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82. 朱元璋:这妖怪居然是我自己? 迎娶白……
    古青青继续说父母和兄长接连饿死之后, 嫂子带着孩子乞讨去了。

    朱元璋也跟二哥分离,各自外出寻找活路。这个家终究还是散了。

    在古代,和尚是著名的肥差, 元朝还非常尊佛。和尚种田往往不用交租金和杂税, 所以出现了很多富比王侯的和尚地主。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厉害的和尚还能入朝当官。

    江淮地区大旱, 平民百姓都饿得吃不起饭了, 但寺庙还有一口饭吃。

    朱元璋发现了这个财富密码, 于是来到了皇觉寺, 当和尚。给寺里的和尚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做各种杂活。虽然常常被欺负, 但起码有口饭吃。

    这个寺庙有不少书籍, 几乎没怎么读书的朱元璋像老鼠进了米缸,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努力读书认字。

    可外面的灾情还在继续,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寺庙这个财富密码,都想来混口饭吃。于是皇觉寺的灾民越来越多。

    住持于是说“庙小, 庄稼颗粒无收, 没饭吃了,你们下山化缘去吧”寺庙里的僧侣都被赶去化缘。

    说是化缘,懂的都懂,就是讨饭。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朱元璋的演员提着简陋的包裹, 手上拿着化缘用的碗。

    听说南边和西边天灾少, 庄稼有收成,他于是往南到了合肥一带,往西又到了河南。

    这一路上,他颠沛流离, 跋山涉水。哪家的烟囱冒烟了,他就赶过去,说几句佛号,讨一点东西。

    有时是几文钱,有时是一碗饭,有时是一个白眼和一通臭骂。

    朱元璋又住不起旅馆,只能风餐露宿,晚上就睡在野地里,以地为床,以天为被。

    他枕着自己的胳膊,望着满天星河。

    他沦落到了乞讨的地步,方才知道以前和平的生活有多珍贵。以前虽然贫穷,但是不用乞讨,家人也还平安。

    烽烟四起,灾祸不断,这天下什么时候才能安定下来

    他后来回忆这段流浪的日子,写下了“

    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仰穹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泱佯。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

    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

    很多文人眼中闪过惊艳之色。

    他们看了前面的视频,对朱元璋的印象是农家小子,没读过几本书。可是朱元璋没有放过读书的机会,写的东西有模有样。

    商君书有言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用来形容游子再合适不过。而且又是猿啼,又是夜月,有点蜀道难的味道了。

    如果天幕不说这个人是皇帝,他们还以为是专业诗人写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人关注技巧,普通人关注情感。

    汉高祖刘邦拿着酒樽的手微微一顿,一时间有些动容,反复琢磨着那一句“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

    他想象了这个场景,浑身打了个冷战。

    他的父母没有饿死,而且挺长寿,后来还被项羽抓到。于是刘邦说出了那一句千古名言“分我一杯羹”

    但刘邦也不是真想父亲死,当时只是权宜之计。他当了皇帝之后,还让父亲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刘太公享了好几年福才嗝屁。

    刘邦叹息道“朕以为自己够苦了,没想到唉,他所求的,不过是父母安在”

    连草根皇帝刘邦都觉得朱元璋不容易,更不用说秦始皇了。

    秦始皇“果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他虽然有父母,跟没父母,没有什么两样,跟朱元璋一样孤独。而且年幼也饱受欺凌。

    所以他望着朱元璋,不免有些惺惺相惜之感。

    视频中,朱元璋的扮演者长得很周正,眼睛炯炯有神。

    和尚故意为难他,把饭倒在地上让他吃,朱元璋吃了。外出化缘的时候,他也唾面自干。

    天幕下,朱元璋的二十几个儿子们神色各异。

    他们出生的时候,朱元璋早就发达了,虽然朱元璋常常说起从前的事情,但他们没有实感。

    而且他们听多了也觉得很烦,用得着一遍又一遍地说吗他们耳朵都要起茧了。父皇真唠叨

    如今,他们看着视频,总觉得不真实。

    宁王朱权说道“父皇,这戏子演得也太夸张了,好像一点儿骨气都没有。这不是在抹黑你吗”

