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尉迟琳嘉:深度无厘头主持人
    为了梦想中的“小屋”



    自称凤凰“娱乐一哥”(娱乐节目男主持就他独一份)的尉迟,身在凤凰卫视香港总部这个资讯台占强势地位的地方,却一直跃跃欲试地向“组织”靠拢,“妄图”跨界。虽然每天陷在娱乐圈帅哥美女的“温柔乡”里,尉迟还是保持着一颗宏大的“野心”的,那就是:能早日成为一个评论员,偶尔也能说上15分钟“胡喷”一下!让他怀有这个心思的关键是,他发觉评论员在公司的位置可跟一般人不一样,几十个主持人只给五台电脑用,还全被资讯台那帮主持人“霸占”着,而评论员却可以一人一间屋,虽然又小又没窗户,但也是书架、小桌俱全,生活太糜烂!



    尉迟从来到公司后就一直为了他的“小屋”努力着。刚开始他负责主持凤凰卫视资讯台的《娱乐新闻报道》,在一个新闻资讯为主的频道报娱乐,尉迟心想,这怎么做啊?他开始琢磨了:一档晚上十一点播的节目,小朋友都已经洗洗睡了吧,看得也就剩一些下班晚睡得也晚的白领,或者根本不睡觉的娱乐圈人,根据投诉记录,看来还有一些观众是政府官员。既然大家都是明白人,要想留住他们,我得有自己的点评。就这样他开始自动进入点评界。



    抓人眼球的关键在于开场,原来节目的开场只是30秒,而尉迟愣每次都给它说到了两分钟。每次一定是抓住个最热点的时事,去挤兑,去捧,去骂。于是奇迹诞生了,他竟然把这个平时在资讯台一直收视低迷的节目做到了收视率正数第三,谁都不敢相信,连他自己也没料到。那一期节目收视率统计出来后,资讯台台长看完写了个批复:数字统计有误!不过很快大家就发现,节目确实影响挺大,因为尉迟竟然是在“三鹿奶粉”的风头上“动刀”。那时的舆论在“奶粉”问题上极为敏感,尉迟也说得狠了点,激起了各种好的不好的反应。为此,尉迟还得到了面见老板的机会,给老板复述了一遍自己的点评后,老板一针见血地点到了他的本质——“太掺和了!”当时凤凰卫视有三个主持人搅动了舆论的浑水——杨锦麟、邱震海、尉迟琳嘉,连一向敢于挑战极限的窦文涛都躲过去了,尉迟竟然没躲过去。不过他终于朝自己的理想迈进了一步,和凤凰两大重量级评论员齐名了一回。



    全靠自己“喷”



    后来,尉迟全面做起了《娱乐大风暴》,这个节目最开始的名字叫《相聚凤凰台》,耳熟吧,这是一个历史悠久而且荣誉众多的节目,凤凰卫视现在数一数二的人物像陈鲁豫、窦文涛、许戈辉都是打这儿走出来的。这也是如今凤凰卫视中文台唯一的一个娱乐播报节目。在这个六点钟的节目中,尉迟开始收敛了,时不时还装点可爱,他可不敢在这个时间段挑战群众。“小屋”似乎离尉迟越来越远了……



    直到2010年11月底,凤凰总裁办打来了电话,通知尉迟说老板要见你。尉迟心想,老板赶上这年根儿找我,估计八成是涨工资的事,太给力了,于是就屁颠屁颠去了。见了面,老板首先肯定了尉迟在娱乐圈的表现,接着话锋一转道:“这娱乐播报节目你已经做到头了,还是发挥你真正的潜力和特长,做个节目吧。”尉迟诚惶诚恐地走出了老板办公室,平静下来仔细一想:不对啊,老板也没提一分钱涨工资的事啊!说做个节目,做个什么节目?老板也没提啊!尉迟又开始琢磨了:很明显,老板是让我抛开娱乐圈这点事,策划个节目出来,这不就是给我最大的自由,弄一档节目,想做什么做什么嘛!接着他又开始发愁:一档节目,36分钟,没有经费,这意思是……只能靠我自己“喷”啦?!



