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支书很心动, 虽然现在他已经五十多了,但依然有事业心, 还想往上走一走。
之前是没办法, 他虽然在下河村有点威望, 但毕竟学历不高, 上面的领导又坐的太稳,每没一个往上升的,当然也没一个掉下来的,导致下面的人都没有机会。
不得不说, 这真的件很遗憾的事
但安支书也不是那种官迷, 可以为了升职而去干一些不好的事。
领导人不坏, 那他们苟着就苟着吧。
至少日子还能过。
但是现在安西不仅给他创造了机会,还是一个兼顾了许多人利益的计划。
如果操作好的话, 不仅对他有利, 对下河村的百姓也有利,就是县令的领导们说不定也能动一动了。
当然这事也是有风险的,一来现在政策不明朗, 即使打着公有企业的幌子, 但本质上还是给下河村的百姓谋福利。
二来像农产品加工这样的厂子从来没出现过,以前都是直接卖给收购站的, 县里会不会批, 还是一个问题。
尤其看他们几十年不动弹也就知道了,都不是什么胆大的人,虽没做过什么不好的事, 但也没几个人是敢干事的。
最后就是销量的问题了,开厂是需要成本的,耗费的不仅仅是公家的钱,还有农产品,现在粮食这么宝贵,哪里是能随随便便浪费的。
即使他们加工后的味道更好,但也怕万一啊。
万一没人舍得多花钱买呢。
东西还是那些东西,只是味道更好了,就要涨价,按照他们农民的思维,当然要买便宜的啊。
而价格一旦降低,他们绝对是亏本的生意。
思来想去,这些都是问题,而这些有的安西能帮着解决,但大部分还得安支书来。比如和上面领导的交涉,比如怎么忽悠村民,怎么协调好闹腾的知青。
那些知青可不像村民那么好忽悠,他们啥都不懂,关键还一个个认死理,要是没有一个说的过去的理由,或者给了他们足够的利益,他们是无事也能搅起三层浪的人,何况现在还是有事呢。
安支书表示自己要好好想想,一定要认真仔细的想想,这事不能随便做。
因为一旦开头了,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安西笑笑,他早已算准了,不管安支书现在怎么挣扎,最终都会是那个他想要的结果。
趁着安支书纠结的空档,安西又写了两篇文章,取名可爱的村民可敬的乡亲。
以主人公为视角,写他看到的两个可亲可敬的村民。
一位是勤劳能干踏实的妇女,在外,她是三八红旗手,在劳动中几次拿到红旗手的荣誉。在家,她独自孝敬老人,抚养孩子。
她是最美丽的劳动人民,她朴实,但她却闪闪发光。
安西刻画了她的认真,她的努力,以及她的孝顺。
比如,因为婆婆想念家乡的一种地瓜干,她就想尽了办法,一次次的尝试,终于做出了婆婆梦中家乡地瓜干的味道。
而且她还不藏私,明明是自己研究出来,其他村民想学,她就愿意教。
因此整个村的百姓都能吃上这么好吃的地瓜干,而这种地瓜干也成了他们村的特色,是送礼必备。
人当然是有这么一个人的。她是一个寡妇,丈夫早年死了,她一个人独自抚养公婆,养大两个孩子,平时上工,都是拼了命的干,就为了多挣一点工分。
她也是村里唯一一个三八红旗手,这是安支书想尽办法给她争取来的,至少有这个荣誉在,村里发什么东西都可以稍稍偏向她。
就比如之前的捉鱼,她家只出了一个人,她的两个孩子在旁边帮忙打了个下手,最后还是算了她家两个人的工分。
安西让大伯母去教了教她地瓜干改怎么做,然后就以她为原型,杜撰了一篇文章出来,里面用了正面侧面各种描写,来诉说地瓜干是多么的好吃。
当然主题还是描述这个人,以及稍微升华一下,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下,主人翁才能越过越好,是社会的优越性导致的。
而另一篇写的是一位老人,他无亲无故,无子无女,但他过的很满足,他对村里面的孩子都好,村里面的人也都尊敬他。
他虽然没有小家,但他有大家,一个从不会抛弃他的大家。
当然在他和孩子们的交往中,肯定也充斥着一些小零食,这是老人的乐趣,也是孩子们美好的回忆。
安西相信这么两篇文报道出去,他们对于文中传承着美好感情的食物,肯定充满了好奇。
而读者的反馈,不仅能促进安支书下定决心,也能让县里的领导看到食品厂的前景。
到时候安支书再给他们画一个大饼,把话说的漂漂亮亮的,这事也就容易了。
不过这个需要再等一会儿,等安支书激起心中的雄心,等他放下心中的顾虑。
