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的“青少年演讲与领导才能俱乐部”的学员们在达拉斯一家电视台参加演说比赛,在与成年人的竞争中,女儿获励志演说头奖,学生哈维获即兴演说第一名。
巴夫肯女士(Ms.Bufkin)看过电视后,把她女儿送到我的俱乐部里,我当时不知道她是达拉斯最好的大学SMU(SouthernMethodistUniversity)的夏令营营长。她旁听我四节课后说:“Ineedyou!(我需要你!)”就这样,我进入了SMU的青少年夏令营,主讲《思考与沟通》。
2008年SMU被评为全美四年制大学夏令营项目最好的学校,而我的讲座也连续几年成了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课程。因为口碑好,SMU的广告学院、公共关系和传播学院邀请我为他们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开“思考与沟通”课程,讲座内容全由我设计。“思考与沟通”课程是利用演说来训练学生的沟通和领导才能,所有我的课程的最后考核都是学生发表演说,不管是一年级的娃娃,还是研究生。
演说在美国是非常重要地推销自己、表达自己的工具,从学校学生会、学校俱乐部成员的选举,到参众两院议员竞选,到总统大选,不会演说的人就别想问鼎任何领导职位。
演说把人类的沟通方式——听说读写、思考、解决冲突统一为一体。要训练孩子的交流能力,演说是不可多得的途径!帮助学生讲好故事,是我的喜爱,我乐此不疲!
受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实践中学”的思想的影响,我把理念放到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创新。另外,我非常在意和学生有温暖的沟通,帮助学生学做人!
这里主要和你分享的是,我在SMU青少年夏令营和带领女儿DI团队的活动中,一些有关冲突处理、创新方面的小故事。
教书最重要的不是学科层面的东西,而是用爱与孩子们建立起来的一种联系、一种亲密的关系。教师只要愿意在这方面付出努力,就会有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
——2012美国年度教师丽贝卡·米沃基
鼓励学生“出错”
薇薇安(Vivian),7岁,妈妈是华人,爸爸是白人。Vivian是个什么样的学生呢?
在我11年的课堂教学中,因为课堂活动特多,学生们都不记笔记,包括研究生在内,Vivian是唯一的例外。课堂上,Vivian的眼睛一直跟着我走,每每看到她的样儿,我就会想起“聚精会神”这个词。从Vivian完成作业的情况看,只要是我教过的东西,她没有学不会的。每次上台演说,就是我这种对演说技巧非常挑剔的人,也很难挑出大毛病!
不过,在我们练习即兴演说时,Vivian总是问:“Ms.Lisa,我最后一个讲行吗?”“能给我更多一点儿的时间准备吗?”有时做活动,Vivian先要问:“我这样做可以吗?”听起来很礼貌,是想取得老师的认可,但是我听到的是她内心的不自信!
不对啊?平时我复习课程时,Vivian总是要求第一个回答问题啊,现在她怎么犹犹豫豫了呢?慢慢地,我意识到Vivian接受知识能力很强,凭记忆积累知识的能力也强,想象力非常丰富,就是不敢冒险。
Vivian妈妈琳达(Linda)知道我的“疑问”后,眼睛湿了:“王老师,我越来越觉得可能我对孩子要求太高了,Vivian原来敢想敢干的,现在她在她的学校里也非常胆小,老师说她一定要把事情做到完美才肯罢休。我也发现她出一点儿错,就烦躁不安。王老师,是不是我要求太严,把孩子给害了?”Linda的眼泪掉了下来。
“Vivian还小,我们一定有办法的,别急!”抓住Linda的手,我的眼睛也湿了。
后来,我每次上课前都会把下面的句子写在白板上:
生活就是:出错并从错误中学习!
每当Vivian担心出错时,我都会提醒她:“出错的地方就是人需要改进的地方,发现什么地方需要改进是个好事。错误是帮助我们快速成长的催化剂!”
Vivian担心自己做的不完美时,我会说:“你不需要做到完美无缺。我希望你参与,你的想法可能给别人启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别人的思考再帮助你看到不同的角度,从而完善你的想法。你的参与主要是引发大家思考,这样我们对某一个问题会有更全面的认识!”
为了让学生们不仅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要有胆量不惧权威,我告诉学生们:“Ms.Lisa的说法做法不一定都是最好的。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方法更有道理,希望你对我说‘不’。不过,你要说服我你有更适合你的做法!因为人的生活最终是要按着自己内心深处的呼喊走的,我希望你和我锻炼向权威人士说不的技巧和勇气!”
我的学生们知道,我给他们的想法足够的尊重,他们在我的课堂上有思维的自由,放心地出错,放心地创造!
比如,学生演讲后,如果我建议某句话用不同的形体语言表达的话,我会说:“如果是我,我会这样做手势。不过,放心,用你感觉最舒服的方式表达。”
慢慢地学生们知道,和Ms.Lisa出错、提出不同的看法是安全的,几个害怕出错的学生包括Vivian放松多了。有几次Vivian在不同意我的建议时说:“Ms.Lisa,你的建议不错,不过,你看我这样做怎么样?”这时,我就会赞扬她的自信,感激她的分享,鼓励她用自己的做法,以此培养她和“权威”表达不同意见的能力和勇气。有时Vivian的做法超出我的想象,我会和她玩笑:“我就是不喜欢想法比我还高明的学生!”
Vivian就是Vivian,每次我鼓励后,她还是会很快找到自己的小毛病。每每这时,我就会跟她玩笑:“Ms.Lisa就是喜欢会出错的小Vivian!”
小Vivian,终于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和自信,即兴演说的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也因为帮助Vivian,我对老师鼓励学生“出错”,建议学生和老师说“不”,从而锻炼学生勇于创新、敢于挑战权威的做法深信不疑。
●思考:
没有学生会不在乎出错的。作为老师,我们要给学生出错的安全感,如果学生有“出错是正常的,出错是在帮助我进步”“我不用完美,但要有创造力”“我可以和老师说不”这样的概念的话,就会放心尝试新东西。一个不怕出错、没有后顾之忧的学生,才会放松,才会提高学习兴趣,大胆尝试!加油,学生们!
●教育感悟:
允许学生出错,放心创新!技巧地和老师说不,锻炼挑战权威的勇气!
让她们比成绩,还是让她们比创意
2009年我在SMU青少年夏令营的演说题目是:????是我最喜爱的????。
8岁的金(Kim)和布茹克(Brook)是对双胞胎黑人姐妹花,Brook问我她们两个是否可以都选“电吉他是我最喜欢的乐器”。
我一听特兴奋,因为通常孩子们的选题极少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再就是,在那个瞬间,我真的想看看她俩谁写得更好。
“没问题,我要看看——”刚要说“看看谁写得更好”,突然感到不妥,我停了一下,马上改口说:“看看你们的文稿会有多不同!”
