的,他知道,自己这一辈子,都无法驰骋在北伐的战场上了。哀莫大于心死,对于一个忠心为国的大臣来说,最大的耻辱就是被皇帝怀疑为通敌叛国。没过多久,宗泽就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据史料记载,宗泽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北伐”,甚至最后还连呼3声“渡河!渡河!渡河!”

    就在我们为宗泽的苦心而感慨的时候,宋朝历史上接下来即将发生的大事,会让作为看客的我们更为惋惜,那就是岳飞的北伐。

    或许也有人会想到“岳母刺字”这个历史典故,说句题外话,这个典故只是后人的杜撰。翻遍了宋朝的史料,都没有发现有相关的记载,直到元人所编的《宋史本传》,书云:“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在宋朝的历史上,岳飞曾经有过4次北伐,最著名的也是最后一次,发生在1140年,也就是绍兴十年。这次北伐并非是突然起兵,而是因为金国单方面撕毁了和平条约,这个条约是在1139年金、宋两国达成的协议。岳飞听说此事之后,曾经上书给皇帝,大概的意思就是说,金国是个言而无信的国家,和他们签订合约,往往都没有什么真正的效力。可是刚刚签订了合约的皇帝丝毫听不进去岳飞的话。

    果不其然,金国内部对这个条约产生了极大的分歧,就在短短的一年之后,金国主战派夺得了政权,于是分4路南下,准备攻打宋朝。由于没有防备,宋军节节败退,城池相继失陷。随后高宗命韩世忠、张俊、岳飞等出师迎击。很快,在东、西两线均取得对金大胜,失地相继收回。岳飞挥兵从长江中游挺进,实施锐不可当的反击,他一直准备的施展收复中原抱负的时机到来了。

    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术15万精骑发生激战。他亲自率领将士们,拼杀在最前线,大破金军“铁浮图”和“拐子马”,把金兀术打得大败。

    “岳家军”具有“守死无去”的战斗作风,敌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军”阵容摇动。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金兀术集合了10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河南府、汝州等10余座州郡,可以说中原之地基本被“岳家军”所收复,并且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东京撤逃。

    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10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然而后面的事情却大大超乎了岳飞的预料,那就是皇帝亲自发下了12道金牌,让岳飞班师回朝。就这样,轰轰烈烈的北伐又停止了它的脚步……

    在岳飞之后,宋孝宗在位期间,也曾经很想要对金国进行北伐。1162年,宋高宗因为自己没有儿子,就将皇位让给了太祖七世孙赵昚,史称宋孝宗,他是南宋公认的最英明的皇帝。

    就在他刚刚即位的第二个月,他就着手为含冤而死的岳飞进行平反,同时也对秦桧做了相应的处理。可以说,刚刚当上皇帝就能够有如此作为的他,自然是在朝廷之中赢得了满堂喝彩。紧接着,他继续任用高宗末年那些坚持抗金、政绩卓著的大臣,陈康伯、虞允文、张焘等都成为新班底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