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二回 台儿庄国军血战 花园口黄河决堤(下)
    第八二回台儿庄国军血战花园口黄河决堤(下)

    29日,日军师团长矶谷命令濑谷支队猛攻台儿庄东门,东门守军一个营与敌血战一天,仅剩下十八人依然顽强坚守。此时,关征麟的第五十二军、王仲廉的第八十五军也已在外线打响,从枣庄、峄城向日军的侧背开始攻击。

    次日,日军再次增兵东门,濑谷支队乘势攻占了台儿庄东部。于是,台儿庄被分割成了两半。北部、东部被日军占领,西部、南部依然为中国军队固守。双方在残垣断壁、废砖烂瓦中摆开阵势,激烈鏖战。每日枪炮轰鸣,彼此消耗;反复拉锯,互相争夺。战事呈胶着状态。

    台儿庄血战,为整个战役的运作争得了时间。李宗仁调集重兵,以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为主的左翼兵团、以汤恩伯的第二十集团军为主的右翼兵团,形成了两面夹击,把日军的矶谷师团变成了瓮中之鳖。

    4月3日,李宗仁下达了总攻击令。国军第五十二军、七十五军在台儿庄南线向敌人展开猛烈攻势。数百门大炮齐声怒吼,成群的炮弹飞进敌人阵地,炸成了一片火海。中国空军出动二十七架飞机,对台儿庄东部、北部的日军盘旋轰炸,弹如连珠,遍地开花。日军从未遇到过如此猛烈的打击,顿时丧魂落魄,死伤累累。是日,整个台儿庄战区炮声隆隆,弹雨纷纷,烟尘滚滚,杀气腾腾,鬼哭神嚎,天昏地暗。池峰城率领三十一师,带头冲进火海,展开街垒争夺战。全师官兵以营、连为单位,在一堆堆废墟、瓦砾中奋勇反击;手雷开路,机枪横扫,白刃争夺,肃清残敌,逐个夺回被日军占领的街区。激战半日,濑谷支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仅剩数十名残兵狼狈逃窜,侥幸捡得一条性命。

    4日,北线的汤恩伯兵团也发起全线攻击,大军如同山呼海啸,奔腾向前。然而,包围了敌人并不等于消灭了敌人。在长约五十里、宽约三十里的广阔战场上,日军尚有二万余众,虽然首尾不能相顾,依然具有相当大的抵抗能力。矶谷不甘心就此灭亡,组织残部拼命支撑,苦苦鏖战。中国军队轮番上阵,昼夜猛攻。日军顾此失彼,精疲力竭;死伤惨重,血流成河。随着包围圈的逐步缩小,日军的后勤补给线被全部切断。

    6日,李宗仁从徐州赶到台儿庄,亲自指挥部队进行全线反击。7日凌晨,李宗仁一声令下,国军全线反击。军号凄厉,杀声震天。枪炮轰鸣,地覆天翻。日酋矶谷眼看陷入绝境,急忙下令突围,此时,日军经过三个昼夜的支撑,早已成为强弩之末,士气低落,弹尽粮绝,汽油也已消耗殆尽,机动车辆多被击毁,全军丧魂落魄,扔掉各种辎重,只求夺路而逃。矶谷率领残部拼命厮杀,从包围圈上撕开一个口子,向藤县方向狼狈逃跑,一路上丢盔弃甲,遗尸遍野。

    台儿庄战役国军投入兵力近五万,以伤亡七千五百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一万四千余人,缴获大炮三十余门,战车、坦克七十余辆,轻重机枪一千余挺,三八大盖步枪一万余支;取得了自抗战以来的空前大捷。此役,三十一师拖住日军,随即中心开花;孙连仲、汤恩伯两大兵团外围包抄,南北夹击;这种内外夹攻的拼命打法,堪称国军大战之经典。此役,创国军抗战之佳绩,扬中华民族之雄威。灭日寇嚣张之气焰,坚国人胜利之信心。此役,十五个昼夜的炮火轰击,运河之滨的千年古镇被夷为平地。古朴凝重、精美绝伦的台儿庄,用自己躯体的毁灭,换来了民族气节的永生。何以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大风起兮云飞扬,猛士挥剑斩豺狼。炎黄子孙多龙种,千古绝唱台儿庄。