话一出口,我自己吃了一惊:怎么一下子把以前习惯说的“看谁写得更好”改为“看你们的文稿会有多不同”了呢?第一次强烈地感到美国人的“个性”培养、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接纳个性差异,这样的概念已经深入我的教育理念系统!
我们习惯了对比,看谁是对的、谁更厉害,是吧?现在咱们来看看这两种说法。
如果我对Kim和Brook说“看你们两个谁写得更好”的话,可能我无意识中把两姐妹放在对立的位置上,她们可能会因我的话把对方一下子变成了对手,内心里做事的目标可能就是打败对方、超过对方。这样的内心环境健康吗?她们能享受做事的过程吗?两个人还能像以前一样和气共处吗?
我说的是“看看你们的文稿会有多不同”,这样的说法会让她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让自己的说法更独特上,找自己的问题并解决之,而不是找别人的问题!往前走的动力集中在强大自己上,以努力武装自己,让自己有最大程度的进步为目标,而不是被打败对方这样的外力牵着自己走。这样的内心环境能不健康吗?她们能不享受做事的过程吗?两个人的和气共处应该不受太大的影响!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史无前例的攀比世界里。比过了别人,可能情绪高涨,自大狂妄,甚至轻蔑不尊重别人;比不过别人,可能没面子,要钻地缝,有时会妒意横生,甚至造谣诬陷别人。
攀比带来太多的心理压力,价值观容易扭曲,造成挫败感,助长嫉妒之心和恐惧;强调个体不同,尊重他人的独特,学会包容,是我们一定要传递给学生的理念!
为人师表者的思维方式举止言谈,对学生应该起到唤醒迷惘、哺育自信、播种独立、呵护个性的作用。要给学生的价值体系输入最有营养的成分,师者必须重道!
●思考:
以击败别人为目标,盲目地攀比,是在缩小人生的广度,限制自己的成长,无意中折磨自己;珍惜不同,包容不同,欣赏不同的人,努力打造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风采,做最好的自己,享受做事的过程!
●教育感悟:
攀比使人小气别扭,接纳差异让人大气平和,这需要师者引领!
在意小鸭子的爱玛
爱玛(Emma)是我最小的学生,7岁。她的肢体语言非常丰富,走相站相动相到位,不拖泥带水!爱玛小小的年纪,思维敏捷,做事质量高,演讲时绘声绘色,是老师们梦寐以求的好学生。爱玛自然是我非常疼爱的小精灵。
不过,爱玛也有让我操心的地方,她是不管什么时候都抱着她的玩具鸭子。写字时,她会情不自禁地用脸贴贴鸭子,摸摸毛,爱抚几下,偶尔还和鸭子嘀咕几句,可见爱玛对鸭子感情颇深。因为爱玛的文章写得漂亮,表演能力高出同龄人一大截儿,我对爱玛做事时离不开她的小鸭子,一直都是OK的。可是没想到她第一次演讲时,带着她的小鸭子上了台。
手里拿着鸭子怎么看都不对头:“爱玛,演说时请把鸭子放下。”爱玛礼貌地答应好,可是下次上台仍旧是带着。三次过后,我有些没耐心了。
我开始反思我和爱玛的说话方式,注意到我每一次都几乎是命令式的口气,我凭什么让爱玛听我的?我凭什么让人家按着我的意志去做?我得想办法说服爱玛才行。
于是我和爱玛有了下面的对话。
“爱玛,你很喜欢你的玩具鸭子,是吗?”
“对呀。她是不是好可爱?”
“当然啊,爱玛的鸭子能不可爱吗?它叫什么名字啊?”
“爱舍俐。”
“爱舍俐?好听!我能抱抱你的爱舍俐吗?”
“好啊。”
“爱玛,能告诉我为什么你演讲的时候,还要抱着爱舍俐?”
“我怕别人不小心,弄痛了她。”
“哦,”我边说边把爱舍俐放在手里抚摸,爱玛看到我喜欢她的鸭子,好高兴。
“爱玛?你到台上演讲的时候,我来帮你带爱舍俐,怎么样?”
“太好了。Ms.Lisa(我学生对我的称呼)也喜欢爱舍俐!”
从那以后,爱玛每次上台前都会把爱舍俐给我照顾,她放心地去讲演。
●思考:
作为老师,我们真的非常忙,很难有时间静下来好好了解学生问题的真正原因。有时我们自己定义一个原因,就按着那个定义去处理学生的问题,结果是“想尽了办法,学生就是不听”。其实是办法不对症,欲速则不达。只有理解学生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我们才能讲对话,想对办法!
●教育感悟:
老师要尊重学生!处理问题前耐心地了解原因,解决方案才会有的放矢。
请心疼我的嗓子
声音和形体语言基础课结束后,我会让学生们改编大家熟知的电影的结尾,然后演出来,让他们做声音和形体语言的实战练习。
2008年暑假,在我的10~12岁夏令营的班上,很幸运有几个有戏剧底子的学生。我把这几个有经验的学员分到不同的组别里,每个组在改编的时候都非常投入。讨论内容的,研究声音动作的,商量道具的,简直就是在拍戏。那份热情,让我感激!
快要下课时,我真的不忍心去打扰学生们。可是,我必须做课堂总结布置作业了,于是就扯着嗓子让大家静下来,两遍后,学生们还在兴头上,看样子一时半会儿他们静不下来。
怎么办呢?我实在是想让他们停下来,可是我的嗓子非常不舒服,说话很吃力。
突然想起,有次为了打鼓的时间,10岁的儿子和我讨价还价,当时,我实在有些烦,没力气和他理论,我好像希望他能可怜我似的坦白道:“妈妈这会儿心情有点乱,有些事情不知如何处理,需要一点儿自己的时间,对不起。”万万没想到,儿子听后像变了个人似的:“妈妈,你还好吗?要喝水吗?”他确认我没事后,就去打鼓,打的时间比往日还长些、认真些。
想到这,我开始希望我的学生们也会“可怜”我,就实话实说:“同学们,我的嗓子到现在已经工作了7个小时了,非常疲劳,你们能心疼一下我的嗓子吗?”我的声音不高,不过学生们真的静了下来。
“谢谢你们照顾我的嗓子!要知道我一样需要你们的关怀和心疼!”望着他们充满理解和关爱的眼神,我真诚地感激我的学生们。
●思考:
我们有时会抱怨学生不懂事,不理解老师的辛苦,那我们有没有给学生照顾我们的机会呢?
