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能只关心书本,教育应该关心人生!书本中大多数的知识每年可能只用到几次,而人生的知识,也是最有用的知识,每一天都要用到!生命教育、人格教育这些影响孩子终生发展的教育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快乐的生活,应该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是现今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学习好依旧是成功的重要标志,人格教育基本上被高考的训练给取代了,我们只关心“才”忘了“才”前面的“人”了。这是现今教育的最大失职。
重知识轻育人的理念削弱了对品格培养应有的关怀,孩子们被训练得越来越会考试,可是会考试的人能满足现实社会的需要吗?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用学校教育的失职为借口忽视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把考试有关的事留给学校,把孩子人格教育的重担挑起来。
女儿要独立,还要我独立
2010年1月21日,我在开车,接到女儿上气不接下气的电话:“妈妈,妈……妈……”然后是哭声,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刚要问她是否OK,又听到她说:“妈,你别紧张,是好消息!我被PlanIIHonors录取了!”原来女儿是激动过度!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T-Austin)的PlanIIHonors系,是女儿最想进、我最希望她能被录取的大学科系。
《泰晤士报》连续10年发布世界大学排名,排名主要考评参选院校的科研实力。女儿的学校UT-Austin在2013-2014世界大学排名中,荣居第27名。北大第45,清华第50。PlanIIHonors是UT-Austin中非常难进的系别之一。
PlanIIHonors是招那种各科成绩都好的学生。另外,对写作的要求极高。比如大部分美国大学在学生入选时,写作占10%的比例,PlanIIHonors的写作占40%。在PlanIIHonors,学生们学习各种科目,文学、历史、生物、物理等都是必修课,建这个系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四年大学的学习,学生毕业时能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职业。
我对PlanIIHonors的设计理念非常赞同。我自己从化学?→?计算机→教育,一直都在寻找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我的很多很有成就的朋友其实并没有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研究告诉我们:工作是否是自己的兴趣所在,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我特别希望女儿能通过专业训练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职业。这样的教育理念值得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来!
得知女儿被PlanIIHonors录取后,我真的非常兴奋,立刻把消息告诉了丈夫。两个人“太好了”后,决定去迪士尼乐园春游,以示庆贺。
“YES,迪士尼!谢谢姐姐带来的好消息,我可以去迪士尼了!”8岁的儿子高兴得又蹦又跳。我急着把喜讯报告给中国的家人。没注意到女儿的任何反应。
那天临睡前,天和来到我的房间:“妈妈,希望你别失望,我不想去迪士尼乐园!”我实在不敢相信,吃惊地问道:“为什么?为什么不去啊?”
“第一,我已经去过了;第二,迪士尼更适合弟弟的年龄;第三,我想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天和很认真地告诉我。
“可这是庆祝你被大学录取啊?你马上就要离开家了,我希望能和你在一起度假。”我不想放弃。女儿坚持说她不去。
不过,我还是觉得自己能说服她,就订好了迪士尼的票和希尔顿饭店。临走前两天的晚上,我告诉天和开始准备行李。她非常惊讶我在她没有同意的情况下,为她做了决定,“我17了,你怎么还把我当成一个小孩儿,这是对我的不尊重,不信任。我真的不敢相信你会这样做!”天和越说越认真,“我马上就要出去上大学了,我要学习独立,习惯没有你们的生活,这样的机会你要给的。”那口气真坚定!
尽管我一直都希望女儿更独立,可是她真的要独立的时候,我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好像是被“抛弃”了?这似乎被“抛弃”的感觉,又说明了什么?是不是我对孩子有着一种自己还不知道的依赖?实在说不清楚。
“可是我们晚上不在家,你会寂寞的。”我想说服她。
“不会的。你们在家,我忙我的,都没时间和你们讲话,我习惯了。”
“虽然你不和我们讲话,但我们是你不寂寞的背景,没有我们你会感觉不一样的!”我确实想说服她。
“不会的,放心吧!”天和很肯定地回道。
那个时刻,我意识到“独立”这个美国人崇尚的概念,已经深入女儿对自己的形象定义中了。
想起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努力,不就是想让孩子有能力照顾自己吗?不是常常希望她更“独立”吗?人家现在想独立,我为什么不给人家机会呢?
我,有开心,也有“不习惯”和某种“不舍”。
看到天和决心已定,我知道我没办法说服她。就想找个近一点的地方,少玩两天。那就只好做儿子的工作,改成去休斯顿的NASA(美国国家航空和太空管理局)。没想到儿子关注的不是去什么地方玩,而是要住很好的饭店。所以他很痛快地同意去NASA。
我又去找女儿:“我们改成去NASA,出去四天,即使你不去,我会少担心些,因为毕竟我很快就会回来了。”女儿一听,非常失望:“归根到底,你是不相信我有能力自己生活,这太不公平了。你们改变计划,对弟弟也不公平。”
过了一会儿,女儿和我分享了她的春假日程,每天晚上都有朋友来家里。
“除此之外,我会每天给你打电话。你就放心地去玩,给我这个独立的机会,给你自己‘独立’的机会!”女儿非常诚恳。
“给我自己独立的机会?怎么解释?”我超困惑,真的有了被“抛弃”的感觉。
“你和我在一起17年,很少分开过,你要习惯没有我的生活,也是‘独立’啊!”
听了女儿的话,突然明白,也许我的价值某种程度上是在我的“被依赖”中实现的,依赖我的要与我分离,我“不被依赖”了,我甚至有些怀疑自我的存在价值了。另一方面,我还明白了在情感上,我对她,我自己的女儿,原来是有很强的依赖的,所以我才有被“抛弃”的感觉!
原来,在女儿面前,我也“不独立”!这样的概念颠覆,着实让我汗颜!
想到这,我拨通了好朋友的电话,嘱咐朋友万一天和有什么紧急状况,她就是我的代言人。电话那边的朋友很真诚地:“你知道的,我可以为你和你女儿做任何事,不过换了我,我可舍不得把女儿一个人留在家里,你就那么忍心?再说了,你怎么能玩得开心啊?”我想辩白,可是朋友说得实在是有道理,我又开始犹豫了。
临行的早上,还是拿不定主意,丈夫和儿子想去迪士尼,女儿不想让我改计划,希尔顿也不同意给我退房间。看来只能去迪士尼了。
坐上车,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路途是否顺利?女儿会怎样?不想让丈夫儿子看出我的忧虑,就和儿子说些他学校里的事情。
离开家不到三个小时,接到女儿的电话,她断断续续的声音引起我的注意。她说一切正常,就是鼻子有点堵。她告诉我好好玩别惦记她。我假装没注意到任何事情,顺水推舟:“你真的长大了,我相信你能过好每一天,对于你,我没有担心,只有骄傲。”天和听后说:“在你走后的两个小时内,我做了一个改变我一生的决定。”
“哇,听起来很认真嘛,能和我分享吗?”我很急切。
“我以后要结婚,还要有几个小孩!”我听到她的鼻音更重了。女儿从小看到我和丈夫为了她没有自己的生活,还常因为她有异议,曾决定一生不结婚;看见我们带她和弟弟的辛苦,决定以后不要小孩。
听了她的话,我知道女儿认识到家人的重要,心里有一种莫名的高兴,开始意识到把她留下来的决定不错。
天和每天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好,按时打电话给我。没想到我的假期过得非常好,根本就没有担心她,那几天她独立,我也独立!(好奇怪的说法,但是真实的!)
等我回来,女儿告诉我,她每一天都过得挺好,最难熬的是回家开门后,那空荡荡的大房子里只有她一个人的感觉。
有一天Nancy(南希)不能来,她说那是她最孤独的一个晚上。
就在那个晚上,她的朋友约翰没跟她商量,拎着一箱啤酒,带来几个女儿不太熟悉的人来我们家开派对。女儿没想太多:“你怎么会认为我是个对父母不负责任的人?会在父母不在的时候在家开派对?”约翰和其他人被女儿拒之门外。
这里简单说一下派对的问题。在美国,很多时候,十六七岁的孩子在家里开派对,会酗酒,会有不三不四的其他人出现。有时会有意外,比如房子失火、打架斗殴,等等。因此,父母不在的时候,都要严格要求孩子不能在家开派对。
听到天和的述说,我用只有母亲才有的骄傲眼神看着她,意识到她在春假里,劳逸结合、营养平衡、诱惑前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她,锻炼了独立!小鸟,可以放飞了。
原以为天和错过了在迪士尼“大开眼界”的机会,后来才明白女儿因为没有家人的陪伴,体验了孤独,并在孤独时做了很成熟的选择。女儿独自决定,独立生活,对生活这个再现实不过的世界“大开了眼界”!我也跟着“大开眼界”,也锻炼了独立!
●思考: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要用儒家的道德观念来做父母,管好他们;孩子大了,我们要让孩子管好自己,我们也要管好自己,体现佛家性灵平等、道家无为而治的精髓。女儿经历独立的同时,锻炼了我对她的独立!
●教育感悟:
孩子要独立,父母要习惯“不被依赖”,父母也要独立!
20岁了,她还不会泡方便面
茹姬,一个在全美千里挑一的学校中排名前十的孩子,和女儿同时考入了竞争力极强的UT-AustinPlanIIHonors系,另外茹姬还被超难进的商科优生班录取。我曾提起过,《泰晤士报》连续10年发布世界大学排名,排名主要考评参选院校的科研实力。(UT-Austin在2013—2014世界大学排名中,荣居第27名。北大第45,清华第50。)PlanIIHonors和商科优生班是UT-Austin中很难进的两个系别,现在你知道茹姬的智力实力了吧?
临近高中毕业的时候,茹姬通过UT-AustinplanIIHonors网站找到女儿,希望和女儿做室友,女儿和茹姬很谈得来。不过,茹姬有些为难地告诉女儿,还有一个条件,就是我,画云,得通过她父母的面试。
女儿当作重大新闻把这事儿告诉了我,我的第一反应:“什么?他们女儿找室友,他们要面试室友的妈?你问问他们要不要面试我妈啊?因为影响我最大的是我妈啊?”最后好奇心战胜了一切其他的念头,我答应去见茹姬的父母。
茹姬爸是计算机工程博士,妈妈是家庭主妇。他们以印度人接待贵宾的方式隆重地接待了我们母女,除了一道道不同的食物、印度音乐外,还为我准备了精美的礼品,让我们看了茹姬从小到大的照片和一些影像。关于我的背景,茹姬的父母极为委婉地问了很多问题,从中了解我的为人和性格,整个“面试”过程长达三个半小时!(很难走开!)他们对茹姬的爱苍天作证!
茹姬是她妈妈怀上的第四个孩子,前三个都流产了,茹姬妈怀茹姬期间,卧床7个月,生她时大出血,险些没命。他们特别宠爱茹姬,在意她的学业,给你几个例子:
·茹姬不可以吃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东西,父母担心那样会得胃病。
·茹姬不可以自己去开冰箱,父母担心那样会得关节炎。
·想吃冰箱里的水果,要提前拿出来,恢复到室温。如果着急,就打好皮,切好,放到微波炉里加热,反复试,直到温度合适才给她吃。
·吃饭前,父母会把所有事情准备好:把她的饭菜盛好,盘子刀叉放好,饭菜的温度试好,否则茹姬要在饭桌前等着饭菜凉下来,耽误学习时间。
·吃饭时茹姬要看钢琴课的录像,并以最快的速度吃饭,然后回自己的房间学习。
·茹姬的一切都是父母计划好的,吃什么吃多少。父母认为吃红薯最健康,每周至少要烤两次,尽管茹姬对红薯恨之入骨,但她一定得把这东西吞下去。
·绝对不让茹姬自己去热菜,怕烫伤她。
茹姬的父母就是这样精心地照顾她。茹姬一懂事就知道母亲为了她差点丧命,本来就柔顺的她对父母格外言听计从。
据女儿说,茹姬的父母对她所有的生活细节都要过问,从学习、课外活动、朋友、申请学校到穿衣吃饭,茹姬就没有为自己做过任何决定。茹姬是个典型的听话孩子,大学以前的生活是按照父母开的单子活过来的。
到了大学,茹姬在生活上吃尽了苦头。有时深夜饿了,连方便面都不知道如何泡;衣服脏了不会用洗衣机。女儿说茹姬的生活能力和婴儿一样,有时看见茹姬那么笨手笨脚的,觉得她真的很可怜。
茹姬最吃苦的就是交朋友,因为她原来的朋友都是父母过筛子的,都是女孩。到了大学,没有人再“面试”她的朋友了,茹姬终于“独立”了,加上UT-Austin是全美有名的派对大学,茹姬“如鱼得水”,常常开派对到凌晨4点,女儿说茹姬很少在凌晨1点前回宿舍。
茹姬以前没有交过男朋友,搞不懂男孩子的殷勤是什么,常常为了一个男孩的几句好话,把自己喝得烂醉,从醉到醒发生了什么事都不知道。
茹姬整天参加Party,疏于学习,要知道她考入的两个系都是UT-Austin最最顶尖的系,就是整天埋头苦干都不一定能过关。第一个学期下来,茹姬和她的父母接到“紧急通知”,两个系都是“留系查看”。父母惊呆了,开始严格限制茹姬交男朋友,还派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的茹姬的表姐监督她。无论如何,父母鞭长莫及,尽管第二个学期茹姬在男友的事情上收敛多了,但网聊的时间远远超过父母的规定,一年的大学生活,茹姬从两个尖子系不得不转到普通系别,到最后茹姬没能按期大学毕业。
茹姬的父母曾沉溺在成就欲里,忽视对茹姬管理自己能力的培养。常常感慨她已经长大了,怎么就不“独立”呢?他们忘记自己曾包办一切,没有给茹姬锻炼的机会。这跟溥仪很大年龄时仍然不会系鞋带儿是一个理。从未有人告诉溥仪如何系鞋带儿,系鞋带儿是他自己的事情。因此他对系鞋带儿这样的事儿根本就不关心,也不会想着去学。
茹姬上大学前,只要学习好就好,父母把茹姬应该经历的跌宕和坎坷都给扫清了,茹姬走在平坦的路上,怎知挫折是什么?她父母把茹姬思考做决定的过程给代理了,茹姬怎知负责和担当?包办孩子的事情,其实是在剥夺孩子独立的机会。被取消独立思维的人怎会独立生活?人生这场戏孩子一定要亲自演!
