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胤祺回来后,安清把四公主来信的事同他简单说了说,他听完很是欣慰,同时也放心了不少。
“这几日你要是有空,帮我去姨母那瞧瞧吧。”胤祺道。
安清点了点头,就算他不说,这几日她也是准备去看看郭贵人的,“八妹妹说,姨母自从收到四妹妹的来信,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太医也说了,姨母她本就是心病所致,这会知晓四妹妹过的好,自是也能放心些了。”
而且,就算是为了八月份的木兰秋弥,郭贵人也是要努力养好身子的,不然还怎么和四公主母女相见。
胤祺轻“嗯”了声,“姨母振作起来,额娘也能放心些。”
两人用了晚膳,闲聊了一会家常,便早早上床休息了,主要是为了明日的早起收麦子做准备。
翌日一早,卯时刚过,安清和胤祺两人已经出现了麦田的地头,两人一身农人装扮,手持一把镰刀,望着眼前金灿灿的小麦蠢蠢欲动。
这会天已经亮了,但却又不晒,正是趁着早上凉快把活给干了。
现在收麦子可不像后世有联合一体收割机,机器在金色的麦浪中来回穿梭一圈,过后留下一排排整齐的麦茬,而切割、剥壳、脱粒在农机驾驶员的操作下一气呵成,直接收到一袋袋的小麦,同时秸秆就地粉碎还田,简直不要太方便。
但农耕时代麦收方式还是比较原始的,切割、剥壳、脱粒等每步都是需要人工分开完成,耗时又耗力,不可谓不辛苦。
这第一步便是手工收割小麦。
安清亲自给胤祺示范,弯下腰,弓着身子,左手抓住成熟的麦秆,右手把镰刀深入到麦秆根部,然后用力一拉,只听得呲啦一声,麦子就被割掉了,左手抓住割掉的麦秆,轻轻地放到地上,然后,便是一直重复以上的动作。
胤祺如今干起农活来已经很是像模像样了,即便他并未收过小麦,但在尝试了几次后很轻松地就上了手,甚至没过多久,收割小麦的速度已经能和安清不相上下了。
这一分多地的小麦本就不算多,即便是让安清一个人来,最多两个时辰也就全部能收拾齐整,更何况这会他们人是真的不少。
她和胤祺负责在地里收割小麦,紫苏和翠柳带着其他人把地里的麦子运到麦场,平铺开来进行暴晒,为接下来的脱粒做准备。
至于所谓的麦场,就是把收割完的麦子进行脱粒的必备场所,大都位于大片麦田的地头,在麦收之前会提前把这片土地硬化、磨光,供后续暴晒脱粒之用。
但安清这田地太小了,确实也没这个条件,于是,她便在院子里选了一块石板地当麦场之用。
约摸着大概过了一个时辰的样子,安清和胤祺终于合力把这块地的麦子全都收割完成了。
清晨的露水把两人的裤子都打湿了,额头的汗水,还有衣服上粘着的麦芒麦屑,不得不说,他们现下这副样子真的是狼狈到不行,但两人对视了一眼后,却发自内心的笑了起来
。
这大概就是丰收带来的喜悦吧。
把麦子收割完成只是第一步,接下来麦子经过暴晒后,还要进行反复碾压,让秸秆、麦穗和麦粒脱离开来。
若说收割麦子可以避开午间热浪的话,那么碾压,就必须得在午间或者午后进行了,因为那会正是铺在麦场里的麦子,被晒的最干透的时候,此时碾压麦粒也最好脱落。
胤祺回来是有差事在身的,他白日里确实是没有时间,所以接下来的一系列工作便是由着安清领着院里的人完成的。
当然,又是暴晒又是拉着石磙碾压麦子的,已经算是比较重的体力活了,所以安清也就是口头上指挥指挥,都是她院里的那几个小太监轮流干的。
经过这大半年的辛苦劳作,终于到了最终的给粮食称重的环节了,这也是安清那本小麦种植实验指导册子上最后的落笔。
这天,胤祺专门找来了米斗,一种专门称量粮食的度量衡器具。
两人也不让旁人插手,自个亲自上手称了起来。
等称完后,胤祺不可思议地抬头安清,“竟然有四斗”
安清也不由有些意外,她是想过会丰收,但却没竟然这么多,可以说是远远超过了她的预期。
一斗约是174斤,那四斗半大概就是八十斤啊。
要知道现下一亩小麦的平均产量在150250斤之间,其中南方平均产量较高,北方平均产量较低。
所以说啊,这会亩产一百多斤的小麦才是常态,那些遭了灾的地,一亩地才二四十斤,甚至更少的都有。
后世那种小麦动辄亩产过千斤的情况,是因为化肥、农药的大规模应用,还有杂交育种的出现的缘故。