老师首先是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关爱。老师应该让学生看到真实的自己,一个需要被关怀的大人。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会学习保护大人。谁又能说这不是在教学生做人呢?老师示弱有时比行使权力更有力量。
●教育感悟:
老师在学生面前适当示弱,给学生关爱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关爱老师也是教育!
请转个够,笑个够
2009年,夏令营教室里都是特大号的转椅,二年级学生的小屁股也只能占椅子的一半的样子,孩子们对这转椅特好奇,坐着转的,跪着转的。互相转的,简直像闹市!这样的课堂情况我还真的没经历过,维持秩序的时间和上课时间差不多。我每堂课的计划都是精心安排的,精确到几点几分要完成什么,上差下差不能超过五分钟的。这样下去,课堂进度不但不能保证,那些想听课想学习的学生也会受到影响。
我开始有些急,制止学生转椅子的声音越来越大。尽管我升级了我的严肃,学生们还是我行我素:我转身他们就转椅!
突然想起,就如何与学生有更好的课堂时间,我曾拜访过我的好友心理学家派德尔(Pinder)教授。她告诉我:“学生在放松的情况下,会积极创意,因此要关心他们的感觉;学生,尤其是年龄稍小的学生,觉得老师好玩的话,会好好配合!”
终于,一个灵感来访问,我决定来个大胆的尝试!
“我现在要进行调查,只希望你们诚实地回答我。请喜欢转椅子的同学举起手来!”
刷,所有的手举了起来。还喊着:“我,我!”那整齐劲儿像是练习过了一样儿!
“谢谢大家的诚实!”我很真诚,“下面我们要做个活动,这个活动叫——叫转两分钟椅子,好不好?”我的声音里充满了煽动!
“好!”孩子们兴奋得疯喊起来!
“两个条件:一是转完后好好上课;二是转的时候,不能碰到其他同学,不能太快,怎么样?”
“好!”那是我听到的最为响亮欢快的好!里面还有急切!
“如果你们保证的话,我也保证你们每30分钟就转它一次,好不好?”继续煽动!
“太棒了!”孩子们的热情沸腾了!
“准备好了吗?”我的声量特大,超兴奋!
“好!”孩子们实在是等不及了。
“开转!”我这一声令下,孩子们放心地、满怀欢乐地转了起来。
“停!时间到!”我一定听起来快乐又斩钉截铁,想不到这帮小家伙还真给面子,一下子都停了下来,也像是操练过了一样儿。
“现在我们集中精力做事,30分钟后我们再一起转,怎么样?”
“好的!”
天啊,小东西们还真的说话算数,努力做事。我也信守诺言,一到30分钟:“现在到了转椅子的时间,我看你们谁敢接着努力做事?”
学生们先是一愣,然后大笑起来,大转起来。
学生们很喜欢我的做法,我也高兴地意识到:“原来老师还可以这样当!”
我把训学生的时间让他们转(椅子)掉,他们转后,用心做事,其实转的时间远比我说教的时间短,可效果远比批评教育好多少倍!
这转椅子的思路在2014年的夏令营又得以应用。
尼卡什,11岁,印度裔男孩儿,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话题简直是着迷。他演说时的每个词都饱满着他对环境的关注,他的声音加上面目表情,让人感到,好像全世界所有的人必须从这一秒开始立刻关注全球气候变暖,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通常,这样的表达是我需要学生做到的。
可是,尼卡什毕竟还是个孩子,他的激情令同学们忍俊不禁。同学们越笑,他就越觉得别人不在意,就越真诚急切地表达,后来学生们的笑就没法儿控制了。
结果,尼卡什自己也笑了。
再后来,一直都在憋着笑的我,再也忍不住了。我这一笑不要紧,孩子们原来拘谨的笑全放开了,笑声一片。等尼卡什再讲的时候,他自己完全不能控制自己。这太快乐的气氛也有问题,课堂无法继续!
制止学生捣乱,你可以“生气”地喊一嗓子,这制止笑实在不太容易,让一群大笑的孩子不笑实在太滑稽。
叫停两次不好使,我想起了“请你转个够”的故事:“现在咱们什么都不做,一起笑它1分钟!”我听到笑声一下子爆发了……半分钟后课堂恢复了平静。
●思考:
孩子最关注的就是当下这一时刻自己的感觉,只要孩子不是无理取闹,我们就要尽量满足他们当下的需求,当我们对着他们的需求讲话时,我们的话对他们来说才有道理,他们才愿意和我们配合,做事更有效率和效果!
●教育感悟:
照顾学生当下的需求,温暖的相处方式会增强师生感情。
待在桌子底下,还是回到椅子上?
2008夏令营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了解学生们如何利用形体语言,为了让他们觉得好玩,两个人一组做活动,一个人做正常动作,另一个做与情形相反的动作。给两个例子。
如果我说“纽约特别的大!”做正常动作的学生就要把胳膊伸展出去,让人感到大;另一个学生要秀出微小的样子,比如眼睛眯着看大拇指和二拇指间的狭缝。
如果我说:“我这次考试拿了100分!”做正常动作的学生会兴奋地跳起来,另一个学生要耷拉脑袋耷拉肩一副活不起的失落样子。
你能想象做非常规动作的学生一直在出错,笑声不绝于耳!
7岁的康讷(Conor),很喜欢这个游戏,和助教海伦娜(Helena)配合良好!
这节课的最后25分钟我让学生们写一篇自选题目的演说稿。Conor特别不喜欢写,玩时候的兴奋和活力一下子全不见了不说,还哭了起来。Helena怎么说他都不听,后来Conor索性躲在桌子下面。
Helena非常耐心:“Conor,回到椅子上写演说稿,好吗?”Conor不理。Helena声量在提高:“Conor!一会儿就下课了,你还没写一个字呢!”Conor一动不动。
我的助教Helena,性格好、有耐心,跟我做夏令营三年,带过400多个学生,是学生们的最爱,我还没见她着急过呢。
我想我有必要自己和Conor讲了。
我不自觉地使用权威性的语气,就是说得很慢、声音很低的那种:“Conor,你现在马上坐在椅子上,开始写作。”Conor看看我,妈呀,那双大眼睛里满满的眼泪,他盯着我,摇着头,就是不动弹。不理会我的权威!
这时我才意识到:回不回到椅子上,这个决定一定得由Conor自己做,我为Conor决定他该做什么是对他的不尊重。
我马上向Conor道歉:“Conor,对不起,刚才我有点着急。”听到我的道歉,Conor整个身体没有那么僵硬了。
“你看你是在桌子底下写作,还是回到椅子上写作?你怎么做,我都可以,我更喜欢你坐回椅子上。”Conor想了想,慢吞吞地,“回到椅子上。”
Conor按照自己的选择回到座位,竟是安安静静地开始了写作,而且写得还不错!