    再说日军在台儿庄遭到重创后,并不甘心失败,而是重整兵力,伺机再战。日军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从华北、华中战场抽调大军三十万,仍以徐州为目标,从南北两个方向再次发动大规模的攻势。然而,此时的蒋介石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从过去的“亡国论”一跃而变成了“速胜论”,盲目地认为日军不堪一击,抗战胜利指日可待。4月21日,蒋介石自武昌飞抵徐州,召见李宗仁、汤恩伯、孙连仲等,指示作战方略,计划在徐州地区与日军决战。蒋介石计划由各战区调集兵力,支援第五战区作战,使徐州附近的总兵力达到六十万。李宗仁表示怀疑道:“台儿庄战役,我军五倍于敌军,也未能全歼矶谷师团。现在徐州地区仅有二十万兵力,是来犯日军的一半。从其他战区抽调兵力,恐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蒋介石道:“敌军逼近陇海线,是孤军深入重地。徐州现有二十万精锐之师,可以吸引敌军。我再调四十万大军,从外围包抄日军。徐州守军从中心开花,外围大军四面包抄,如同台儿庄战役的计划一样。我军不仅可以打破敌人的战略包围,而且必能反包围敌寇。此为歼敌之唯一良机。”蒋介石把台儿庄战役成功之经验当成了教条,幻想着在徐州生搬硬套。他根本就没想也不愿意想,战场的态势瞬息万变;附近数省无兵可调,须从大后方四川、云南、贵州等地调动四十万大军,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五月中旬,日军快速推进到徐州外围,双方再次展开大战。此时,蒋介石依然盲目乐观,致电李宗仁道:“敌军兵力不足,军纪废弛,士气颓唐。只要我运河防线与徐州国防工事线能固守不动,则敌此次之进攻,必可被我粉碎。”然而,事实证明蒋介石的判断大错特错。中国军队虽然在徐州周围与敌激战,逐次抵抗,仍不能阻止日军的强劲攻势。一周之间,日军便完成了对徐州的四面包围。可是,蒋介石所许诺的四十万援军尚毫无踪影;徐州守军面临灭顶之灾。李宗仁急电蒋介石道:“为保存有生力量,徐州守军必须尽快转移。”此时,蒋介石如梦初醒,突然发现自己的嫡系部队岌岌可危,颓然一声长叹,回电同意放弃徐州。5月15日,李宗仁下令,徐州战区的国军分头向皖北、豫南转移。蒋介石精心策划的徐州会战,刚刚开始,便草草收场,以失败告终。19日,日军攻陷徐州。

    徐州沦陷后,日军决定乘势西上,企图打通陇海路占领郑州,然后攻击武汉。中国军队在皖北、豫东等地已无法阻止敌人的强势进攻,郑州处于日军的直接威胁之下。为了保卫中原地区免遭蹂躏,蒋介石决定发起豫东战役。其时,国民党在河南境内计有六个军,约十二万人马。而日军仅出动了第十四师团,约二万兵力,由土肥原指挥,向豫东进犯。蒋介石匆匆飞抵郑州,与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配合,制定作战方案,调动各军人马,迅速包围了日军。蒋介石飞离郑州时,自信地宣称:“十二万大军,就是用口吃,也能把土肥原师团吃掉。”谁料,他的部下却上演了一幕非常荒诞的滑稽剧。