长大不等于独立。有时父母的“尽父母职责”和“保护”,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救世主,是替孩子生活。结果孩子不经风不淋雨,成了温室里的花儿。
●思考:
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一定把“生活的职责”留给孩子,在该流汗的时候流汗,该流泪的时候流泪,吃点苦受点罪,孩子收获自己劳作的果实和做人的尊严!没有磨炼,难获独立。
●教育感悟:
取消孩子吃苦出错的可能,无异于剥夺他们独立的机会。
独立,从点菜开始
亨瑞是我好朋友的儿子。他三年级的时候,去白人小孩布莱恩家里玩,布莱恩的父母邀请亨瑞和他们一起去饭店吃饭。
服务生把菜单递给每个人后,布莱恩的父亲关切地问:“亨瑞,想吃什么?”亨瑞非常惊讶布莱恩的父母竟会征求他的建议,因为他还只是一个孩子。
亨瑞和父母去饭店时,父母点什么他就吃什么,父母从没有征求过他和妹妹的建议,他认为父母替他点菜是天经地义的,他不知道自己给自己点菜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当布莱恩父亲问亨瑞想吃什么的时候,他竟不知所措:“我不知道。”布莱恩的父亲不知道亨瑞从来没有为自己吃什么做过主,布莱恩皱起眉头无法理解亨瑞怎么会不知道自己要吃什么。这白人爷儿俩,用美国家庭看重独立性和自主能力的观念来看亨瑞的反应,不困惑才怪了!
布莱恩的妈妈有很多华人朋友,有些见怪不怪地:“亨瑞,不急,慢慢来,你选好了告诉我。”亨瑞跟布莱恩嘀咕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布莱恩替他点的菜。
等亨瑞的父母再带亨瑞出去吃饭时,亨瑞想自己点,他爸妈觉得他太小,不懂权衡价钱、营养、味道,等等,说等他再大一些,再让他为自己的食物做主。
亨瑞不想下次跟布莱恩家出去时出丑,坚持要自己点菜,可是一直等他到了五年级才争取到在饭店为自己点菜的权利。
每次我回国,在饭店里都会想起亨瑞的故事。我们的饭店里,不管桌上有多少人,菜单只有一份。我吃什么基本都是别人做主,和我们一起吃饭的孩子们,好像对自己吃什么很少有发言权。
爱孩子和爱其他的珍爱物件或宠物不同,珍爱的物件或宠物要留在身边,欣赏爱惜。可是爱孩子却是为了有一天让他离开我们,为离开做准备的。
从把他们抱在怀里到牵着手,一点点离开;从为他们喂奶喂饭到他们自己吃,一点点离开;从给他们穿衣到他们自己穿衣,一点点离开;从他们一点点痛让我们揪心,到舍得让他们经历痛锻炼承受能力,一点点离开。孩子和我们在一起的年月里,让我们做好让他们离开的准备,向社会输送一个独立的会生活的成人!
●思考:
锻炼孩子独立,不需要大风大浪。吃什么饭菜,买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只要不影响他人的利益,不涉及安全问题,父母应该及早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独立是个过程,要经过挣扎的。挣扎了才成长,让孩子早点挣扎,早点独立,快点长大!
●教育感悟:
父母要逐步摆脱保护神的角色,和孩子彼此相互独立,一起成长!
说服妈妈掏腰包
“妈妈,我们要开始找BestBuy(百思买,美国一家电器连锁商店)!”10岁的儿子突然要求道。当时我们在去迪士尼乐园的路上。
“为什么要去百思买?”
“我要去买DS充电器!我好玩游戏。没有游戏玩,坐在车里好烦啊。”儿子开始抱怨。
“因为你烦,我就给你买充电器,是吗?”我反问了一句。
一听我这话,儿子以为我不会给他买了:“我的充电器留给姐姐了,你不给我买,我就玩不了游戏,那我就踢爸爸的椅子!”他一边威胁一边开踢。
“爸爸在开车,他一走神儿跟别人撞上,出了车祸怎么办?”我严肃地制止他。
儿子想了想不踢了,嘴巴撅很高:“哼,杰奎琳的父母可爱她了,她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她比我幸运多了,真羡慕她,希望她的父母领养我!”儿子开始玩起自怜的把戏。我没接他的茬儿,继续充电器的话题。
“你想买充电器,我在想谁付钱呢?”我开始试着和他交流。
“当然是你!”儿子理直气壮。
“有个问题问你,假如你朋友克里斯一个劲儿地威胁你抱怨你,说你不如别人好,然后让你花钱给他买糖,你买吗?”儿子不明白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没犹豫:“不可能!”
“为什么?”
“因为他不友好!”儿子有些不耐烦。
“就是,克里斯那么不友好还想让人给买糖?有点异想天开哈!”
然后我自言自语地说:“要是克里斯知道昆体利安说过的话,他就不会在自己那么不友好的时候让人给买糖了!”儿子来了点兴趣:“什么话?”
“若要说服别人为自己做事,首先要想方设法地说让人能听得进去的话。”
儿子听后,好像往心里去了。看到他的情绪稳定了些,我接着和他分析:“你看,你刚才一个劲儿地威胁我抱怨我,说杰奎琳的父母比我好,还想让我给你买充电器,你说我能给你买吗?”儿子皱了皱眉,摇着头不情愿地:“应该不会!”
“还是给你讲个故事吧!”儿子看我没埋怨他,加上他多少有点愧疚,就点了点头。
这是发生在我朋友英(Ying)和斯科特(Scott)身上的故事。我原来和他们俩在同一家公司,英是中国来的女同胞,2003年公司裁员时,她未能幸免,被裁那天她去见她老板的老板斯科特。斯科特是把下属当作兄弟姐妹的那种白人,看到自己不能保下面的人,斯科特非常自责难过。他告诉英,以后有机会时,一定尽力帮助她这样有经验的老雇员。英非常满意斯科特的关心,感到没白给公司做那么久。
几个月后公司又雇人了,斯科特因为忙,还没来得及通知英,英听说公司在雇人的消息后,一个电话打给斯科特,没容他解释,英就开始指责斯科特不守承诺。斯科特非常伤心,最后放弃了帮忙,英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我提醒儿子:“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你英用抱怨的方式让斯科特有愧疚感,斯科特从英那里没有得到任何鼓励,他怎么会心甘情愿地帮助英呢?先让人有愧疚感,然后让人做你想让人做的事,实在是不聪明的举动!”
儿子有些明白我告诉他的,至少他知道:想要东西,就不能抱怨威胁给东西的人。但是还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可以说服妈妈给买充电器。他看起来真的是一筹莫展!
“儿子,你想知道如何让我为你花钱或者做事吗?”我试探着。
儿子一下子高兴了起来,在车座上手舞足蹈:“想,当然想!快点告诉我!”声音悦耳又急切!
“其实不难啊,如果我知道我花了钱对我有什么好处的话,我就会考虑。”我一字一句认真地告诉他。
“说你是好妈妈?说你特别爱我、会给我买我想要的东西?”儿子像是找到了答案,但又不完全确定。
“听起来好听,不过你要说服我,不是吹捧我。”儿子不解,又陷入了困惑中。
“这样吧,我们用买车为例来说明这个过程,可能会更好懂一些。好吗?”
尽管儿子着急,但他知道这会儿他别无选择。
“如果你是买车的,李(Lee)是卖车的。李见到你就说,‘哇,Timmy,你今天这件夹克真好看,看起来帅极了!来,买台车吧!’你会买吗?”儿子笑了起来:“你开玩笑吗?我当然不会!”
“李捧你一句,会让你开心一下,可是你不会因此就把钱拿出来的,是吧?要让你拿出钱来,李还是要说服你的,对吧?”我接着开导儿子。
儿子的注意力都在充电器上:“哦,我知道了,我会告诉你,你给我买充电器,我就能玩游戏了,你知道我最喜欢玩游戏的,我会很开心!这个怎样?”
“有意思!不过我来问你,如果李说,‘Timmy,买这台车吧,我赚到钱后,就可以带家人去旅行,住很好的饭店!去很多景点,还能买些当地的特产送朋友,那样我会很开心的!’你会买李卖的车吗?”
“绝对不会!”
“为什么?”
“谁在乎李住不住好旅店、去不去旅游胜地、买不买特产,这些事只有他自己在意,关我什么事?!”儿子痛斥着。
“李夸你不能说服你买车,立说你买了车对他都有哪些好处,也不能说服你掏钱,对吧?”我总结着提醒着,“一样的,你夸我,你说买了充电器对你都有哪些好处,能说服我掏钱吗?”
“嗯,那李到底应该怎么说服买主呢?”儿子这个问题问得不错!
“如果李说,‘Timmy,这款车的噪声很小,车身较重,对你的身体和安全都好!另外刚刚减价,还可以分期付款’,你会不会考虑?”儿子点了点头:“这个有道理!”
“为什么有道理?”我很想知道儿子到底懂了多少。
“因为李告诉我买这台车对我的好处是什么,哦。”儿子右手高举,“明白了,终于明白了,你需要我告诉你,你花钱给我买充电器对你的好处是什么!对了,就是这个,是不是?”儿子终于搞清楚了,娘儿俩非常开心。
“啊哈,我试试,我试试!”儿子边思索,边自言自语。
“妈妈,你看这个怎么样?如果我有了充电器,我会安静地玩DS,不再吵妈妈,妈妈的耳朵就会清静多了。”儿子的眼里闪着光。
“哇!不错不错!这个我喜欢,我需要的就是这些对我有好处的理由。”我也兴奋起来了!
“我还要把玩游戏变成学术性很强的活动。”
“真的,怎么实现?”我用眼神鼓励他,
“我可以边玩边想如何改进游戏,比如根据孩子的年龄把程度不同的数学技巧加进去,作为游戏软件的下一个版本,这样父母们尤其是华裔父母们知道孩子边玩边学,就会愿意买新的产品,我也会赚很多钱,你就不用给我付上大学的学费了。这个想法怎么样?”儿子露出那种“瞧我多聪明”的样子,他说得兴高采烈,我听得津津有味。“不错,这个想法确实很不错。那第三个理由呢?”
“这第三个理由就是……”儿子抓耳挠腮整了一会儿:“这第三个理由就是……有了,我会好好保存这个DS和充电器,等我的孩子也就是你的孙子孙女长大后,我会给他们看我小时候的游戏机和充电器。让他们对现在这个年代的科技有所了解,说不准他们会喜欢我的游戏。”儿子挺有想象力吧?他说话的样儿那叫一个眉飞色舞!
儿子又接着侃,“还有,充电器可能不只是用来给DS充电,没准可以作为工具去敲打东西,或者帮助人们够到远处的东西呢!”儿子能够想出物非所用的点子来,是我始料不及的。
儿子开始得意起来:“我就知道我表现聪明的时候,妈妈会高兴的!现在我说服你了吗?”儿子急切地想知道。
“还差一点点,来做一个演说吧,你看你已经有了四条理由,加个开头和结尾,不就是演说了吗?”
儿子从小就在我的课堂里接受演讲训练,他很快就想出了开头:“妈妈,你想知道儿子有多聪明吗?你想知道儿子是个有长远计划的人吗?你想有一个清静满意的旅行吗?买个充电器,你就能轻松获得这些。”
“哈哈,这开头,挺吊胃口。我想我有兴趣听你解释的。不错!那结尾呢?”
“结尾……结尾要总结,要有号召力。”儿子眼睛望着车顶,慢慢地回忆着他在我班上学到的有关结尾的注意点。
“我知道了,结尾是:妈妈,一个充电器花不了几个钱,可是充电器能给你和我的旅行带来快乐,玩游戏会让我变聪明,同时激发我随时寻找赚钱的积极性。想象一下你不需要付我大学学费的喜悦,还是让我们一起去百思买先买个DS充电器吧!”
“WOOOOHOOOO!”我和儿子双手击掌:“你成功了!”
我接着和儿子分析,“你的好朋友克里斯的爸爸特惯他,要什么就给什么;他的妈妈很严格,克里斯一定要说服他妈妈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现在可能克里斯喜欢爸爸的做法,可是你说克里斯长大后,如果他向别人‘要东西’别人不给的话,他哭闹管用还是他尽量说服别人管用?”
“当然是说服别人,哭闹只会让人敬而远之。说服,才能给自己创造得到别人支持的机会。”儿子冷静的时候很明白这样的概念。
在儿子和我都心平气和的时候,我和他有一个约定,他“要东西”我不给,他有要求我不同意时,如果他哭,发脾气,我是绝对不会低头的。我告诉他:“现实世界不相信眼泪,只在意‘给你东西’‘满足你需求’的理由,你最好是锻炼说服我。”
●思考:
做父母的应该用现实生活中人们如何对待某些行为的方式来反馈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和我们一起实习现实生活。作为成年人:
1.我们不能威胁别人给我们东西,就不能在孩子哭着威胁着要东西时满足他们;
2.我们要说服别人认可我们的想法,因此我们要训练孩子说服别人的能力。
●教育感悟:
培养孩子说服别人的能力,可以从说服父母做起!
不做撒泼的成年人
记得女儿小的时候,我不懂怎么教她“要东西”“说服别人”的技巧。每次她在店里要东西时,总是央求我,我要么说那东西没用,要么说我没那份闲钱,就是不给买。通常是她说服不了我买,我说服不了她不买。女儿哭闹、撒泼、威胁、玩愧疚,恨我;我威胁、哄骗、抱怨。就算我给她买了,她也得忍受我的数落,不然我就威胁她把东西拿走!我很少想到我们的那种交流对女儿日后的影响。
试想天和在成长过程中,如果从我这儿或者其他人那儿从没有得到正确指点的话,那么她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这件事?她只知道一种处理方式:撒泼!小时候哭叫,大了不哭了但会叫得更凶。
对女儿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过程分析,让我联想到我认识的几位成年人。
博士夫妇
女博士是爸爸的娇女儿,小时候连弟弟都让着她,不顺心时,只要她大哭大闹,就100%管用。
她和先生都很有才。没小孩前,关系还不错,有小孩后,两个人在时间分配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都想多点时间做事业。可是孩子得有人管,杂活得有人做吧。他们每天为家庭琐事吵闹,用不同的方式威胁对方:“如果这个时间你还不回来,就别回来了!”“再这样下去,我们就离婚!”有时让对方有愧疚感:“我给了你那么多时间,可是你呢?你感谢过我吗?”谁也不服谁,谁也说服不了谁。
女博士常用“威胁”老爸的方式来威胁丈夫。丈夫偏偏是自己家的老小,家里人从没有按着男人的方式培养过他,父母兄长是用宠爱一个男孩的方式把他宠大的。他小时候不如意的话,会在深夜时穿很少的衣服到屋外站着,直到家人妥协才肯进屋。
一个是“要东西”不灵时和老爸“撒娇蛮横要人疼”的公主妻子,一个是用“深夜不进屋”要挟家人的被宠坏的男孩丈夫,这样的两个人怎么可能会有让步的可能?怎么能够相敬如宾?“我要的你不给,就别想从我这里要到东西!”成为他们关系的主旋律。最后两个人只好分道扬镳。
本杰明和安
由于不同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我们的个性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有着那些背景的影响印记。这些印记深深地刻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毫无知觉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还认识一对年轻夫妇:本杰明(Benjamin)和安(Ann)。安的妈妈因“要东西”时的霸道个性与前夫离婚。离婚后,认识了当时已有家室的安的爸爸。安的爸爸抛下子女和妻子与安的妈妈结婚,可见安的爸爸在“要东西”方面也毫不含糊。
结婚后,安的妈妈依旧是以那种强悍的“要东西”的个性对待安的爸爸,而她爸爸由于那场众叛亲离背水一战的离婚,“要东西”要的更为急切,两个人经常短兵相接!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要东西”要不到时,她知道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吵大闹,枪林弹雨!