●思考:
当学生有状况时,有时我会用老师的权威为学生做决定,这种方式很多的时候不合学生的“理”,他们会拒绝执行我的命令,加重彼此的冲突。现在我不再代替学生做决定,做决定的应该是学生自己。我要做的是,提供学生一些选择供他们做决定。选择的标准是:我和学生都能接受的行为。命令学生做事,无异于训练奴性!哪来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教育感悟:
行使老师的职权不是为学生做决定,而是引导学生选择更好的行为!
老师说你很棒
再说Conor,第一天下课后,Conor爸迫不及待地要知道他的表现,因为Conor在他的学校是个出了名的“小捣蛋”,他爸爸想知道Conor给我惹了什么麻烦。
我和Conor爸讲话时,让Helena陪Conor到外面去玩。我告诉Conor爸Conor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很有想象力,也告诉他Conor不喜欢写作,钻在桌子底下不出来,有时不配合等问题。
我嘱咐Conor爸:“你跟Conor提到我的反馈建议时,请告诉他Ms.Lisa说他积极参加课堂活动,特有想象力和创造力,Ms.Lisa非常高兴他在这个班!其他的请一个字都不要提,留给我处理。”
这也是我多年来和父母们沟通学生表现的办法,我会告诉父母孩子的全部情况,但不要父母向孩子传达任何负面的信息,只告诉孩子我欣赏孩子的部分,请家长不要辅导孩子或者告诉孩子我认为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那是我的任务。因为家长不专业,有时会说错、辅导错,引起不快。后果是:孩子迁怒老师,厌恶课堂,吃亏的是孩子!
你能想象得出,所有的孩子在听了父母关于Ms.Lisa的反馈后,再来我的教室时,他们会有自己是Ms.Lisa特喜欢的学生的感觉。对我明显亲近,课堂表现积极主动。
孩子一旦知道老师喜欢TA,就会喜欢这个老师和这个老师的课。
小Conor也不例外!第二天他高高兴兴来上课,整个课堂期间,他都精力集中,竟然没用任何提醒,认真地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的事情,而且质量上乘。耶!
我的学生家长都特别喜欢这样的家长老师互动,因为家长只需当好人。
●思考:
和家长沟通学生表现时,我会:
1.实事求是地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整体表现;
2.要求家长只告诉学生的优点,并让学生知道我非常感激学生的进步。
这样不仅保证家长和孩子沟通愉快,还紧密了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进步!
●教育感悟:
鼓励是有温度的教育,带给孩子信心,带给师生关系微笑。
强调“淘气鬼”的优点
10岁的以桑(Ethan)是个有天赋的棒球运动员,2012年参加我在SMU的夏令营。
以桑上课的时候一会儿都闲不住,不是铅笔掉在地上,就是把同学的文具盒给弄乱了,要么就是脚踢桌子腿弄出很大的声响,再就是他的嘴巴要广播他身边正在发生的一切。一个十足的淘气鬼!夏令营的第一天我就知道这是个要我花时间的学生。
夏令营每天的第一个活动是编故事,锻炼学生逻辑思维、想象创造、语言组织能力。考虑到以桑爱讲话,我特别告诉他想说话时要举手,如果他是第一个举手的,我争取多给他机会。
以桑因很强的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他每一次的故事都博得一片掌声。以桑在我的课堂上得到肯定和鼓励,他就卖力表现,竟忘了捣乱。
我和以桑妈交流以桑的表现时,她竟哭了,“这在他以前的学校是从来没有过的情况。因为他非常爱动,校长和老师常打电话找我。以桑在学校是个问题学生,在这是榜样,太意外了。”
我每期夏令营结束时,都把父母请来,看学生的汇报演出。演出时我总是在学员中选一个“例子”演说,这个演说不仅仅是例子,还要经历三个助教从不同角度的评价,我的“例子”演说者不但演讲稿好,会表演,还要有很强的承受力来接受三个助教的“评头论足”。你可以想象“例子”演说一定是班上最好的学生来做的。因为以桑的出色表现,我把“例子”演说者的角色给了他。以桑从开始进夏令营到结业,换了一个人。
以桑妈幸福开心感恩的眼泪、以桑的快乐和他送我的玫瑰花是我2012年最难忘的记忆之一。
●思考:
越是有问题的孩子,越要强调他们的优点,因为有太多的人在提醒他们的缺点。有意识地用优点强化孩子对自己的正面感觉,会改变孩子对自己的定义和行为!这种影响学生终生的事情,老师义不容辞!
●教育感悟:
老师强调什么,学生就注意什么!老师鼓励什么,学生就收获什么!
捣蛋男孩变绅士
在你的脑海里,**岁的淘气男孩儿是啥样啊?你能想象得出一个班上要是有两三个**岁的淘气男孩儿的话,上课老师得怎么忙活吧?
我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班,五个捣蛋小男孩集中在这个班。这些孩子上课时,有的偷着捅一下邻座,然后装作没事,可另外两个却吵了起来;一会儿你拿我的铅笔,一会儿我动你的水瓶,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把任课老师的头变成了特大号。
任课老师经不起学生们的捣蛋,就把他们交给我处理。我给小捣蛋们谈了课堂纪律后,不见明显的变化。任课老师和我为这件事儿真的很上火。
给好朋友楠楠电话,请她出主意,她给我讲了“一条裙子,改变一个4岁小女孩”的故事。
这个4岁的小姑娘叫妞妞。一提4岁的小女孩,你的印象是不是甜甜的、娇滴滴的、乖巧可人的?妞妞,那叫与众不同。怎么个不同呢?你来看看她的特别吧:
1.妞妞比淘气的男孩儿还淘,上桌子骑凳子,追猫打狗!从她走路和跑的样子,你根本就找不到一点女孩儿的影子。
2.说话音量超大,声音里掺着说不清的杂音,这杂音还有点儿刺耳。妞妞才不管自己的声音是否受听,就是说个不停!
3.妞妞每天都脏兮兮的,不梳头,不洗脸,最喜欢的就是在地上滚来滚去。
妞妞和妈妈总是说不到一起,一不顺心,就大吵大闹。他们住在公寓里,妞妞闹起来不是跺脚,就是摔东西,害得四邻不安,楼下的住户常来敲门抱怨,最后人家到房屋管理处去报告。
要是现在我让你想象妞妞在幼儿园的状况,应该不难吧?对了,四个字:不受欢迎!更有甚者,别的小朋友如果不听咱妞妞的,咱妞妞就会动手。
妞妞妈发愁无奈,打骂惩罚啥招都用过了,就是不好使。有时她妈会看着妞妞,不知道是心疼还是不满:“你说谁家的姑娘像你啊?”
