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五回 跨雪山两军会师 越草地南北分离(上)
    第七五回跨雪山两军会师越草地南北分离(上)

    诗曰:工农红军,人民军队;献身理想,无私无畏。雪山草地,日晒风吹;万里征战,无坚不摧。烈火青春,铁血玫瑰;英姿飒爽,激情鼎沸。民族安危,召唤吾辈;北上抗日,解救中国。

    话说中央红军渡过泸定桥,继续北上,一路风餐露宿,艰苦备尝。所幸者,暂时跳出了敌军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数日休整的时间。

    6月8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发出指示:“我军的基本任务,是用一切努力,不顾一切困难,取得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合。”“我军必须以迅雷之势突破大雪山,奇取懋功,控制小金川流域于我手中,以为前进之枢纽。”

    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关键,是要翻越海拔四千九百多米的夹金山——大雪山。山上终年积雪,气候变化无常,空气稀薄,人迹罕至。毛泽东决定把先遣开路的任务交给英勇善战、敢打头阵的红四团。

    部队出发前,毛泽东和林彪、刘伯承、聂荣臻等人赶到红四团,详细检查了准备情况。毛泽东向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嘱咐道:“你们此行的任务不是作战,而是开路;要用你们的双脚踩出一条道路来。”他和即将启程的战士们亲切交谈,鼓励他们:“要跟着向导走,当好开路先锋。”看到战士们虽然服装破烂,身上裹着五颜六色的毡片、被单,但却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毛泽东忽发奇问:“同志们,谁能说说什么叫男人吗?”站在身旁的林彪脸色阴郁,接口道:“男人?就是活得很难的人。”毛泽东反驳道:“不对。男人就是战胜困难的人。男人面前无困难,困难面前有男人。”刘伯承笑道:“主席高见。”毛泽东大声说道:“同志们,我们都是铁血男儿,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红军战士,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我们能够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胜利握在手中。”刘伯承接口道:“我们有远大的革命理想,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为了实现我们心中的理想,把雪山踩在脚下,为大部队开辟出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毛泽东道:“同志们,最精彩的不是理想,而是实现理想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是战胜一切困难,实现伟大理想的必由之路。”随后,王开湘下达了出发的命令,全团战士迅速出动,向着新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茫茫雪山迎来了一群不同寻常的客人,滚滚铁流冲上了千年冰雪覆盖的山脉。时任红二师政委的肖华曾有歌咏之曰: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地泥沼扎营盘。风雨侵袭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送走了先遣团,毛泽东又赶到中央军委纵队的干部休养连。这是一批由老同志、女同志和伤病员组成的特殊连队,由何长工兼任连长。毛泽东一看见何长工,便询问道:“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了?”何长工道:“主席,休养连全是老弱病残,我真担心他们的身体吃不消。”毛泽东道:“这样吧,过雪山时不用打仗,我调一个营的战斗部队来帮助你,就是用担架抬、用人背,也不能让一个同志掉队。”二人边走边检查,看到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三位老革命整好行装,每人背着一大捆书准备上路。毛泽东见状,和徐特立开玩笑道:“老师,书太重,就不要了吧?”徐特立正色道:“那不行。书是宝中宝,宁可忍饥挨饿,也要读书学习。”谢觉哉打趣地道:“他这是徒有满腹经纶,愧无一饭疗饥。”毛泽东笑道:“老师,我把马送给你,帮你驮书吧。”徐特立推辞道:“不可。润之,你身上的担子很重,不能没有马。”毛泽东道:“你们更需要马,用马驮书;上山时还可以牵着马尾巴,能走的快一些。”说着,命令警卫员把马给三位老同志留下。随后,毛泽东又逐个安慰伤病员,鼓励他们要有翻过雪山、战胜困难的信心。当他走到贺子珍的担架旁时,俯下身子,关切地问道:“伤好些了吧?”贺子珍道:“主席,把我扔下吧。寄养在附近的老百姓家里,将来革命胜利了,我们再相见。”——贺子珍早在一月前为掩护伤员,被国民党飞机轰炸时身中十七块弹片,遍体鳞伤,昏迷多日,只能躺在担架上随军行动——她不愿意成为部队的拖累,才提出了留下的请求。毛泽东闻言,忙道:“子珍,你不要那样想。我和同志们绝不会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听向导讲,八十多里山路,只需要一天时间就能过去。你是个很坚强的同志,要有翻过雪山的信心。”

