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46. 第四十六章 苏暮跑路撞上顾清玄回京……
    苏暮不敢把饵下得太明显,循循善诱道“我是没打算回侯府的,就算是死在周家,也不会回去。”

    周母缓和语气道“苏小娘子莫要动不动就拿寻死说事儿,不吉利。”

    苏暮也缓和态度,“倘若周郎君真打算把我困在院子里等到小侯爷回京来处置我,他不让我好过,我自然也不会让他好过。”

    周母怕惹恼她生出岔子,赶忙道“方才你说有法子保住周家不受拖累,是什么法子”

    苏暮“我会给周家一封和离书,待我离开京城回了常州,若小侯爷追问起来,你们便把那封和离书呈给他,同他诉苦说是我偷跑的,把一切因果责任都推到我的头上,他自然不会怪罪周家。”

    周母半信半疑,“这样就可以幸免于难”

    苏暮点头,“腿长在我身上的,我若要跑,你们也拦不住。

    “小侯爷来讨人,我没在现场,到时候怎么说话全凭你们自己。倘若我在现场,怎么说话,就看我的心情了。”

    周母抽了抽嘴角,没有吭声。

    苏暮继续道“周大娘若愿意顺了我的意,放我离京回常州,我便私底下许你一些钱银,感激你的大恩大德。

    “反正侯府的态度是打发出来的女郎与他们已经没有分毫关系,是去是留全凭周家做主。

    “你们若是让我有好日子过,我自然会替你们把这事扛过去,只要把责任推到我的头上,小侯爷要追究的自然是我,与你们无关。

    “倘若他真要计较,无非逼着周家与我和离了,周郎君反倒脱了身,小侯爷也只管去寻我问罪,而不会再纠缠周家没完没了。”

    周母细细思索此计的可行之处。

    见她陷入了沉思,苏暮也不逼她,由着她考虑。

    先前周母觉得自家崽的法子可行,如今被对方威胁,一旦苏暮搞事作死,困她的法子多半行不通。

    且她说得也没错,侯府容不下她,倘若再被小侯爷寻回去,不是要逼死她吗

    在这样的情形下保不定会做出无法挽回的祸事来,一旦她在家里出了岔子,到时候周家就彻底完蛋了。

    想到此,周母眼皮子狂跳不已。

    她原本想等自家儿回来再商议一番,谁知苏暮像是她肚子里的蛔虫,敲打道“倘若周大娘要与周荣安商议此事,便大可不必了。”

    “这”

    “你不用问他,我也知道他是不允的。”

    周母沉默不语。

    苏暮看着她道“我同你说这些,是要你帮我让他同意,你若同他说了,只怕得受他责备数落。”顿了顿,“到时候你一厘钱都拿不到手。”

    周母到底贪财,试探问“我要如何帮你”

    苏暮当即把自己的办法同她细说一番。

    周母认真听着,也觉得让她跑路是个不错的法子,倘若日后小侯爷没来问起,不是要砸到自家手里吗

    与其这般,还不如让她回常州。

    待过了风头,直接把和离书拿到官府和离便可了事。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小侯爷来寻人,周家也可以哭诉一番,供着这个祖宗得罪不得,她偷偷摸摸跑了,周家求助无门,又不敢大肆张扬,可委屈着哩。

    把矛盾转移到苏暮身上,且还能得一笔私房钱,周母左思右想都觉得这法子可行。

    于是次日她便与苏暮勾结在一块儿坑自家儿子闹绝食。

    下午周母慌慌张张前往周荣安的铺子,同他说起苏暮已经两顿饭没吃了。

    周荣安颇觉诧异,问道“昨日不都好好的吗,怎么就忽然不吃东西了”

    周母心急火燎道“那女郎一早想要出去,我不准,她便闹起了脾气,说我们家要逼死她,反正迟早都是死,还不如现在就死在周家,讨个痛快。”

    这话把周荣安唬住了,嗫嚅道“我怎么又要逼死她了”

