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那时候主要目的就是要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能在这个行业做好。于是我努力工作,从而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我也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主啊,高薪常常是跳槽中的一大诱惑,我想起来也是心跳加速,但是理智的大刀及时地斩断冲动的情思。活生生的例子:有不少人因为追求高薪,而忘记了多一些思考——跳槽并不是目的,而是我们接近个人职业目标的方法之一。当你跳槽的时候,首先必须了解,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应该怎么去追求自己想得到的,每一步应该怎么走,这一次跳槽是否是一个很好的跳板,跳向你幸福的未来。没有明确的目的就胡乱地跳来跳去会让你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发生停滞。
问了许多“弹跳”高手谈起自己频繁跳槽的经历时,都承认自己每次跳槽都是有计划的,他们有意识地通过跳槽来获得一次崭新的机会,锻炼自己某方面的能力。这种镀金行为其实就是有针对性的充电!
他们制定草案时,通常考虑下列六步:
第一步是why——为什么跳
目的是什么?有必要吗?从个人的性格、天赋到兴趣进行全面分析……如果不能回答Why这个问题就选择跳槽,那么可以断定跳槽的行动是盲目的。盲目行动的结果是不可控制的,就等于把自己的前途完全交给运气来决定了。如果运气好可能会有意外收获,如果运气不好可能掉入职业的低谷。愿意将职业命运交给运气的请举手!
第二步是what——凭什么跳
跳槽凭的是一个人的自身实力、人脉和以往的业绩。只有清楚地回答凭什么,才能知道跳槽后能够做什么。任何职业都要求从业者掌握一定的技能,具备一定的能力条件,而一个人一生的时间有限不能将所有的技能全部掌握。所以每个人最大的成长空间在于其最终的优势领域。我们可以把自己已经证明的能力和自认为还可以开发出来的潜能一一列出来,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择己所长。这就要求个人对时局作出分析,并确定自己的目标和执行规划。如果我们现在比较弱小,那么不要急,曙光总会再现,我们应当韬光养晦,先制定平和的职业规划,对可能不利于自己发展的因素极力回避,等待机会来临的那一刻。
(这两个步骤就是为了排除那些不必要的工作,若不能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诘问,那么就要放弃以后的步骤。)
第三步是Whet’e——往哪里跳
回答这个问题前要分析自己需要的环境。分析内外环境给自己职业生涯的机遇和阻碍,只要认为自己有可能借助的环境,都已经在考虑范畴之内。分析在这些环境中,自己可能获得什么支持和允许。还要分析自己将要去的行业、企业和职位有哪些威胁,又有哪些机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机会和威胁都是相互依存,并可以互相转化的。
如果我们找不到自己职业生涯的目标那是我们第一个W没有准备好;如果我们找到了很多理想的公司,但就是没有办法进入,那是我们第二个w没有准备好;如果我们不知道理想的公司在哪个城市在什么行业,那是我们第三个W没有准备好。
第四步是When——何时跳
什么时候跳槽是可以计划的,有时机会降临又是不能计划的。但在没有真正机会降临之前,我们完全可以计划自己的跳槽时间,特别是如果我们很有实力,在业内很有知名度,什么时候跳槽或者不跳槽基本可以由我们自己掌控。如果我们还没有那么大本事,那我们其实不应该草率跳槽,如果选择跳槽,必须先有明确合理的目的性,然后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什么时候决定?完成的时间是否适当?
第五步是Who——是否适合那里的人文
跳槽前要先去考察新公司的环境和文化。事先了解所跳槽的新公司的环境和文化,对公司心里有底,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对一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跳槽者在跳槽之前应充分了解新公司的环境和文化,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再去应聘。如果很多人不去事先做好功课就跳槽到一个公司,很有可能今后在这条道路上走得不顺畅。这么小一件事情,做不做可以让我们的未来出现不同的境况。
最后是How——怎样跳
采用什么方法制定?采用什么方法实施?有没有更好的策略?这个问题是问实施流程,流程能否优化。
大家都知道制定跳槽计划需要较为具体,有很强的操作可行性的。怎样跳槽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最合适的方法,有时也不一定非要把这些“弹跳高手”提供的跳前条件都准备充分,但大致上离不开这些方面的考虑。跳槽有科学的一面,也有艺术的一面,也许在不经意时,改变命运的机会就会降临,有时你苦苦追求却不见机会的影子。经过全盘考虑这六个问题,我想计划就不会仅仅停留在一张纸上而永远得不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