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四十三章 商务部的部堂大人
    主动给予的东西大抵不会被当成一回事,但若是费尽周折才弄到手里的却九成九会被视为珍宝。

    “一万七千两”

    “一万八千两”

    “一万九千两”

    “一万九千两,一次”

    “一万九千两,两次”

    “一万九千两,三次”

    “啌”

    “第二百股成交”

    随着挂在案桌旁的铜锣敲响,这场持续了大半日的唱卖总算是落下了帷幕。

    而坐在台上的顾元静却隔了好一阵子才回过神来。

    两百份大明海贸集团的股份,高的喊到了两万三千多两,低的也达到一万七八千两。

    这么粗劣一算,只这一番陛下便凭着空口白牙入了近四百万两银子。

    要知道,这样的股份陛下手里还有八百份,而且随着公司业务的开展,这些股份的价值势必还要继续上涨。

    若再算上公司未来的盈利分红

    可顾元静同样清楚,这只是预期罢了,在没有真正兑现之前总会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出现或好或坏的变化。

    这些股份之所以会使对风险极为厌恶的商人趋之若鹜,究其根本却非沈廷扬那十多艘还未形成战力的新船,而在于陛下那一系列让人看不明白的操作。

    原本他以为这些日子发生的一切都毫无关联,可在这嘈杂的环境里寻思了大半日,他最终却觉得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在为募股铺路。

    用战争展现大明水师的能力,以此尽最大可能降低对风险的预期;

    用出访展现至马尼拉航线的通畅,以此尽最大可能提高对公司盈利能力的期待;

    到了最后陛下甚至还用落下江浙这一招挑起了四省商贾之间的竞争,终使得所有人都不得不将那最后一点可能存在的风险彻底忽视,四省商人竭尽全力争夺那两百股份。

    只是

    自己也当在陛下的算计之中吧。

    想到这里,顾元镜身处颇为热闹的院落,但心中却不由透出了一丝凉意。

    他对于往江浙透露消息的事倒也不太在意,毕竟两地相距不远、来往密切,没有他也当会有其他人将消息漏过去。

    可陛下能够预料到他会去陈情,却代表着他顾元镜在陛下心中定然是个软弱的形象。

    一个软弱的封疆大吏。

    若在太平年月,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可现在的大明正值烽烟四起的时候,软弱便代表着不能御敌于外,便代表着仕途

    唉。

    于心中长叹一声,顾元镜便拖着有些落寞的身影离了巡抚衙门,待到行至总督衙门之外他才堪堪调整好心绪。

    “陛下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用极为夸张的语气唤了一声,顾元镜却似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随即他又往后退了两步便拜在了正堂门口。

    “臣,君前失仪,请陛下责罚。”

    “免了,直说吧。”

    此时的朱慈烺正埋头于题本之间,待见顾元镜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他心中便也猜到了七八分。

    “贺喜陛下,此番为海贸集团募股,共得纹银三百七十八万两。”

    “啊”

    对于顾元镜报出的数字,朱慈烺倒是没有太过意外,可侍候在侧的向仁生却被惊得直接冒了一声。

    他毕竟已不是应天码头的苦力了。

    虽说限于身份、职位的关系对朝中政务并不了解,但前段时间在应天整军的时候却也没少往李永茂和沈廷扬哪里跑。

    由此,当这三百七十八万进入脑中之时,他便想到了在那里的所见所闻。

    一杆自生铳四两多些,一门重型铁炮四百两左右,一副上等布面甲十两不到,哪怕一艘新式双层战舰也就三万多两。

    若将这些银钱全都砸进去

    心念及此,向仁生却是不敢再往深里思想,随即他不由往朱慈烺那里看了一眼,却是连请罪都忘了。

    “嗯,这些银子便先放到府库里吧。”

    面对万分欣喜的顾元镜,朱慈烺淡淡地回了一句,却似此事无关紧要一般。

    待见自家陛下这般表现,哪怕在场几人颇为意外,但却也不由将面上的表情收敛了一些。

    “顾卿,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可已想清”