    老板定了2011年1月1日播出的死命令,剩下的就让尉迟他们“自生自灭”了。12月21日,尉迟和主创人员经过半个月的头脑风暴,终于定了节目的名字——《倾倾百老汇》。“倾倾”是广东话“聊聊”的谐音,而“百老汇”则是各取节目三个板块标题中的一个字——“百里挑一”、“不老传说”、“汇声汇色”。节目方案也跟着出来了:“百里挑一”,挑选一个本周重点话题说事,介绍围绕其间的一百种说法,然后告诉观众我的看法是什么;“不老传说”,解密历史或神秘事件,并与时下的新闻热点相联系,讲一个可能悬乎其悬的事情。“汇声汇色”,串联国内外大量热门和有趣的资讯。



    前浪我也要,后浪我也不丢



    作为80后的尉迟,一直有这样一个想法:凤凰卫视的观众定位一直是“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的“三高”人群,但一个台在发展,一个收视群体也在发展。我们要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但下一批有影响力的人可能就不是现在这一拨了,所以我们既要保持既有观众,还要去发展下一批观众。前浪我也要,后浪我也不丢。那我就去做一个桥吧,去让这批人也渐渐地开始来关注凤凰。让他们看到,原来凤凰有一个人说话的方式,是跟我们差不多的。最好还能认为,这个人说出来的这些事都是有重点,有意义,有影响力的。然后甭管有事没事,就想着“听听尉迟怎么说吧”。



    背负了这种使命,工作开展起来就更难了。第一,要照顾既有观众对凤凰语言表达方式的认同,但又不能太严肃,不然人家干嘛听你的不听阮次山先生的;第二,周播栏目时效性比其他资讯类节目差得多,一周新闻等到尉迟开说的时候,估计连人家嚼干的渣都不剩了。怎么办?于是尉迟拿出了看家本领,“挤眉弄眼”、“说学逗唱”,配的是一身“国际范儿”的行头,以现场脱口秀的形式,“花枝招展”地展开了严肃的新闻评论,他管这个叫“有深度的无厘头”。



    2010年12月31日晚,《倾倾百老汇》第一期于2010年与2011年交替的时候跨年录制,尉迟的“小屋”再一次向他招手了……



    中国第一个平民偶像



    说起来到凤凰,尉迟总是会很自豪地说,凤凰拿走了全国人民的“第一次”。参加央视选秀节目《挑战主持人》,让他迅速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平民偶像,在他之后,才有了阿宝,阿宝之后才出了李宇春。



    2004年,《挑战主持人》突然地冒出了一个蝉联9期的擂主,这小子模样俊朗,思维敏捷,能说会唱不说,还有搞笑功夫,可你又不感觉他耍贫。更奇怪的是,这孩子一点儿都不紧张,在台上哪像是参加比赛啊,简直就是觉得这个节目好玩,来做做游戏,和你们玩玩吧。这一玩可不得了,这孩子玩出名堂了,不仅被主持人称为“里程碑式人物”,被媒体称为“平民明星”,还倾倒“粉丝”无数,邮箱里不断收到“粉丝”们的邮件,网上论坛还出现了女网友们的求爱信,学校的信箱更是塞满了崇拜者的信件……从来没有过这种情况:全民狂热地在追捧一个身边的普通人。



    《挑战主持人》舞台上的成功,让尉迟一举成名,知名度一点儿都不亚于当红明星。这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立刻拥有了无数的选择空间,多家电视媒体向他抛去“橄榄枝”,有些电视台甚至还亮出了价码,据说最高年薪是80万。尉迟最终选择了自己最有感情的中央电视台,毕竟这里是自己走向成功的舞台,这里的优势也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留在央视,领导还是很重视他的,肯定了他是个不错的“材料”,但兜兜转转半年,尉迟却一直没有遇上适合自己主持的节目。直到有一天,这段尉迟目前生命中最苦闷的日子,被一个“神乎其神”的电话终结了。