幸运的是,妞妞的老师南希女士(Ms.Nancy)熟知儿童心理学,看到妞妞妈抱歉并一筹莫展的样儿,决心帮助妞妞。
有次看《白雪公主》,Ms.Nancy发现妞妞一丝不苟的,少有的安静,这引起了她的注意。Ms.Nancy还发现一放动画片,妞妞就顾不上惹事。
看了几天不同的动画片后,妞妞强烈地要求看《白雪公主》。
“你喜欢《白雪公主》电影,是吗?”Ms.Nancy问妞妞,妞妞调皮地说,“不,我喜欢白雪公主!”
Ms.Nancy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她找到幼儿园舞台剧白雪公主的裙子,说是让妞妞穿上看看。妞妞简直不敢相信!
“妞妞,你现在好像一个公主哦!”Ms.Nancy欣赏地微笑着。
“真的吗?”妞妞的眼睛睁到最大。
“那当然!对了妞妞,你说公主说话的时候声音会很大吗?”
“不会的。”妞妞大声地答得特别快。
“你说公主每天都有时间穿得干干净净的吗?”
“一定的!”妞妞想都没想。
“公主不开心的时候,会大吵大闹,打滚打人吗?”
“公主不会,巫婆会!”妞妞咯咯地笑了起来。
Ms.Nancy情不自禁地:“妞妞真可爱!”
Ms.Nancy非常希望能有办法帮妞妞,她谢天又谢地,终于找到了线索。一高兴,她索性和妞妞玩起了游戏,妞妞做公主,自己当仆人。妞妞好快乐!
午餐时间到了。Ms.Nancy跟主任说她要多花点儿时间给妞妞,请主任帮忙照顾一下其他的孩子。
Ms.Nancy让妞妞继续做白雪公主,自己当仆人。当Ms.Nancy给妞妞递上餐巾纸时,意外地听到妞妞说:“公主要先洗手才能吃饭!”这在妞妞是破天荒的事儿!
“是的,公主大人!”Ms.Nancy后退一步鞠躬,让路给妞妞。
到了洗手间,妞妞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手不停地摸着裙子,还转身儿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着“新”自己,快乐挂在小脸上。
洗过手,妞妞小心地开始洗脸,还生怕有水滴滴在裙子上。擦干脸后,用右手顺服了几缕凌乱的头发,抿着嘴儿走出了洗手间。那走路的样儿颇有几分公主的神采。
Ms.Nancy“侍候”着公主妞妞就座后,妞妞第一次按着Ms.Nancy一贯的要求把餐巾放在腿上,拿起刀叉,嘴里有饭的时候,不再说话,不再吧唧嘴,吃饭终于没有了声音;嘴里没饭的时候才肯讲话,声音还降了好几度。
Ms.Nancy不失时机地:“公主小声说话时,很迷人!”
从妞妞满脸欢乐的绽放,你就知道她的感觉:美滋滋!
小妞妞穿上了公主裙,自己仿佛公主一般。
在家里,妞妞父母如法炮制,给妞妞买了她挑选的粉色公主裙,还常以“妞妞公主”相称,有形无形中妞妞在吃、穿、行、交友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慢慢地她从“淘气小子”变成了一个可人的小女孩儿。
楠楠希望这个故事对我有所启发。
我想不出把这帮“秃小子”变成哪个公子,不过,我把Ms.Nancy的办法给发挥了一下。
从此,在我的课堂上,不管是不是问题学生,我和任课老师都会称呼女同学××女士,称男同学××先生,很明显地看到学生们的坐姿走相以及面目表情的变化,他们似乎是按着女士、先生的形象约束自己。
为了加深女士和先生的感觉,我给每一个学生做了一个名字牌,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坐在××先生、××女士的牌子后边,我叮嘱任课老师抓住孩子们表现像“先生”的时刻,夸奖孩子们的“先生”模样,这一招对那帮捣蛋的“秃小子”非常好用。
其实上面的故事都是在用一个更好的形象来影响孩子的行为。用白雪公主影响妞妞对自己的形象定义,用“先生”影响捣蛋的男孩。看来榜样的力量真的是强大!
●思考:
你能想象这样的情景吗?我们每一个人都用榜样的形象来指导自己的生活,那会给每一个家庭带来多大的正变化啊?更不要说给朋友圈、给社区、给城市、给国家带来的变化了!如果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榜样作为行为导师,他们会少走多少弯路,家长会省多少心啊!
●教育感悟:
每个学生体内都有一个更好的自己,师者要帮助学生找到那个自己!
我给美国老师上示范课
“我在想给夏令营的老师们上一堂教学观摩课。”Ms.Bufkin边喝咖啡边告诉我。
“真的?我能旁听吗?”我非常兴奋,没等她说完就打断了她。
“不行!”Ms.Bufkin拒绝了我。我觉得自己太唐突了。
“你,Lisa,来上这节课!”两个好大的转弯,我一时愣住了。
“什么?我?一个华人,给美国老师和教授们讲课?你肯定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我愣得语无伦次了。
“你什么背景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你的课一直是学生和家长喜爱的。这本身就说明你能胜任啊!”
我接受了挑战,有点心虚,更多的是兴奋。
我选择“解决矛盾冲突”为主题,上观摩课。
课堂热身,调动积极性(8分钟)
你知道学生来上课时,随身带来的除了书包外,还有从前面的活动带来的疲劳、兴奋、焦虑,等等。比如一个学生刚刚挨了妈妈的骂,心里别扭;另一个刚刚赢了球赛,特兴奋……总之,学生们不可能马上进入上课状态。
我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做游戏,来赶走学生头脑中带来的分散课堂注意力的东西,以便全身心放在我的课堂上。
因为主题是矛盾冲突,我的游戏是这样安排的:
“请学生A站在中间,其他的老师和学生以A为圆心围成一圈站好。”
“现在假设你和A有冲突,如果你一定要和A理论的话,就做前倾姿势;如果你要理论的愿望很强,就向前迈一步;如果你怕冲突,就后倾;怕得很厉害的话,就后退一步;如果你能平静地对待冲突但你没技巧解决的话,请把手放在下巴上站着别动;如果你知道解决冲突的技巧的话,请举起右拳头。开始!”