    朱元璋一脚踹了过去“你会给说话好听的乞丐吃饭,还是有骨气的乞丐吃饭到了要饿死的时候,骨气值几两钱你们是吃饱了,飘了”

    朱权尴尬“我就是怕百姓看到,影响您的形象,没别的意思。”

    “有什么不能看的朕祖上十几代都是农民,天下谁不知道啊。朕这个淮右布衣夺了天下,简直难如登天,他们应该更敬佩才对。”

    朱权觉得有理,默默点头。

    朱元璋垮着脸说“咱看你们这些臭小子是忘了以前的苦日子了,行,朕帮你们回忆一下,来人啊,上忆苦饭菜,上一桌子,不要其他的菜”

    朱元璋希望孩子们未来不要变得奢侈无度,所以定下规定,时不时就要吃一道忆苦思甜菜。

    于是,青菜、窝头、野菜、豆腐等等菜品被送上了各位皇子面前。以前是让他们偶尔吃一道,现在却是一整桌,皇子们脸绿了,恨不得杀了宁王。

    朱元璋还说“咱以前还吃不到这些好东西呢,连树皮都抢着吃。吃吧,如果谁吃不完的话,以后天天就吃这些吧。”

    皇子们闻言,连忙拿起餐具,速度快到出现了残影。

    朱元璋歪嘴一笑,小样,一群不孝子,还治不了你们

    对于野心家来说,起义其实很难。百姓活得好好的,凭什么豁出命跟着野心家去造反

    所以很多野心家瞄上宗教。

    没读过书的百姓好骗,再带点迷信色彩,这谁顶得住啊。比如东汉末年著名的五斗米教,又比如元末的白莲教。

    朱元璋讨饭讨了三年,算是深入民间,接触到了白莲教。

    白莲教打着“反元复宋”的旗号引导多地起义。

    宴会上,太上皇赵构听到这个消息,唇角止不住上扬,这些天偶尔被天幕骂的郁气都消散了。

    “算算时间,这白莲教应该是在我大宋兴起的宗教。朕曾经封白莲教祖师茅子元为白莲导师,允许他在大宋传道。

    朱元璋那个时候大宋都亡多久了,却还有他们对大宋念念不忘,真是忠心之人。”

    他的潜台词就是,要不是他提拔白莲教,大宋哪里能有这一群忠诚之人

    文武百官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对太上皇还是和和气气的,纷纷夸赞他英明神武。

    赵构扬眉吐气,谁知紧接着,他面色绿了。

    因为古青青说难道白莲教是宋朝粉丝吗其实不是,白莲教一直是个造反专业户。

    南宋时期,一个僧人茅子元苦修多年,成不了佛陀。那怎么办呢他想出了一个一步登天的法子,自己创办宗教,不就成了祖师爷了吗

    可天下早就是儒释道的天下了,新的宗教很难杀出一片天。

    创始人思来想去,瞄上了底层百姓。底层百姓穷,捐不起香火钱,各大主流教派更加倾向于吸收富人信众,有些看不起底层百姓。

    但创始人不嫌弃,能有信众就不错了。他于是缝合了多个宗教的教义,建立了白莲教。

    入会门槛非常低,不用剃头,不用穿僧袍,在家就能修行。只要你不是个坏人,死后基本都能成佛,而且也不用交那么多香火钱。

    更重要的是,穷人势单力薄,活不下去,如果加入白莲教,那么大家都是兄弟姐妹,理应互帮互助。这一条,对穷人来说有致命的吸引力。

    无数穷苦百姓,主动加入了白莲教。

    南宋时期,朝廷对白莲教非常警惕,称他们为“吃菜事魔”,因为这些团体往往吃素。其实不是他们想吃素,而是因为都是穷人,只能吃素菜。

    女子在古代地位较低,但是白莲教积极吸纳女性人才,很多堂口的领袖都是女性。

    总之,上层市场已经被占光了,白莲教于是立志于打通底层百姓市场。

    这个缝合怪宗教的教义,一开始就有造反的意思。简单地说“世界太黑暗了,但光明一定会照亮黑暗。”

