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10. 最神秘诗人 春江花月夜。
    作为李白的忠实迷弟, 杜甫含笑说道“是我偏颇了,这新视频在噱头上可一点也不差,不知是太白兄的哪篇作品能够当此殊荣”

    李白自斟自饮,神态闲适“子美, 你此言差矣。天幕之前不是说过在下的诗篇了吗难道还会再说一次吗我看啊, 不可能。”

    “再讲多少遍你的诗篇, 我也是乐见其成。”

    杜甫心下好奇“你的意思是,这人不是之前盘点的唐代诗人那这下可有意思了。我倒要看看他写的有多好, 才能压下太白兄你的诗篇。”

    作为杜甫的忠实迷弟, 白居易深感被冒犯,有些火冒三丈。

    “孤篇意思是这人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杜工部流传下来的诗倒是挺多的, 看来不是他。

    可杜工部的登高当不起这个称号吗这人凭什么能超过杜工部啊”

    不光是唐朝人很懵,宋朝人同样懵。

    宋朝文风昌盛。文人心目中几乎都有自己推崇的唐代明星诗人。

    苏轼若有所思“在下只敢在李杜王白之间猜想, 可他们也不算孤篇呢。这个诗人流传下来的诗篇很少,文采还很高子由, 你能猜到是谁吗”

    陈子昂、李涉、宋之问一个个名字浮现在脑海里,又一一被他否决。

    这些人的代表作只能算得上是佳作, 如何能够压全唐呢

    苏轼博览群书, 知识面非旁人所能及,却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人选。

    苏辙也懵着呢, 摇摇头“不知。”

    苏轼喝了口茶, 看热闹不嫌事大,笑嘻嘻“我看啊, 如果这个称号不是李杜他们拿到手, 那么没有人会信服的。这下可有乐子看了。”

    事情不出所料。对很多文人来说,踩一脚李杜都让人难以忍受。李杜优劣论都能争辩千年。

    更不用说,这个称号, 拉踩了李杜两个人,还拉踩了整个全唐,连皇帝都不例外

    在唐朝,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王公贵族,亦或是文人墨客,都被这个称号拉起了仇恨。

    如果这个人的诗篇不能服众,那可要闹大笑话了。

    书圣张旭正在和贺知章争辩谁能当得起这个称号,争的脸红脖子粗。

    他们吵不出来一个结果,只好扭头看向张若虚“这称号不像是在说李杜。那你说这人是谁”

    张若虚拱手说道“这问题还用争论我看啊,这是圣上。”

    事到如今,还有比皇上更能服众的人吗

    他们一下子哑了火,闷声喝起酒来。

    他们心中腹诽,这人还会不会聊天话题一下子就终结了

    然而这时,天幕说道他就是最神秘诗人张若虚,代表作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书圣张旭以及贺知章“”

    好小子,想不到你还有这样的文采

    背着他们偷偷练是吧

    张若虚骤然想到家中的诗篇,他最近写了一首乐府旧题春江花月夜,还没拿出来给朋友鉴赏。

    他诧异不已,这首诗能获得这么高的评价

    在他所有的诗中,这首也只算普通吧。

    天幕此话一出,很多唐朝的人都懵了,一时间无数人在问“谁是张若虚”“张若虚是谁呀”

    女皇武则天询问“婉儿,此人是谁怎么没听说过他的名字还是说他是未来的人”

    上官婉儿隐约想起了这个名字“他好像是吴中四士之一。近些年来,他与贺知章,贺朝,张旭和包融等人并称为吴中四士,在长安有些名气。

    据说他文辞非常俊秀,诗篇受人称赞。其他的便不知道了,臣没看过他的诗篇。”

    听到这四人的名字,女皇有些恍然,也有些诧异“这其他三个人都比他出名多了。想不到这人居然有这样的文采啊。”

    “把他的诗集找来给朕看看。”

    这下可出了个难题。张若虚在充满才子的长安,名气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属于有点名气,但不多。