    2005年11月,正在江西做节目的尉迟接到了凤凰卫视打来的电话,说希望聘用他为主持人。那时的尉迟对凤凰所有的认识只是一段十分钟的节目影像,据他后来使劲回忆,很可能是梁冬的《娱乐串串Show》。但他却对凤凰的名声如雷贯耳,因为凤凰卫视主持人窦文涛不偏不巧是他的高中师兄,尽管“兄”了15岁,但其声名在尉迟耳中依旧“兄”涌澎湃。所以打他上中学起,就知道香港有个特牛的说普通话的电视台叫凤凰卫视,虽然不知道具体为什么牛。回到北京去凤凰会馆面试,他感到自己已经无法拒绝凤凰的那种气势,心里已经做了决定,肯定要去,但嘴上还是申请了24小时的考虑时间。



    从北京凤凰会馆出来打车回中央台的路上,尉迟的心情可谓悲喜交加:他想到自己长这么大,无论小学、中学、大学,在哪儿都是横竖都混出了点儿名堂才去下一站。可北京呢?这半年除了郁闷,好像没有做出什么可以让自己说服自己的一点儿成绩来……他拿起电话打给了爸爸说,你别说话啊,然后就开始大哭。尉迟爸爸在那边丈二摸着脑袋,心想,这孩子是丢钱了还是怎么了?尉迟哭完了,就跟爸爸说,没什么事,我要去凤凰了,想哭一鼻子,行了,没事了,挂了……



    小小神童



    尉迟这一鼻子哭得实在是可以理解,无论是小学、中学、大学,还是后来的挑战主持人,尉迟一路走的都是“风云人物”路线,没有他做不到的,只有他不想做的!



    尉迟的家在河北石家庄,谁都知道这里可是高分大省,高考分数仅次于山东、河南。可是哪一个家长不“望子成龙”,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啊,况且又是那么聪明的孩子。尉迟父母虽然自己都喜欢文学艺术,却坚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就把孩子的培养目标定位在“科学家”上了。



    尉迟小学阶段那可真叫苦啊,除了要上数学奥赛班,还要上计算机课。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在学校上课,到了五、六年级,参加奥数比赛的同学就给集中起来,到市教委专门包下的一个楼里去上课,每天一上就是九个小时。除了这个课,小小的孩子还要在周六、周日骑着自行车,从石家庄大西头骑到大东头,去上省科协的计算机课,因为他要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但小尉迟就这么忙活着,还是回回学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第二。尉迟回忆说,那个时候都有点儿学变态了,周末就拉着我爸说,买书吧,我想做点训练题。



    就这样,小学毕业,尉迟被保送到石家庄一中,而且是以成绩并列第一进去的,还是进入了奥赛班,是数学加计算机奥赛班。聪明孩子什么都难不倒,尉迟在中学时,物理和化学也都超棒。那时石家庄一中出的模拟题在全国都是最难的,全校每次模拟考试,100分满分的题,平均成绩只能达到30分左右,而尉迟最低的一次就考了86分,几乎每次都是例卷。后来尉迟高考的时候,化学考了140分(满分150),却被化学老师批评说,这次的题这么简单,你不考到150,真是错过了一次机会。



    生物也是尉迟的长项,也是他的兴趣。初中的时候,尉迟参加了生物小组,经常痴迷地蹲在煤堆上寻找各种化石。他从那些大煤块上看见了好多有意思的图案,什么三叶虫啊,四叶虫啊,各种神奇的小动物、小植物标本啊……后来生物老师发现,这孩子把实验室的取暖煤都已经搬得差不多了。有时尉迟还会骑车跑到郊区,拿着大铲子挖蚯蚓,然后拿着一整罐蚯蚓回来说,老师您拿去做实验吧,老师笑说,孩子你这是炒菜呀,挖了这么多。



    如果剧情照这样发展下去,尉迟应该往诺贝尔奖方向发展了,哪会有今天看到的“平民偶像”、凤凰“娱乐一哥”呢。尉迟中学的时候,由于家里条件有限,不能给他买计算机供他练习上机经验,渐渐尉迟就彻底放下了奥赛道路,开始转移兴趣,没事看个电影逛个街什么的。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尉迟的成绩还是超好,尤其是数学,从小的奥数底子不是白练的。高考的时候,学校还给他规定了任务,数理化三科绝不能低于430分(满分450)。