    周母当即把苏暮教她的话细说了一番,吓得周荣安出了一身冷汗,一时六神无主,恐慌不已。

    母子俩连忙回去探情形。

    苏暮躺在床上,一副没有精神的病歪歪样子,周荣安瞧了头大如斗。

    二人出去后,周母焦急道“这可如何是好,倘若她在家里有个万一,周家不是大祸临头了吗”

    周荣安眼皮子狂跳,背着手在院子里来回走动,拿不出个主意来。

    晚上苏暮还是没有用饭,周荣安见端出来的饭食,整个人都神经了。

    周母既心疼他,又想发笑,不敢露出马脚,只能忍着,满脑子都是她那五两银子。

    要知道五两私房钱对于周母来说无异于是一笔巨款。

    这个家是周荣安在当,他打小穷怕了,看钱看得紧,也很抠门,周母很难从他的荷包里掏出私房钱来。

    再加上屋里所有日常开销都是周荣安在采买,她自然没有机会捞到钱银,如今好不容易从苏暮那里刮来油水,怎能不高兴

    苏暮接连四五顿饭没吃,彻底把周荣安逼疯了。

    怕她真死在周家,他忙让自家老母去问她到底要怎样才能解决问题。

    周母把苏暮的意思传达了一番。

    一开始周荣安并不同意,后来仔细琢磨似乎也觉得可行,再加之周母的游说,两人商议了许久,总算达成了共识,愿意放苏暮走。

    周荣安从别处借来笔墨,让苏暮亲自写一封和离书。

    此前顾清玄曾逼着苏暮学四书五经,写简单的和离书不成问题,只要把字迹写得丑一点就好了。

    落笔签字画押后,这份和离书会留在周家保他们平安。

    周荣安识不了几个字,只把那份和离书收捡好。

    如果要送她离京,需得路引才行,二人都是普通的良家子,又有户籍凭证,办理路引只需要两三日就能拿到手。

    这期间周荣安请代写家书的先生给他写一份和离书,又把苏暮写的那份拿给先生看,确定没有问题了才作罢。

    最后周荣安自己的那份和离书交到苏暮手里,双方互换和离书以备日后用上。

    苏暮要求他护送自己出京畿,走水路回常州。

    周荣安满口应承,只要能把这尊大佛送走,让他干什么都行

    拿到路引后,苏暮耽搁了一日,把身上的钱银存储到了一家售卖布匹的商铺。

    按说柜坊更为保险些,她偏选择了颇有风险的私人商铺,也就是飞钱。

    此举也是避免在京中落下痕迹。

    所谓柜坊,相当于现在的银行,只要拿了他们的票据,就可以到另外的支坊提取钱银。

    京城里的柜坊就那么几家,若有心查下来,根据柜坊的线索很容易把她捉住,她留了个心眼,走了偏门。

    京中除了柜坊可以存储外,还有很多私人商铺也可行使,这就是所谓的“飞钱”。

    飞钱有两种,一种是官方的,一种则是民间私人商铺。

    顾清玄是官,她自然不敢走官方。

    万一他找她问罪,不就是送上门让他捉吗

    在离京的头一天晚上苏暮偷偷给了周母五两银子,可把她哄得高兴。

    次日天不见亮周荣安就租来一辆马车把她载走,苏暮带着轻便的包袱,心情雀跃。

    早上人流不多,马车走得飞快,抵达坊门时晨钟声响起,各坊开启。

    马车进入主干道,一路飞奔驰骋。

    周荣安驱赶马儿飞奔,心情比苏暮还要激动,他可算把这烫手山芋丢出去了。

    这些日坐立难安,满脑子都是大祸临头的焦灼煎熬。

    如今把这祸害送出京畿,只要她登上回常州的客船,他便可以喘口气儿了。至于她在路上会经历什么,他一点都不想管,只想躲得远远的。

    早晨的空气格外新鲜,今天又是一个艳阳天。

    待他们顺利出城时,朝阳冲破云层,刺目的金光一缕缕洒向大地。

