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中国一部分。"我提醒他。他笑笑:"明白你的意思,我只说电影市场。"
他问书出版情况,我谎称快了。他又问:"你和出版社熟悉?"
我说认识一些编辑,他说如果我有兴趣,可以帮他联系几部电影的图书版权,谈成了我可以拿百分之十代理费;即使谈不成,他也至少支付我一千块"中国元"劳务费。我没拒绝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走之前,汤姆拿了一些他们拍摄的电影光碟送我做礼物,还将我带到二楼其他房间看了看,有资料室、小会议室、小放映厅和一个别致的小酒吧。他取下两只葡萄酒杯,倒满琥珀色明亮的液体,和我碰了一下:"合作成功!"
这是个机会。我想尽快将一个合格的电影剧本交到汤姆手里,我可不想自己硬着头皮来写,就开始找熟练的编剧合作。我上网查询,通过"嘻嘻TV"影视部一名编辑找到大名鼎鼎的编剧林希凡,他看了我特快专递过去的打印稿,愿意见个面。他说我们喝喝茶,交个朋友,没提钱的事情。此公是几部古装电视连续剧的主打编剧,身价不菲。我心想他没要出场费,已经很给我面子了,而他选的见面地点老北京炸酱面馆,又让我打消了钱包上的顾虑。
当五十多岁的林希凡从他的"宝马"里钻出来时,我发现他果然气度不凡,白白胖胖印堂发亮的他穿着紫色暗纹唐装,中式黑裤,脚蹬"内联升"布鞋,如果不是一丝不苟油光闪亮的当代发型和金丝眼镜,活脱脱一个儒雅华贵的古代名士。林希凡走进这个古色古香的北京炸酱面餐馆,活像走进一个古装戏的拍摄场景。我们在一个国画屏风后的餐桌入座,身下朱红木椅,头上大红灯笼,映得人脸上红彤彤的,如上了妆。林希凡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颇为考究的檀木折扇和玉石烟斗放到桌上,说:"呵呵,我这个人,崇古。"
还好他没掏出水烟枪来。我恭维道:"我也常幻想自己活在古代某个乱世,要么乱世出英雄,要么死于乱刀之下拉倒。"
林希凡笑言:"哈哈,年轻人,你没吃过苦。有句名言叫'只求苟活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还有一句叫'宁做太平犬,不做离乱人'。"
"有道理有道理,好死不如赖活着。"我附和。林希凡立马否定:"但要写剧本那就没意思了,又是苟活又是太平,平淡无奇。我们要的就是矛盾、冲突,越折腾越精彩,否则就叫波澜不惊,就叫没戏,凭空哪来高潮?还得高潮迭起,跟房事一个道理。"
他拍拍我的手哈哈大笑,我赶紧做折服状:"高,实在是高!"
我让他点菜,他很体贴地说:"我就一碗手擀打卤面,一碟凉拌海带丝,一瓶纯生啤酒,固定菜谱。"
实在出乎我的意料,我说:"林老师您也太客气了。您能够屈尊降贵拨冗见后辈一面,我已经感激涕零了,没想到您还替我省钱呢。"
林希凡微微一笑:"我这人就这么俭朴,这叫返璞归真,叫本色。"
劝了几句无效,我就依了他,说保持本色要紧。说起剧本的事情,他说:"其实你是找错人了,我都是写古装戏,但既然你找了我,我就相信是有缘分的。我也想尝试一下,看看你们年轻人现在是怎么想的,现在这个社会也很热闹嘛!我看你写得有点意思。"
"谢谢前辈鼓励。"我忙说。林希凡转而问道:"书出了吗?"
"就快了就快了。"
"哪家影视公司拍啊?"
我就坡下驴:"侏罗纪,一个小公司,但挺有名。"
他仰天闭眼片刻,说:"哦,听说过。你们谈到什么程度了?"
"老板——那个美国佬汤姆亲自对我说他们有兴趣,要我先改成剧本,但单独操作我没信心。"
林希凡侃侃而谈:"小说转换成剧本是一个再创作。何况你的小说是第一人称,你只能讲你看见的,你经历的,你道听途说的和你所想的,如果不改人称,场面就局限。文字语言和镜头语言两码事,麻烦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