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九回 李宗仁幻想破灭 解放军横渡长江(下)
    第九九回李宗仁幻想破灭解放军横渡长江(下)

    4月1日,张治中率领南京谈判代表团飞抵北平,周恩来代表中共方面设宴予以招待。随后数日,先由双方代表个别交换意见、磋商、酝酿、协商草案。

    4月8日,为了推动谈判顺利进行,毛泽东和周恩来在双清别墅接见南京代表团。张治中向毛泽东递上李宗仁的亲笔信,毛泽东看后对张治中道:“德邻先生虽然同意以八项条件作为基础进行谈判,但对战犯问题还是不放心,你也感到困难吧?”张治中点头称:“是。”毛泽东道:“那好,为了减少你们的困难,可以在和平条款中不提战犯的名字。”张治中急忙表态道:“谢谢主席宽宏大量。”毛泽东又道:“和谈方案先由我方草拟,拿出方案后,再正式谈就容易了。将来签字,如果李宗仁、何应钦、于右任、居正、童冠贤都能签字就更好了。我们欢迎他们到北平来做事,与我们一道建设新中国。”张治中道:“主席雅量高致,我们一定转达你的意思。”宾主推心置腹,相谈甚欢。

    中午,毛泽东留客人吃饭。席间,毛泽东问刘斐道:“你是湖南人吧?”刘斐道:“我是醴陵人,与主席是邻县,是老乡。”毛泽东高兴地道:“好啊,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刘斐乘机道:“蒋介石打不下去了,让李宗仁出来求和。人民需要休养生息,和平是大势所趋。”毛泽东道:“人民需要休养生息,我们最了解。我们共产党是主张和平的,否则也不会请你们来。我们是不愿意打仗的,发动内战的是蒋介石为头子的反动派。只要李宗仁诚心和谈,我们是欢迎的。”刘斐道:“李总统能派我们来,表明他是有诚意的。”毛泽东道:“我看只有一半。他要搞划江而治的想法是错误的。统一中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管和谈是否成功,人民解放军都要向江南进军,这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

    饭后,送走客人,毛泽东致电总前委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和谈期间,应避免发生任何战斗,全力以赴做好各种渡江准备。不管和谈成功与否,人民解放军都要跨过长江,统一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4月13日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和以张治中为首的南京代表团,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正式谈判,讨论由中共提出的和平协议方案。由于南京代表团成员早已达成一个共识:“国民党已必败无疑;既然如此,何必再拖累国家和人民。”而中共方面的议案又处处从国家统一和民族解放着想,正义在手,光明磊落。因此,谈判进行的相当顺利,仅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出现分歧,南京代表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周恩来等人经过研究,采纳了其中合理的建议,很快形成了《国内和平协议》最后修正案。

    午夜,周恩来向毛泽东汇报了谈判结果,毛泽东立即致电总前委,告诉刘、邓、陈:“张治中等表示原则上接受我方草案,仅在个别问题上有意见。惟南京的李、白、何等是否拒绝美蒋干涉,愿意接受,尚无把握。你们要做好多种准备,多谋以求善断,有备才能无患。”旋即接到刘伯承的回电,称:“我军已动员了五十万船工、水手,一万多条木船。全军将士苦练水上作战,已经两月有余。目前士气旺盛,技术过硬。可谓万事俱备,只等中央军委一声令下,即可发起渡江战役。”

    15日夜,国共双方代表举行第二次会谈,中共代表团提出了修正草案共八条二十四款;并以20日为最后期限。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声明:“我们坚决反对打内战,每死一个人就会毁灭一个家庭,这是让人很痛心的事情。我们也坚决反对分裂中国,主张在和平的基础上实现祖国的统一。我们希望南京政府体贴民意,尽快在和谈协议上签字。”张治中等人就修正案再次研究后,公开表示道:“虽然议案的条件高了些,但如果本着‘战败求和’、‘天下为公’的道理,不囿于一派一系的私利,而以国家元气、人民生命财产为重,那就只有毅然接受。”张治中的意见得到了南京各位代表的一致赞同,并决定派人带上文件返回南京,劝国民党政府接受。南京代表团成员当场在协议上签字,代表团的谈判使命即告完成。

