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27 章
    凡田的脑袋仿佛被糊住了。

    不是,种豆就种豆,常人关心虫害天灾还来不及,谁注意得着它大豆开什么花啊又不能吃

    注意到就算了,还互换花粉还换了两代就,还挺闲的,真不愧说是好事者。

    可要说殿下这题目出的莫名其妙吧,好像也不尽然。

    大豆开花不问他农家问哪家难道去问他儒墨道法名阴阳吗

    凡田心内哂笑他们几家怕是连大豆叶子长什么样都没见过吧。呵,一群五谷不分干会吃粮的蠹虫。

    但话说回来,为什么这花色还能不一样啊照理来说,父母双方,一紫一白,孩子难道不应该是淡紫色吗

    嘶,好像是没怎么见过淡紫色的豆花。

    那要说是紫色血脉过强,那孙辈不也应该全是紫色吗就算偶有白色,那这稳定的三倍又是怎么来的

    凡田不懂,凡田大为震撼。

    为什么啊农家圣人没在书里说过啊

    他现在回田里临时种上三代大豆还来得及吗

    哪怕他能隐约察觉到这里头有大文章,但眼下的他实在是一头雾水。

    他愣了半晌,提着心憋出一句“敢问,若是答不出此题”不会连门都不让我进,就要我打道回府吧

    “先生莫要紧张,殿下交代了,这并非考校,而是她期望诸位能在书院里设法解决的问题,殿下唤之为课题。”

    “诸位先生在书院担任夫子,除了早就备好的授课月俸,还有专用于课题的课费供先生取用。”

    凡田松了口气,不是要他立马回答就好。把提着的心咽下去,安稳塞回肚子里,凡田就有心思乐了。

    紫花白花紫紫白若真有这么个规律,那作用的难道只有豆花吗

    豆实会不会受影响,其他的稻、黍、稷、麦呢

    或者胆子再大些,鸡鸭牛羊,乃至人呢行不行

    听说陛下有二三十个子女

    “阿爹,你在想什么笑得好可怕哦。”凡颖出声打断了凡田的浮想联翩。

    凡田一醒神才发现,自己都给联想到什么大逆不道的地方去了,连忙暗自呸了三声。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注1,有血缘的同姓之人成婚,后代就没有子息繁盛的。

    都怪这三倍之说太稀奇惊人了,才叫他莫名想多了些。

    凡田面上正色道“我在想,这好事者也不知是何人,竟有如此细微之洞察,新奇之想法,坚持之毅力。”

    “是吗”凡颖将信将疑,总觉得她阿爹方才不是这个意思。

    还没来得及细想,就听到里头有人怒骂一声。

    “这好事者脑壳有疾吧”

    两人不由循声望去,却见有人气呼呼的从里头走了出来。

    “谁家正经人整日里正事不做,搁那棋盘上数麦粒啊。”

    哦,原来骂的不是

    他们手中那题的好事者。

    话说什么题目需要在棋盘上堆麦粒啊

    “这好事者说不想在棋盘上放棋子,他要在上头放麦子。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四粒,其后每格皆倍之,问我最后总共需要多少麦粒。”

    凡田也是学过算数书的,隐约觉得这数字累加起来恐怕最后不会太小。

    他同情地望了过去,抽到这样的题目,也不知道这是哪家的弟子,与算学数术有关,墨家阴阳家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问的。

    来人沉默了片刻,一脸沉痛道

    “在下,家。”

    凡田啊原来你们家的人还没饿死

    不,别误会,他没有任何恶意,他就是单纯的疑惑。

    据他所知家起源于周朝时期的稗官,最初是负责搜集民间诗歌、风物,让君王倾听民间声音的小官。

    他们的主张是普通百姓的生活琐事、家长里短、世间风貌也很值得记录、流传。

    或许记录之外还带着点借民间声音劝谏君主的意思。

    但就像史家不算主流思想学说一样,家更不算。

    且家惨就惨在,他们还干不过正经史家,拿不到朝廷官位供奉。

    历朝历代皆修史,修的是帝王史、王侯将相史。

    至于普通百姓吃什么、穿什么、议论什么,除非造成了大变故,谁来管你

    在正经史家眼里,这群记录街头巷闻、家长里短的家,实在上不了台面。

    且你个人耳目有限,谁能保证你传达的,就一定是大多数百姓心中所想

    至于说百姓在乎他们还不认字,甚至吃不上饭呢。

    凡田在心里感慨家就业艰难。

    凡颖却是一脸惊恐“家都得研究算学”

    算学啊,她想起了自小被算数书折磨的恐惧,那真是宁可随阿爹下地除草,也不愿意多看一个字。

    那名家摇头叹气,“这倒并非,我唤祝谣,殿下并不是强要我算出这道题,殿下只是要我将它编成百姓也能听懂的歌谣故事,便于传唱。”