而且,即便是在后世,小麦优良品种的培育也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的,七十年代培育成功,化肥也是在八十年代之后才开始大量使用,也就是说,在此之前,粮食产量一直都是很低的。
安清这块地大概也就一分半,那按照这么算的话,她这个亩产估摸着能达到450500斤,怎么可能不让人激动啊。
胤祺当场便愣了好一会,因着近些日子他皇阿玛经常带着他们兄弟了解民生方面的国事,他对农事这一块知道也比往常多了不少,所以,他自是想到了这个亩产意味着什么。
他一把握住了安清的手,满脸期待道“若是都按照你的法子进行种小麦,是不是都能有这个收成”
什么浸种、施肥、压麦等等,就是把她那个册子上东西严格执行,就可以了
安清却冲着他摇了摇头,“那些法子是能提高一部分产量,但不会像我这块地这么高。”
胤祺怔了几秒,突然想到之前安清说他皇阿玛那御稻每年都比旁人种的好的原因了。
难道她这地种的这般好也是有那个原因
安清可不知胤祺的想法,但她也没绕弯子,径直解释道“重点是在这个小麦种子上。”
古
代人不会育种,种子不好,其实后续再多的努力也是白搭,她这些年一直在培养良种的路上努力着,但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进展不是很快,但也算是有成果的。
胤祺顿了下,突然明白了什么,“你是不是暂时不打算禀告皇阿玛”
这里面涉及很多东西,我还要整理一番。”安清也没瞒着她,说道“而且,我也有些旁的打算。”
说罢,她不由顿了下,“这些都是之前在科尔沁我和哥哥们尝试了多年的结果,所以,我想给我阿爹他们”
胤祺轻摇了摇头,笑着拍了拍她的手,“你不用同我解释这些,我懂的,有什么需要我配合的,你尽管开口。”
安清心口不由一暖,轻点了点头,“好,等我理清楚了,定是要细细和你说的,我们夫妻一体,我不会瞒你。”
胤祺也笑了笑,“好。”
说罢,他似是迟疑了下,问道“我能问问,大概什么时候吗”
安清回道“木兰秋弥吧。”
那会,他二哥那里应该也有消息了。
不能零零散散地给到康熙,届时两相结合一下,加重砝码,让他不出点血都说不过去的那种。
胤祺一听这话,顿时就放心了。
木兰秋弥的话,那今年的冬小麦越冬的事就来得及了,至少安清那些压麦什么的措施可以推广开来,只希望去年那么严重的冻害能避免些,百姓们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安清自是明白胤祺的用意,心里也忍不住感慨一二。
其实,这段日子康熙带着一众儿子有意让他们了解民生疾苦的事,她也大概听说些,旁人反正她是不知道,但胤祺似乎真的体会到了。
大概只有像他这种无心争斗,又心性良善之人,才能轻易与那些贫苦百姓共情吧。
两人这次一共在宫里待了五日,等他们再次回到畅春园后,安清算是对畅春园和皇宫的区别有了实感。
怪不得康熙夏季都要来这边避暑呢,这边真的凉快的不是一点两点啊。
特别是安清这院子二面环水,夜晚寒气上来,这种天然的凉意可比屋里放冰舒服多了,她每晚都能一觉睡到大天明,不会再一夜被热醒个几次了。
相比于去年的夏天,今年明显没这么难熬了。
安清也没这么惫懒了,现在没事就钓钓鱼,要不去宜妃和太后那里转一圈,当然,她还是经常回去西围墙内的稻田里转转,日子过的很是惬意。
去年,康熙大手一挥在南苑给她划出的那块瓜田,安清虽自己个没法子过去种西瓜,但却把去年留的种子给了胤祺,让他专门派了些擅长种瓜的人过去给她种。
当然,这些人在此之前都是经过安清专门培训后再上岗的,而且这些人还必须定期来给她汇报西瓜的生长情况,她也会时不时派小喜子过去瞧瞧。
总而言之吧,结果还很是客观的,但和她的关系却不是很大,因为那超过一大半的西瓜都进了康熙的口袋里。
不过,这也是安清预料之中吧,毕竟那是人家的地盘,说的好听是给她划出块地,但归根结底不还是他说的算嘛。
但安清也不在乎这些,反正只要不缺了她的西瓜吃就成,当然,她和胤祺送礼的那部分也是要宽裕的。
据说康熙今年仍旧在前朝赏赐一波,不过,她这西瓜已经没去年新奇了吧,去年不少得了赏赐的人也都是留了种子的,但总归是皇上赏赐啊,大家还是很稀罕的。
再说了,她这西瓜也是真的好吃啊。