    次日,张治中派黄绍竑带着《国内和平协议》文本飞回南京,向李宗仁交差。李宗仁看了文本,无可奈何地道:“我的意见不重要。你马上飞溪口,让姓蒋的决断吧。”黄绍竑不敢耽搁,又立即飞往溪口,让蒋介石过目。蒋介石看完协议,破口大骂道:“文白无能,丧权辱国。若公开签字,就是向**投降。内战的责任不在我蒋某人,而在于**。这样的协议,你们居然接受,真是无耻至极,可痛!可耻!”黄绍竑满腹怨气,却不敢当面发作。蒋介石进一步咆哮道:“我们的对策是:一、立即提出反对案,逐条推翻**的提议;二、不提反对案,先定立停战协定,以示和谈之诚意;三、和谈、停战期间,**如果进攻渡江,则战争的责任完全由**承担;四、用党部的名义驳斥**的谬论,反对建立共产党的专制政府。”黄绍竑返回南京,向李宗仁辞职道:“里外不讨好,两头不是人。我告老还乡,你另请高明吧。”

    同日,毛泽东致电前线指挥员:“南京政府是否签字,将取决于美国政府和蒋介石的态度。如果他们愿意,则可能于20日签字,否则谈判将破裂。”“你们的立足点应该放在谈判破裂,用战斗方法渡江上面,并保证于22日一举渡江成功。”

    20日,蒋介石致电广州的何应钦,给国民政府规定了两条原则:“一、彻底坚持剿共政策,不能再有和谈;二、应使政府不再与**中途谋和,否则等于自杀。”在蒋介石的操纵下,行政院院长何应钦发表通电,公开拒绝了和平协议。于是,由蒋介石一手策划、导演的和平谈判,又被他一手破坏。蒋介石的心里很清楚,整个大陆随时会被中共军队所席卷,根本就无法抗衡。所以,他对南京的得失存亡满不在乎,一心想着保存实力,目光紧盯着上海、台湾、厦门等地方的防御。他一面命令汤恩伯加强上海的防御阵地,一面命令胡宗南放弃兰州、西安,率领四十万大军越过秦岭,向四川撤退,谋求在西南地区顽抗。至于南京的李宗仁如何应对危局,他只等着看笑话。

    和谈破裂的消息传到北平,南京代表团的去留问题,不可避免的摆在面前。张治中心情苦闷,思绪翻腾,绕室彷徨,坐卧不安。囿于“从一而终”的传统伦理,他向邵力子等人表示:“代表团是南京派来的,和谈既然破裂,理应回去复命。各位同仁的行动完全可以自由决定,但我是首席代表,不能不回去复命。”周恩来得知此情后,于百忙之中赶到其寓所,劝张治中留在北平,不要再回南京。张治中道:“忠臣不贰,贰臣不忠。”周恩来劝道:“你这是封建道德。你为什么只为一个人着想,而不为全国人民、为革命着想?西安事变时,我们已经对不起一位姓张的朋友,今天再不能对不起你这位姓张的朋友了。”张治中道:“多谢周先生的好意。但多年来,蒋公待我不薄,多次委以重任;知遇之恩,难以忘怀。君子善始善终,我来时本着天下为公,去时也应正大光明。”周恩来道:“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蒋介石是个昏君,共产党是明主,毛主席是明主。弃暗投明,不为不忠;顺时而变,方为明哲;忠于昏君,只是愚忠;忠于人民,才是大智。文白兄,留下来吧,我们一道建设新中国。”张治中被周恩来的真诚所感动,噙着泪花,虔诚地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只要你们不嫌弃,我愿留下来,听从驱使。”周恩来紧紧握住张治中的双手,热情地道:“我代表毛主席,代表党中央欢迎你。”张治中再也忍不住眼中的热泪喷涌而出,哽噎地道:“谢谢,谢谢。”是夜,周恩来密电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命令其想尽一切办法,将张治中的妻子、儿女秘密送回北平。

