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75. 乾隆:学生最爱的诗人 飞雪
    等等, 这么轻飘飘地介绍乾隆皇帝实在太不尊重他了,让我们隆重地请出今天的第十名。

    站在你们面前的是

    sy爱好者、十全老人、藏地尊奉的文殊大菩萨、弹幕狂魔、华夏写诗最多的人。

    清纯帝爱新觉罗章总

    乾隆的庙号是清高宗,谥号是“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所以清朝人也称呼乾隆为纯皇帝。

    乾隆乐呵呵, 他向天求了无数遍,终于等到他上榜了

    他觉得天幕说的哪个信息都好。什么弹幕狂魔, 他不太听得懂, 所以都当是夸赞。

    乾隆志得意满”和珅, 你可知道,有多少个皇帝有机会能够知道自己的谥号”

    他并不知道这个天幕也在其他的平行世界播放, 很多皇帝都提前知道自己的谥号了。

    “那自然是没有的。”和珅立刻拍马屁“而且中正精粹曰纯;见素抱朴曰纯;安危一心曰纯;志虑忠实曰纯。这个谥号真符合陛下这个完美的十全老人啊”

    “更重要的是,天幕都盖棺定论, 你是天底下写诗最多的诗人了天下文人无不拜服,恭贺皇上”

    乾隆抚着自己的胡须,笑得牙不见眼, 嘴上还要装着谦虚“你这说的什么话,也就是随便写写罢了, 怎么敢和天下人相比”

    和珅“陛下真是太谦虚了,敢问现在哪个皇族哪个大臣不背诵陛下的御诗又有哪一个不说好”

    乾隆几乎每天都写诗,写完之后还会交给大臣润色,每年都要出诗集。很多皇族都要背他的诗。

    乾隆哈哈大笑,非常受用“来人啊, 笔墨伺候朕要写诗了”

    太监宫女们对乾隆的要求太熟悉了, 很快就送上笔墨。

    和珅面上含笑,其实头痛不已。

    乾隆非常精明,拍马屁的时候又不能太浮夸,又不能太简单。

    和珅熬了这么多年,演技越来越好, 快要被逼成影帝了。可偏偏天幕来搅局。

    和珅发自内心地祈祷,天幕,求你了,千万别揭陛下的短

    在乾隆兴致勃勃写诗的时候,天幕继续播放。

    陆游算是很高产的诗人了,他流传下来9300多首。

    南宋诗人杨万里据说写了两万首,现在存诗4200多首。

    白居易3800首。

    杜甫1400首

    李白990首。

    全唐诗收录唐诗四万多首。可他们都比不上乾隆。

    清纯帝乾隆写了四万多首,碾压无数诗人,一人可抵全唐。

    人一辈子也就两三万天,算下来,乾隆几乎每天都要写上一两首诗。什么叫大清写诗狂魔啊狗头

    没有一个诗人听到这个数字,不感到震惊。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四万首诗可一点都不好写。

    陆游哑然失笑“在下对这个最高产诗人的称号有点不服,谁曾想这位帝王居然如此优秀。君主日理万机,却还要拿时间门写这么多诗,想必是个爱诗之人啊”

    明明是个外族人,却如此深爱汉家文化。明明是个很忙的皇帝,却天天要抽时间门写诗。

    乾隆让人敬佩。

    那些身为帝王的诗人,都感觉到了深深的压力。

    刘邦震惊之余,嘴里的草根都掉出来了。

    “四万首开玩笑呢这皇帝是诗中仙人转世吧”

    论起写诗数量,就连专业诗人,都比不过乾隆。这乾隆实在是太卷了让后面出场的诗人怎么跟他比

    大臣还在夸刘邦“陛下,不管那个人是不是诗中仙人,您的诗也不差,朗朗上口,气势磅礴,一定能上榜的。”

    刘邦心中叫苦“算了吧,别搁这瞎吹了。那可是四万首啊肯定有很多名作。朕也就两三首写得还行。

    唉,不想跟他出现在一个榜单上,到时候要丢大脸”

    李煜掩面,小声自言自语“在下不算勤政,平时喜欢钻研诗文,也不过写了三千多首诗,竟然不及他的零头。”

    他旋即放下袖子,饱含期待之情地望着天幕。他跟乾隆都是皇帝,视野跟普通人不一样,乾隆的诗肯定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他要向乾隆学习

    家门口,儿子抬头望着父亲曹雪芹,声音稚嫩“爹爹,陛下好厉害呀是你的文采好还是皇上得好啊”