    剑走偏锋



    小时候的尉迟是一个安静的孩子。也可能是父母的管教过于严厉,尉迟在家里一般话很少,即使有想法,也不爱说。小时候,尉迟经常盯着一个东西发呆,有时观察家里的一个紫色的保温壶,一看就是大半天,愣觉得壶在自己转动。爸爸妈妈也没给小尉迟买过什么小孩儿的书,家里只有两本《十万个为什么》,尉迟还觉得太浅显了不想看。于是他就在家里抓到什么看什么,甚至连什么《刑法》、《宪法》也照看不误。虽然不理解,但看着觉得挺好玩,后来居然还忙着从法律条文中找到了点什么漏洞。



    上高一那会儿,有时下午上两节课就下课了。尉迟就一个人找一个茶馆,坐在那儿喝喝茶,听听音乐,想想事,发发呆。但是尉迟最喜欢的还是看电影。小时候,父母一有事就把小尉迟交给在工人文化宫工作的姨妈,他就跟着姨妈在文化宫里看电影,或者跟着姨妈到迪斯科舞厅,一个人坐在那儿瞎看……



    那是尉迟上高中时的一个春节,刚过完大年初一,他就把压岁钱交给了爸爸妈妈。那时候的他就很“懂事”地认为,这是父母的合理收入,因为他们也要给别人压岁钱。然后,自己就坐火车去北京了。尉迟一个人“出走”的原因很简单:家里不让放鞭炮,别人放炮又吵得睡不了觉,那就出去玩呗。到了北京,这孩子就自己住在一个23块钱一晚上的地下室,还弄了点儿小酒喝。白天他就去逛市场,跟人砍价玩,砍完了也不一定买,就走人了。或者坐公共汽车四处转悠,或者在路边溜达,逮谁跟谁聊天。现在这嘴功,没准儿就是那会儿练出来的。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孤独的小尉迟还好选择了爆发。当尉迟从《挑战主持人》一举成名之后,好多同事、朋友都要向尉迟的爸爸“取经”,“你这儿子这么好是怎么教育出来的啊?介绍一下经验吧。”尉迟爸爸很有“自知之明”,他说,可别学我,我的教育方法完全是错误的,儿子是“剑走偏锋”,最后悬崖那一步转了个弯,拐上大道了……



    最具领袖气质



    尉迟考大学很顺利,河北大学计算机学院。可尉迟说选择计算机专业恰恰是因为自己不喜欢计算机,早就学腻了!他是这么琢磨的:学了计算机,我根本不用上什么课就足以去考试,再就是还可以保持数学好的特点。不服他不行,结果就是如此。计算机专业学高数一,高数里最难的级别,跟数学系学得一样水平。期末考试尉迟竟拿了98分,是全校的最高分,但就这样他还是去敲老师门了,他搞不懂自己哪儿做错了扣的两分啊?老师安慰他说,高数这么难,咱们学校就没有给过100分,你就认了吧。尉迟大一的时候果然没怎么上课,等到了期末考试前的最后一个礼拜,人家头上绑着红头绳,坐在宿舍的阳台上开始学习,也不去吃饭,每天就让室友给买两个馒头回来,蘸着酱豆腐吃了一个礼拜,最后硬是拿了个一等奖学金。



    大一的学期末,尉迟为自己找到了上大学的“主业”,他竞选上了学生会副主席兼社团联合会主席。说起当领导的能力,尉迟认为那都是小学那会儿练成的。小学二年级开始有了少先队,尉迟因为学习好,从“草民”直接升任了中队长。后来四年级以后,因为都是在外面上课,尉迟又成了一个漂泊在外的大队长。大队长要经常在什么六一儿童节,什么少先队日开全校大会的时候代表学生讲话,那可是面对两千多号人呢,尉迟觉得自己的演讲能力就是这么打的底。后来在大学里他被公认为最“拥有希特勒气质”的人,因为只要他一演讲,绝对会让所有人热血沸腾,全都跟着跑了。