我没有看到右拳头,24人的课堂有3个老师摸下巴,剩下的要么前冲,要么后退!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大家把心思放在这节课上,把心理状态调节在关注冲突上。
关于冲突(25分钟)
做完活动,回到座位,我们开始探讨什么是冲突。
大家给出的冲突的定义包括:争斗、争吵、争辩、不同意、战争、争端、纷争、纠纷、异议、分歧、差异、对抗、矛盾、打斗、意见不合,等等。
我提醒大家:冲突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家、学校、工作岗位,甚至大街上都可能有冲突。冲突不一定就导致不愉快的结果。不过,如果处理不当,冲突最容易有负面的结果。
然后我让两人组队,互相分享记忆中最难忘的冲突。故事要包括下面的内容:
1.冲突发生在哪里?
2.主人公是谁?
3.什么样的冲突?
4.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冲突?
5.冲突是怎么解决的?
6.你的感觉怎样?
小组分享后,我请学生和老师自愿分享他们的故事。
我印象最深的分享人是乔伊女士(Ms.Joy),一个二年级的老师。Joy分享的是她上三年级时的一个小故事:“我们上科学课的时候,Daisy的飞机模型离我太近,我让她拿远点儿,她说这是个自由的国家,她愿意把模型放在哪儿就放哪儿。我告诉她,你不拿走,我就把你的模型给拆掉!”
“戴西(Daisy)威胁我,如果我敢动她的飞机模型,她就拆散我的模型!还骂我笨蛋!”
“我特别生气,就推了她一下,她当然不干,使劲儿推我!”
“老师发现后,两个人都挨了批评!真倒霉!”
Ms.Joy完全回到一个二年级学生的样子,我仿佛能看到她和Daisy的冲突!
就Ms.Joy的故事,我和大家强调:冲突很多的时候就是大家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的,不同的解决办法满足的需要不同,结果非常不一样,但不出下面四种。
Joy得到想要的Joy没有得到想要的
Daisy得到想要的Daisy赢——Joy赢Daisy赢——Joy输
Daisy没有得到想要的Daisy输——Joy赢Daisy输——Joy输
当然最理想的是Daisy和Joy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那么怎么能达到双赢的状态呢?今天介绍一种协商的办法!
变冲突为双赢(40分钟)
下面的五个步骤能够帮助矛盾双方协商,变冲突为双赢。
1.停止争吵;
2.找到争吵的原因;
3.了解各自的意愿;
4.探讨什么样的做法能满足两个人的需要;
5.达成协议,正面解决问题。
我让学生们回到自己的组别,选出小组刚才分享时的一个冲突,两个人开始实战演习这五个步骤。
大家演习时,很快就发现一个问题:矛盾的双方根本就没办法做到“停止争吵”,互相频繁地打断对方,以致引起新的争论,第一步都走不出来!
这时我和学员们分享了冲突双方应遵守的协商规则:
1.同意解决冲突;
2.倾听对方,明白对方的需求,不许打断对方;
3.轮流讲出自己的想法,不许责备。
有了规则,大家还是发现最难做到的依旧是倾听、不指责、不打断对方。不过,学员们不断地提醒自己和对方“协商规则”,努力习惯这“不常规”的做法,慢慢地开始找到了变冲突为双赢的感觉。
部分学员分享了他们解决冲突的“正确”方法。
解决冲突的演说示范(8分钟)
学员们实战演习后,我请来曾上过这节课的四年级学生特里斯顿(Triston),来做关于解决矛盾冲突的示范演说,请注意他是怎么利用上面的步骤解决冲突的。
你知道橙汁灌进耳朵的滋味儿有多糟糕吗?听起来好像没什么,可要是真的发生在你身上,你就知道非常不好玩。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刚睁开眼,就听到弟弟喊:“今儿星期天,快下楼玩啊。”我来到楼下,见弟弟手里有几个剥了皮的橙子,那肯定是妈妈为我们准备的!
不过,弟弟不吃橙子啊?
我正奇怪呢,弟弟举起一个橙子得意地说:“我有个好主意,我们扔橙子玩,谁要是接不着,谁就得把橙子吃了,谁吃得少谁赢。”还没等我回话,一个橙子就朝我飞了过来。
啊!!
橙子正打在我的左耳上,橙汁儿也灌了一耳朵眼儿,别提多难受了。
我气得大吼:“看看你干的好事儿!”
“谁让你没接着!不赖我!”
“赖你!”
“不赖!”
“赖!”
“不赖!”
就这样,我们吵了足足有五分钟!
不过,我真不想把整个星期天就这么吵过去:“好了好了,停!”我问弟弟:“你到底想要干吗?”
“我想玩扔球接球。”
“那你应该拿球来,橙子怎么玩儿啊?”
“嗯,那好吧。那你愿不愿意把我的橙子也吃了?”原来他是为了不吃橙子!我可是吃多少都行。
“当然愿意了!”我高高兴兴地把几个没摔坏的橙子都吃了。然后和弟弟一块儿到院子里扔球去了。
这件事只是个小小的冲突,它发生和结束在同一个星期天的早晨。通过这件事我和弟弟都知道了解决矛盾的一个办法:那就是大家都要冷静,争取让双方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Triston关于解决冲突的演说非常精彩,我请大家为他鼓掌!
作业(4分钟)
现在是我们的作业时间!
1.和父母分享解决冲突的步骤和规则;
2.跟父母演习一个冲突情况,利用课堂上的步骤找到解决方案;
3.用你实际经历过的事情,写一篇演说稿,给出你的处理办法。
结束课堂(5分钟)
课堂结束,意味着大家要进入到下一个活动中去了,学生需要有一个很好的感觉去迎接下一件事。
我的课程结束之前,学生们总是一起编一个故事。像以往一样,我要求这个故事有人物、时间、地点、冲突和解决冲突的办法,最好把课堂所学的内容也加进去。
我给故事开头:“大街上有头粉色的大象……”学生和听课老师每个人讲一句,巧妙地结合解决冲突的办法,无中生有,编了粉色大象的故事,不亦乐乎!
大家愉快地和我的课堂告别,享受下一个旅程。
●思考:
·课堂预热活动,帮助学生暂时忘掉课前的一切,把注意力放在我的课堂上;
·要讲的内容尽量与学生经历挂钩,学生知道有用;
·做和主题概念有关的活动,学生感到有趣,增强学习兴趣;
·作业复习课堂内容,把课堂所学内容用到真实的生活中;
·下课前,集体以创造性的方式复习所学内容,用最好的心态迎接下个活动。
●教育感悟:
用有趣有用的活动,把课堂和实际生活连起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插上想象的翅膀
听说过美国“想象力保卫战”吗?1968年,内华达州3岁的伊迪丝告诉妈妈,“Open”的第一个字母是“O”。妈妈问她怎么知道的,她说:“薇拉女士教的。”
妈妈凭这就把幼儿园告上了法庭,说人家幼儿园剥夺了她女儿的想象力。因为伊迪丝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可在幼儿园学了26个字母后,她失去了这种想象力。
这纸诉状着实引起了轩然大波!幼儿园说这母亲疯了,一些家长说她小题大做。
3个月后,内华达州立法院宣判:妈妈胜诉!
