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夏村社会:中国“江南”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结构(1976—2006)》
    乡土社会新涟漪

    村里没多少人农耕,基本上都在搞“水泥庄稼”——农民将土地转让给开发商,或者出租房屋,然后靠租金吃饭。

    1940年代,费孝通先生提出一个著名说法:中国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就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一圈一圈的波纹从中间扩散出去;西方社会则像在捆柴,每个个体是一根柴,一些个体捆成一个个团体,由此构成整个社会。52中国社会以“己”为中心,扩展出去有父母、子女、配偶等近亲,然后是亲戚,一直到村里、乡里乃至全天下的人。

    “差序格局”的说法是中国社会人类学研究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然而几十年过去了,是否应有所修正和发展呢?传统中国社会已经发生巨变,动力主要来自1949年后新政权发动的一场场政治运动。费孝通先生晚年对“差序格局”的局限有所反思,曾提出用“场”53的概念来补充,可惜未能系统阐述。

    萧楼是位很有雄心壮志的社会人类学学者,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撰著《夏村社会》,试图延续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思路,发展出一个更新锐的模型来捕捉中国农村的变化,同时跟西方学术前沿进行对话。这本书饱含着学术话语,让我感觉作者有点用力过猛,某些观念的澄清似乎没必要巨细毕究,否则增加阅读的难度。

    大概是费孝通《江村经济》树立的典范,很多这类书都拿一个村庄说事,假定透过一个样本村就能反映中国农村的状况,尽管研究对象有无代表性尚待商榷。萧楼选择的田野调查对象“夏村”是浙江的一个村落,其实它已经不是传统农村了,因为早就城镇化,村里没多少人农耕,基本上都在搞“水泥庄稼”——农民将土地转让给开发商,或者出租房屋,然后靠租金吃饭。

    萧楼在夏村做过多年田野考察,试图全景式地描述村庄1976年至2006年的变迁过程。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计划,涉及夏村三十年的政治、经济、习俗、历史记忆等。在浙江这种富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村庄并非孤立存在,与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外部力量的影响也会融入乡村文化。

    《夏村社会》试图告诉我们,传统由血亲、姻亲等人伦关系构成的“差序格局”并未消失,只是新丢进了一块“石子”——职业,个体多了一个职业身份,比如老板、自雇者、雇工等,由此构建出新的关系网。在乡土社会里,这两套关系网并非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影响,形成动态的“差序场”54。

    夏村是一个没有农业的村庄,村民要么自雇,要么被雇。除了老板、自雇者、雇工,还有农村常见的一类人——闲人。有些年轻人总是混在一起,晚上娱乐,白天在熟人的店铺里休息,或者在熟悉的工厂里聊天。除少数人被雇为保安、店员,大部分人都在“玩”。

    这些人靠什么生存吗?萧楼困惑不解,后来发现其中的奥秘。有个年轻人说,他在并无血缘关系的“兄弟”的店里混,没有工资,也没钱入股,有时候帮忙料理一下,然后“兄弟”抛包烟给他,或者一起下馆子。计划生育政策改变了传统的亲属结构,夏村的年轻一代就以“拟亲”的方式修复,重新建构自己的社会关系。

    (主讲梁文道)

    萧楼(1972—),本名章伟,浙江三门人,社会学博士,长期从事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著有《村落的政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