日子还是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不知不觉就进到了七月中下旬。
随着酷暑天气的到来,即便是在这畅春院,白日里还是热的不行,安清又开始了每天都在冰盆边过日子了。
没法子,她真的是太怕热了,每每这个时候她都无比怀念后世的空调。
但在这边比皇宫好点的是,这会白日里虽热,但傍晚后还是能出来活动一番的,但安清所谓的活动,也仅限于坐在河边钓鱼。
不得不说,随着日复一日的坚持,安清现在的钓鱼技术总算是有了点长进,当然,随着这一点点的长进,她也终于找到钓鱼的乐趣了,于是钓鱼的时间也越发长了起来,只要外面不晒,她就会准时地背个鱼竿出现在河边。
这天正好是个阴天,但又没下雨,于是,安清从一大早就开始坐在了河边,一直钓到了下午,收获可谓是颇丰啊。
她看着水桶的鱼,突然心血来潮,想吃烧烤了。
想吃就吃,安清在口腹之欲上向来不会委屈自己,当然,有时候麦冬会给她委屈受,比如不让她吃冰这事吧,大夏天的就很难熬。
当然,烧烤麦冬却是不会管她的,毕竟,蒙古人本就吃烤肉吃惯了,再加上她近来苦夏实在没什么胃口,这会好不容易有点想吃的麦冬自是求之不得呢。
不止麦冬求之不得,她院里这些人一听她想吃立马就行动了起来,没多久,院子里已经摆好了烤炉和烤架。
春晓更是按照她的口味准备好了配菜,还调好了蒜蓉以及各种调料。
蒙古人吃烧烤,一般都是烤牛羊肉比较多,但安清却不太爱吃这些,总觉得太腻了,她还是比较喜欢烤素菜,烤茄子,烤韭菜、烤鸡翅、烤土豆片等等,都是她的最爱。
当然,牛羊肉也会来一些,但这次最少不了的就是烤鱼啦,毕竟她今个忙了一天,可钓上来不少呢。
胤祺过来时,安清正绑着袖子在烤架前忙活,刚把几串烤茄子放在炭火上。
“爷,快来吃烤肉。”她愉快地朝他招手。
胤祺愣了下,他是知道安清怕热的,所以看到她站在炭火前不由有些意外。
“今个怎的突然想起来吃烤肉了”他走过来后,问道。
安清耸了耸肩,“不知道啊,就是突然想了,馋的厉害。”
胤祺笑了笑,也顺势从旁边拿了几块肉串过来,径自在旁边烤了起来“那正好让你尝尝我的手艺。”
安清挑了下眉,“呦,看爷这架势,应该是很擅长烤肉啊。”
胤祺还没说话呢,旁边的马祥却忍不住炫耀了起来,“福晋,那您是不知道啊,咱们爷可是最会烤肉的了,以前每次出去围猎,皇上都夸咱们爷肉烤的好呢。”
安清不禁有些意外,“那我待会得多吃些。”
两人烤了一会,觉得差不多了,便端着烤好的一盘去了旁边桌子上边吃边聊了起来,当然,主要是交流烧烤心得。
胤祺烤肉的手艺确实不错,安清也很捧场,不仅口头上夸奖了一番,还以实际行动吃了好几串,同时胤祺对她烤的素菜也赞不绝口。
两人这波着实有点商业互夸那味了。
没过一会,春晓那边的蒜蓉烤鱼也出炉了,别说,闻着味就把人香迷糊了。
看到桌上的那烤鱼,胤祺似是愣了下。
安清没太注意,她的注意力全在这鱼上了,一筷子鱼肉入口,鱼肉鲜嫩,外皮酥脆,不错不错。
“这烤鱼不错,等明个让春晓再做些,给额娘和皇玛嬷送去。”
胤祺顿了下,突然转头看向她,道“这些日子你暂时别去额娘那里了。”
安清“啊”了一声,有点没反应过来,“怎、怎么了”
但她随即想到了什么,“是不是十一弟的忌日”
胤祺轻点了点头,“十一弟是在畅春园走的。”
安清顿时明白了,去年这会她刚进宫没多久,那段时间她去宜妃那里比较勤,也是胤祺提醒她的,但也只是提醒她当天别去翊坤宫。
那时见宜妃并无异常,还以为她是看的比较开呢,但现在回头想想,估计都是在强撑罢了。
十一阿哥不是襁褓中离去的,他是在宜妃膝下长到了十一岁才离开的,她教过他说话,牵着他走路,也听过他读书,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孩子离开了自己,又能看得多开啊。
而如今在这畅春园中触景生情,宜妃应是连强撑都做不到了吧。
夜幕降临,院子里也陆续点上宫灯。
两人坐在屋前的台阶上,看着星星点点的夜空,径自发起了呆来。
安清不知要怎么安慰他,只能静静地陪着他。
过了好半晌,胤祺突然说道“其实,十一弟也喜欢看星星,他小时候经常缠着我和小九陪他看。”
安清转过头,恰好看到了胤祺面露哀伤的侧脸,“爷,你是不是很想十一弟”