    5月23日,土肥原开始突围,并把攻击重点放在兰封。镇守兰封的是蒋介石的“门生”桂永清,桂永清手下的蒋军嫡系第二十七军,装备精良,且拥有一个德式坦克营。然而,桂永清只守了不到一天,日军步兵还未发起冲锋,二十七军就放弃阵地,其余各军立即效仿,桂永清所部全线溃退,兰封被日军占领。土肥原跳出包围圈后,程潜再次调兵布阵,围攻日军。谁料激战之中,驻守商丘的第八军又不战而逃。蒋介石的两支嫡系部队不听指挥,临阵脱逃,彻底打乱了程潜的战略部署,围歼土肥原的宝贵战机被葬送。程潜只好下令全线后撤到开封、郑州固守。程潜刚一撤军,土肥原立即转守为攻,向仅有五十公里的开封逼近。

    日军逼近开封,郑州亦岌岌可危,大出蒋介石之料外。此时,国民党内的高层人士陈果夫、陈诚、姚琮、程潜、冯玉祥、白崇禧等纷纷致电蒋介石,建议“掘开黄河大堤,以水代兵,阻止日军的进攻”。蒋介石亦担心开封失陷,决定孤注一掷,急忙打电话命令程潜,要他“立即在花园口实施决堤,坚决去干,克竟全功,务要保全郑州”。

    花园口位于郑州市北十七公里处,是黄河南岸的一个重要渡口。黄河在河南省境内素有“悬河”之称,盖因长期的泥沙淤积,河床逐年升高,两岸的大堤亦只有随之不断加高,成为高悬于头顶之“天河”。仅以花园口为例,其河床比堤外的平原便高出数十米。

    6月5日,程潜命令守卫黄河的新八师实施决堤计划。经过连日不停的挖掘,装填炸药,于9日凌晨引爆,花园口大堤被炸开一个四米宽的决口。顷刻之间,滔滔洪流,滚滚而下,迅速淹没了堤外的大片良田和无数村庄,吞噬了陇海铁路。次日,黄河中上游普降暴雨,黄河水量猛增,花园口决口被愈冲愈大。同时,附近的赵口也被大水冲开。两股水流如同两条咆哮的巨龙,迅速汇合后,向着东南方向浩浩荡荡,奔腾下泄,所过之处,皆成一片汪洋。正在猖狂进攻的日军第十四师团被洪水淹没,坦克、大炮、汽车全被陷入烂泥之中,一万多名日军在浊流中丧命。日军第十四、十六师团完全处于困境,停止了向开封、郑州的进攻。

    6月10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致电武汉,称:“军情急报:中日两军在豫东地区激战,日军飞机狂轰滥炸,致使黄河大堤决口。”第一战区的报告,对蒋介石而言,真是正中下怀,他立即命令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以国家新闻中心的身份,对全世界发布消息称:“日寇残无人道,炸毁黄河大堤;淹没田园庐舍,百姓死伤无数。”次日,蒋介石复电程潜,做出三条指示:“一、须向民众宣传敌飞机炸毁黄河大堤;二、须详察泛滥情况,并以此为第一线之阵地,改善我军之部署及防线;三、各部须与民众合作筑堤,导水向东南流入淮河,以确保平汉线之交通。”于是,蒋介石为花园口决堤事件确定了基调,国民党控制下的各大报社、电台纷纷谴责日军暴行,造成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死于非命;号召民众奋起反抗,英勇杀敌,保卫祖国,重建家园。

    花园口决堤事件,阻止了日军的进攻,但也给中原数省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淹没耕地一万九千余万亩,冲毁民宅一百四十余万家,淹死人口八十九万;涉及河南、山东、皖北、苏北等省区,受灾人口达一千二百多万,形成了五万四千平方公里的黄泛区。此后的若干年中,水灾、瘟疫、饥饿、疾病、土匪、蝗灾,向一条条毒蛇,死死地缠绕在灾民的身上,不断地吞噬着他们的生命。这才是:以水代兵运筹定,千秋功罪任人评。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