    苏暮在颠簸中充满着对新生的渴望。

    她撩起马车帘子,望着那绚烂的光芒,眼里写满了蓬勃生机。

    她爱极了官道两边的青草萋萋,爱极了自由驰骋的无拘无束,更爱漫山遍野的烂漫山花。

    它们在晨风中涌动起舞,好似在天地间自由舞蹈的生灵。

    敬每一个勇敢奔向未来的自由灵魂。

    哪怕前路茫茫,哪怕充满着曲折,哪怕这个世道吃人不吐骨头,哪怕未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那又怎么样呢

    人从一出生就是走向死亡的,总不能不活了呀。

    苏暮对未来充满了期待,甚至心情大好地唱起了常州的歌谣。

    她一点都不适合唱歌,五音不全,但并不能阻挡她对生活的热爱。

    她唱着顾清玄曾教她唱的常州本土评话,亮开嗓门高歌。

    那撇脚的音律好似魔音般吹进周荣安的耳朵里,刺得他炸毛,不高兴道“你能不能别唱了”

    苏暮回怼道“给姑奶奶闭嘴,老娘高兴”

    周荣安“”

    苏暮无视他的抗议,甚至还拔高了声音。

    周荣安受不了地翻了个小白眼儿,他觉得小侯爷的审美肯定有问题,要不就是眼瞎。

    当初苏暮进京时是走的水路,现在为了迷惑顾清玄会来捉人,她误导周荣安,以为她还是会走原路回常州。

    事实上她确实在走原路,不过中途会偷偷消失掉。

    一路奔波不停,行了近半月他们才顺利抵达宗州。

    这里有前往常州的客船。

    周荣安亲自把苏暮送上客船,她心里头还是挺感激他的,临别时一番慎重道谢,被周荣安嫌弃了,不痛快道“后会无期。”

    苏暮撇嘴。

    那男人毫不犹豫地转身走了。

    苏暮在码头上站了会儿,周荣安走了一段路后又回头,发现她还没上客船,皱眉道“还杵着做什么”

    苏暮咧嘴笑,“多谢周郎君相送,后会无期”

    周荣安翻白眼。

    苏暮欢欢喜喜进入船仓,莫约过了两盏茶的功夫,客船便驶离了码头,前往常州。

    因她穿了一身褴褛的麻布衣,头上又戴着花布巾,脚上一双布鞋,肩上挎着浆洗得发白的包袱,通身都是穷酸相,模样并不起眼。

    走水路到第五日时,她趁着客船停靠在章州补给,下船离去。

    进城打听到那家售卖布匹的分铺,苏暮又提了一笔钱银作路费,沿途南行,朝着与常州的反方向前行。

    为了节约路费,她多数选择走水路,因为陆路要乘坐马车,成本比水路要高昂得多。

    时下世道太平,从章州前往龙城,一路还算顺遂。

    进入龙城后天气日渐炎热起来,苏暮打算前往蜀地那边求生存。

    那边是所谓的蛮夷之地,离京城不知远到哪里去了,就算顾清玄要来捉她问罪,也够得他满地找。

    这一路下来顺风顺水的,苏暮虽然一路奔波劳顿,心情却好。

    身上有足够多的盘缠,暂时不用为钱银操心。

    她平时也节约,有时候会乘坐牛车,有时候也会坐渔船。

    这样满面风尘奔波到嵩县时,却不想老天给她开了个玩笑,差点让她白干了一场

    当初顾清玄在元宵后就离京前往雍州办差,这个时候正在往回赶。

    时值正午,一行人在街道边的一家老儿那里用水盆羊肉。

    许诸平时贪吃,听说这家的水盆羊肉味道一绝,特地把顾清玄哄过来尝尝。

    此刻狭小的店里早就人满为患。

    经营这家店面的是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妻,他们的儿子都在军营里,老两口闲不住,七十岁的人了还勤劳得很。