他是个极重感情的人,平日里见到兄弟相争都会不忍难过的人,面对自己亲弟弟的离世,又怎么可能不伤心啊。
胤祺的呼吸忽地顿了一下,他压抑着喉头的哽咽轻嗯了声。
怎么可能不想啊,那是他从小背到大的弟弟,会在他沮丧时给他糖吃的弟弟,会
安清虽没这种至亲离世的经历,但看到他那隐忍紧绷着的表情,也知道他这时候定是极难受的。
也许只有把心里一直压抑的东西都说出来,
才能好受一些吧。
“爷,你若是愿意的话,可以同我讲讲十一弟的事。”她轻握着他的手,道。
胤祺沉默了一会,回握着她的手,道“好。”
这一声好后,他又望着夜空沉默了许久,似是在想从哪里开始说起,又似是再次陷入了那些回忆忘记了开口。
安清也不催他,就这么静静地等待着。
约莫又过了好一会,胤祺终于缓缓开了口,“十一弟,他从小就是个很懂事的孩子”
他开始慢慢地回忆了起来,都是些琐碎的小事情,叙述也没什么章法,似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但很神奇的是,关于历史上那个早逝的十一阿哥的形象也在胤祺的描述中越发在安清心中形象了起来。
就这样,胤祺不知讲了多久,他突然扭头看向安清,道“若是十一弟还在,你定会很喜欢他。”
安清愣了下,不禁有些没反应过来,下意识问道“为什么”
胤祺静静地看着她,突然笑了,“因为,十一弟长得最像额娘。”
安清眨了眨眼,也不由地笑了“那爷有十一弟的画像吗,我要眼见为实。”
胤祺突然有些无奈地瞪了她一眼,她还真是
不过,最后他还是拉着她去了书房,从一个樟木箱子里拿出那副一直被他小心珍藏的画像,递给了安清。
安清小心翼翼地打开画像,待见到那个眉目清秀的少年跃然出现在纸上时,虽素未谋面过,但她的心还是忍不住刺痛了一下。
胤祺说的没错,他果然长得最像宜妃,虽是男子,却足足有七分像,特别是神韵。
“嗯,爷说的没错,我很喜欢十一弟。”
第二日一早,胤祺才刚离开没多久,安清便起了身。
“主子,您昨晚睡的这么晚,再睡会吧。”紫苏劝道。
安清摆了摆手,回道“不用,我有事。”
她起来后,简单收拾了一番,用了些早点后,便让人把她的炭笔找了出来。
上辈子,安清除了对种地感兴趣外,唯二的爱好便是画画了,但她画的是漫画。
不过,她也没正经学过,就是以前上学那会特喜欢看漫画,就自己跟着学,后来上网搜了些教程,别说,她还是有点天赋的,画的还真不错。
用她师姐的话说,是以后种地吃不上饭了,可以去兼职画漫画的水平。
这一天,安清除了吃饭,基本都坐在画桌前,她用可爱漫画的形式,把胤祺昨日给她的那些趣事全给记录了下来。
有他们兄弟两人下河捉鱼的趣事,有小九和十一在翊坤宫院子里玩陀螺,胤祺和宜妃在旁笑看着的趣事,有
有时候记忆会随着时间而褪色,但画却不会,它会把那些记忆定格存放,想看时便能拿出来翻翻,也未尝不失为是一种思念的方式。
胤祺回来前,安清让紫苏把那画册用针线封好了边。
他接过这画册子时,并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但当他翻开第一页时,立马被里面的那个小人吸引住了,是十一弟。
虽说这种画虽从未见过,五官上也丝毫看不出来是十一弟,但就是那种神态,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他。
随着画册一页页的翻动,似是过往那些回忆再次发生在了眼前一眼,看着图纸上小十一那小人画像生动调皮的样子,胤祺难得的在想起他时没有难过的情绪。
许久后,他抬起头看向安清,问道“为什么想起来画这个”
安清笑了笑,回道“爷,我小时候经常问我阿娘,人死了会去哪里,我阿娘说会去长生天那边,后来长大后又听一些汉人说,人死了会去地府,可这世上有没有地府和长生天,谁也不能确定,所以我就很好奇,那死去的人究竟会去哪里呢,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说到这里,她顿了下,静静看着胤祺的眼睛,道“所以我觉得,这世上,只要还有人记得,就一直存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