在安和本杰明有冲突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安完全继承了她父母“要东西”的方式,怒吼谩骂,吼出的词不堪入耳!安把这样的恶习还带到了公司,在公司一不如意,就不停地和上司吵闹。好在她业务很强,还能够通过不停地更换部门保留一份工作。现在,你会期望安有小孩后,能够技巧地指导她的孩子如何“要东西”吗?
杰瑞米
现在来看看另一个父亲杰瑞米(Jeremy)。有一天,妻子穿着毛线衣牛仔裤,还觉得冷,就开始使用取暖扇。12岁的儿子安迪(Andy)第一次看到取暖扇,非常好奇,穿着短衣短裤绕着取暖扇跑来跑去的。杰瑞米认为安迪一定特别冷,就让安迪穿上长裤,安迪说他不冷,杰瑞米一定说安迪冷。两个人大声吵起来。
安迪妈妈平静地对杰瑞米说:“孩子说不冷就应该不冷,他都12岁了,随他去吧,冷了他自然就穿了。”没想到杰瑞米暴跳如雷:“我教育孩子,你少给我插嘴!”杰瑞米的气冲着妻子发了起来。安迪妈妈不满地反问:“你那叫教育孩子吗?”杰瑞米怒吼着:“我管孩子,你住嘴!”安迪妈妈也来了一句:“你住嘴!”说时迟那时快,在厨房的杰瑞米拿起身边的一个钢锅向在沙发上的安迪妈妈扔去,安迪妈妈根本没有想到会是这样,她眼神不好,又没戴眼镜,用左手挡过钢锅,才没有砸在头上,胳膊红肿起来,安迪吓得哇哇大叫。
你看看已为人父的杰瑞米,在他扔出钢锅的那个瞬间,和一个“要不到东西”就随便扔手里东西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安迪在这次冲突中学到的是什么?杰瑞米能得到安迪的尊重吗?如果杰瑞米让安迪在冲突中冷静,安迪能听吗?安迪知道怎么样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冷静吗?杰瑞米在这场戏里,扮演的是一个父亲的角色吗?安迪长大后,和妻子或他人有争执的时候,会不会也拿起钢锅呢?
我突然在想,有多少夫妻像安的父母一样不知道自己“要东西”的行为会带给安这样致命的影响?有多少人像女博士的老爸一样娇惯女儿,“屈服”于女儿的哭闹撒娇?有多少人像男博士的父母一样“宠爱”儿子,“妥协”儿子的深夜着凉?有多少杰瑞米在孩子老婆面前完全变成了一个任性孩子?我是其中之一吗?我的孩子以后会是怎样的女人,怎样的男人?我对他们的“宠爱”“溺爱”“理智的爱”会为成年后的他们带来怎样的处事方式?
写到这里,想起女儿小时候我还真的做对过一件事。
1994年女儿一岁多的那个春节,长春的草莓非常贵,现在还记得平均一个草莓三毛四。因为她最喜欢草莓,我们还是舍得偶尔给她买。一次女儿吃得正起劲儿的时候,我顺手拿起一个递给了丈夫,丈夫还没拿到手,女儿开始号啕大哭,舍不得任何人分享她的草莓。
我真的大吃一惊。从此,不管买多么稀缺的东西,我们都三等分,儿子出生后,是四等分。我、丈夫和孩子们平分食物,享受我们的份儿。有时看到孩子特喜欢吃,我们会把自己的份儿拿出来给孩子。孩子知道自己得到的是爸妈的份儿,分外感激。
其实我们抱怨孩子不懂事的时候,也要检讨一下自己的做法。我们对孩子的爱是否正确,孩子的不良行为里有没有我们的“功劳”。
如果一个人小的时候是通过霸占、哀求、哄骗、威胁得到想要的东西,可是在成长过程中,从没得到过正确的“要东西”方式的引导的话,那这个人“要东西”的能力就还是停留在店里要糖吃的孩子的水平,不是吗?打个比方,一个人在10岁时学过缝纫,后来就再也没碰过缝纫机,他20岁的时候(尽管年龄多了10岁),他的缝纫技术还是10岁的水平啊!
人们在成年后“要东西”“说服别人听从自己”时,不再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哭闹,可是“要东西”时那哀求哄骗威胁的思维没有变!只是在成年后“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用更为伤人的语言表达出来,像英对待斯科特那样;或者用摔盘子摔碗的杰瑞米的方式来攻击那个不满足自己的人;或像男女博士那样以离婚离家来威胁对方!更有甚者走上犯罪的道路。
“要东西”和“说服别人”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孩子成年后的生活,是人人都要学习的技巧,可是,这样重要的课程,我在大学、硕士、博士、博士后阶段都没有学过。这是我们做父母的要给孩子上的课。
原来爱孩子竟是这般的复杂深刻,原来爱孩子是如此艰巨的责任!要爱到能看到孩子以后成人了,会是一个怎样的妻子、妈妈;一个怎样的丈夫、爸爸!天啊,要有千里眼啊!
●思考:
人的快乐程度和人“要东西”的能力息息相关。父母自己要有很强的会“要东西”的能力,才能影响孩子们会“要东西”!培养孩子“要东西”的本领,增光他们的人格!
●教育感悟:
要想说服别人满足自己的需求,要先想到对方的需求是什么!
请“问题孩子”出谋划策
别让别人的说法绑架你
女儿四年级的时候,买了一套当时很流行的运动服。第一次穿运动服去学校,她非常想得到老师同学们的注意和赞美,当她发现所有的人都视而不见时,就想尽办法提醒别人注意她的新装,依旧是没人给予评价。最后,女儿忍不住问了一个朋友:“你看我的衣服怎么样?”朋友瞥了一眼:“好难看!”
女儿在接下来的两天内都很不开心,她不但不再穿那套衣服了,而且开始怀疑自己的眼光和判断力。别人的看法对她有如此深的影响,实在是个不可忽视的事。
再看看我自己,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是比较注意穿着得体的人。美国人最不吝啬的就是赞扬女士们的衣着。在公司上班,常有同事夸奖我的衣服漂亮,我当然喜欢那份被赞美的感觉,穿哪件衣服得到的赞美多,我就喜欢哪件。偶尔有朋友对某件衣服有些许负面评价,那说法总是影响我的穿衣选择,即使是自己喜欢的衣服也避免穿。每次再看到那件衣服时,负面的评价就会进入我的脑海里,心情也变得复杂起来。我的穿衣梳妆和情绪不自觉地受到周围人的左右,人家说漂亮,我就高兴半天,人家讲穿得不合适,我就懊恼一天。
看到女儿经历着我的经历,我才认真地想关于别人的评价影响我情绪的事。我一直都在被影响着,只是从来没有好好地去正视过!
为了引导女儿,我开始问自己:
为什么我允许别人的评价左右自己的情绪和生活?
我能让所有的人都赞同我的做法吗?
我要所有人都赞同我吗?
我同时也有问:
我的观点能像别人的观点影响我一样影响他人吗?
我的朋友同事有必要因为我的负面说法而破坏他们的情绪吗?
我希望他们受我那么大的影响吗?
别人有必要赞同我所有的想法做法吗?
答案都只有一个字:“不。”
我又问:“评价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其实多数情况下,评价就是一个人在某一时刻的一个想法,同一个人在下一个时刻对同样一件事、同样一件衣服的观点很可能都不一样。
我们没有必要把一个评价的负面性无限地放大来折磨自己,可是我确实曾被别人的评价绑架过几天、几个星期,甚至许多年的。
有人喜欢你的做法,有人不同意你的观点,有人根本就不在意你是谁你做什么,这,才是正常的。
我和女儿分享了上述的反思过程,并告诉她:“穿衣戴帽,只要自己觉得得体舒服就好,不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才开心。”
我也因指导女儿,在很大的程度上摆脱了别人驾驭我情绪的烦恼。这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美丽!
为了女儿少受别人观点的影响,我也注意讲一些故事给她同时提醒自己。能记得清楚的一个故事是:有两个朋友A和B到一个水果摊买东西,摊主非常的不友善,买了水果后,A笑着对摊主说:“谢谢您!”B不解:“他那么不礼貌,你不但不生气,还感谢他?”朋友A潇洒地回道:“我为什么让他来控制我的情绪呢?”
大半年后,我很希望知道女儿受别人评价影响的程度。我不想直接问她,就编了一个小故事,我们间曾有过下面的一段对话:
“天和,妈妈一个朋友的女儿穿了双漂亮的鞋子去学校,她的几个小朋友都不喜欢她的新鞋,她很难过。我朋友认为你是同龄小孩中很有主见的人,她让我问你有没有好办法说服她女儿继续穿那双鞋子,别受别人的影响太大?”
女儿仔细听完后,若有所思地问:“你朋友的女儿喜不喜欢那双鞋子?”
“喜欢!”我肯定地回答她。
“告诉她,最重要的是看她自己的感觉。”
听了女儿的建议,我对女儿说:“你如此智慧,一定很自豪!”
女儿坦白地告诉我,她已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别人评价的影响了,尽管她还是希望别人注意到自己的变化。我依然如此啊!你呢?
我们谈话后没过几天,女儿穿上了那套运动装,走前像是准备好要去作战的兵一样,我想她是真的要检验一下自己的承受能力了。
放学回来,她告诉我没有人说什么,也没有人注意到她的变化,她明白没有人会花时间关注她的一切,只有她自己在意她的一切,对她很重要的事情于别人可能无关紧要,自己的感觉最重要!
如何看待别人的想法,是我们每一个成年人每天都要面对的事情,我们头脑中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时刻影响着我们的情绪,甚至是决定。孩子如何面对他人的评价是我们一定要引导的,这样孩子长大后会少些烦恼。下面放上我和一位48岁的网友俊泽的对话,希望加强你对孩子如何正确地看待他人评价的重视程度。
俊泽:最近不顺利,遭别人笑话,这半年压力很大。
画云:是吗?你觉得那些笑话你的人爱你吗?为什么让他们左右你的情绪?
俊泽:最近可能负面情绪占了上风,要好好调整心态了。
画云:是的,自己内心强大了,外面的世界就变得广阔了,多看自己的好处。
俊泽:这个道理有时我也明白,但是打击一出现就方寸大乱,很容易受外界影响。
画云:这是正常的!你见过不受外界影响的人吗?
俊泽:可能我现在的状态是太容易受外界影响了。
画云:其实“外界”是什么,有时是我们的一些“胡思”+“乱想”,你承认吗?外界有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坏。
俊泽:对,有些东西确实是自己的“臆想”。
画云:其实就像你不关心别人的具体情况一样,别人也不那么在意你的情况的。我们都是别人的“外界”,你觉得你对别人的影响会有你的“外界”对你的影响大吗?
俊泽:还是我的“外界”对我影响大,我不觉得自己能影响别人,至少没有感觉到对别人的影响。
画云:其实就像你这个别人的“外界”不会认为自己对别人有那么大影响一样,别人作为你的“外界”也不会认为对你有那么大的力量的!但是,事实是:我们作为别人的外界对别人的影响远远大于我们自己承认的影响,只是别人没有告诉我们。如果你告诉你的“外界”,他们对你的影响,他们会非常惊讶他们对你的影响有那么大!我们都是在和“假想的外界”较劲!
内心强大不被别人的评价绑架是要在小事上一点点做起的,等到孩子成人后再指导可能就为时太晚了。
如何避免拖拖拉拉的习惯
儿子是个聪明的家伙,看不见他学习,成绩还不错。不过,有件事一直困扰着我,他小子做作业花很少的时间不说,通常都是在交作业之前对付一下。
最后一分钟做作业,对作业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我和他讲过几次都不好用。后来想起女儿小时候让她给朋友女儿出主意(关于穿鞋)的方法,我和儿子如法炮制了一下。
“我朋友的女儿凯特(Kate)跟你年龄差不多,她非常聪明,在学校成绩很好,钢琴比赛常常得奖。就是凯特每天都是先把别的事情做完了,才做作业,睡得特别晚,她妈妈怎么跟她说,都不见效果。她妈妈知道你总是老早就睡了,想让你给凯特出出主意,看凯特怎么安排时间她也能早点完成作业,早点睡觉。”
儿子看着我:“嗯,哈哈哈,其实这个也是我的问题,这样吧,我来研究研究。”于是开始在网上查询如何避免拖拖拉拉的习惯。
不一会儿子就找到很多资料,我让他告诉我最重要的三点,儿子总结并发挥着:
第一,每天把要做的事情列下来,然后按着重点排好顺序,保证先把作业做完。
第二,在做作业的地方,把一切分散注意力的物品都拿走,像我是我的手机,问一下凯特分散她注意力的物品是什么。
第三,要提醒凯特完成作业后,她能得到的一个奖励是什么。让她在纸上画一张小图片。比如我喜欢看口袋妖怪,就画一个电视屏幕,或者口袋妖怪,提醒我做完作业的好处,鼓励我好好完成作业。
儿子出主意后,自己开始慢慢地在改。比如做作业的时候,把手机给我保留,写下口袋妖怪的字样,等等。我也常常“转达”虚构朋友对儿子的感谢,说虚构凯特最近开始睡得早了些。我当然不忘表扬儿子帮助了别人,进步了自己。
仔细检查考卷,不丢马虎分
在孩子们身上用这样的方法很有效果后,我也把同样的方式用在我的学生身上。下面是我给家长信的中文版:
家长朋友们:
我的女儿快大学毕业了,我的孩子比你们的孩子大些,我的妈龄比你们的长些。在和一双儿女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处理孩子问题方面的经验,也许能帮到你们。
(我分享了上面的关于女儿和儿子的故事。)
如果你愿意,请告诉我你孩子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会就你孩子的问题给他留作业。你孩子的作业将是让他给“另一个有同样问题的小朋友”出主意,用演说的方式来完成。名义上是帮助别的孩子解决问题,事实上是让你的孩子想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的做法得到很多家长的积极响应,下面是两个学生也是兄弟俩的作业。
马克斯(Max),10岁,非常聪明,考试的时候总是争取第一个交卷,因检查不周,常马虎犯错。下面是我写给马克斯的信的中文版:
亲爱的马克斯:
你近来在声音和形体语言方面都有很大进步,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马克斯,我需要你的帮助……我朋友的儿子吉姆(Jim)和你一样大,非常聪明,做事情比班上任何人都快。可是,他的成绩并不是最好的,因为他总是不认真检查试卷,着急第一个交卷,常常因为马虎丢分。
你看起来比同龄人成熟,你能给吉姆出出主意,帮助他改掉不检查试卷的毛病吗?请以此为题做一个演说。你可以参照我给你的下面三点来写,不过尽管放心用你自己的想法。我的三点是:
1.为什么仔细检查答案不急于交卷非常重要?
2.有哪些办法可以帮助吉姆更仔细地检查试卷,有更好的自控能力?
3.老师和父母怎么能更有效地帮助吉姆?