    虽然家徒四壁,可曹雪芹重视儿子的教育,儿子天性聪明,早就在学诗了,对皇上写的诗非常好奇。

    曹雪芹捂住儿子的嘴,左顾右盼,见周围没有人之后稍稍松口气“可不能妄议陛下”

    “这是陛下的诗集,你自己看就知道了。”

    儿子兴奋地拿起来看,没过多久,面色变得有点古怪“爹,你拿错书了,这不是陛下的诗。”

    俗话说,知人论世,和上期视频一样,简单介绍一下乾隆这个人。

    他的祖父是康熙。康熙曾经来到雍正的府上,看到了十几岁的乾隆,当时就很喜欢,觉得这小孩有灵气,连带着对雍正的好感都增了不少。

    可是康熙的儿孙太多了,连儿子都有三十五个,孙子根本数不过来,乾隆到底是怎么脱颖而出的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这个皇帝很喜欢搞封建迷信,经常找人算命,连他自己都会相面。

    答案可能是,乾隆的生辰八字非常优秀。

    之前故宫博物馆公布了乾隆的资料,也透露了乾隆的生辰八字。据说,有这个生辰八字的人一生没有大的困难,几乎一生顺遂,贵不可言。

    迷信的康熙一算,这不是天选的孙子吗

    他于是把乾隆接到了宫中,亲自教养。

    乾隆跟康熙的关系很好,后来还写诗描述他跟康熙的祖孙情。除此之外,康熙还是乾隆的模仿对象。

    康熙曾经多次南巡,乾隆于是也南巡。康熙曾经搞过千叟宴,乾隆也照葫芦画瓢。甚至于,乾隆死后葬在康熙的东陵,没有葬在父亲雍正的西陵。

    可以看得出来,他有多喜欢祖父。

    不过雍正对乾隆也不差,康熙朝九子夺嫡的事情都被拍成电视剧了,“兄友弟恭”的情况时有发生。

    雍正寻思着这样不行啊,不能让儿子也重蹈覆辙,于是秘密立储。

    虽然是秘密,但这是一个朝臣都知道的秘密,懂的都懂。

    古往今来,很多太子跟皇帝关系都不咋样,最后往往尴尬的落幕。

    可是乾隆这个“好圣孙”就没受过什么苦,爷爷喜欢他,爸爸看中他,储君的位置坐得特别稳。

    而且雍正也不是什么长寿皇帝,不至于让乾隆当三十年太子。雍正一死,二十五岁的乾隆就继位了,正值壮年。

    所以,乾隆是个幸运s,基本上没踩坑。

    无数太子看了都要流下羡慕的眼泪。

    而且清朝皇室对皇子的要求非常严格,据说皇子们天不亮就要起床读书,一直读到下午。所以乾隆读了很多书,肚子里藏了很多典故,感觉自己肚子里墨水非常多。

    乾隆“无敌是多么的寂寞”

    优渥顺遂又尊贵的生活为乾隆的性格埋下伏笔他非常自恋。

    别的太子有没有流泪,太子刘据不知道,但他自己是真的流泪了。

    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儿子,生母是卫子夫,拿的剧本比乾隆还好,简直贵不可言。乾隆出生的时候,雍正还没当皇上呢。

    可是汉武帝刘彻比雍正长寿多了。

    太子刘据发愁,父皇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眼看着还能活好几十年。可他已经三十多岁了,这天下岂有三十多岁的太子

    唉,当太子难,当千古一帝的太子更难。

    朱元璋若有所思,古青青的话落在他的耳里,很不中听啊。咋啦皇帝还不能活长一点非要早死给儿子腾位置

    他可一点都不同意

    这时,他猛然想到了太子刘据那尴尬的结局,心里于是泛起嘀咕,朱标不会也有这种念头吧

    他摇摇头将这个想法甩出去,他的儿子他清楚,打死他也不会造反。

    不过朱元璋还是进行了适当的安抚,他给朱标赏赐了宝剑“这是北边进贡来的好东西,咱自己都不舍得用,都给你了。所以该给你的都会给,你知道不”

    朱标性格纯善,从来没有造反的想法,不过他人也不傻,听出了朱元璋的画外音。他连忙点头答应。

    “这就对了。”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

    朱标就是他心目中的继承人,没有之一。

    虽然儿子已经三十多岁了,到了中年,但再熬一熬嘛,总能熬出头的。

    老天不可能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吧

    当皇帝之前,乾隆没受过什么苦,当皇帝之后更是顺风顺水,自恋的程度越来越重。这种性格体现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皇帝,乾隆的爱好非常健康。

    他说“几务之暇,无他可娱,往往作为诗古文赋。”