    鉴于店里没有座位了,四人只能在街边支起的棚下用食。

    许诸同忙碌的老儿唠嗑,说道“老丈的生意委实不错,我们可是特地从雍州那边过来尝尝手艺的。”

    老儿笑眯眯道“那可不,我两口子做这营生已经干了二十多年了。”

    老婆子接茬道“这食店应开了二十六年了。”

    许诸听得咋舌。

    他家只做水盆羊肉,价钱也开得便宜,原是年纪大了打算退下来,但架不住邻里和附近的食客热情,便又坚持做了下来。

    凡是进店的先给钱,都是统一的分量,若要加量则提出来额外添上。

    通常早上和中午都是满座,只有晚上稍淡一些。

    不一会儿四份水盆羊肉端了上来,皆是用的大土陶碗,料特别足。

    顾清玄颇有几分嫌弃,因为看起来很粗糙。

    哪曾想用勺子尝了口汤,倒让人惊艳,特别鲜。

    许诸也尝了一口,称赞连连。

    老儿看他们衣着气派,听着一口字正腔圆的京腔,疑是官家,好奇问“诸位可是官差”

    许诸倒也没有隐瞒,用官话回道“我们从雍州办完公事回京,顺道来尝尝你这儿的水盆羊肉。”

    老儿颇有几分得意,看他年纪轻,笑道“小郎君尝了觉着如何”

    许诸点头,“顶好”

    顾清玄冷不防问“老丈,不知嵩县可有什么地方特产,我捎些回去。”

    老婆子插话道“有,咱们这儿的肉脯最好吃,就往前走左拐那家铺子,叫黄记。”又道,“郎君切记只买甜口的,甜口的最好。”

    顾清玄笑了笑,记下了。

    他没他们那般能吃,吃完一份还要再添。

    顾清玄心中惦记着黄记的肉脯,用完后便亲自走了一趟。

    苏暮贪吃,给她带些回去哄哄她。

    中午正是烈日当头照的时候,他寻到了黄记,要了两种口味的肉脯,一种是甜口,一种则是咸口。

    拿着牛皮纸袋出来,没走多远,瞧见对面的点心铺前站着一个身穿粗麻布衣的女郎,那女郎正低头咬手里冒着热气的点心。

    许是太烫,她的表情有些滑稽。

    顾清玄鬼使神差地瞥了她一眼。

    当时苏暮并未发现他,正专注啃食手里的米糕,刚出锅的实在太烫,以至于她的五官都有些扭曲。

    也不知是觉得那女郎的背影有些熟悉还是其他,顾清玄走过来时又忍不住扭头瞥了一眼。

    苏暮察觉到他的视线,抬头看他,不由得愣住。

    二人四目相对,很奇怪的又同时避开了。

    苏暮还以为自己眼花,再壮大胆子定眼一看。

    那男人身量高大,穿着考究的鸦青色圆领窄袖袍衫,手里拿着两只牛皮纸袋,走路的姿势如青松劲竹,不是顾清玄是谁

    那家伙就算烧成灰她都认得

    苏暮一时被吓得够呛,忙把米糕往嘴里塞,又烫嘴又慌张,赶紧转身故作镇定地离开了。

    当时顾清玄并未起疑。

    苏暮在府里,怎么可能无端跑到这里来了

    再说京城离嵩县千里迢迢,她无依无靠的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顾清玄心里头虽有点疑惑,不过很快就压下了,定是他数月不见心中惦记着,这才眼花看错了人。