在美国,想象力是珍贵的资源!法院对这件事给予了“想象力至上”的待遇。
爱因斯坦这样说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曾说:“美国是建立在勇气、想象力和对工作尽职尽责的决心之上的。”
我所在学区的教育宗旨:培养学生终生都能适应新的学习和任职机会,有合作和奉献社会的精神,具备训练有素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现在,请你放眼周围,你看到了什么?物件!你不觉得每个物件最初都是一个人的想象吗?
现在我正式邀请你和你的孩子,跟下面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想象!希望孩子们从此插上想象的翅膀,高擎好奇的火炬,在想象的世界里无拘无束,天马行空!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想象吧!
长颈鹿像什么?
讲这个故事前得先说,在美国,像学校、图书馆、公园、医院、博物馆等机构都有大量的志愿者在服务。女儿7岁时,我是她学校的志愿者,每月在图书馆整理书籍一次,每次一小时。
有次特幸运,赶上学前班的图书馆故事课。这里多说一句,我所在的学区,学生每周有一个特定的时间,在这个时间上一次音乐、一次绘画、一次图书馆、两次体育课。
我边整理书架,边听图书馆员珍妮女士(Ms.Jenny)给学前班孩子上课。在美国,不管公立还是私立学校,图书馆课是很正规的学前班和小学生的课程。一般是图书馆员给孩子们读故事书,讲解故事,介绍故事发生的年代、作者写作时所处的生活状态,等等。图书馆员会给孩子们推荐不同类型的书,以此鼓励孩子多阅读,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Ms.Jenny坐在圆椅上,学生们围坐在地上。
“今天要讲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什么动物呢?嗯,我还不能告诉你们。”她边说边斜着眼睛神秘地看着孩子们。
“啊?!”孩子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故意夸大的失望。
“我会让三个同学告诉大家,今天要讲的动物像什么,然后你们猜,OK?”
“OK!”孩子们来了兴趣!
Ms.Jenny站起身:“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只有我让猜的同学可以睁开眼睛,但是这个同学不能说出动物的名字,只能说动物像什么。明白了吗?”孩子们快乐又迫不及待地:“明白了。Hurry!(快点!)”
孩子们笑眯眯地闭上眼睛,脸上挂着揭晓神秘答案的兴奋!我也跟着期待!
Ms.Jenny走近一个小女孩,点了点她的额头:“Amy,你看这部分像哪个数字?”边说边遮盖着部分图片。
Amy睁开眼睛:“1!”声音真清脆!
“非常好!”Ms.Jenny走向一个小男孩,拉了一下人家的小下巴:“John,你看这动物像哪个字母?”
John左手摸着下巴皱着眉:“嗯,像,像,像h!”答案一出现,脱口而出!
“太棒了!”Ms.Jenny显然很满意学生们的表现。她刮了一下旁边女孩的小鼻子:“Ashley,你说这动物像教室里的什么东西?”
“像教室里的什么呢?嗯……”Ashley环视着四周,认真地研究着,“椅子!”
“太好了!”Ms.Jenny把书放到圆椅上:“请大家睁开眼睛,在回答是什么动物前,必须问一个问题,然后才能猜。”
“这个动物有犄角吗?”
“没有。”
“这个动物的脖子长吗?”
Ms.Jenny点头称是。
“骆驼!”提问的男孩喊道。
“No!”Ms.Jenny摇了摇头。
“知道了,知道了,是长颈鹿!”一个小女孩实在是憋不住了,没问问题,就回答了。Ms.Jenny给了她你没问问题但是因为你答对了我原谅你的眼神。
“长颈鹿像什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那天放学去接女儿,跟她讲了这件事,她建议我们也玩“像什么”的游戏。
我把一支铅笔递给她:“像什么?”
木条
水塔
数字1
箭头
柱子
运载火箭
筷子
街灯柱子
葱叶
棒棒糖
……
女儿蹦豆儿似的说出很多的“像”。
我常随手拿起一样东西,和女儿玩“像什么”,最让她开心的是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写下的单子长。这样的活动既紧张又活泼,笑声连连!
我也常用此做课前活动,学生们非常喜欢!
建议你和孩子试试,真的好玩。对了,别忘了有时你要故意输给孩子哦!
天为什么是蓝的?
想象力的训练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端,你可以问一些“不常规”的问题让孩子回答,比如:
我会问女儿:天为什么是蓝的?
问儿子:树叶为什么是绿的?
问幼儿园的孩子:为什么斑马的毛是黑白条的?
问小学生:一滴水落在荷塘里是啥感觉?
问初中生:外星人怎么讲话?
问高中生:如果我是个雨滴,我会……
问大学生:如果狗来统治这个世界,人类的早餐是什么样的?
问研究生:请描述你发明的颜色。
……
我曾问8岁的女儿:“为什么天空的颜色白天和晚上不同?”女儿常“编”故事,张口就来:
我一直纳闷为什么天空的颜色从日出到日落是不一样的呢?后来我明白了,因为天空是有感情的。你知道吗?天空能爱、能恨、能喜欢、能讨厌、能焦虑!
天空和太阳一直是最好的朋友。他们一起起床、一起吃饭玩耍。可是,玩了几小时后,太阳不得不回家,因为她的爸爸妈妈要她晚上陪他们。太阳走后,天空非常难过,而且越来越难过,难过到天空的情绪变成了颜色跑了出来,一开始是灰的,慢慢地变暗,最后完全变成了黑色。这就是为什么天空的颜色白天和晚上不一样的原因。
女儿讲得不错,是吧?
我有时会给学生命题,比如我曾让8岁的学生Chris说出百事可乐罐子的不常规用途:
在这个世界上,我最喜欢的就是百事可乐,我早晨要喝,中午、晚上,甚至半夜都要喝,我的可乐罐子堆积如山。拿这些罐子干啥呢?啊哈,有了,我把罐子加热,来卷我的头发,头发波浪起来非常漂亮;然后漂亮的我会开心地坐着用可乐罐子建造的火箭船去看月球、火星,甚至太阳,当然是在黑夜;最后我会驾驶用可乐罐子造的潜水艇去海底玩玩,没准儿捞点海参什么的去换钱。百事可乐供我喝、玩,天下第一好!