谢谢你的时间和智慧。
Love,
Ms.Lisa
下面是马克斯的演说稿的中文版。
吉姆:
我知道你很聪明,但这不意味着你可以草率地做事。
你只有仔细地检查考卷,不丢马虎分,才能得到你的聪明程度应该得到的分数。
考试不是赛跑,看谁更快。如果你认为试题太简单,就做到100分,这样你就可以向老师要更有挑战的题目来做,如果是数学课,你可以通过考试去跳级。
如果你喜欢玩游戏,你在玩很高级别游戏时是绝对不会马虎的,是吗?学校的事情也是一样,专心做好,多检查几次,得到100分才是真格的。
我知道你要做班上最好的学生,所以做对题目不马虎才是你应该做的。
上课时,怎样不随便讲话
马克(Mark),8岁,是个在课堂上不听讲、想什么时候说话就说话的家伙。我和马克的妈妈希望他能够改正这一点。下面是我写给马克的信。
亲爱的马克:
我知道你是个肯动脑筋的学生,你一定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请帮忙!
我朋友的儿子BJ和你同龄,非常机灵的小家伙。不过,BJ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自言自语或者打扰其他的同学,你能写篇演讲稿帮帮BJ吗?如果行,帮BJ想办法就是你这个星期的作业。
你可以参照我给你的三点来写,或用你自己的三点也没问题。
1.为什么不打断别人的谈话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2.怎样能够做到讲话前先举手,等待老师同意BJ发言?
3.老师和家长怎么做会帮助BJ改正?
谢谢你的时间和分享!
Love,
Ms.Lisa
下面是马克的演讲稿内容:
BJ:
我和你有同样的毛病,总是打断别人的讲话,你听听我的演说,你就知道怎么不再打扰别人了。
如果你打扰别人讲话,你就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你就不可能把课堂的作业做好。你说话时,你的同学听不见老师在讲什么,老师也受到打扰,这是很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现在我告诉你怎么做,你要说话之前,先把要问的问题写在纸上,集中精力把你的问题写清楚,然后举手,等着老师叫你。
你可以和父母商量好,你做得好的时候,父母给你一些奖励;做得不好时,给你一点儿惩罚。
BJ,我希望你按着我说的去做,从现在开始在学校表现好点儿!
一年前让我非常头痛的捣蛋鬼马克,现在在我的课堂上是个受人尊敬的学生,真真不再随便讲话了;据他们的妈妈说马克在学校的成绩越来越稳定,数学还跳了级。每每看到这两个孩子的进步,为人师的喜悦填满心间!
给想象的人物做顾问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我希望他们自己找问题,因此统一命题来写演讲稿:
1.内省:深度挖掘是什么阻止你达到你的目标。
2.创造:创造一个和你有同样问题的假想人物,想象一下假想人物日常所遇到的问题。
3.写一个演说:利用演说给你想象的人物做顾问解决问题。演说稿子形式不定,可以是论证文、小小说、故事、诗歌,等等。
我要求高年级学生关注彼此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个做法得到学生们的认可。在安全的互相支持的环境下,当众“间接”说出自己的问题,讲出解决方案,自己领导自己,改善自己的同时得到同伴友好的关注、监督和支持,一起成长!
我的学生不管年龄大小,在给别人建议的同时,不仅帮助了自己,也帮助我如何有效地处理学生的问题。求有问题的孩子来解决问题,他们反过来也帮助我来帮助其他的学生,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感觉真好!
让有问题的孩子帮忙解决问题的方式一直得到父母的赞赏。因为他们看到孩子实实在在的变化。还有,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听到同伴们的不同问题,也为自己不正确的行为提供改正的参考。因为年龄相仿,孩子们的主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效果良好,强烈推荐“请‘问题孩子’出谋划策解决问题”的做法!
●思考:
没有人愿意听到别人的批评,不管指错者的用意如何。父母指出问题是为了孩子好,可是因为方式不当,结果是“屡骂不改”“屡训不灵”。不管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因为我们的做法没有说服力,达不到指正的效果。我鼓励大家通过让孩子为别人的问题想解决办法的方式,间接地“说服”孩子自己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教育感悟:
请“问题孩子”出谋划策,间接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宽容力
曼德拉的宽容
南非总统曼德拉曾被关押27年,受尽虐待。他就任总统时,邀请到场观礼的宾客中,除了各国政要、达官显贵外,还包括三名当年曾虐待过他的监狱看守。曼德拉起身向看守们致敬时,现场静得能听到针落地的声音!
曼德拉事后接受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采访时说:“当我走出囚室,迈出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
读曼德拉的故事,让我有心灵被净化的感觉!
你也许说,曼德拉是伟人,小人物很难如此大度宽容。
下面我来记录我儿时的一个故事,非常非常普通的农民的宽容!
两个老人的屈辱与宽容
那天村里召开批斗“地富反坏右”的大会,全村的人都聚在村上的小学校里。
主席台上站着一左一右两个兄弟。哥哥15,弟弟12。中间是两个年迈的老人。左边是奶奶,右边是姥爷,哥哥站在奶奶这边,哥哥是奶奶的长孙,掌上明珠;弟弟站在姥爷那边,弟弟长年吃睡在姥爷家,姥爷没儿子,疼外孙胜过生命。
批斗会开始了,哥哥站在右边,举起右手的同时,左手使劲按着奶奶已经低下的头,高喊着:“打倒王王氏!”王王氏是奶奶的名字;弟弟按着“低头猫腰”的姥爷的头,叫喊着:“打倒地主李永庭!”李永庭是姥爷的名字。
在所有人都跟着兄弟俩大喊“打倒老地主”的愤慨声中,一个7岁的小女孩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她的眼睛瞪大到了极限。她的手没有举起来,但她的拳头握得比所有在场的人都紧。她怒视着兄弟俩,眼泪是靠着咬破下嘴唇控制住的。她根本不知道那兄弟俩是在老师重在表现的逼迫下不得已的行为。她不明白那人人都称道的两个孝顺孙子怎么一下子都变成了恶魔?那是她人生第一次体验真正的愤怒!
忽然,小女孩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她的眼睛开始四处寻找,找爸爸!火爆脾气的爸爸、对奶奶言听计从对姥爷毕恭毕敬的爸爸一定可以收拾这两个恶魔。当她的眼睛落在一个小角落找到她的爸爸时,发现爸爸头低着,手也举着。
“什么?什么?那是爸爸吗?”小女孩差点儿叫出声来。她被爸爸的表现惊傻了。“难道爸爸他,他也要打倒奶奶和姥爷?”那是她人生第一次体验无望的悲哀!
那个悲哀、愤怒、无望的孩子就是我。两个老人是我亲爱的奶奶和姥爷。
批斗会后,我到教室拿了书包,就急着赶回家,想着一定要替奶奶出口气。
好像奶奶也刚进院里,父亲和两个哥哥急忙从屋里冲出来。父亲二话没说,就背起奶奶。奶奶开始挣扎了几下,还喊着:“不用你和那两个小王八羔子管我!”父亲没有放手,两个哥哥小心翼翼跟在后面扶着奶奶。原来父亲、哥哥们没有和奶奶划清界限?本来我想说的话咽回去了。
父亲把奶奶放在炕上,两个哥哥不敢抬头看奶奶,左右各一个给奶奶脱鞋,打开奶奶的裹腿布,再帮着奶奶脱掉袜子,父亲端来早就准备好的温热水,让奶奶泡泡脚。没有人说话,没有人交换眼神,屋子静得让人恐慌。奶奶木讷的神态和那个我熟悉的坚强的她形成很大的反差。以往批斗会回来她不开心,但很少木讷。原来奶奶也有吃不消的事情?本来我想说的话咽回去了。
过了不知道多长时间,哥哥们和父亲才开始问奶奶水的温度如何,是否想吃东西。奶奶没有什么反应。奶奶泡过脚,全家开始吃饭。母亲把高粱米粥端给奶奶,还有小葱豆腐。那年月能吃上豆腐很不容易。奶奶说不想吃,就习惯性地把豆腐分给孙儿们。就在大家互相谦让时,两个哥哥几乎同时哽咽着:“奶奶,我不是人。”接下来的一幕让年幼的我又一次呆住了,奶奶、父亲、哥哥们都哭出了声。奶奶断断续续地说:“奶奶……能不知道……你们是……不得已吗?”本来我想说的话咽回去了。
天渐渐黑了下来,是二哥去姥爷家过夜的时候了。二哥好像一直缠着父亲说着什么,我只听到父亲说:“好吧,我陪你去。”后来知道那天二哥见到姥爷时,姥爷正闷闷地抽着烟,看见父亲,没吭声。二哥低着头:“姥爷,老师强迫我。姥爷,我不是人。”姥爷慢慢地转过头来,用烟锅子敲着鞋底儿,几乎平静地不知是对自己还是对二哥说:“这社会,还不知道多少人在被迫下做着伤天害理的事。”然后拍拍二哥的头:“孩子,姥爷知道你是不得已。”我实在不敢相信有“倔子”别号的姥爷就这样饶了二哥。听了父亲的描述,本来我想说的话咽回去了。
多少年以后,才知道奶奶、姥爷的做法叫宽容!
本来我想对父亲、两个哥哥说的话一直没有说出来。
奶奶1972年病故于心肌梗死,她是我认识的最善良最宽容的女人;姥爷1974年因受气无奈自尽的,他是我知道的最善良最宽容的男人。谨以这篇小文来纪念我人生中非常挚爱的两位老人。他们教会了我宽容。
上面的故事我都跟女儿讲过,平时也和她讲宽容的重要。下面的故事是她和我一起经历过的一段往事,这段往事让我们明白宽容做起来是多么的不容易,但是我们真正地体验了宽容他人、走出自己精神枷锁的感觉!
宽容让母女俩走出精神炼狱
女儿六年级的时候,与两个朋友A和B有过一次冲突,是因为网上的一些互相留言造成的,双方都有问题。
A和B在学校对女儿恶言相对,讥讽、谩骂。天和开始不敢告诉我她惹了事,后来A和B在校车上把很多座位占下,不让女儿坐,她才肯告诉我。我跟着上火,不过孩子小,有冲突也是难免的,我有挂念,但没担心什么。
后来,A和B竟联合起女儿餐桌上的很多同学,造谣说女儿讲过那些同学什么样的坏话,而且把那些坏话都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还找到“证人”给证着。
女儿学校学生的午餐桌人员是固定的,将近一个星期,餐桌上没人理睬女儿,要是有和她说话的,都是在指责女儿说过人家的坏话。女儿受不了这样的对待,有一天给我打电话说她实在没有地方吃饭,只能去卫生间吃,她不想再上学了。
接过女儿的电话后,我只感到呼吸困难,拿着水杯的手在发抖,腿也在打战。在美国,常有青少年学生忍受不了同学的“群起进攻”,身心出问题,进而自杀的现象也有发生。
那是女儿最需要我的时候,我不知道如何处理,只知道要去学校寻找帮助。反映情况后,学生顾问说孩子们的事情主要是在网站上的斗嘴,而且是课外发生的,学校不能管。我跟学生顾问提到A与B的造谣,顾问说:“这样的事情都是你的话对抗我的话,不能找A和B来谈。”我才明白顾问在等着更坏的事情发生了再管!什么逻辑?!没办法,找A和B的家长,希望他们能够说服自己孩子,给天和一点空间。
实在是非常的不运气,那两家的家长刚好都有事不在达拉斯。那是我人生中一个“紧急状态”时期。孩子有困难,我帮不上忙。
我是那种不怕苦不怕难的人,很少有什么事儿让我睡不着的。可是那时我失眠了。长夜里,我担忧着女儿第二天的情况,我找不到帮助女儿的人,我怎么能让她相信她是安全的?女儿夜里翻来覆去睡不了,床的每一个响动都在提醒我女儿的忧虑,我真的担心有什么事情会发生。那些天女儿放学,一定要给我电话,我知道她安全到家,才能平静。那些天我的老板非常支持我,把应该给我的活儿都派给了别人!
好在这样的状态被A和B的嚣张给停止了。
A在网站上扬言要和另一个高高大大的女孩打天和,B要把女儿告到少年法庭。
我终于有了顾问要的证据。我直接去了校长办公室,副校长接待了我。他听了我的介绍和担忧,告诉我他马上处理。副校长亲自告诉A停止虐待行为,她对天和的威胁是学校不允许的。
副校长给了A警告,告诉她学校在注意事态的发展。A非常害怕,没再找女儿的麻烦,我和女儿才开始放下心来。
那天晚上我收到副校长的e-mail,让我到学校见他,看我对这件事的处理方面有啥想法,他说他对这个事情非常在意,可能会给A校内禁闭处理。
学校要惩罚A,我呢?我要不要借助学校惩罚她?A的行为带给我家庭“紧急状态”,我的孩子和我都有夜不能寐的煎熬,我多日无法正常上班,担心A会有暴力行为,担心其他孩子找女儿“算账”;我孩子吃饭、睡觉、坐车都不能正常,心理上的痛苦用什么来补偿?从情感上讲,我有过让A受罚的念头,但是她受罚,我手发抖腿发颤的经历就没了吗?女儿经历的所有的心神不宁就在记忆里消失了吗?惩罚就能给A带来正确的行为吗?
作为一个长辈,作为一个喜欢探讨教育的人,作为“受害人”的妈妈,我到底怎么做才是对孩子们负责?我怎么利用这样的机会教女儿,教A一点人生的道理呢?
A还小,她需要的是成年人用正确的方式处理这件事,而不是简单地惩罚她,她需要我、女儿还有校长的宽容,需要成年人的引导。
我想起圣雄甘地的话:“弱者永远不会宽容饶恕,宽容饶恕是强者的特质!”
担惊受怕后,来宽容让你担惊受怕的人,做起来的难度与说起来比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不过,我还是想在A的成长过程中,做一个宽容她的成年人。
女儿不敢相信我会有这样的想法:“不行,这个我绝对不答应,我经历的心惊胆战怎么办?那么多谣言怎么办?原谅她,谁来负责我受过的伤害?难道A不需要痛苦一下吗?”我完全理解女儿的反应,我想你也一定理解她的心情。
我提醒女儿:“我一直都希望你成为一个宽容大度的人,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地尝试着给别人一个机会、宽恕别人的过失,我们来体验一个真实的过程怎样?”
我告诉副校长:“惩罚会把A吓倒,会停止她的粗暴行为,可是A仍旧不知道面对冲突时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我不希望给A惩罚,我希望学校教A如何处理冲突。”
副校长知道我的决定后,很感慨;A的父母知道后,很感激!宽容了原谅了,事情就过去了;不宽容不原谅,那个事情就永远留在那里伤害你。做不到宽容,就等于把自己“锁”在自设的牢笼里;做到了,面前一片自由的阳光。宽容带给人内心的平静是极为美好的感觉。
海岩说:“一个人能够或者说敢于原谅他人,是强者才有的能耐,是能者才有的美德。不管这是不是一种自找台阶自我平衡的阿Q精神。无论如何,学会宽容怎么说也是一种成熟的象征。”
●思考:
“宽容”,说起来容易,写起来不费力,做起来需要勇气和眼泪!曼德拉做到了,他的做法感动了那三个看守,感动了世界!我的没有文化的奶奶姥爷做到了,在我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我原谅了A,女儿原谅了A,她们在人生的岁月里,一定会原谅“对不起”他们的人!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宽容,让他们的人格因宽容而闪光!