随着繁忙的劳动,第二季的播种育苗已经完成了,村民们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从这天开始,他们有大半个月的休息时间,也是下半年唯一的休息了。
安西的家具和安大伯家的新房子就安排在这个时候,村里人帮帮忙,加班加点的干,大半个月其实已经够了。
更何况,安西已经提前把木材和砖块瓦片买回来了,地基也找人专门量好了,只差动工了。
家具由村里的木匠带着他的儿子孙子忙活,不需要别人的帮忙。
安西就让大家先帮自己把规划好的厕所以及院墙建起来,因为来帮忙的人多,一天就弄的有模有样了,放着晾干,等过几天再过来修整好就可以了。
重点还是在安大伯的新房子上,老大已经结婚,还有一儿一女,老二也马上要结婚了,家里实在摆布不开。
因此安大伯就想趁着建房,把家分一分。
这事在安诚离开前就已经分好了的。
房子的钱是安西出的,是还帮他建房子的钱。这钱其实也就是安诚出的大头,然后安大伯拿出了一部分,安支书也填了一部分,说来是没有老大一家什么事的。
但这个家不能这么分,毕竟老大一家也是有贡献的,总不能建新房子了,老大却什么都没有吧。
索性不管是安诚,还是他未过门的媳妇孙秀秀都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主,所以安大伯征求了两人的意见,最终定下了分家的方法。
安大伯做主,再向安西借两百元,凑够六百元,给两兄弟一人建一个院子,都是一模一样大的。
房子建四间,老大这里因为要养二老,就多加一间,其他的厨房厕所之类的都看他们自己。
房子建完,安家就不剩下一分钱了,所以也没什么好分的,至于锅碗瓢盆那些物件,孙秀秀表示她不要,她自己买新的,那就全给了老大家。
至于那两百元的外债,考虑到老大家还有两个孩子需要上学,而老二又是个有工资的,所以就老二拿。
对此安诚没意见,这也只是他半年的工资而已,他给的起。
而孙秀秀
有空间的人无所畏惧
因此事情就这么定下了,最后是二老的养老问题。
未来孙秀秀会跟着安诚随军,他们肯定拿不出粮食什么的,可能还需要老家这边支援,因此就定了每个月给二十元,从还完债开始。
这个钱数不是安大伯定的,是安诚自己提出来的,他觉得父母养大他不容易,而自己又常年不在家,父母有个头疼脑热的,还需要嫂子伺候。
而那二十块钱就是吊在嫂子面前的胡萝卜,让她对公婆多上点心。
这事,安诚提前和孙秀秀就商量过了,就怕到时候媳妇不高兴,导致家里不和。
但是孙秀秀真是个傻白甜,在她的概念里,二十块真的很少,在前世还不够她一顿饭钱的。即使明白,在这个年代,二十真不少了,但有着整个空间物资做后盾,她的观念依然没有转变过来。
因此在安诚询问她的意见之后,她还傻乎乎的问,“二十够吗要不然我们多给点,你知道我啥也不会干,那我们多给点钱也是好的。”
这话一出,安诚感动坏了,对着孙秀秀更是百般的体贴。
直到他的探亲假结束,都依依不舍,舍不得离开孙秀秀这个未来媳妇,甚至恨不得直接把她带上火车。
家已经分了,两家的面积也是一样的,甚至分配到的砖块和瓦片都是一样多的,但内里怎么建,就要看两家人自己的想法了。
老大家没关系,他们都在呢,商量着来就行。
关键是安诚家,他去军队之前,就已经问过孙秀秀的意见了。
家里要怎么建
孙秀秀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
她觉得安西对房子非常有想法,至少之前他对厕所的设想就非常符合她这个现代人的要求,而她自己对于建房子的事又一窍不通,所以就想着让安西帮帮忙。
冲着安诚之前那么惦记自己,这个忙安西怎么也得帮啊,因此也就答应了。
所以在忙完自家之后,安西当起了安诚家的监工,指挥着村民按照自己的设计把房子建好。
而孙秀秀
孙秀秀真不愧是穿越来的,看过安西的设计图之后,就把安西当成万能的设计师了,全权交给安西处理。
问她意见,她就一句问安树啊,我不懂的
这还真是现代人惯用的思维,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干,自己付钱就行。
只是
他安西,真不是设计师啊,,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