    腾出太多不一般的事了



    做社团联合会主席,尉迟干得风生水起。他刚一上任就把全校四十多个社团的正副团长叫来一起开会,上百号人正吃着、喝着,这时候尉迟就发话了。他说全校的社团都是兄弟,必须互助办活动。比如武术协会办一个活动需要写大字,书法协会就要去支持,而且武术表演中也可以融进音乐,那么音乐社团又可以去帮助,这样的艺术活动也就有了人气。从那以后,校园里每天晚上都有社团搞的小型活动,每周还有两场大型活动,学生们几乎每个周末的两天都有的玩。他还经常应是应景地搞些特别活动,比如六一儿童节的“重游儿时梦”,全校就到处都是跳皮筋的,打玻璃球的,跳房子的,简直玩High了!尉迟“当政”时,河北大学的社团组织被评为了“全国十大优秀高校社团组织”。



    虽然自己没认真上过一年课,但尉迟对于母校河北大学给予自己的宽容心存感激。他甚至觉得,如果当初自己上了一个更好的大学,很可能现在正带着厚厚的眼镜对着一块电路板研究;如果去了更差的学校,又说不上自己会走上歪道。所以,当那天毕业答辩结束准备离开这所学校时,他的心情突然感觉到了沉重。迈出教学楼的那一步,他还放慢了速度,因为他觉得自己可能不会再回来了。



    回到宿舍,还有一个同学没走,正在电脑前疯狂地打游戏。尉迟收拾好行李却没急着走,在宿舍的小屋里转过来转过去,足足二十分钟。最后他拍拍那同学的肩膀,说“我走了啊”,同学全神贯注着他的游戏,连头都没回,说“好好好”。尉迟背着书包走出去,打了一出租车,说“火车站”,车子起步,尉迟一边戴上墨镜一边眼泪就往下流。毕竟他在这个学校折腾出太多不一般的事了!



    “鸟语花香”的房子



    80后的尉迟在凤凰算是年龄最小的主播之一了,进了凤凰之后,他很爱给人讲一个段子:



    我跟任韧两个80后的男生太不容易了,大家真的要呵护我们。我们俩就差两个月零六天,长得是一个比一个显老。由此揭示了一个问题:从80后小的时候开始,中国食品就已经出现问题了,不然你看70的怎么都一个比一个显年轻啊。



    我们俩能活到今天就很不容易。我是哪儿的孩子呀?我是石家庄孩子。三鹿奶粉没给我干倒,毒饺子我没赶上,红心鸭蛋没给我吃死,石家庄靳如超特大爆炸案我也扛过来了,当时剩的炸药就藏在我们家属院后边那个院。



    任韧也不容易,任韧哪儿人?安徽阜阳。大头娃娃奶粉是那儿的,我们俩孩子婴幼儿时期真是同病相怜。阜阳也是中国烟花爆竹生产基地,每年必有烟花厂爆炸的消息,孩子小时候四处玩耍时居然没有被炸飞,太不容易了。除了发型不一致,我们两个太一致了,所以就注定让我们走上了电视之路,而且注定不太平坦。



    尉迟和任韧同时进凤凰。只是尉迟刚飞来凤凰就被叫去开了两天会,然后塞给他四期节目的稿子,说明天就去佛山录像,你赶紧准备吧。尉迟当时就傻了,说这就让我上班了?就这样,连香港什么样还没看到,尉迟就开始奔波录节目了,正式走马上任《纵横中国》了。



    于是,在资讯台做新闻主播的任韧就接下了为两人找房子合租的重任。任韧很负责,打电话跟尉迟沟通说,我看好了两套房,一套贵点,一套便宜点,贵的是八千多,便宜的是四千五,你看租哪套?尉迟说,那当然四千多的啦。任韧随后附和道,我也觉得四千多的好,尤其这里环境优美,楼下鸟语花香的。



    一个多月后,尉迟出差回港,兴冲冲地奔向了传说中鸟语花香的小宅。走到楼下的时候发现,真的是遍地鲜花啊,但怎么不是白的就是黄的?咦,这怎么像是殡仪馆啊?尉迟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家就在香港九龙区四大殡仪馆之一的世界殡仪馆隔壁!再一进屋发现,自己的睡房也就不到四平米,放了一个窄条床,旁边是衣柜,满了!看着这个小屋,尉迟当时真是绝望啊,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在北京的“豪宅”,连那个床都不止四平米啊!在这个小屋住的一年半里,尉迟从来没有大字形睡过觉,都是一字形,特别笔直,而且因为有衣柜,你想掉都掉下不去。