●教育感悟:
在自己受到严重伤害后,有度量宽容对方,是大气成熟的象征。
感恩力
陶行知的四粒糖
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他的同学,当即制止,并令王友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见他。
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一下,如果你是校长,看见王友打同学,你会如何处理?
陶行知回到校长室时,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陶行知从口袋里掏出一粒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
我不知道你现在如何反应,我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时,也惊疑地瞪大了眼睛!
陶行知又掏出一粒糖:“这第二粒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制止你打人时,你就立即停止了。”王友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我,也没想到!
接着,陶行知掏出第三粒糖:“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个男生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说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听到这里,王友甚为感动。我,也甚为感动!
王友哭了:“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要是我,我也会马上认错的!
陶行知笑了,马上掏出第四粒糖:“因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粒,我的糖没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我好想让陶行知做我孩子的校长,你呢?如果“万岁”这个词灵验的话,我会将其用在陶行知身上。这个世界太需要他了!
“捕捉”美,会变美
发现最好时刻的我
十多年前的一个圣诞节,我们全家到密苏里去看路易斯大拱门,住在希尔顿饭店。那次最大的收获是在希尔顿饭店的房间里发现的“发现最好时刻的我”的卡片。
习惯国内那种时刻对坏事情提高警惕的思维习惯,我还真的吃了一惊,还以为自己理解错了。雇员待客人好是应该的,雇员好不需要向他们的领导反映,雇员有问题才找他们的头反映,对吧?
饭店提供这个卡片的目的是希望客人、经理和同事有机会“举报”雇员做了让希尔顿发光的事情。理念是:好的行为值得关注、值得庆祝,值得放大。
说来有意思,看了那个卡片,我不自觉地开始找寻雇员做得好的地方,不知不觉中人家做得好的地方变得不再是那么应该的了。有了这样的心态,我和希尔顿服务人员间的关系变得亲近了很多。
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寻找别人好处的时候,我们的心善良了很多;当我们以“你不好好侍候我,老子就找你老板”的方式和服务人员打交道时,我们的注意力都在找别人的碴儿,看人家做错了什么,心之间的距离自然拉大了。
旅游回来后,我开始把“发现最好时刻的我”的思想用在和家人相处上,效果自不必说,后来又用在课堂上。
赞扬问题学生
埃迪(Ed)在自己的学校里,是个问题学生。他在我的课堂上不听讲,有时还在教室里随便走动。我曾一度有些恼火,恼火他不改变,恼火自己的办法不灵。
这样的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的批评指正和同伴们的不予理睬,和他讲道理真的没有用。我和Ed的沟通有改变,还是从和一个家长的对话开始的。
理查德(Richard)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就是在自己学校上课时不听讲,为此老师打电话给理查德的妈妈好多次。老师家长两边夹攻,理查德会好些,可没几天,又出问题,他妈妈打电话给我:“你从来没有跟我抱怨过理查德,他在你那儿很高兴的,你帮我分析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我想知道理查德表现好的时候,你和他的老师都做些什么?”我好奇地问。
“没做什么啊!老师高兴他不捣乱了,不再抱怨。老师不找我,我这也挺开心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吗?他那会儿听话啊?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做什么?”理查德的妈妈让我给问糊涂了。
“人家理查德做得差的时候,你们每天都盯着,整天讲人家。人家好了,不捣乱了,没人说一个字,你觉得理查德心里能高兴吗?”
“真麻烦,好是应该的啊!”电话那边有一会儿没有声音:“嗯,不过你说得有道理,我有进步的时候,没人表扬我,我也没动力啊?!”理查德的妈妈突然醒悟过来:“明白了,是我做得不够好!”
“别往心里去,其实这是大多数人的误区,孩子改正了,一切就大功告成了,对孩子的功只字不提。”
“那怎么办?要是我跟他说的话,该怎么说?”
“理查德在学校不惹事的时候,你怎么个感觉?”
“他在课堂上注意听讲后,老师很开心不抱怨,我这里就轻松了很多。”
“那你对他的努力是不是很骄傲?”
“嗯,骄傲倒不一定,但是很满意。”
“那你就把刚才和我说的话跟理查德说一遍就行了。最后别忘了谢谢他的努力!就说你的真实感受和感恩。”
当孩子一切正常,我们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事儿。其实这一切正常的背后也有孩子不给大人添麻烦的努力。我们心里常为孩子懂事而感幸运,就是不说出来让孩子知道,因为我们有时害怕表扬孩子后孩子会骄傲。
感谢不是表扬,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感谢孩子会让他们感动的。我们要求孩子对我们的奉献要感激感恩,我们也要对孩子的努力配合而随时感激感谢感恩才是。
跟理查德的妈妈谈过后,我才明白我经常表扬理查德的努力,偶尔有些小问题,也没去计较,孩子嘛。可是Ed是太捣乱了,我很少注意过Ed的优点。我决定在Ed做得好的时候及时给予鼓励。打那以后,他如果坚持10分钟没捣乱,我就会和他击掌一次,有时我故意轮空,逗他笑。他如果有30分钟做得好,我会让同学们对他的努力给一次鼓掌,Ed现在不仅在我的课堂上好多了,在他的学校里也少了很多的麻烦。
●思考:
问题孩子的生活中不缺讲大道理的成年人,不缺看他们不顺眼的同伴,他们缺的是他表现好时啦啦队的鼓励。孩子有问题是正常的,大人纠错是正常的。大人要改变常规的思维习惯,抓住问题孩子“没问题”的时刻,认真地表扬,真诚地感谢、感恩,这会给孩子带来自我改变的动力!为人父母为人老师的美丽也在这里!
●教育感悟:
关注问题孩子的优点,有助问题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学会欣赏自己,感恩自己
“你寻找过最好时刻的自己吗?你有正式地赞美过自己吗?”我这样问我的学生后,大家都非常的吃惊:“什么?赞美我自己?为什么?”
“赞美自己让自己心情好啊。”
爱开玩笑的妮娜(Nina)说:“我有很多好的特点,一直等着别人来赞美,可惜没人注意到,你说我可以赞美我自己,是吗?”
“那,那到底怎么做啊?”妮莎(Nisha)问道。
“我们知道怎么赞美他人,可是不知道怎么赞美自己,是吧?你一意识到自己有进步,不一定完美,就可以做下面三件事:
1.表扬自己的具体进步
2.告诉自己进步后的感觉
3.鼓励自己继续加油
这时,爱舍俐(Ashley)急着举手:“我要试一试!”
“今天埃莉(Elie)没带午餐,我和她分享了我的,她很感激我。帮助Elie让我感到开心!我会努力帮助更多的人。”
11岁的内森(Nathan)说:“今天朋友请我吸烟,我没答应。我没违规,我很自豪。我觉得我不受其他人的控制,面对烟酒和毒品,我会保持这样的态度。”
9岁的Lily说:“上次我的数学得了80分,这次86分,我很自豪自己的进步,我要好好努力,争取下次大考拿到更好的成绩,我感觉很好!”
“太好了!注意,赞美自己的时候,要和赞美别人一样,要诚实!记住每一点进步都是值得感恩自己的。”“表扬自己,让自己感觉好,就是在爱自己!当我们对自己感觉好的时候,我们也对别人好一些!”
在课堂上,我常有意识地让孩子们停下来,想想自己那天的进步,表扬一下自己。你就是能用肉眼看到,停下来的那一分钟时间带给孩子的是多美好的感觉,生命的色彩在那一分钟格外斑斓!
●思考:
让我们从现在起,一起“找寻最好时刻的孩子”,及时感谢!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学感恩。感恩的人,人格多温暖!
我们也要学会赞美自己,从而带动孩子赞美自己好的行为,增强他们爱自己的意识,一个会爱自己的人,人格更完善!
●教育感悟:
“捕捉”最好时刻的自己,温暖自己;发现最好时刻的别人,温暖别人!
倾听力
人际交流中,用到听、说、读、写。那么我们对它们的学习顺序、利用率和重视度是怎样的呢?请看下表!
听说读写
学习顺序最早第二早第三早最晚
利用率最高第二高第三高最低
重视度最不重视第三重视第二重视最重视
听,这个我们学习最早、用途最多的交流手段,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里,我们就来说说倾听的事情。
且慢,给孩子时间把话说完
那次我家请朋友来作客,也邀请了女儿的朋友格瑞斯(Grace)一家。格瑞斯和女儿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她常来家里,但我们和她的爸妈不熟。
“今天有件事太离奇了,你知道珍妮·马丁(JennyMartin),对吧?她前两天开口跟我和盖瑞(Gary)谈宗教了。”格瑞斯跟女儿说这件事的时候声音并不是很高,可是偏偏让从她身边走过的妈妈给听见了,她妈妈就开始吼了起来:“什么什么?谁跟你传教?传什么教?我告诉你,我们什么都不信啊,你听见了吗?”
格瑞斯实在没想到她妈妈会这样打断她和天和的谈话,出于礼貌,格瑞斯冲着天和尴尬地笑了一下,然后转向她妈妈:“妈,您不知道上下文,我在和天和聊天,没有人传教,您别瞎打岔。”格瑞斯的妈妈就是不依不饶:“你得给我说清楚,你没信教吧?这事你可不能胡来!”人家妈妈还真的认真起来了。
“妈,您别急嘛,真的没骗您!”
“不行不行,这事你得给我说清楚,那人给你传教,咋没给天和传教呢?”格瑞斯妈边说边靠在格瑞斯旁边的沙发扶手上。
格瑞斯是个修养非常好的女孩,看见她妈妈在朋友面前那样坚持,还是非常平静地说,“妈,珍妮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她是有名的不传教也不谈宗教的人。”可能受格瑞斯平静和礼貌态度的影响,格瑞斯妈还真的不吵了。格瑞斯继续着,“那天盖瑞非常好奇,问珍妮为什么不像有些基督徒那样谈宗教、传播信仰。”格瑞斯的话还没有说完,天和来了兴趣:“这也是我特想知道的事情,珍妮怎么说的?”有了女儿的介入,格瑞斯妈妈就没再说话。
“珍妮说她认为宗教是很个人的事情,她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任何人,她能做的就是好好做人,遵循基督的教诲,活出基督的样子,用实际行动来影响他人接近基督教,而不是靠嘴巴。”
“哦,这珍妮很成熟。对了,我去拿水喝。”格瑞斯妈给自己找了个下台阶走了。格瑞斯妈很幸运,因为格瑞斯非常懂事。否则,一次争吵是难免的。
你有像格瑞斯妈妈那样过吗?还没等孩子把话说完就断定已经知道孩子在谈论什么吗?我以前没少那么做。
用心,没偏见地听孩子的故事
女儿小的时候,喜欢告诉我她和朋友的事情,有时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开始指导,甚至训斥,结果常常女儿的故事没讲完,我们就不欢而散。女儿也就不愿再给我讲故事了。如果你在嘀咕为什么孩子不跟你说他的事情,也许你要想想平时他跟你说话的时候,你有没有像我一样“及时”纠正孩子啊?
对沟通方式有了更多了解和实践后,我一个很大的进步就是学会倾听,让孩子把故事讲完。
倾听本身对于父母来说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生怕孩子走弯路,习惯了及时给孩子指点,知道孩子有问题,不马上指正太难了,对吧?现在我来和你分享女儿讲述自己的故事时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1.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没有偏见的听。什么意思呢?当女儿说的离我对她的期望相差很远时,我会忍住不打断她,不告诉她我的“正确”观点,不批评不排斥。告诫自己:“我还不了解事情的全部,如果我现在就说话,我的指点将是片面的,或是不公平的,孩子也许不告诉我所有的事实。我一定要挺住,要抓获全部‘罪证’!”
2.听的时候,不但用耳朵,还要用心听。眼睛看着孩子,身体前倾。我听女儿故事时,她开心,我跟着笑;她苦恼,我跟着皱眉。让我的形体语言时刻都替我“讲话”,给出我100%的注意力。不管做什么,就一个目的:让孩子把全部故事讲完。
不过,我在大脑里会记录她说的“错”话,做“错”的事情,以备后用。
3.孩子说的时候,她是主角,我不多说话,需要的是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想、去感受,要说的基本上是肯定她的情感的:
“真的?”
“是吗?”
“难怪你不舒服!”
“我同意!”
“能理解”。
“可以想象。”
不明白的地方要澄清:“我没太明白,你是XX意思吗?”记住千万不能否定孩子的情感,那样他就没心思再说了。再说一次:“不管做什么,都是一个目的:让孩子把全部故事讲完。”
4.听孩子故事的时候,我是不接听电话的,因为任何事都是可以等的,孩子肯和我们讲自己故事的机会太宝贵了,有我们时间的第一优先权。
5.听完后,不管孩子说的事情有多过火、多不合理、我多么的不能接受,首先要感谢:“谢谢!你的故事让我对学校的生活有更具体的了解,更理解你的处境和看法。如果时间倒流,我还是个学生,也许我也有相同的做法。”这样她觉得离我更近了。她会更深入地与我探讨,下一次她还找我说故事!
6.如果孩子有很好的见解,我就夸奖几句;如果孩子这时还是不舒服,给一个拥抱。你要做的就是让孩子觉得你肯定他,他得到了鼓励,下一次出状况,他倾诉的对象还跑不了是你!
7.如果我反对孩子的说法的话,现在不是指出的时候,因为我还没来得及好好消化孩子所处的环境,还没有想好如何“指正”,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听到孩子更多的故事。我就一定得放长线,不是钓大鱼,而是钓更多的鱼,大的小的老的少的(故事),都要钓。孩子跟我多分享和老师朋友的故事,我才会了解孩子的思维和成熟程度,更好地指导孩子。
8.女儿讲她的故事时,我在头脑中记录着她的“错”话和“错”事,一两天后,等我确信我指出她的问题,她能听还不影响她继续和我分享故事的情况下,就来和她探讨她的“错”。通常一两天后,她不再那么激动,我又“口有择言”,大多数情况下效果都不错的。在这种没有压力、舒缓的气氛下,她会尝试从另一个角度重新看待事情。
9.偶尔女儿会说:“妈妈,谢谢你当时听我讲完没有说教我,因为当时我不会听进去的。”女儿这样谢我,我才明白孩子知道我很在意她的情感。有这样的基础,就是我偶尔处理不好,因为孩子知道我在努力帮她、我也在成长中,她会原谅我的。
有时在听孩子讲的过程中,不用指点,孩子讲着讲着自己就明白了。
天和:中校(天和军事训练课老师)这两天做事很离谱。
画云:是吗?怎么回事?
天和:他太偏向了,昨天亚历克斯(Alex)迟到了,中校一点儿面子都没给留,当着全班的面把Alex数落个体无完肤,Alex很下不来台。今天詹姆斯(James)也迟到了,可是中校不但没有数落James,还玩笑说不让James毕业。
画云:真的?