    “殿下还说了,我们既然能将记下来的民间传闻说与君主听,那为什么不能说给普通百姓听”

    “既然都给百姓说故事了,为什么不能创造推动些有益的趣味传闻殿下将其称之为科普。”

    凡颖一脸震撼“听起来好厉害。”

    祝谣摇头苦笑“哪里哪里,我只是听多了故事而已,如今要我编故事,我哪能不小心琢磨。殿下说是说不用我算,可我若是心里没个底数,哪里知道该从何处讲起,又归往何处呢”

    凡颖一脸同情“那您需要麦子吗我们家中应该还有一些。”

    祝谣露出了笑意“多谢女士注4仁义,这倒是不必,我正欲往渭水河边去,河边泥沙多如繁星,总能叫我数个明白。”

    父女

    俩目送着这位家远去,“祝愿他能数个明白吧,”凡田怜悯。

    等等,好像有哪里不对

    “话说回来,阿父你日后是不是也得数豆子”凡颖真诚发问。

    凡田还真是一亩地能得多少豆、能开多少花来着他要数多少来着

    难道这就是吃那盘茱萸菽玉,吃出来的豆子缘分吗凡田痛苦面具。

    凡颖左看看阿爹,右看看那走远的家祝谣,一时对咸阳书院日后的生活充满好奇。

    就,怎么大家每天忙活的事看起来都不那么正经不太正统

    正经的学宫难道不是应该百家各自开坛授课,坐而论辩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样的生活,好像也颇有意思

    “好事者你是真好事啊”

    若干天后一群苦着脸的各色考生从咸阳书院走出来,面色仓皇。

    殿下说了考生分学前组、蒙学组和小学组。

    他们正是小学组的考生。

    他们本想着小学二字,莫不是学习已小有所成的意思,自觉书识得不少,理应当得上小学生,就自信满满来了小学组考校。

    可殿下考校的卷子里,怎么什么都考啊

    论理不该考个时政策论,写篇文章就能看出才干深浅了吗

    可这这这,要考秦律刑法,他们理解;要考几道百家学说,他们也能了解;殿下想考几道算学题,他们也能勉强接受。

    可把这些一起考,最后还得详实清晰地写写自己人生规划、入学后计划

    不少考生彻底虚脱了。

    等他们相互搀扶着走出大门,满脑子剩下只有

    “有好事者埋银,上书此地无银三百两,邻人见了遂在此建房。好事者后知后觉告其夺人银两,邻人拿出那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手书,力争此银与好事者无关,如此,如何判罚”

    “有好事者与友相约耕地,其人每日可耕此田十分之一,其友可耕此田八分之一,两人一同耕地三天后,反目成仇,好事者还需几日才能耕完此地”

    好事者出门走三步退一步,好事者接水边接边放,好事者与友人见面时而相向而行、时而背向而行。

    好事者蹲海边看一天船帆远去,好事者记账到处是墨团污迹。

    好事者就连见到东邻桑枝长出墙了都要摘下叶子去喂西邻的蚕。

    艰难挣扎的考生不由人人心底狠狠呸了一句

    “好事者你可真好事啊”

    孟瑶走出大门的时候一样是满脸茫然。

    她家境贫寒没识过字,平常就靠做小子打扮在旅店做工挣些小钱,与娘亲相依为命。

    此次考校她原本因不识字心虚的很,还努力设法蹲人墙角偷学了一二字。

    结果说是不识字的学前组,就真不需要人识字,全程连笔墨都不给。

    房子里头坐了位有学问的贵人,除了问她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平日都做些什么、怎么想到要来报名之类几个寻常问题,就让她出来了

    她都想不明白自己答的那几个问题有什么稀奇的她真的能过吗

    无独有偶,屋内的人也一样在问“殿下,她们什么都没学过,就这样招进来,真的没有问题吗会不会让隔壁那两群优中选优的蒙学生和小学生心生不平”

    楚昭摸下巴“他们什么都没能学过不是他们的问题,是我们这些食碌者的问题。”

    “若说不平也简单,划定规矩,入学后每逢一学年大考一次,水平够格了才许进入下一级,若是不过,就不许升级。”

    “小学生若能通过大考者,可以直接毕业,优异者留院协助,或由我举荐入朝。”

    有人还是担忧“可殿下,那要是这学前组的人数实在过多”

    “啧,你们刚刚问题都是瞎问的这几个问题下来,谁遇事不惊慌,临危不乱侃侃而谈;谁口齿清晰,思维敏捷,说起话来颇具条理;谁身世坎坷中能看出其个性倔强不屈,你们还看不出来吗”楚昭咂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