你注意到了吗?这样“编”故事没有对错的标准,只有有趣的想法。
儿子三四岁时就开始回答:“为什么大象的鼻子那么长?”“为什么这个椅子长成这样儿?”或者让他命题编故事,儿子总是有说的。说什么不是关键,关键是编造故事时,因创造带给他的愉悦和自信令我感动。
用游戏来学习形体语言
很多学生在开始我的SMU夏令营之前,不知道如何利用形体语言。给你一个例子,有个学生说:“上半场结束时,斯坦(Stan)毫不犹豫地把球传给我,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抬脚射球入门,为我们队实现了零的突破!”
这样的事情应该说得快,声音洪亮;这样的结果应该振奋人心;这样的场面应该酣畅淋漓!
可是,可是我的那个宝贝学生,他、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面无表情,慢条斯理地念稿子。急死我也!
当语言、声音、肢体、面目表情间相互冲突,就没有了画面感,没有该有的感染力!
我发现单纯地一个一个地纠正学生的面目表情或者肢体语言,费力效果不明显不说,主要是学生渐渐地失去耐心、信心和乐趣。为此,我和学生们一起玩“你在做什么”游戏:
所有的学生围成一圈,学生A开始做一个动作,比如“在开车”,A右边的学生B会问A,“你在做什么?”A可以说在做任何事情,就是不能说“在开车”。
假如A说我在“刷牙”,学生B马上就做“刷牙”的动作;这时B右边的C会问B:“你在做什么?”B不能说在刷牙。B可能说我在骑马,C就做出骑马的姿势。C右边的D问C,“你在做什么?”C如果说是在做俯卧撑,D就趴在地上做俯卧撑……
后来,我把这个活动进一步改善,把面目表情加在“你在做什么”的游戏上,来更准确地锻炼情感表达。在被问“你在做什么后”,回答应该是:“微笑地读书”“悲哀地跳舞”“费力地搬沙发”“烦躁地找东西”“快乐地哭泣”,等等。
学生们在动作准确的基础上,面目表情力争到位。尽管这个游戏相对来说难度大了不少,但是因为大家快乐地一起活动,出现了很多有创意的表达方式。
做这个游戏时:
1.学生们有乐趣
大家眼睛都瞪得很大,注意别人的“做什么”,看下个人怎么动作。学生们的“做什么”五花八门,做饭的、擦鞋的、转呼啦圈的、投篮的、喝茶的、系鞋带的。女孩子喜欢逗男孩儿们,会说“在涂口红”,男孩儿也不含糊,立刻“涂口红”,给大家带来搞笑的机会,开心的笑声。
2.学生们更认真
那些平时腼腆的学生,也会放开手脚尽量把动作做到位,而不是像平时那样敷衍一下了事。
每次我告诉大家,“这是最后一轮”时,总有学生问:“再做一轮好吗?”
我的团队设计了几十个创意游戏,来帮助学生练习演说中的不同技巧。当技巧和游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时,讲课的快乐,听课的有收获,真正地享受了师教生学的美妙!
美国的头脑创新思维竞赛(DestinationImagination)
创会于1983,总部在美国新泽西的DestinationImagination(DI),是培养幼儿园学生到大学生把想象力变成创造力的组织,DI旨在培养三个至关重要的生活技能:创意、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每年5月在美国举办全球总决赛。
DI分下面的团队挑战和即兴挑战:
·技术与机械类;
·自然科学与舞台艺术类;
·美术、文学与戏剧类;
·即兴创作与戏剧文学;
·结构与建筑设计类。
女儿二年级时参加过DI,我任副领队,有机会参加了DI培训。
分享两个培训活动,看看人家怎么比想象力、动手力、团队合作和应变力的。
只用左手包鞋盒
原料:
·鞋盒子;
·报纸;
·剪子;
·胶带纸。
要求只用左手,不能用身体的任何其他部位,把鞋盒子当作礼品包起来。
那天,我先见识了孩子们的手脚笨拙、相互指责、失望着急;我又见识了挫折后,孩子们为了达到共同目标的“齐心合力”!
齐心合力的美丽画面:A的左手抓住胶带纸圈,B费力地找到胶带的头然后撕开,C用左手尝试着剪开胶带时,剪子总是粘在胶带上,D先帮忙分离剪子和胶带,然后抓住C的手平衡着。剩下的两个孩子喊着“加油!”
孩子们不用右手做事,本身就是在创造!创造过程中锻炼想象力,学会和自己的情绪相处,和同伴沟通,这样的合作精神很难通过几页书、几堂课学会!
利用废物创新
原料:
·木条边角料;
·牙膏皮;
·卫生纸里面的棕色纸管;
·塑料叉子;
·纸盘子;
·皮筋;
·一些废线头。
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造出医院里能用的工具,有专人把工具推向市场。
这个活动既动手又表演!
女儿组设计了医院用的喷雾器,遮盖坏味道,让病人有好心情!表演时有的组是一个人讲产品,有的组是大家一起把产品的功能示范出来。
呵护想象空间
我们都知道一旦孩子觉得什么好玩,就会特别投入。和孩子做活动时,千万别把活动当作任务让他们完成,那就不好玩了!
关于“好玩”,我来分享个故事吧。
儿子爱吃花卷,10岁那年,有天说想花卷了。
“想花卷?好啊,学着自己做嘛!”
儿子喜欢做饭,不介意从发面学起。那天他发的面特软,做出的花卷全趴在蒸屉上。
“妈呀,瞧瞧你这些花卷孩子,软了吧唧的,没一个健康的!”
儿子不服:“长大后见分晓!”
出锅后,花卷们挺饱满的。
“你小子那些不起眼的花卷孩子,这会儿怎么个个生龙活虎了?”
“哈,没看他们的爸爸是谁?”儿子拍着自己的胸脯好得意!
经常尝试做新的食品,儿子觉得特好玩,没负担,因此常变着法儿地搞创新。(嘘,有时候他创出来的新东西,真的不能吃啊!)
孩子一旦觉得好玩,就会放松。一放松,就放心“无中生有——创新”了。
●思考:
想象是创造的原动力,当孩子想象在家养海豚企鹅时,请和他们一起想象在家里喂这些动物什么,怎么教这些动物说:“你好!”如果孩子想到土星上去住,就一起讨论在土星上的吃穿住行。此类“痴心妄想”,会鼓励孩子大胆地想象和创新。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和孩子玩在一起,那傻劲儿也叫“亲子”啊!
●教育感悟:
想象的世界,是个胡思胡想胡说胡做胡为胡闹异想天开的世界,玩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