天和:中校总是跟我们讲做人要公正,尤其是有领导职位的人,可是他自己都做不到公正。Alex今天跟我说的时候,气得不得了。我很看不过,就这事得和中校谈谈。
画云:你想好怎么谈了吗?
天和:还没有。
(……沉默……)
天和:想想这事也许不完全都怨中校,其实Alex确实比较懒,有次地区考核,中校是千叮咛万嘱咐,任何人都不准迟到,结果就是Alex自己姗姗来迟,影响了整个团队的成绩。哦,Alex昨天的迟到说不定是让中校想起了上次考核的事情。
画云:有道理。
天和:我还是要先和Alex谈谈他的迟到问题更为妥当。
画云:好主意。
这里我没有评判女儿的说法,也没有给出建议,她释放了自己对中校的不满,通过没有负担的谈话,自己找到了办法。
●思考:
原来女儿和我讲事时,一得知她有问题,我就会马上指出来,还感觉自己很尽责。可是,我发现尽管我“及时地”指出她的错,她改正错误的效果非常不理想。后来明白,孩子跟我讲她的事时,不管她是对还是错,都是她对我的信任。因此我首先要做的是维护这份信任,让她没有顾虑地把自己的故事完全说出来,帮助我有效地帮助她解决问题。倾听、不及时批错饱含着厚实的爱!
●教育感悟:
指出孩子的问题前,耐心倾听;指出问题时,先考虑效果!
教学生倾听的三部曲
多年来,为了让我的学生们明白倾听的重要性,我和新生一直都在做下面的活动。
1.把学生分为A、B两组,叫B组的学生到教室的外面等着。
2.告诉B组的学生,他们将回到教室,在一个伙伴旁坐下,给那个伙伴讲故事。B组同学自己决定讲什么故事,但一定是对B的生活有重大影响的事情,或者讲B们认为最有趣的事情。比如,家庭旅游,和朋友的游戏,他们喜爱的一本书、一部电影,等等。B自己选题,准备2分钟的故事。
3.室内每一个A的前面有一把空椅子,任B们选择。
4.告诉A们:B们一会儿会回到教室,随便找一把椅子坐下。每一个A都会有一个B配对(如果是奇数的话,剩下的一个只好做观察员)。B坐下后,会分享他们的故事,A的任务是头仰向后背,眼睛不看B,可以玩自己的手,或者笔,等等。我在B开始讲后大约25秒敲桌子,听到声音后,A们身体前倾,和对面的B用眼神交流,不再玩手或笔。这样30秒后,我再给信号,A不但要保持第二次的一切,还要常点头,礼貌地问问题,或者澄清不明白的地方。
5.让B们进屋,找到座位开始给对面的A讲故事。下面是我的观察:
a.我发现有的学生不管对面的人什么样子,坐下来就讲。有的看到A根本没听,就不讲了。还有一些学生看到对方根本就没在听,从头就没开口,等着对方作出听的姿态。
b.我第一次敲桌子给出变化信号,A们身体前倾,和B用眼神交流,不再玩手或笔。我发现原来没精神头的B来了精神,原来没开口的B开了口,A和B的交流不一样了。
c.我再给出信号后,A和B开始对话了,以B为主,A认真听,不时给反馈;B认真地继续自己的故事,整个房间的气氛有很大的变化,A和B一开始的僵局不见了。
6.一起讨论关于听的艺术,有的B会说:“我曾经就像我的伙伴儿一开始对待我那样对待我的父母,现在我明白为什么爸妈那么不开心,他们讲话的时候让我看着他们的眼睛,我就是不看。”有一个A说:“我没有这样不听别人讲话过,对别人这样的不尊重,心里不舒服。”
高中生们的讨论让人思考,一个B学生说:“生活中朋友告诉我的也许不是对我很重要的事情,可是朋友说的事情对他们尤为重要,我应该用心听。”另一个B学生说:“有些事情可能对我自己重要,别人并不感兴趣,我应该从别人的形体语言知道人家是否愿意听,如果人家不想听,我就应该快速结束自己的故事,改换话题。强硬地让人家听也不礼貌。”
●思考:
你说我们今天听孩子讲话的方式会不会是我们老的时候、他们对我们的方式?我们今天给他们多少耐心,他们就会给年老的我们多少耐心?你想为孩子将来更好地听你的故事,现在开始耐心地听他们讲话吗?
倾听孩子,在意他们的感受,让他们把故事讲完,在孩子能接受我们的“说教”时再“说”他们,“教”他们,你怎么看?
●教育感悟:
倾听是对他人至高的尊重,倾听中体现人格魅力!
领导力
“三明治”点评,别人既喜欢又感激
“我从来没见过杰姬(Jackie)那么伤心过。”11岁的女儿非常认真地告诉我。
“杰姬?杰姬不是一向都很乐观的吗?怎么回事?”我很关切。
“杰姬今天有个口头报告,Mrs.G问大家杰姬讲的怎么样?提米斯(Timothy)说了一大堆杰姬的问题。其实杰姬准备得还不错,就是她讲话时很紧张。提米斯说杰姬不该那么害怕,腿打战,手不知道往哪里放,眼睛看着地上,声音太小,他什么都听不见,等等。”
女儿越说越激动:“提米斯说的时候,根本就没在意杰姬的表情,杰姬的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Mrs.G也没有阻止提米斯。课后,杰姬跑到卫生间哭了好半天!”
杰姬的故事发生得太巧了,那时我正在探索如何正确地指出孩子的问题,还没想到孩子也需要这方面的技巧。
我好奇地问女儿:“你觉得提米斯说的都是事实吗?有添油加醋的地方吗?”
“提米斯的话不好听,不过他说的是事实。”
“哦,那要是Mrs.G让你评价杰姬的话,你会怎么说呢?”
“嗯,这个,我没想过。”女儿想了想,皱着眉头:“杰姬确实做得不够好,如果Mrs.G让我说的话,我还真的不知道怎么说,我不想伤害杰姬。”
“哦,对了,我们光说杰姬的事了,你今天不是也做了口头报告吗?老师和同学的反馈如何?”
“我的报告很好,都忘记告诉你了。Mrs.G特喜欢,她让Alex评价我的演说。Alex说我的口头报告是他听到的最好的,他还说我的声音抑扬顿挫,形体语言干净到位,讲的都是特别好的部分。其实我还是想知道自己应该改进什么?”
“哦,你希望别人告诉你你应该改进的地方,我想杰姬肯定也需要别人这样的指点,只是指点的方式要对,是吧?”女儿点头称是。
那个时刻,我明白了作为父母我们时刻都在给孩子反馈,我们的反馈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绪:我们做得好,孩子得鼓励,得门道,然后信心十足有技巧地提高自己;我们做得差,孩子得不到鼓励,不知道具体怎么改正,那孩子不仅会消沉还会离我们更远。如何给孩子反馈对亲子关系、对孩子进步的影响原来这么大!
孩子以后成人,他们也要给别人反馈意见,包括配偶、孩子、朋友、同事、下属、上级,等等,这方面的技巧是人人都一定要学的。
这件事无疑加速了我对如何有效地给别人反馈意见的研究,我的研究重点是如何鼓励别人更好的同时,指出别人的缺点,别人不但不生气,还会努力改正自己并且感激指出问题的人。
下面我来分享我是如何以演说为例,指导女儿学习三明治的讲话方式的。
步骤1:要明白反馈的目的是什么?
画云:首先要明确反馈的目的是什么?以你和杰姬的口头报告为例,这里有三个选择,
A.像提米斯那样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地批评杰姬,鞭策她,她就知道提高自己的报告水平有多重要了?
B.像Alex那样一个劲儿地表扬你的报告,你会特别的高兴,以后会多讲?
C.赞扬你们做的好的地方,以便发扬光大;指出你们的不足,并示范给你们正确的改正方法,以鼓励你们越做越好?
女儿:当然是C,可是如何做到呢?
步骤2:细致的观察
画云:说话要有事实根据才能让人服气,因此细致的观察非常重要。观察中,当然要用到眼睛、耳朵,还要用大脑用心分析。
身体部位功能
眼睛
观察
眼神
站姿,走相
面目表情
肢体语言
是否紧张
耳朵
听
声音里的情感
发音
速度
声调
音量
强调
大脑
分析
报告的结构
目的是否明确
组织上是否合乎逻辑
衔接是否顺畅
心
分析
和观众的互动
传播的信息
是否自信
观众对其信息的接受程度
步骤3:评语的结构
画云:接下来就是要把你想说的3个优点和1个缺点找出来,放在下面的表格里。
评价演说记录表
第1个优点:???????????????????
第2个优点:???????????????????
要改正的部分和建议:???????????????????
第3个优点:???????????????????
天和:为什么是3个优点,1个缺点呢,应该多指出缺点啊?
画云:很好的问题,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我们指出别人的问题时,要6个优点来平衡1个缺点,这里考虑的是人的承受能力。
天和:哇!那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构?
画云:好问题!你看啊,一开始表扬对方做得出色的两件事,当TA喜欢听的时候,把你要让TA改进的话讲出来,只讲一条,在TA还没有特不舒服的时候,你赶紧把TA做得最好的地方说出来,TA就不至于难受,这样TA会容易接受你的建议。这叫三明治式的讲话方式。先说“好听”的,然后把弱点和建议说出来,最后再说“好听”的,两头是赞扬、中间指出弱点和建议,很像中间夹馅儿的三明治,故此得名。
评价杰姬演说记录表
第一个优点:
事实:对学生间的欺负问题,很在意。
影响:你的用情,让我容易记住你的信息。
第2个优点:
事实:结尾问问题:“如果你的朋友被人欺负了,你怎么办?”
影响:你让我想到我要对我的朋友更好些。
要改正的部分:
事实:一直站着没有多少肢体语言。
影响:很不容易想象你怎么踢球的。
建议:就像你在球场上踢球一样地动作,那样我们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三个优点:
事实:故事开头。
影响:人们都喜欢听故事,立刻引起听众的注意力。
画云:现在你有了要说的核心内容,怎么把话说出来呢?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天和:什么?还有啊?怎么这么麻烦?
画云:如何让别人把话听进去才是真格的,这也是锻炼领导才能的部分,简单的话就不是领导们要学的了。
天和:好的。
步骤4:如何正确地讲自己的观点
注意1:你只能代表你自己,而不是别人或者大家的观点。
最好不说说
你的演讲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你用故事开头,马上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给我留下很深印象。
大家很难明白你的意思我不是非常清楚山姆(Sam)的讲话和你的整个演说的关系
注意2:指出某些问题是很多人都有的,减轻听者的负担。
最好不说说
你的手一直在胸前挥舞我发现有的时候你会把手放在胸前,我开始练习演说时,也这样。对着镜子多练习,帮助了我很多,你不妨也试试看。
注意3:话要具体。
最好不说说
你的声音利用得很不错你用声音强调“终于”时,帮助我想象你是多么的放下心来。
注意4:表扬人也要有分寸,学夸别人的同时,培养夸自己的能力。
最好不说说
你的声音太好听了,我要花钱听你说话当你讲到你赢了服装设计比赛冠军的时候,你的声音里充满了喜悦,很感染人。
画云:表扬别人是美德,但是要会表扬。有些冠冕堂皇的话、谁都会说的话,有时说了还不如不说。
天和:举个例子吧。
画云:记得我在培训一个全国联赛的队伍时,让4个人讲讲自己的团队为什么是别的团队不能比的。第一个学生说:“我们团队非常团结,非常努力,大家有事一起商量,没有因为什么事情吵过嘴。”第二个学生说:“这是我所有团队经历中最好的一个。”你听出问题了吗?这样的话几乎可以用来描述世界上的任何一支队伍,所以这样的答案是不合格的。
天和:那你怎么告诉他们的?
画云:我要求他们给我讲出他们团队的独特性,是别的团队没有的特点定义了这个团队。
天和:有道理。
画云:表扬别人时,如果说的都是空话,别人会感到说者虚伪。我告诉那些大学生,如果你把朋友介绍给我说:“她这个人特别好,特善良,世界上第一好。”我会一头雾水,你朋友也会很不自在。但是,如果你说:“有一次我生病了,为了照顾我,她都没时间复习功课,结果她第二天的考试成绩都受到了影响。”这样说我会肃然起敬,朋友也会心安理得地接受你的赞美。
表扬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有事实做依据,让别人感到踏实,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用同样的技巧夸奖自己。
天和:不明白,我夸奖自己?什么意思?
画云:一生中,你需要夸自己的时候实在是太多了,你要做领导,领导要通过竞选,你要有能力把自己做过的事情夸出来,是吧?你成人后,要找工作,只有会夸自己的人,被雇的可能性才会提高,同意吧?你以后可能做生意,会夸自己的人中标的可能性会更大,是不是?你要做大事的话,就要与银行与各界人士打交道,这些交道的成功与否,和你是否会夸自己息息相关,对不对?你要谈对象结婚吧,你说你自己不好谁会对你感兴趣啊?所以夸自己的能力是不能小看的。从夸别人开始学,我不介意你先从夸我开始。
天和:妈妈的课程例子很多,有很好的教学方法,因此妈妈是个好老师。
画云:夸得有事实,很会夸,好样的!
(娘儿俩开心大笑!)
注意5:不仅告诉别人做什么,要告诉别人如何做,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
最好不说说
努力给所有人注意力我的经验是这样,看着中间的一个人,讲上几秒,完成一个想法。然后看左边的一个人,完成下一个想法;再看右边的人。重复这样的方式,那么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你的注意力。
注意6:如何把别人的弱点讲出来。
这个部分是真正的评价他人的核心。如何把要说的“丑”话讲出来,别人才容易接受呢?一定要对别人的情感敏感。
最好不说说
你的选题大多数人都不感兴趣,还是讲点别的吧。
以上的说法除了指责,没有具体的帮助人的指点,给人以指手画脚的感觉。你的这个题目比较抽象,要把抽象的题目讲清楚很不容易,我常用图片或者实物来帮助我做些对比,你看你是不是也找些图片来帮助你呢?
客观地指出了问题,没有太多的负面评价,说了事实,表示了同感,给出了建议,提供了鼓励。
画云:你看哈,评价就像做演说一样,也要有开头、中间和结尾。开头很重要,因为第一句话直接影响着听者是否想听第二句话,如果一开头人家就不想听了,你接下来的话再有道理,都是没用的。刚才我们讨论的三明治部分就是中间的内容。结尾要总结中间的内容并鼓励听者越做越好。
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给杰姬评价吧?