    “臣臣想清楚了。”

    顾元镜还不容易调整过来的情绪终还是因这一句而落入谷底。

    按他原本所想,自己在陛下心中既然是这种软弱模样,那么这仕途大抵也就到此为止了。

    可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陛下竟会在这個时候直接将其挑明,这岂不是说陛下已经找好了替代自己的人选

    只是

    前一刻还假做满脸欣喜的顾元镜,这一刻却变得灰头土脸,哪怕心中存着浓浓的不甘,但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他除了等待陛下的决定之外还哪里有旁的选择。

    “你能忠君体国、亦能沉得下心来,但于行事之间终还是少了些封疆大吏的气势,却总因此而让自己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

    果然来了。

    随着朱慈烺的话音入耳,顾元镜不由回忆起了步入仕途之后的点点滴滴。

    这一路走来自己的确如陛下所说那般因着软弱的性格屡次陷入被动之中。

    当年做县令时就是这样,后来做了巡抚也被那丁魁楚压得动弹不得,哪怕在鞑子攻城的节里诸般应对也都是徐文爵与宋应升做出,自己却只是被动接受无有半点心思。

    若只如此也便罢了,关键在陛下点出此节之前,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些,

    甚至于当明白仕途即将断绝之时,自己也只是满心的不甘与无奈,却连半点愤恨都未曾生出。

    这等性格

    似乎真的不适合封疆一方啊。

    念头的转动不过须臾,顾元镜的情绪却因此从不甘逐渐化为了淡然。

    待想明白陛下所言并无不对之后,他望向陛下的眼神却已波澜不惊、宠辱不惧。

    “朕这里有份差事,顾卿可愿接了”

    “臣愿意。”

    “不问问是何差事”

    “臣愚鲁驽钝、不堪大用,但只要陛下还有用得着臣的地方,臣便是肝脑涂地亦在所不辞。”

    “行,朕准备于六部之外再设商务部,其部专管由朝廷设立的各个公司,而你便是朕看中的人选。”

    “啊陛臣为”

    面对这出乎意料的消息,哪怕顾元镜已然心静如水却也免不了吞吞吐吐说不出个整词。

    他本以为这次会去职罢官,可谁曾想竟从天上掉下来一个部堂的帽子。

    要知道中枢堂官可是正儿八经的正二品,比他这巡抚却还要高上半个品级。

    更何况似那专责海务的沈廷扬乃是陛下极为信重的,这岂不是说他这专责商务的亦能算得陛下心腹

    心念及此,顾元镜哪怕心中晓得当该谢恩,可在剧烈的情绪激荡之下却也直愣愣地站在原地出神。

    若非向仁生见情况不对轻轻咳了一声,他却也不知得愣到几时。

    “臣,拜谢陛下隆恩”

    “先不急谢恩,朕却有几句话得说在前头。”

    说到这里,朱慈烺便顿了一下,待到顾元镜的情绪逐渐平复了下来,他才接着说道。

    “我大明素来都将商贾视为贱业,但朕却对这几个公司极为看重,若爱卿能替朕将这些事务做好,那咱们君臣自会在史上留下一段佳话,可若办得差了,那便等于毁了我大明国运,你可听清了”

    “听清了,臣定不负陛下厚望”

    说着,顾元镜便往地上重重地拜了一下,而朱慈烺见此情形也只是点了点头便直接嘱托了起来。

    他对这些公司自是抱着极大的期望,但在整个过程之中有关海贸集团的内容却只占了三四成而已,旁的口沫竟都放到了还在琼州岛上喝风的宋应星。

    自大航海之后,整个世界商业活动的本质就是老牌帝国通过各种方式将资源转化为产品,再以极高的利润买回给资源产出国。

    这本已是个极其完美的闭环,但好日子过得久了,人总会生出这样那样的妄想。

    待到某国一家独大之后,他们竟丢掉了生产这个缓解,妄图凭着一点虚妄的东西便坐在整个商业活动上面吸血。

    对此,朱慈烺自也有些认知,也晓得建立一个工业时代需要原材料的支持。

    可外面那点有限的土地都已被各家霸占,想要从外界获取原料便得等于戳中了那帮子白皮的逆鳞。

    此等情形之下,留给他的选择也便只有一条先从大明境内想办法。

    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华夏这地方虽然有着各种资源,但到了这等时节容易开采的却都已有了主家。