    6月17日晨,中央军委纵队来到雪山脚下,紧跟在休养连之后,踏上了爬山之途。上行十多里后,便进入了冰雪世界,四面白雪皑皑,银光刺眼。毛泽东身穿夹衣夹裤,手持一根木棍,沿着前面部队走出的又陡又滑的雪路,奋力向山顶攀登。他不断地向身边的战士鼓劲:“多一个同志爬过雪山,就为革命多保存了一份力量。”爬到半山腰时,气候突变,狂风夹杂着冰雹劈头打下。毛泽东和战士们手拉着手,一边艰难地攀登,一边嘱咐大家:“低着头走,不要望上看,也不要往下看,千万不要撒开手。”艰难攀登了三个多小时,风暴过去,冰雹停止;他们逐渐接近山顶,却感到空气稀薄,呼吸困难,浑身发软,头痛欲裂。一些体弱多病的战士坐下休息,便再也无力站起身来,就此长眠于雪山峰顶。毛泽东对刚要坐下休息的一名战士道:“别坐下,这里非常危险。来,我背着你走。”身边的警卫员抢先背起那名战士,在毛泽东的帮扶下,一步一步越过山顶。

    越过顶峰后,下山的路相对平缓,轻松易行。大家迈开大步,互相搀扶,于当天下午赶到懋功县达维镇,受到了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的夹道欢迎。次日,中央纵队进入懋功县城,与早已在此等候的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政委***会面。

    25日,毛泽东和中央其它领导人到达懋功县城以北的两河口,与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主力会师,并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朱德致辞,强调了两大红军主力会师的意义和北上的方针。张国焘在讲话中却公然提出了与中央相悖的西进方针。这才是:万里征战盼会师,谁料貌合却神离。

    按理说,红一、四方面军的会师,是长征途中的重大事件,为开拓新局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其时,红一方面军约三万人,红四方面军约八万人,实力大增本是一件好事,但两军刚一会面便显示出了原则性的分歧。张国焘仗着兵强马壮,满脸傲气,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虚伪周旋,话不投机。他找到博古屋内,明确表示:“遵义会议改选党中央,没有得到共产国际的批准,我们红四方面军不承认遵义会议的决定,依然拥护你为党的总书记。”博古道:“遵义会议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召开的,所做的决议是正确的,我完全拥护中央政治局的决议。”张国焘道:“你的理论水平高,不能把军事指挥权让给毛泽东。”博古诚恳地道:“非也。张闻天同志的理论水平也很高,他当总书记很合适。再者,自离开中央苏区以来,铁的事实教育了我。我非常佩服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指挥才能,党的事业和中央红军能够转危为安、转败为胜,多亏了毛泽东同志。”张国焘道:“他是个土包子,我就不服他。”博古劝道:“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要坚决维护党的利益,坚持党内团结。要从大局出发,自觉执行党的决议,而不要为个人争权。”二人话不投机,张国焘转身离去。

    次日,中共中央在两河口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周恩来作《目前战略方针》的报告,从地域、群众基础、经济条件等方面,阐明红军应该北上,去川、陕、甘地区开辟新的根据地。张国焘在发言中勉强同意中央北上的方针,但又提出“也可以南下,向成都打,到成都平原去建立根据地。”毛泽东发言支持周恩来的报告,提出了“红军应集中兵力,攻打松潘,消灭盘踞在此地的胡宗南所部,占领甘肃南部,迅速向北发展,建立川陕甘根据地”。

    会议经过三天的讨论,通过了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决定“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根据地”。“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方针,在战役上必须首先集中主力消灭胡宗南的部队,夺取松潘与控制松潘以北地区,使主力能够胜利的向甘南前进”。

