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得不告诉威廉姆,我要辞职了。这是当时我在生意上所做的最难的一个决定。
我很喜欢威廉姆这个人,而且很感谢他帮我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我很珍惜我们聚在一起探讨生意及市场战略的所有时光。我们在生意经营上可以互相启发,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也很珍视我们之间的友谊。
但毕竟现在,该是我前进的时候了。
我飞到墨尔本与安迪和黄力商量合作事宜。那时,澳帝集团只开了墨尔本一家公司,安迪和黄力各持股一半。
我们在著名的君悦酒店共进晚餐。据黄力讲,这是墨尔本唯一的一家五星半级酒店。美酒佳肴之后,我们步行到附近的索菲特大酒店的三十五层咖啡厅,开始谈判合作的具体条件。经过多番切磋和谈判,我们最后终于同意,由我负责创办澳帝悉尼分公司。安迪和黄力把墨尔本公司的三分之一股权转让给我,而我将把悉尼公司的三分之二股权给他俩。
相互握手和拥抱之后,我们正式成为平等的生意伙伴。
安迪说,他从来没有敢想过,有朝一日会同他的导师,也就是我,成为生意伙伴。
黄力开玩笑地说,他似乎稀里糊涂地让出了三分之一的股权。
我说,我全凭信任和自信,放弃了一个岁人200万澳元(1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职位。我也非常高兴,我再次成了一位创业者。在一般人看来,我这样做有点儿过于冒险。
可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和安迪及黄力,共同创造出了一系列行业奇迹。
我于2002年8月开始,着手创建澳帝悉尼公司。我投入35万澳元的启动资金。我对安迪和黄力的信任程度近乎肓目,因为我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一份绝大多数人会终生相守的肥差,而加人他们的生意。我没有查看公司的账目,甚至对公司的现金状况一无所知。我只知道我银行里有钱,而且下定决心把悉尼公司做成功。根据安迪和黄力介绍的公司销售业绩,我本以为,公司有足够的现金储备。他们的确有数百万款项将在交割时人账,但在加盟澳帝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借给墨尔本公司13万澳元,以帮助其周转。我是带着完全的信任和信心,加入澳帝集团的。
在悉尼这个已经很成熟的地产市场创建新公司,是极具挑战性的。我告诉我的团队,包括从威廉姆公司追随我来澳帝集团的_一位销售奇才——格兰特、托尼和爱丽丝,我们澳帝悉尼将成为这个行业的龙头。
我途经公司附近的商业区,看到正在进午餐的白领时,心想,你们或许都还不知道我呢。但不久的将来,你们都会向我买投资房产的!
打开一份中文地产报,看到上面多如牛毛的地产公司广告,我不禁默默暗语:将来,我要超过你们所有人,成为第一名!
按照“从结果开始”原则,澳帝悉尼公司在开业的第一年,就销售了六百套投资房产,价值3亿澳元(18亿元人民币)。进人第二年,墨尔本公司的营业额也达到两个亿。
我们为合作成功,举行了隆重的庆典。合作第一年,我们就售出5亿澳元(3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房产,创下了数项行业纪录。许多销售人员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收人。我们为墨尔本的员工购置了几辆宝马汽车,还为悉尼员工买了几辆奔驰。
圣诞前夕,公司还让全体员工及家人飞到澳州北部著名的度假胜地——阳光海岸,召开大型圣诞宴会,送出10万澳元现金、十几块劳力士手表、五十多支万宝龙笔。
黄力发短信感慨道:“约瑟夫,如果把公司的现金流比作血压,我们现在可是得了高血压了!”