    所以白莲教在宋朝反宋,在元朝反元,在明朝反明,在清朝反清。不是在造反,就是在造反的路上,一千年来从未停歇。

    宋孝宗最近有了辛弃疾这员大将,底气很足,对待养父也硬气了起来。

    他看向席上的文武百官,含沙射影说道“如果没有白莲教,说不定大宋都会灭亡的晚一点。

    可是爱卿们,你们不要怪父皇,他又不是神仙,哪里晓得那白莲教包含歹心”

    “您说是吧,父皇”

    赵构气得几乎咬碎了牙“”

    白莲教没有害朱元璋,反而在阴差阳错之下帮了朱元璋一手。没有白莲教,朱元璋可能当不了皇帝。

    元末,朝廷征召民夫去治理黄河。白莲教的信众韩山童在黄河里丢了石人,因为造反也得有点仪式感。

    民工挖河的时候,把这个独眼石人挖出来了。

    于是一句谚语传开“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紧接着,韩山童聚众三千人,掀起了叛乱,彻底拉开了元末乱世的序幕。从此,各路枭雄登上历史舞台。

    韩山童手下的兵头戴红巾,自称“红巾军”。一开始,红巾军主要是白莲教等教派的信众,后来吸纳各地的人才,渐渐变得正规。

    红巾军给朝廷发檄文“贫极江南,富夸塞北”你们这些蒙古人快撑死了,可是咱们江南的人都快饿死了。

    朱元璋未来的岳父郭子兴响应红巾军,拉起了队伍,朱元璋的发小就跟着郭子兴干活。

    发小写信让朱元璋也来,但是朱元璋拒绝了,他觉得当和尚挺不错,没必要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

    但是紧接着,战火蔓延到了朱元璋这里。官兵非但不保护百姓,反而给百姓包上红头巾,直接杀掉,交给上官领赏。

    后来当地官府还觉得皇觉寺跟红巾军有勾连,所以一把火烧掉了皇觉寺。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朱元璋的演员化缘回来,发现自己家没了,整个人都愣了。

    庙堂全部被烧光了,地上满是灰烬,只有寺庙供着的珈蓝神,还在低头俯视众生。

    朱元璋愣了许久,突然间,心念微动,走到迦蓝神像面前,重重磕了响头。

    他没有上帝视角,没办法预测未来,他的前路到底在何方

    他拿起圣珓,给自己算了一卦“如果逃往他乡,应该是阳卦,如果投郭元帅,那么就是一阴一阳。”

    结果是一阴一阳。

    朱元璋又算了是吉是凶,答案是吉。

    朱元璋于是立刻收拾东西,扯了块红布,连夜出城去投奔郭子兴郭元帅。

    他就这么被逼着上了梁山。

    事实证明,朱元璋选对了路。他二十五岁投奔红巾军,从此他的人生像是开了挂一样加速。

    郭子兴选他当了亲卫,朱元璋也做得不错,逐渐展露了军事能力,把手下的兵管得井井有条。

    郭子兴越来越满意,把养女嫁给了他。

    朱元璋于是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白富美。”年老的朱元璋喃喃低语,他没听说过这个词,但是这个词浅显易懂,很快就猜出来了。

    应该是说马皇后又白又富又美。

    朱元璋被勾动了心肠,眼角有点湿润。恍惚间,他好像看见了妹子听到这话,害羞的样子。

    可妹子已经不在了,走了很多年了。

    他正惆怅着,便看见天幕放了一幅画像。

    画面中的人眉压眼,显得阴沉,耳朵是正常人的两倍大。最显眼的是,下巴往前凸,一副鞋拔子脸。

    朱家人冷不丁看见这张脸,都被吓了一跳,哪里来的妖怪

    朱棣正想讨好朱元璋呢,连忙没话找话“父皇,这是郭将军吗怎么长得如此丑陋”

    因为天幕正好在说郭将军,所以朱棣以为这是郭子兴。他出生的时候,郭子兴已经过世五年了,他虽然好奇,却无缘得见。

    朱元璋也愣了一下,有些被逗笑了“老泰山长相英俊。这人长得跟魑魅魍魉一样,怎么可能是他呢”

    朱棣“那这人到底是谁”

    朱棣话音落下,便听古青青说这是教科书上,朱元璋的画像。问题来了,朱元璋这个鞋拔子脸是怎么娶到白富美的

    朱元璋“”

    这妖怪居然是他自己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