    侍从找了半天,找不到对方的诗篇,也对他的作品没什么印象。

    很多唐朝诗集似乎都没有收录他的诗文。简单来说,他的诗篇不算流行,只在小圈子内流传。

    不光是唐朝人对他的名字有些陌生,宋朝也是如此。

    张若虚在宋朝的名声也不显著。诗集是诗人影响力的重要参考依据。宋朝的很多唐诗选本也无他的名字。

    直到明朝,张若虚才声名鹊起。

    武则天对张若虚好奇极了,恰好这时,天幕放出了春江花月夜的原文。

    武则天视线扫过,眼前顿时一亮。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武则天会写诗,更会解诗。

    细细品读,便感觉自己眼前出现一幅画卷。

    青墨色的天空浑然一色,落月西斜,水雾如同飘渺丝带轻柔婉约。

    诗人漫步于江水之边,举头望月。万般惆怅,浮于心头。

    种种意象在诗人指尖跳跃,任他驱使,来告诉读者他所见到的美景。

    武则天惊叹于其中诗美,又摇摇头。诗仅仅是美,还是不够的。人们欣赏美人,也希望美人有与美貌相配的聪明才智。否则便是胸无点墨的花瓶了。

    她继续往下看,目光停滞住了,念着那一句“江畔何时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

    淡淡的悲凉涌上心头。她想要长生,想要万岁万岁万万岁,连续武周。

    可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光阴,哪里比得上月亮的百万分之一

    和近乎永恒的月亮相比,人类不过蜉蝣罢了。

    她驾崩之后,武周又能延续多久

    武则天被这一句话,说得焦虑起来,过了一会才平复好情绪,暗暗惊讶。

    “能把乐府旧题写成笔落天外、思考宇宙的伤春之诗,倒让朕意外了。”

    这首诗不仅诗美,在哲理上也一骑绝尘,让人难以望其项背。

    武则天继续往下看,又有些说不出的哀伤“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诗人在外求官,家乡的妻子对镜梳发。

    她孤独寂寞,悔叫夫君觅封侯,却还是“愿逐月华流照君”,希望夫君有个好前程。

    诗人惆怅不已,在这春江花月夜,又有几位游子能够回到家乡

    武则天忍不住想起了已死的丈夫,曾几何时,他们也是“愿逐月华流照君”的夫妻啊。

    很快,她收拾好心情,想他做什么,死掉的丈夫才是好丈夫。

    武则天看向上官婉儿“这人文采斐然,做那芝麻小官实在可惜了,召他来见朕吧。”

    武则天崇尚诗文,身边的御用文人很多。还经常办宴会,让他们展露文采。正所谓上行下效,她的举动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发展。

    上官婉儿点头应是,心想,张若虚的诗中隐隐有怀才不遇的意味,谁知道这首诗能让他改命

    他这下可要发达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武则天等人看外在,专业诗人看技法。

    杜甫凝神望着天幕,越看眼睛越亮“平声庚韵,仄声霰韵每四句换一次韵,穿插交错,声调整齐。而且每种韵对应不同的景象。春江花月夜这五个意象断而续复,飞丝相接。真乃大才”

    从开篇的“春江潮水连海平”,到“落月摇情满江树”。春、江、花、月、夜这五个意向全部出现,且错落有致。

    杜甫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种开天辟地似的全新写法。事实上正是如此,春江花月夜开创了顶针续麻体,直到现在还有人在使用。

    诗人好像在细心地编织上好的蜀锦。没有一个字是无用字。

    他驱使文字的能力,已经达到了臻至化境的地步。

    事实上,春江花月夜甚至出了顶针续麻体。

    李白也有些惊艳,放下手中酒樽“我怎么没在诗集中读过他的诗”

    天幕放出原文之后,那些不满张若虚的声音渐渐小了。

    他们不得不承认,孤篇压全唐有些夸张了,但说它是唐诗巅峰之一是不为过的。

    可这么厉害的人,他们偏偏没怎么听说过他的名声,张若虚就像他的诗一样,仿佛被浓雾笼罩,身上充满神秘色彩。

    这时,天幕解释道唐朝印刷技术并不发达,张若虚的诗大多失传了,时至今日,只剩下两首。

    杜甫比自己的诗失传还心痛“真是明珠蒙尘,暴殄天物。”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