    回到老儿的店面,他们一行人又吃了盏茶,才起身离开了。

    这期间苏暮躲藏进一条巷子里,心中惶惶不安。

    她鬼鬼祟祟地在转角处探头窥探外面的街道,等了许久,才见一行人驭马而去。

    她忙跑出去确认,看那四人的背影,多半就是顾清玄等人,腹中一番揣测,怕是办完差事回京了。

    苏暮想起方才二人对视的那一幕,眼皮子狂跳不已,她安慰自己,他定想不到会在这儿撞见她。

    到底做贼心虚,之后她匆匆离开嵩县,直奔下一个目的地新田。

    这期间,二人从嵩县擦身而过,越离越远。

    顾清玄风尘仆仆赶回京城,日夜盼着见他的意中人;苏暮则拼了命往南蛮蜀地逃,巴不得躲他到天涯海角。

    两个抱着不同心思的男女越走越远,越走越离心。

    白日里顾清玄一行人快马加鞭,夜晚便在沿途官驿落脚,翌日换了马匹继续往京畿赶。

    苏暮则孤身一人,如水中落叶般随波漂荡,仿佛没有边际,漂到哪里便是哪里。

    也该她运气好,这一路下来都不曾遇到过困境,有时候要求太平安稳,便花钱跟着镖局走。

    待顾清玄平安回到京城已经是五月下旬了,同往常一样,他回府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向寿安堂朝自家祖母报平安。

    当时顾老夫人正在佛堂礼佛,听到仆人前来通报,说小侯爷回府了,她高兴不已,忙追问道“文嘉真回来了”

    仆人应道“小侯爷真回来了,这会儿正赶往寿安堂来给老夫人报平安。”

    顾老夫人激动坏了,由婢女搀扶着出去见自己的宝贝孙子。

    与此同时,顾清玄回府的消息也传到了映月苑。

    盛氏正同两名妾室玩叶子牌消遣,忽然听到仆人前来通报说小侯爷回府了颇觉诧异,她后知后觉道“这么快就回来了”

    二房闵氏笑道“也不快了,文嘉是元宵过后就出的府,如今都五月下旬了。”

    三房马氏接茬道“是啊,都过了四个月了,当初他离去时还说三两月就能回来呢。”

    盛氏再也无心同她们玩叶子牌,心情一时有些复杂,遣退二人道“你们先回罢,我等会儿过去看看他。”

    两人起身行礼告退。

    她们也知道苏暮被打发出府的事,离开映月苑后,闵氏忍不住八卦道“这会儿文嘉回来,若是知道自己的通房嫁人离了府,不知会是什么情形。”

    马氏做了个噤声的动作,“莫要多言。”

    闵氏讳莫如深地闭嘴。

    马氏压低声音道“文嘉素来沉稳,况且又不是主母自主打发出去的。”

    两人看了对方一眼,颇有几分忌讳。

    这不,映月苑里的盛氏心里头多少还是有些恐慌。

    尽管那是她儿子,尽管是苏暮主动求嫁的,但不管怎么说都是背对着他行的事。

    自苏暮离府后,顾老夫人都曾说过她草率了,这般重要的事,且又是永微园房里的人,怎么都要等到顾清玄亲自处理才稳妥。

    盛氏不敢同她争论,毕竟还想着老夫人帮她说话诉苦呢。

    见她惶惶,方婆子稳住她的情绪道“娘子莫要自乱阵脚,是苏暮那丫头主动来求你做主把她嫁出府的,这事就算小侯爷问起来,你也有理有据。”

    盛氏深深地吸了口气,“话虽如此,可是不管怎么说,都是背着他行的事,多少有点理亏。”

    方婆子出主意道“这会儿小侯爷多半在寿安堂的,不若咱们过去一趟,主动同他提起此事,就算他要发作,也有老夫人在场,多少能镇得住他。”

    盛氏仔细想了想,也觉得可行。

    有顾老夫人在,自家崽再怎么翻天都有人压得住,总比她独自面对要好。

    打定主意后,主仆二人稍作整理,前往寿安堂。

    此刻顾清玄正在偏厅同顾老夫人说起雍州那边的情形。

    盛氏主仆过来时,听到里头愉悦的笑声,祖孙二人不知说到了什么,笑得很开心。

    她顿了顿身,在院子里站了会儿。

    方婆子不解道“娘子怎么了”

    盛氏眼皮子狂跳,露出不太好意思的表情来,小声道“我有些怂。”

    方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