    对于中央的决定,张国焘采取了阳奉阴违的手法,故意拖延中革军委制定的《松潘战役计划》。同时,他自恃手下兵多枪多,策动一些人给中央写信,公开伸手要官要权。对于张国焘的野心,政治局的同志都十分反感。毛泽东认为,张国焘手下有四个军的队伍,要团结他北上抗日,对他的职务应该有一定的安排。毛泽东分头找政治局常委谈话,商量对策。张闻天道:“那就把我担任的总书记职务让给他。”朱德、周恩来也提出把自己的职务让给他。毛泽东道:“那不行,党中央总书记的职务不能给他,中革军委主席的职务不能给他,红军总司令的职务不能给他。”

    中央政治局再次开会,决定增补张国焘为中革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治委员;增补徐向前、陈昌浩为军委委员。会议再次确认中革军委主席、红军总司令由朱德担任。随后,又决定成立前敌总指挥部,以徐向前兼总指挥,陈昌浩兼政治委员,叶剑英兼参谋长。

    中央红军为了执行《松潘战役计划》,于七月初继续北上,翻过第二座大雪山,抵达黑水县。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联名致电张国焘,要他率领红四方面军迅速北上,到黑水县集中,准备发起松潘战役。此时,张国焘却尾大不掉,故意按兵不动,一再拖延。

    由于张国焘的拖延,战机已被贻误,使胡宗南得以调集重兵扼守松潘。敌情大变,中央红军已无法经松潘大道进入甘南。中共中央只得撤销原定的《松潘战役计划》,改从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大草地北上。接着,中央和红军总部又制订了《夏洮战役计划》,决定将红军分为左、右两路北上:右路军由红一方面军的第一军、第三军和红四方面军的第四军、第三十军组成,由徐向前、陈昌浩、叶剑英担任指挥,中共中央机关和前敌总指挥部随右路军行动。左路军由红一方面军的第五军、第三十二军和红四方面军的第九军、第三十一军、第三十三军组成,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张国焘、总参谋长刘伯承随左路军行动。

    毛泽东不愧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红军最困难的时刻,他明察秋毫,洞穿了张国焘的分裂野心,经过深思熟虑,把自己的亲密战友朱德、刘伯承安插到左路军,为日后制止张国焘的分裂行为,挽救左路军埋下了伏笔。

    8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尔盖附近的沙窝子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的决议》,重申北上方针,强调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维护两个方面军的团结。会上,张国焘原则同意了中央北上的方针,但在会后却又出尔反尔,公开反对北上,主张左路军向西开进,朝着青海、宁夏、新疆地区退却。

    中央红军本可以不走草地,只因张国焘贻误战机、制造分裂,才把红军逼进了荒无人烟的大草地。面对新的险情,毛泽东召集右路军负责人徐向前、陈昌浩、叶剑英等人开会,研究右路军过草地的具体路线,决定由叶剑英率领两个团为右路军先遣队。会后,毛泽东召见红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给先遣团布置任务。毛泽东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地图,有条不紊地说道:“草地是阴雾腾腾、水草丛生、方向莫辨的一片泽国,你们必须从茫茫草地中走出一条北上的行军路线。要找好向导,必须找几个走过草地、经验丰富的老乡作向导。”杨成武道:“报告主席,向导已经找好了。”毛泽东道:“你们必须明白,北上抗日的路线是正确的路线。敌人判断我们会东出四川,不敢冒险过草地,走北上陕甘这一着险棋。我们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让敌人的重兵设防全部落空。”王开湘道:“我们坚决执行中央的决定,克服一切困难,为大部队开辟一条前进的道路。”毛泽东道:“困难是很大的,要想尽一切办法多准备些粮食和衣物。克服困难最根本的办法,是把可能会碰到的困难向同志们讲清楚,把北上抗日的道理讲清楚。只要同志们明白了这些,就没有什么困难能挡住英勇的红军指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