天和:好的。
女儿又把注意事项看了看,然后我们一起把给杰姬的评价写了出来。
画云:现在你知道了三明治式的做法,我来总结一下吧。
1.先说些肯定、赞美之类的话,让听者知道你的动机是正面的,听者没了防卫的心理,有益于建立友好的沟通氛围。如果一开始就指出不足,对方会很自然地保护自己,很难再听进任何意见了,再有价值的说法都是徒劳的。因此三明治的第一层要让听者乐于接近评价者。
开头杰姬,我很喜欢你关于你朋友在学校受欺负的故事,我有个朋友也有同样的经历,所以我知道你的感觉,我也很想知道你朋友是怎样处理的。
中间
(赞美的部分)我能看出你非常在意这个话题。当你描述你的朋友多么可怜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你的愤怒。你非常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帮助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故事上,并且记住你的演说。
(赞美的部分)另一个你做得很好的就是你结束的时候问了一个问题:“下一次你的朋友被人欺负了,你会怎么做?”听了你的问题,我开始想我以后应该怎样保护我的朋友。
(指出问题)你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更多的肢体语言。比如你讲到你生气的时候踢球撒气,你没有动,我就很难想象你是什么样子的,(示范)你看你这样跑起来然后踢球是不是更有效果?我们更能感到你的愤怒?
(赞美的部分)我非常喜欢你用一个故事来开头:“小姑娘的脸色是苍白的,她的腿在发抖,她的拳头紧握,她,是我的好朋友Ash!”你的开头一下子就把我给吸引住了,我特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特别想往下听。
结尾杰姬,你的开头抓住了我的注意力,结尾让我思考,希望你多利用肢体语言,记住你很会表达感情。我感激你分享这个故事,我会更好地照顾我的朋友。希望尽快听到你的其他演说。
2.利用三明治的第二层指出不足的地方。记住评价的目的不是批评,而是帮助听者改进。指出问题时对人的感情要敏感,避免有损听者自尊无益于改善的言语或行为,给听者足够的面子。指出问题时要点得清清楚楚,还要给出改正的指导,让人的精力都集中在改进上。
3.三明治第三层的赞美会让听者听到第二层后心理迅速得到平衡。
天和:现在终于知道如何评价他人的口头报告和工作了。
女儿的点评让老师称赞
女儿九年级的时候,有一个语文作业题,是评价他人的写作。天和的老师史菲勒夫人(Mrs.Shiffler)给每个学生另一个同学的作文,要求学生对同学的作文给出评价,老师按评价的水平给分数。有天晚上我接到史菲勒夫人的电话。
原来史菲勒夫人发现除了天和以外,她所有学生的评语都是以批评的口吻说出来的,大多数评语是,“你不应该……”“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基本上是指手画脚,没有任何建设性的点评。
史菲勒夫人说:“我非常惊讶天和的评语,她竟然写出了五个段落,逻辑清楚,语气肯定有鼓励,还不乏指点!”能听得出史菲勒夫人非常的兴奋。
史菲勒夫人急于想知道天和是从哪里学的:“我刚刚完成作业批改,还没回家,我教了十几年的语文,每年我都有这个作业,可是从没有学生像天和这样来做评价的,能告诉我她是在哪里学到这样的评价方式的吗?我也想学!学会了教我的学生。”
我和她讲了我的研究,她很兴奋,我也把我自己做的表格等寄给了她。
高中和大学阶段,女儿把这样的评价方式用到她和自己的“兵”的谈话中,非常实用,和我的交流中女儿也会不自觉地利用这样的思路!我是受益者!
儿子的点评让我感动
儿子11岁时,有一天我把面条碗递给了他,然后又把几个小菜放在餐桌上。刚坐下来要吃面,儿子转向我:“妈妈,我要向你解释一件事。”儿子挺正儿八经的。
“什么事?”
“你知道我喜欢你做的饭,尤其是面条,对吧?”儿子眼睛睁得大大的望着我,
“是啊,怎么啦?这么神神秘秘的?”
“你知道我很爱吃白菜和肉,是吧?”
“是啊,快说吧,怎么啦,儿子?”
“可是当面条、白菜和肉混在一起的时候,一个成分把另一个成分的味道给变了,因此每一种成分的味道都不再独特,而我更喜欢每种成分的独特味道。下次你做面的时候把所有的成分分开来做,好吗?”儿子很真诚很认真地跟我解释、商量。
11岁的儿子,这样跟我提出要求,很惊喜。你可以看到他基本上是利用我教他的评价别人演说的方法。先让人听进去他的话,然后把事实说出来,再提建议。
儿子小时候遇到这样的事,会埋怨:“我讨厌你把面、白菜和肉放一起,一看就恶心,不要吃!”我就怒气冲冲地嗔怪:“我辛辛苦苦做了半天,你没有感激还抱怨,不吃就不吃,看谁饿!”接着他抹眼泪,我生气,两败俱伤。
近两年来,我一直教儿子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指出别人的问题。从儿子对面条的说法看到了他的变化,他已经掌握了指出别人问题的技巧。
后来有一次我做美式披萨饼,儿子意识到我在三天内两次做同样的饼后,就边吃边笑嘻嘻地:“妈妈,我好兴奋!”
“什么事啊?又吃到你喜欢的披萨饼了,是吗?”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哈哈哈,下一次再吃披萨的时候,就能吃到不同的味道了。”
11岁的儿子这样幽默不伤人的反应,让我感到非常的欣慰。
多年的培养,最大的收益是我的两个孩子对我不满意的时候,会以我教他们的方式和我交流,我是我自己这项研究、实践的第一受益者。
小时候,别人做错了事,我们会毫不留情地指出来。长大了,别人出格,我们变得很纠结。说吧?怕对方不接受;不说?担心事情会更糟。最后还是说不出来,在心里憋着。结果是看对方越来越不顺眼,终于有一天,实在憋不住爆发了,把心中所有的积怨一股脑儿全都倒了出来,这样的一吐为快因语言欠妥大伤和气。还有就是我们不知道怎样指出别人的问题,就教不了孩子这方面的技巧,更别提做榜样了。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天成为领导。领导者有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要评价下属。有技巧的领导者,会对下属的感觉很敏感,用温和的态度肯定对方的努力和优点,然后再坦诚地有技巧地指出下属的问题,把给对方造成的可能伤害降到最低,做完评价,下属会感激,会积极地改变自己;不会评价的人说完话,下属怄气,不想工作,不思进取,还怨恨领导者,是不是?
你有几个领导曾很有技巧地指出你的问题?也许你至今还记得你的领导指责你时的样子,是不是?教会孩子三明治的讲话方式,我们的孩子会成为受欢迎的领导者的,相信我!
●思考:
孩子从小掌握“好话”如何说,别人能体会到被珍惜;“坏话”如何讲,别人会感激并思考好的沟通技巧,遇事时就有信心和别人交流。会指出问题的人,和亲人、朋友、配偶相处良好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我认为教会孩子这样的技巧是给孩子非常好的礼物。
●教育感悟:
知道如何说“好话”,技巧说“坏话”,人格魅力无穷!
表达不满的能力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与别人有分歧的时候,知道如何表达、争取双赢吗?
和别人有冲突的时候,你自己能控制情绪不感情用事吗?你注意过自己的孩子怎样处理矛盾吗?
“就事论事”的人有更强的领导能力,与别人有双赢关系的机会更多。“就事论人”的人容易感情用事,会因面子把“冲突”变成“纷争”,以对方失败为代价来换取自己的胜利,最后导致分裂,两败俱伤。
矛盾冲突多是因为矛盾双方不清楚对方的真正需求,双方不愿意坦诚地告诉彼此自己的真实感受,但却指责对方“我怎么想,难道你还不知道吗?”“明摆着的事情,你就是不想如何如何!”
一次天气突然变凉,儿子只穿短袖短裤去上学,丈夫一看就急了:“这么冷的天,你穿这么少怎么行?快快快,快点儿穿上夹克和长裤,要保暖。”
“我一点儿都不冷,上学要迟到了,我走了。”儿子有些不耐烦。
“不行!迟到一点儿关系不大。要是感冒了,你得待在家里,连学校也去不成了!”丈夫提高了嗓门。
“可是我不冷,你为什么不相信我?我就是不要穿那么多!”儿子坚持着。
“你现在不冷,出了门就冷了!去,穿了衣服再出门!”老子下了命令。
“为什么你要控制我?为什么你要把冷的感觉强加给我?”儿子也不示弱。
你跟家里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我们做父母的都知道,丈夫的真实想法是“心疼孩子,怕孩子感冒”,可是儿子认为父亲在控制他。
你看到了吧?老子的真实想法在沟通中没有任何影响力,真正有影响的是儿子在老子传达的信息的基础上的自己的解释,儿子按着自己的解释来反馈。
儿子反馈的不是感激,而是烦躁,与丈夫所要的效果大相径庭。丈夫开始实施老子的权威,儿子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解释是正确的,一场纷争开始了,谁都没赢,都特生气。你说我们因爱而导致的愤怒和伤害会有多少啊?
记得一位演说家说过:“沟通中我怎么想不重要,你怎么想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认为你是怎么想的。”我们按着我们对别人的想法的解释采取行动,很多时候,解释是误解,可是我们是怨接受方误解还是输出方没有讲清真实的想法?不言而喻!
在有意见分歧时清楚地真诚地有技巧地表达自己,尤为重要。我们做父母的没有谁想掌控孩子,都希望孩子学会承担,学会思考,学会照顾自己,学会领导他人!可是我们在引导他们的时候,因为没有意识到输出信息时方式的重要性,常常给孩子错觉,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
就信息输出方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几个方式。
“我”语言还是“你”语言
1.就事论人的“你”语言
在讲“我语言”之前,想问你,你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看看你是否熟悉下面的表达?
你怎么会这样?!(指责)
你给我住嘴!不要随便乱丢东西!(命令)
你让我太失望了!你没脑子啊?你怎么那么自私,只想到自己?(中伤)
你多能干啊,快拿诺贝尔奖了!(讽刺)
你总是自以为是,你嫌我做不好,那你自己来嘛!(攻击性)
问题发生的时候,人们最擅长的就是用“你”作为开头,把自己的不快乐归罪于对方,指责、数落对方来释放自己的愤怒,这样的情绪发泄让对方感到威胁,会引起反抗心理,促使对方为自己辩护,引发争执。
要知道对方不快乐的罪魁祸首是我们。冤头债主碰到一起,争论、反驳、情绪会愈来愈糟,最后导致互相伤害。结果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还激怒对方把原来的问题扩大了。这样的“你语言”是就事论人,自己把沟通的大门关闭了。
2.就事论事的“我”语言
相对“你语言”,还有“我语言”的方式。
“我语言”遵循这样的格式:
1.当我看到/听到/闻到/看到/想到?不可接受的具体行为?的时候;
2.我觉得/感到/发现?真实感受,想法;
3.因为合理的解释;
4.我希望/期望的行动。
当把“你”换成“我”做主语时,表达的是“我”的感受,而不是攻击对方。因为强调的是“我”的感受,和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而不是对“你”的评价,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用“我语言”会帮助“我”冷静地表达情绪,让对方了解“我”的感觉,而不是发脾气,比指责别人的“你语言”更能让对方有思考和调整自己的空间。
下面举例来看看“我语言”怎么说。
事件:你取消了和我一起午饭
当我知道今天不能和你一起午饭时(具体行为),我很失望(真实感受),因为我特别想和你坐一坐、说说话(合理的解释),希望我们很快能安排下次吃饭的时间(建设性期待促进改变)。
事件:你起床太晚
当我发现你10点钟还在睡大觉的时候,我非常不安,因为我们必须推迟计划,你看你能不能把闹钟调好?
现在对天冷加衣之事,丈夫会说:“儿子,天冷的时候,我最担心你感冒发烧,每一次你生病我都希望是自己在生病而不是你,你也许不冷,可是爸爸害怕你感冒,你穿多一点,会让我一天都安心地工作。怎么样?帮个忙,好不好?”
你看这“我语言”的说法:
1.老子没有指责,儿子没有过错感,明白老子的真实想法。
2.因为老子准确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确切感受和引发这种感受的根源,儿子明白爸爸这份感受完全来自于对自己的爱,因此儿子会更照顾爸爸的需求,甚至有帮助爸爸的感觉。儿子从“你语言”的被攻击状态转为“我语言”下的主动角色有了控制感,他要支持父亲,而不是对父亲的坏情绪负责!
儿子加了衣服,体会到了父爱;老子放了心,感谢儿子配合。
我把“我语言”介绍给了好友丹(Dan)。他的两个孩子相差一岁半,一个五岁,一个六岁半。一次Dan夫妇和几家好朋友一起去野营。两个孩子夜里抢手电大吵起来。平日Dan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会吼叫起来,孩子害怕了就不吵了。那一次Dan叫住孩子们,对他们说:“我和妈妈现在都很疲劳,你们这样吵,我们没法休息,明天要开长途车回家,怎么样?帮个忙,好好玩,行吗?”Dan说不知道孩子们是因为从没有见过他那样讲话惊呆了,还是孩子们往心里去了,两个小家伙竟没有接着吵。
“我”语言的使用帮助家长理智地对孩子讲清楚自己的期望和要求,让孩子理解并尊重父母的感受,学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为他人着想,自觉地改变行为。
这里还要强调一下,说自己的真实想法时,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因为人们在沟通时,最先感受的是情绪,然后根据你的情绪去解释你话的内容。因此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非常重要。
●思考:
生活中的沟通问题是相通的,亲子间、夫妻间、父母间、同事间等等,学会用“我语言”表达一份情绪,就是学会了最基本的交流!父母先学会了,也就有能力帮助孩子提高处理情绪的能力。
●教育感悟:
用“我语言”表达真实情感,会大幅度地降低误解的可能性。
自尊自信,收获双赢
你在电影院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就是你邻居边看电影边说话?或者在图书馆,你需要安静,别人也应该安静,可是就是有人不在乎你的存在,总是有噪音。你遇到这样的情景是怎么处理的?你孩子遇到这样的事情你是怎么指导的?
我在教学的时候,通过下面的形式把电影院的场景展现出来,让我的学生学习表达自己想法的正确方式。现在我邀请你来到我的课堂。
在这节课上,我是访谈人加导演。
教室中央放着五把椅子,前面两把,坐着Andrew和BJ,后面三把,坐着Cathy,Diana,和Edward。他们都是高中生。Andrew和BJ是非常好的朋友。
画云:(面向“五个演员”)开始!
Andrew:昨天我去见了学生顾问Mrs.Miller,终于把课程表排明白了,花了我很长时间,现在好了,老爸老妈终于放心了。
BJ:真的,那你可以上美术历史了?
Andrew:对啊,你的美术历史是什么时间的,老师是谁啊?
……
Andrew和BJ的声音很大,Cathy,Diana,和Edward忍无可忍。
Cathy碰了碰Andrew的胳膊。
Cathy:(非常愤怒地)喂,你们怎么这么大的声音讲话?
Andrew:你谁啊?怎么着?就大声了,你管得着吗你?
Cathy:当然管得着!我买票是来看电影不是来听你和你的狐朋狗友聊天的,识相点儿,马上住嘴!
BJ:什么意思?想打架?
Cathy:真没见过你这样不讲理的,好,跟你说不明白,我找戏院的老板去!
Cathy说完生气地离开了。
Andrew和BJ继续讲话……
Andrew:这年头管咱哥们儿的人越来越多了,现在丫头们也跟着凑热闹!