    当然,在条件还不成熟的时候,他自不会冒着触及某个群体核心利益的风险去强退这些。

    但若趁着战乱时节把持住一些反贼、逆党的产业却也是无关紧要的。

    特别是在大军即将进入云南的时候。

    “朕已命李永茂派些擅于寻矿的工匠来协助宋应星,待他们一并到来之后,你便将这些细细讲予他们吧。”

    说了好一阵子,朱慈烺便做了最后的总结,当顾元镜还在细细思量的时候,他却似想起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般随口追了一句。

    “哦,对了,商贾们往来各地总少不得会用到银票,只是这家在这几省,那家在那几省,却难免有无处兑换的场面,左右这也算是海贸集团的相关业务,顾卿你便辛苦些,在筹办公司的同时也搭个钱庄的架子吧。”

    “臣领旨。”

    对于陛下的这个安排,顾元镜倒没有觉到什么难处。

    一来大明境内已有不少钱庄,他只需遣人去招呼两声便能拢到熟悉业务人手。

    二来陛下所言也为现实,海商在内地采办货物总免不了要将手中银票倒来倒去。

    只是他心里总还有些疑惑,略一犹豫便试探着问了一声。

    “陛下,臣驽钝,届时还望您能再提点一二。”

    “唔这个怕是不成了,待他们到来朕当已不在广州了。”

    果然

    咱这陛下就不是个能在一处长留的性子啊。

    凭心而论,朱慈烺并不是个爱在外面晃悠的。

    到现在为止,他每一次离开应天皆都有不得不为的原因,哪里是顾元镜所想那般。

    便如此番,他之所以觉得自己不会在广州逗留太长时间,其关键便在于西、南两面情势的变化。

    南边,沈廷扬已然带着舰队去往马尼拉,想来用不了多长时间,巴达维亚那里便能得到消息。

    届时与荷兰人到底是战是和便会见了分晓,这一个继续留在广州的理由也就失了立处。

    至于西面

    老实讲,要不要去云南他还有些拿不定注意。

    毕竟云南这一仗并没有什么难度。

    凭着沙定洲那些亦兵亦民的军队,只要大明能展现出强大的力量,那么在沐天波的配合之下却也翻不出什么浪花。

    所以,按着朱慈烺原本的设想,他在理清广州诸事之后便要回应天看看是哪些人主和。

    只是

    张献忠似乎快死了啊。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位明末的大反贼是于交战之际被清军射死的。

    很明显,这是个小概率事件。

    只要当时的情况发生一点点改变,那么这大西军便也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若真川陕之地未曾发生变数,那他堂堂大明皇帝亲率数万大军入滇就成了单为那反叛的土司。

    这等事情若是传了出去,他朱慈烺难道就不要面子了吗

    可他敢冒险吗

    若事情没有出现什么变化,张献忠如约死在了凤凰山,待那帮义子南下之时,西南的这帮子官员大抵也不会在没有得到朝廷命令的情况下再搞什么“联西抗清”。

    届时不管是义子们顺利杀下来,还是大明的官员们将其挡住,这里面必然会发生一系列或大或小的战斗,说不得便让鞑子白白受了渔翁之利。

    又或者张献忠没死,也没在川陕边境硬挺,反倒是直接领兵南下了呢

    总之这西南方向的不确定性实在太大了,大到朱慈烺权衡数日却也没有定下心思,而且这些可能发生的局面又牵扯到太多重要问题,重要到与收拾主和派相比也不遑多让。

    由此

    算了,等南面的情况传来再说吧。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