    21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联名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是夜十时,刘伯承、邓小平、陈毅指挥的一百二十万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气势磅礡的渡江战役。在西起江西壶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解放军分为三大集团军,乘风破浪,强渡长江。顷刻之间,长江北岸万炮齐轰,弹光映红夜空,飞向南岸敌军阵地,炸成一片火海;顿时天摇地动,四野沙石乱飞。江面上万舸竞渡,帆蓬蔽江;枪声激越,弹如骤雨;滔滔江面,一片鼎沸。到午夜时分,各路大军抢滩登岸,以风卷残云之势,排山倒海之力,摧枯拉朽,奔腾向前;弹雨横飞,杀声震天;迅猛穿插,势如席卷。国民党守军扔下满地的死尸、伤兵,丢弃七零八落的阵地,当官的早已脚底抹油,溜之大吉;士兵跪倒在地,纷纷举手投降。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迅速土崩瓦解。

    次日黎明,在东线大军的猛攻下,国民党江阴要塞的全体官兵起义。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领二十五艘军舰在南京以东的江面上起义,另一部二十三艘舰艇在镇江江面向解放军投降,致使国民党的长江舰队全面崩溃,南京城外的防御天险荡然无存。人民解放军快速突破,只用了半天时间便包围了南京城。随即开炮猛轰,重点打击。南京城里烟火弥漫,弹片横飞,兵慌马乱,争相逃避。李宗仁焦头烂额、张皇失措,匆忙逃到机场,一头钻进飞机,冲上蓝天,向广州方向飞去。南京卫戍部队一哄而散,四下躲藏。人民解放军多路突破,攻入城内,肃清残敌,沿街警戒。

    23日清晨,旭日东升,残月西沉。南京城里硝烟散尽,一片平静;除部分战士站岗放哨外,入城大军在扫清残敌后,便躺在大街旁、马路边、树荫下,头枕背包,怀抱钢枪,安然入睡。

    中午,刘伯承、邓小平、陈毅乘车入城,直达南京总统府前。他们相继下车,步入总统府内,一路谈笑风生,来到总统办公室。望着墙上镜框中蒋介石的大幅戎装像,陈毅突然立正、敬礼,并诙谐地道:“报告蒋委员长,刘匪伯承、邓匪小平、陈匪毅,今天不请自到。我们来了。”惹得刘伯承、邓小平和身后的一群警卫员哈哈大笑。陈毅继续调侃,拍着蒋介石那把带扶手的皮座椅,向刘伯承道:“刘司令员,这是总统的宝座,你过来,坐一下。”刘伯承摇摇头,笑道:“我不坐,你坐吧。”陈毅道:“怪可惜的,这么好的椅子,没人坐。”说着,坐到椅子上,翻了翻桌上的日历簿,一脸严肃地道:“这把椅子应该属于人民。今天,1949年4月23日,我代表人民暂时坐一下。”他的幽默、风趣,惹得众人哄堂大笑。在大家的笑声中,陈毅拿起桌上的电话,向外拨打,却只听到耳机中一片盲音。他又遗憾地道:“可惜,电话线被炸断了,打不出去。”放下电话,陈毅立即向警卫员发出指示:“快去,立即发电报,向中央军委报告:总统府已被占领,南京城已经解放。”

    午后,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毛泽东午睡醒来,走到院落的凉亭下,坐在藤椅上,细看当天的《人民日报》号外,专版专条,登载的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新闻报道。读完报纸,毛泽东返回屋内,满怀喜悦之情,展纸挥毫,写下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曰: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正是:腹隐百万雄兵,手书万丈豪情;驾驭变化规律,指引锦绣前程。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