那是房地产业令人振奋的时期。我们创下了澳洲市场上的几项纪录。4月底的一个晚上,我们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卖出了价值近7000万澳元(42亿人民币)的一百三十套房子。
9月的一个下午,在短短的138分钟内,我们售出了价值1.65亿(近10亿元人民币)的四百套公寓。当时的场面如同激烈的竞标战。我们采取了有步骤的销售方式。一共四百套房,七百八十人抢购。最后,只能采取抽签的办法。买主先写明他们希望购买的公寓数量。待名字抽出时,他们才可以选择具体户型。那段时间,公司内部也有一些非常有趣的事。黄力不光是交易专家,还非常懂得如何激励我和安迪。他清楚,我俩都喜欢竞争,尤其是安迪,总想击败我这个师傅。
我们向开发商承诺卖出两百套公寓,但私下里,我们决定把四百套全部卖掉。安迪渴望他的墨尔本团队打败我的悉尼公司。
黄力知道,悉尼团队的实力更强。他对我说:“安迪正在调兵遣将,矢志打败悉尼。”
这消息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动力。为确保开盘成功,我们i个人坐下来商讨战略。黄力建议我们三个人打个赌。黄力拿出4万,我和安迪一人3万,共10万。哪个团队销售量最高,就可赢得这lO万澳元。除此之外,三位董事还拿出10万澳元,设五个奖,用来奖励前五名销售精英。第一名可获得5万澳元(30万人民币),十分可观。
为了获胜,安迪调动墨尔本全体人员,包括行政人员,一起上阵。他们不遗余力,到全澳各地去寻找买主。而我的策略则是依靠悉尼的销售团队,鼓舞他们的士气。我希望他们多挣佣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调动我五位销售领导的积极性。
我对他们讲:“墨尔本想打败悉尼,而我们悉尼必须赢!你们都没有劳力士表。等我们打败墨尔本,我送你们每人一块劳力士。”我同时也发动所有行政人员,由他们协助,保证售出的公寓尽快成交。
项目开盘那天,气氛令人难以置信。全部公寓都以押金形式预售出去,其中绝大部分都交换了合同。我们打赌的期限是二三个月,最终悉尼公司胜出。虽然在项目开盘时,墨尔本公司的预售数量超过悉尼公司,但他们在期限内的成交量却落后悉尼公司。最后,悉尼以130%的优势获胜。
就公司总体而言,在这个项目的销售上可谓大获全胜。开发商最后只能再推出新项目,以满足市场需求。全体员工都获得了丰厚的佣金。公司的营业额达到数亿。
继墨尔本、悉尼之后,我们又陆续在布里斯本、奥克兰、北京、上海以及越南先后开设了分公司。
2004年,我邀请安迪和黄力一同到中国去看看。我们为四处崛起的高楼大厦而惊叹。从北京酒店的窗口望出去,林立的高楼一眼望不到边。在做房地产生意的人眼里,这是一幅神奇而令人陶醉的画面。离开上海的那一天,我们互相对视,不约而同地感慨道:这里新楼比比皆是,而我们居然还在袖手旁观。
于是,我们作出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决定。当时的这一决定做得比较草率,尽管我们在北京和上海都造起了一些声势,但效果寥寥,销售额没能达到预期目标。其中部分原因是,中国的投资者还没有进军澳洲地产市场的心理准备。
时至2005年年末,地产市场渐趋冷却,利率也在悄悄上升。尽管我们的生意还保持在令人满意的水平,但由于我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中国的分公司,同时也没有对变化了的市场作好应对准备,我们在澳洲和新西兰市场的业绩开始不断下滑。我开始认识到我们生意模式中的缺陷。与此同时,我与安迪和黄力的合作伙伴关系也逐渐出现裂痕。
作为生意伙伴,安迪和黄力都是难得的人选。我们相互信任、相互关怀。我们待对方如亲兄弟,彼此也都很赏识。我们之间从未因金钱而计较。我们三人在一起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我们之间融洽的关系,都使我感到,没有比作为他们生意伙伴更幸运的事了。我永远感谢他们给了我加盟他们生意的机会,感谢他们对我毫无保留的接受。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是朋友,而且今后也会是朋友。
从2005年下半年起,我们三人开始对业务的发展方向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尽管我们的成绩可观,但我们生意的体制和经营方式更适用于繁荣的市场,而缺乏应对挑战的机制。我认为,应通过精选素质优秀、意志坚定的团队,以及建立更有效的体制和经营方式来扭转生意的局面。同时,我还希望制定更有效的市场战略。要完成以上目标,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