    度过转型期



    除了惊异于香港窄小的居住环境,香港的一切都带给了尉迟一种难以适应的陌生感。之前喜欢呼朋引伴吃喝的他,面临一个重大问题——吃不习惯。尉迟也是个倒霉的孩子,来到了香港的他,既不爱吃西餐也不爱吃海鲜。第一个月,尉迟每天就吃麦当劳,不要别的,就一个香辣鸡腿堡套餐,加一个冰淇淋,加一碗玉米粒。有一天他突然在麦当劳旁边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家吉野家,于是又吃了一个月的吉野家。后来他无意中发现有一家叫“太兴”的餐厅烧味饭还入得了口,就开始频频光顾“太兴”。有一次,尉迟和香港作家李纯恩聊天,说起自己经常去一家叫“太兴”的餐厅吃饭,对饮食很有研究的李纯恩大呼,你很会吃啊,“太兴”在香港很有名。尉迟心想,我在那儿连吃了整整六个多月,这能叫会吃吗?



    生活上的转型无比痛苦,工作上的转型也相当折磨。尉迟一直是个综艺类的主持人,他习惯有现场,有观众。而突然一个人坐在演播棚里说话,心里还是觉得怪怪的。但是秉持着石家庄人任劳任怨的性格,尉迟心想,给我活我就干呗,而且还得好好干。于是就有了他在《娱乐新闻报道》中的“掺和”。



    公司历年的大型活动——颁奖礼、选美大赛、音乐会的主持人中也经常出现尉迟的身影。在每年一度的影响世界华人盛典上,他总是负责给文艺类的获奖者颁奖,他可以把颁奖词说的既显得有文化,又好像有那么点深度,还让人觉得搞笑和舒服。



    脱口秀并不是脱口而出的



    现在《倾倾百老汇》占据了尉迟的主要精力,节目刚做了几期,尉迟就觉得自己仿佛老了好几十年。擅说不擅写的尉迟,现在每天除了规律的主播工作,回家还要挑灯夜战地写节目文稿。虽然这是个脱口秀节目,但是尉迟发现脱口秀并不是直接开口而出的,反而是经过大脑不断地整理,笔头上不断地精简到位,最后才可以脱口而出。



    “胡主席在美国吃的最神秘的一顿饭,是奥巴马搞了一个六个人的私人晚宴。……懂行的人都会说,在这个私人晚宴,这个小饭桌上谈的才是大事情。让我们猜猜这顿饭上了什么菜。



    理论上讲,这种西式小聚餐一般就四道菜:汤、头盘、主菜、甜品。



    我想的菜单是,汤——牛鞭烩马鞭汤,头盘——锅贴,主菜——螃蟹,甜品——双皮奶。



    牛鞭烩马鞭汤,这当然指的是双边关系,这汤补气培元。你想啊,中美关系经历了去年的低潮也该补一补了。人说美日关系是父子关系,也有人说中日关系是夫妻关系,要这么算的话,中美关系就变成老丈人跟女婿了。



    头盘锅贴,这说明美国在朝鲜、伊朗、苏丹以及一系列不太安定地区的立场,哪里炸了,锅就往哪里贴,简称锅贴。



    主菜大螃蟹,面对全球问题,美国给全球的态度一目了然,可以用螃蟹来形容,不懈追求整个地球的横趟,而且更敢于尝试在国外解决国内的问题,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然了如果是奥巴马在私宴上请***主席先吃螃蟹也可能是一种暗示,意思说在全球的关键时刻,中国敢不敢先吃螃蟹,负担起大国责任。这时候胡主席可欣然拿起一支蟹钳放入盘中,表示当仁不让,小餐一碟!



    最后上甜品,双皮奶,这是广东顺德的一种甜品,是有两层奶皮的浓香炖奶。在气氛略微紧张的主菜环节之后,它能给这个小小的晚宴增加愉快的气氛。这次胡主席率领好几百人的商贸团访美,阵仗真是不小,经贸合作的协定也是签了一摞子,金额达到了450亿美金。奥巴马的心理甜滋滋的比吃了双皮奶还甜呢。……”



    凤凰卫视还有谁能把时事也评论得这么“花枝招展”?只有尉迟琳嘉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