    闲着没事干就写诗,把一肚子的墨水全部融进诗里。

    在写诗这方面,他依旧自恋,经常碰瓷诗坛大v。

    他点评这些大v的诗文,还把自己的点评收进了四库全书。

    其中有一位大v就是杜甫。

    “杜诗于我有何缘,每一见之不忍舍。”

    “平生结习最于诗,老杜真堪作我师。”

    他特别喜欢杜甫的诗,觉得自己写诗的本事都是跟杜甫学的。

    众所周知,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以诗记载历史,价值非常高。

    乾隆曾经说自己的诗“其间门天时农事之宜,莅朝将事之典以及时巡所至,山川名胜,风土淳漓,莫不形诸咏歌,纪其梗概。”

    乾隆把山川名胜和风土民俗都写进诗里,希望自己的诗能作为大清的诗史。

    李白“杜子美,这位皇帝跟你学写诗呢。看来将来你连皇室都一网打尽,果然是一代诗圣啊。”

    杜甫脸都有些红了,是被臊得“别取笑我了。”

    他听到乾隆跟着自己学诗,有些受宠若惊,自己居然有一个皇帝徒弟呢。对古代文人来说,帝王师就是最高的荣誉。

    他好奇不已,不知道这“徒弟”学得怎么样啊

    李白“话说回来,这天幕说乾隆自恋,这个词挺有意思,听起来不像是夸人。”

    杜甫选择给徒弟说话“ 嗨,哪个文人不狂太白兄难道不狂吗越自恋,说不定写得越好。”

    除了杜甫,乾隆还很喜欢苏轼,经常和苏轼唱和。

    乾隆给最爱的妻子也就写了一百多首,却给苏轼写了七十三首。

    其中有一句是“余杭此去读奇作,缀辞拙速吾犹堪。”

    他觉得自己写给苏轼的诗很好,完全能跟苏轼唱和。

    乾隆晚年的时候还说“我这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可以抵得上全唐诗了,也算是艺林佳话吧”

    艺林佳话不清楚,但他如今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诗人

    一句“学生最喜欢的诗人”,无数个平行世界炸了。

    这是李白和杜甫都没得到的荣誉啊

    这乾隆居然不亚于诗仙和诗圣,真厉害

    无数文人百姓的好奇心都被调动到了极点。

    他们交头接耳“一个人写了四万多首,还写得这么不错,哎哟,这个皇帝真了不得。”

    “乾隆皇帝跟苏轼的唱和真是文坛佳话。”

    “听说他生辰八字不错,恐怕不仅是紫薇帝星转世,还是文曲星转世”

    曹操望着自己的儿子曹丕,指指点点“丕儿,人家是皇上,写诗都写得这么好,你文采不如子建,更应该勤勉才对。”

    “赶紧学乾隆这么努力作诗,好不好”

    曹操虽然是宦官之后,还是武将,却非常在意文采。他经常举办宴会,让儿子吟诗作赋。

    这些儿子中,曹植文采最好,最让他长脸。

    曹丕性格阴沉,处事更加圆滑,但是文采差了一点。曹操对此非常遗憾。

    曹丕闷声不言,默默点头。处在文学气息浓厚的家庭中,他也渴望有个好文采,能讨父亲欢心,可惜总是比不上弟弟。

    唉,还是乾隆厉害,确实值得学习。

    他抬头望着天幕,乾隆的代表作是什么他要立刻背下来,反复揣摩。

    紧接着,天幕就开始播放乾隆的诗文。

    乾隆的代表作是什么想必有人会说是那一首咏雪。

    不过这首诗有争议。有人说这首诗是合作写的,有人说这首诗不是乾隆的诗,这里就采用教科书的说法了。

    在文人眼里,雪纯白无垢,往往被视为纯洁的化身,所以古往今来,咏雪是个热门主题。

    前有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后有白居易的“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文人墨客在雪这一主题上留下了绚丽的笔墨。

    但在这一刻,那些写过咏雪诗的人都有些压力。

    乾隆可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诗人”,写诗写得好得不得了,这首诗作为他的代表作,肯定好到举世罕见

    想必乾隆的诗一出,再也没有人敢写咏雪的主题了。

    杜甫则有些欣慰,毕竟乾隆自称朝他学诗,算是他半个徒弟,徒弟写得好,他面上也有光啊。

    在万众期待中,天幕一行一行地放出了那一首飞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

    谢道韫、岑参、白居易、辛弃疾等写过咏雪诗词的人“”

    天幕下的观众“”

    就这小孩子都能写吧。

    帝王师父杜甫“”

    他有教人这么写诗吗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