BJ:就是啊,甭理她,别让她打扰了咱们的兴致。
Andrew:没错。对了,听说Mr.Wright的作业挺有挑战性的。
……
听着Andrew和BJ的对话,坐在后排中间的Diana非常恼火,她在Andrew和BJ的后面攥紧拳头,咬牙切齿,恨不得给他们每个人几个拳头。可是她的耳边响起从小爸爸妈妈的嘱咐:“出门在外千万别惹事,多让着点儿!”Diana最终没有吱声。
Edward碰了碰BJ的胳膊(BJ离Edward近一点儿)。
Edward:(非常诚恳地)对不起,我想集中精力欣赏这部电影,你们的声音有点大,我很难听清楚演员在说什么,能小点儿声讲话吗?先谢谢啊!
BJ:(马上说)实在对不起,没问题。
BJ和Andrew对视了一下。
Andrew:(很小的声音,面向BJ)我们先看电影吧。
这时我把Cathy请回到座位,开始了访谈部分。
画云:(面向Cathy)Cathy,请告诉大家,你的行为的名字是什么?
Cathy:进攻型。
画云:你用进攻的方式沟通后,得到自己想要的了吗?你感觉怎样?
Cathy:没能制止他们,非常恼火。
画云:(面向Andrew)当Cathy非常生气地和你讲话的时候,你想听她的吗?
Andrew:不想,她太霸道了,我也不想示弱。
画云:(面向观众)进攻型的谈话方式令双方都不愉快,没有人真正赢,是双输的状态。现在我们来看看Diana的情况。
画云:(面向Diana)Diana,请告诉我们你的行为的名字是什么?
Diana:被动型的,就是别人做了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我不敢说出来。
画云:从你的面目表情和肢体语言,我看到你对Andrew和BJ的行为非常不满,你什么也不说,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了吗?
Diana:没有。
画云:(面向Andrew)Andrew,你怎么看Diana的行为?你知道她非常生你的气吗?
Andrew:我根本就不知道有Diana的存在,更别提她生我的气。
画云:(面向观众)尽管Andrew不知道Diana的存在,他们没有直接的冲突,可是,Diana没得到她想要的,Andrew和BJ多了一个不喜欢他们的人,因此这其实是个双输的状态。
画云:(面向Edward)Edward,请告诉我们你的行为的名字是什么?
Edward:自尊自信。我非常尊重他们,告诉他们我的需求,指出他们的问题,希望他们能够配合。
画云: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了吗?
Edward:是的。
画云:(面向BJ)你怎么看Edward的行为。
BJ:Edward非常礼貌地指出我们给他带来的不便,我心服口服接受他的建议。
画云:你觉得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了吗?
BJ:在我们的交流中,Edward很尊重我,不仅如此,我还跟他学会了怎样表达自己的不满,很受益!
画云:(面向观众)用自尊自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时,双方都有所得,是双赢的状态。那么下次你遇到不满的事情时,用哪一种方法?Cathy的进攻式?Diana的被动式?还是Edward的自尊自信方式?
学生们无一例外地大声喊着:“Edward的自尊自信的方式!”
这个表演后,我会让学生们演习在学校咖啡厅午餐时间的场景。同学们排着队秩序井然,突然一个高高壮壮的男孩来插队,让学生们用自尊自信的方式和插队的男孩讲话,锻炼他们表达不满的能力,这个活动大受学生的欢迎。
再接下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插队的学生听到自尊自信式的建议后,仍旧不动,这时我会问我的学生们:“生活中,即使你做的都对,也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会配合的,比如这个插队的学生就是不离开,人家又比你高大,你怎么办?”
这时我能看到我的学生们从活动的兴奋中一下严肃了起来,他们基本上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我告诉学生:“首先,你做了你的部分,表达了你的需求。至于对方是否听你的,不是你能控制的,跟对方的修养有关。如果对方不听,那绝对不是你的错。这种情况下你能做的就是,向能管对方的人报告。在咖啡厅里,当然你要向值班老师反映情况。”
现在快下课了,我想强调的是:Edward采用了自尊自信的方式,其实在他和BJ讲话前,他先和自己沟通,沟通的结果是他决定用自尊自信的方式,我把这个过程叫作领导自己!先领导自己,再领导他人,从而影响整个局面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领导力的培养不只是去如何领导别人,更多的是如何领导自己,而且领导自己一定是发生在领导别人之前的!
●思考:
如何表达不满情绪对一个人的快乐能力、领导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有冲突时:
·选择进攻的方式相当于鼓励对方更生气,两气并在一起,气更浓;
·选择被动的方式就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气难平;
·选择自尊自信的方式,自己有尊严,给对方尊严,双赢的机会最大!
·要想别人同意自己的看法,先要和自己沟通,领导好自己再去领导他人。
●教育感悟:
会领导自己的人,在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时,仍旧会尊重他人!
温和面对朋友的反常行为
天和曾总结过在朋友表现反常时,她有4种不同的反应,每种反应对朋友关系的影响都不同,通过总结她开始有意识地用第4种做法。
对朋友反常行为的4种不同反应以及对双方关系的影响
态度对朋友说的话对友情的影响
不容忍朋友做的事情“这事让我非常的不舒服,我很难和你再做朋友了。”给朋友关系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容忍“我不是那么介意,但我们还是不说这个为好。”给朋友关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接受的态度“谢谢你告诉我,作为朋友,我对此并不介意。”接受的态度对朋友的关系有正面的影响
积极地寻找办法帮助朋友“谢谢你告诉我这些,你还好吧?我怎么才能更好地帮助你度过这段时间?”朋友的关系因为你的关注和介入而得到改进
我们都有做傻事的时候,都有非常需要别人接纳的时候。我们多么希望有人不管我们做的事有多蠢,都会说:“谢谢你告诉我,你还好吧?我怎么才能更好地帮助你度过这段时间?”
如果你同意我的说法的话,在你的孩子出状况的时候,请对孩子讲这样的话。有一天你的孩子会像天和对我讲“我怎么才能更好地帮助你度过这段时间?”一样,讲给你的。
●教育感悟:
多问“我怎么才能更好地帮助你度过这段时间?”保证紧密亲子关系!
正视自己的烦躁
天和说她和朋友有问题时,会列举一个单子。
1.我为什么烦?
列下所有我能想到的原因,甚至包括我尴尬的事情,我最丑陋的秘密,承认问题本身会使问题的处理更容易一些。
2.分析每一项对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不是所有让你烦躁的事情都要讲出来的。划掉那些确实小的事情。举个例子,我和同学的问题是她太懒我要花时间帮她完成她应该做的小组作业。在我的单子上,有我不喜欢她的香水味或者她电话的铃声,这些与她懒没有什么关系,不过仍然让我对她有负面感觉,承认这些小问题的存在,然后把它们划掉。
3.圈上那些让你烦的很重要的原因,不过这些原因来自于你自己。
比如,一个极端的例子,你同学第一次玩抽奖就中了大奖,而你玩了很多年了,却从没有运气,你很嫉妒同学。这是影响你和同学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过和同学无关,你要处理你自己的情绪。
4.把和问题相关的事项框起来。
比如她拿你的劳动成果去向老师汇报,你很多的时候要做她应该做的,这样的事情是你要和同学平静处理的。
5.积极地去处理框起来的事情,这些事情需要你和同学一起来解决。
那些你圈起来或者画掉的事情,是你自己要处理的事情,没有必要和同学分享。
6.和对方交流的时候,注意语气和情绪,就事论事,切勿就事论人,以双赢为最终目的,我会根据不同人不同情景来用三明治方式、我语言、自尊自信的方式。没有什么事情一次沟通就效果非凡,自己的技巧也在失败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改变最重要。
烦躁单子
作为父母,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常常会把与当下无关的很多事情一起说出来,来证明孩子有多糟糕。最后是就事论人,达不到效果不说,还伤害了感情。
请用天和的思路和孩子沟通,也请把这个思路介绍给孩子,提高孩子领导自己、领导他人的能力。
●教育感悟:
就事论事,别拿自己看不惯的与“事”无关的东西来攻击对方。
说“不”也双赢
人,群居动物,因此与他人相处总希望是和谐的、愉快的。但很多时候,我们会与身边的人意见相左,甚至严重不一致,以至于对方要做的事情超出了我们的底线,这样的时候,你知道如何跟别人说不吗?当你的孩子在学校和朋友间有价值观冲突时,你知道如何帮助孩子说“不”吗?
我开始注意到说“不”的重要性,还是从听了我朋友艾伦儿子洋洋的故事开始的。洋洋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比我女儿天和大4岁。洋洋的学习成绩、自学能力在华人中间人人知晓。洋洋九年级的时候三个星期自学完成了微积分的课程,绝对的数学天才!我非常想和艾伦学习他们带洋洋的经验,因此常和他一起谈论孩子的事情。
洋洋学习是从来不用父母操心的,但是洋洋的社交能力不强,因此艾伦特高兴他与学校里非常受欢迎的安迪(Andy)往来,洋洋也为有安迪这样的朋友而自豪。
洋洋八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安迪当着洋洋的面吸烟,他希望洋洋也吸。安迪告诉洋洋吸烟看起来很酷、很男人,不吸烟的男孩太落伍,他不喜欢和不会吸烟的人做朋友,等等。洋洋一方面认为安迪是自己在社交方面的榜样,不想失去安迪,另一方面吸烟是他绝对不想做的事情。最后洋洋还是拒绝了和安迪一起吸烟。洋洋的态度让安迪大为吃惊,安迪不能接受对他言听计从的洋洋的拒绝,两个人只好分道扬镳。这事让洋洋痛苦了很长一段时间,艾伦为此唉声叹气了很久。
还有一件事,是洋洋刚刚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洋洋的朋友Tammy要看他的作业,洋洋没想什么,就把作业给了Tammy。Tammy一字不差地照抄了洋洋的作业。在美国,抄袭作业是严重的违纪行为,老师发现后,两个人因为欺骗行为都拿了零分,还通知了家长。
洋洋从此特有记性,哪个同学要是想看他的作业,没门儿!还有,也许是Tammy那次事件吓坏了洋洋,每次有人想看他的作业,他不但不给人家看,凡是来要看作业的人都会被他骂上一顿,因此洋洋得罪了很多人。
艾伦曾和我提起过这事,我当时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反正我们大家就是本着一个理儿:宁愿孩子得罪别人,说什么都不能随便给别人看作业。
洋洋在学校来自同伴的压力给艾伦和太太带来了很多困惑,他们不愁洋洋的学习成绩,但是犯愁洋洋在社交上的问题。
有关洋洋的事情我总是第一时间告诉女儿的,女儿从小就明白作业是不能给别人看的。她上六年级时,有一个朋友要看她的作业,女儿非常不开心:“你想给我找麻烦是不是?你明知道抄袭作业是违规的,还来问我,我不可能把作业给你看的。”
女儿义正词严地把一个朋友彻底地得罪了。当女儿把这事告诉我的时候,我才明白这种处理方式虽然保护了自己,但是和洋洋一样,却失去了朋友。我才意识到如何来说这个“不”字的重要,才理解为什么那时艾伦那么愁!这个“不”到底该怎么说啊?这个“不”怎么说出来才不得罪别人啊?
女儿渐渐地长大了,遇到的事情也开始变得五花八门了。有时是女儿的朋友和她商量如何“拿”店里的东西,女儿不会去做,但是不知道如何说服小朋友别去做。有时在学校,同学间会有像“劝抽烟”“一起不理睬某个同学”等这样的事情。这些必须说“不”,但不知道到底该怎么说才合适的场合越来越多。
看来,这“不”字怎么说,已是一件必须得知道的事情了。于是我开始了学习和研究。
下面来分享我与女儿就如何说“不”的谈话。这也是我的学生们一定要上的一堂课。常有家长告诉我:“你的课程不但教会了我的孩子如何说不,也教会了我。”
画云:这个“不”字不只是你不会说,我也不会说。不过我研究了一下,以你的朋友提议你和他一起在店里“拿东西”为例,这个“不”可以通过四个步骤来说。
天和:什么?又不是做数学,还分步骤?!
画云:是的,有了步骤,好记忆啊!
1.说“不”。
??坚定地明确地说“不”,绝对不能拖泥带水。
2.给对方的行为一个定义。
??在店里拿东西那叫“偷”,是犯罪行为。
3.如果做了对方提议的事情,会发生什么事,也就是后果是什么。
??如果我们拿了店里的东西,我们很可能被抓住,进警察局。
4.建议朋友一起去做一件大家都喜欢的事情。
??可以说:“别想拿人家的东西,我们还是一起去看场电影吧。”
明白了吗?
天和:嗯,这第四步非常重要!
画云:为什么?
天和:这让我觉得给朋友面子啊,让朋友明白即使TA有我不喜欢的想法,我还是把TA当朋友对待,因此我的“不”也就容易说出口了。
画云:是的,这第四步是维护友情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我们以前忽视的地方。现在我们来看看如果有人想抄你作业的话,你怎么利用这四个步骤来回应?这样吧,假如我想抄你的作业,你怎么和我说?
天和:我来试一试。
天和边摩拳擦掌,边按着步骤自我解释:
第一步我要坚定明确地说不,我会说:“不行,我不能让你抄!”
第二步是我要给这个行为一个定义,或者说我要说出不给你抄的原因,对吧?我会说:“那叫抄袭、欺骗!”
第三步是我要把抄袭行为的后果告诉你,我会说:“像抄袭这样的欺骗行为会遭到校方的惩罚,咱俩的成绩和名声都要受到影响!”
第四步是建议做别的事情,我最喜欢这个步骤。我会建议说:“我不让你抄,不等于我不想帮助你,这样吧,我来陪你写作业,你哪儿不懂,我来帮你讲解。”
女儿能把这四个步骤搞得如此清楚,我非常高兴。当然我也把这样的方法跟艾伦、洋洋和我的学生们分享,大家都很受益。女儿因为会说“不”,遇到有违自己底线的事情时,知道如何应对了。
我在美国上完这节课后,给学生和家长一起留作业练习如何说“不”,现在我把这个作业稍事变动留给你和你的孩子。
1.首先你来回忆一件你应该说不,但是当时不知道如何说不的事情;
2.就上面的事情,和孩子一起讨论怎么说不;
建议:像我女儿和我讲为什么不让我抄作业一样,和孩子一步一步分解这四个步骤;
3.问孩子是否遇到过想说“不”,又怕小朋友不高兴,结果自己很为难的情况;
4.让孩子用四个步骤来和你练习说“不”!
希望你和孩子一起完成这个作业,有一个快乐的学说“不”的经历!慢慢地,这样的技巧会转化为孩子处理冲突的能力,孩子在面对冲突时将会更自信、更踏实、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友谊!
●思考: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
·不好意思说“不”,说“是”后憎恨自己。
·不想委屈自己说了“不”,结果得罪了对方,说“不”后憎恨自己。
?会说“不”,很多冲突就不容易升级;人人会说“不”,社会家庭会更和谐。
●教育感悟:
训练自己和孩子都会说“不”。会说“不”的人,会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