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唐志提出的要求李威都一一回应:可以考虑给唐志一些补偿,拿一个皇家庄园弥补唐志的损失,不过这个庄园不可能在长安,安康、四川倒是可以考虑。少府监抽调人员需要跟他们商量协调,李威自己也做不了主,但是会尽量争取。还有唐志提出的在学校内编练童子军,这个也可以考虑,工厂的技术人员、商行的职员和学校的教职员工都纳入兴业公司的编制,也就是说,他们全部都可以脱离贱籍。“唐九郎,只要你能把钢炼出来,一切都不是问题!”李威说这句话的时候斩钉截铁。
唐志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办的民办学校一下子成为香饽饽,大家都争着进来,以往制约自己发展的技术人才都迎刃而解。李威也有自己的考虑,少府寺是一个不入流的衙门,自己也是不入流的官员,如果兴业公司异军突起,唐志说的科学技术大行其道,那我这少府寺丞可就成了风云人物了。原本以为来兴业公司是被发配,没想到里面有这么大的天地,给自己穿小鞋的长官大概肠子都要悔青了,朝廷的那些文人包括皇上都没有意识到这股力量的强大。
李威和唐志商量,是不是给学校也挂个皇家的招牌,请皇上提一个名字啥地?唐志马上打消了他这个想法,国子监这帮文人肯定不乐意,这是和国子学分庭抗礼啊。再说了,我们的学校拔这么高,国子监是不是该管起来呀?那帮大老爷要插进来,这不符合圣人之道,那不符合圣人之言,把我们学校搞得乱七八糟,乌烟瘴气,大家都难受,还不如像现在这样闷声发财,就叫兴业学校好了,算民办学院。
李威一听有道理,将来要真干起来,自己也讨不了好去,到时候是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不过这里的情况要跟皇上说说,在上密奏之前要先看看这本《国富论》,搞清楚这摊水到底有多深。
这次考察圆满完成,带回去的消息震动了长安和各大世家,一时间长安城暗流涌动,都在重新审视兴业公司和唐志的兴业学校,唐志的这些徒弟也被家里人唤回去询问,于是唐志的沿革地理、兵法教材和练兵方法也流传出去了,因为这是英格兰步兵操练的方法,被称为英式练兵。英格兰就像一个潲水桶,唐志有什么东西都往桶里扔。
世家的速度很快,第二天就派出人员到学校抄书,国子监明算科的算术博士也来学校参观,军器监也派人来和唐志商量炼钢厂的选址,新式炼钢法真能把钢炼出来,精钢就能大量装备部队,而且价格可以大幅度下降,也可以不用进口镔铁了。对于大唐来说是举足轻重的。
因为这次考察,唐志原来定下的发展规划有点小家子气了,学校、印刷厂、造纸厂、机械厂都要重新规划,李威答应会派500雕版工人过来,加上少府监的技术工人,学校的教职员工,需要的建筑用地大幅增加。李威协调工部派出大量的建筑工人,按照唐志规划好的图纸开工,除了大量的技术工人之外,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建筑材料都是现成的,工期大大缩短。当然,这些都是要公司出钱的。
元珍倡导的新宫殿修建设想现在已经初见成效,朝廷原则上同意继续修建永安宫,打算明年春耕之后开工,元珍也入了皇家和大臣的法眼,有了一层保护色。
巧云等唐志忙过这一阵,到他面前坦白交代,自己私下答应宋明仁和其他人的上学名额,现在学校的名额这么多人抢,该怎么办?
“没有关系,给他们留着就是。”唐志安慰到,“这些学生和老师要进来,你带着几个人去面试,不合格的刷下去。我们不可能把名额都让给这些世家,寒门庶民也要留一些,这样吧,把三分之一的名额留给庶民,包括附近庄户人家的弟子和孤儿。”
巧云惊讶道:“叫我去面试?我是一个女婢,那些都是士族子弟,他们都不服的。”巧云现在是奴籍,别人不服也很正常。
“不要紧,你是学校的教导主任,也是学校的老师,会给你脱籍,将来我有很多事,这个学校还要你主持。谁要不服气就滚,爱来不来。”
外面闹得这么大,唐志的家人把他叫回去,询问这兴业学校怎么回事。唐志的老爹有点头疼,本来以为把儿子打发到乡下,事情慢慢就会平息下来,没想到儿子又捅破天,站到风头浪尖上,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儿子对于家族总有点隔阂,有点若有若无的疏远。
唐志来到家族的前院大堂,这里站满了家族的长老和男丁。唐俭因为年纪大,早已不过问家族的事情。现任族长是唐志的大伯唐松龄,唐志的兄长、嫡长子唐循、五哥唐简心也在场,不知为什么他们都是一脸铁青,其他人都用好奇的眼光看他。
唐松龄好奇地看着唐志,他没想到自己家出了个妖孽,搅得整个长安都不安宁,很多人找到自己打听九郎的事情,自己竟然一头雾水,问善识,他也不知道,反倒是外人比自己更清楚,真是岂有此理。
“僧奴儿,你跟家里人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长安城到处都在传你的事情,我们反倒不知道?”唐善识问道。
唐志拱手道:“父亲大人,各位哥哥、兄长,其实也没什么,我母亲大人不是收留了一些孤儿,办了一个学堂吗?我回去庄园后教他们读书罢了。”
嗯?这叫什么话?你回去教他们读书,还罢了,就这么简单?
唐志的三伯唐同人问道:“你那些算术怎么回事?还有什么生物、会计,你教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跟我们说一声?”
唐志的五哥唐简心火上浇油,“还有炼钢厂,水泥厂,为什么不跟家里打个招呼?你心里还有没有这个家?”
唐志看看三伯,还有五哥,奇道:“这些算数、生物、会计有什么好说的,这些又不是做官用的,你们将来都是作官老爷的,哪里瞧得上这些东西。炼钢厂五郎就别惦记着了,那是皇家要垄断的,国之利器,容不得别人插手。水泥厂倒是很简单,兴业公司同意转让技术,你们去跟康老板商量就是了。”
唐同人和唐简心两人都碰了一鼻子灰。算术这些玩意儿确实不是做官用的,那些明算科出来的都是最低等的九品,因为知识面太狭隘,上升空间很有限。水泥厂是可以兴办,问题是光技术转让就要占2成股份,这也太黑了。
唐志的便宜老爹发话了,“哪有你这样说话的,你是家族中的一员,干什么是都要跟家里打个招呼,有用没用族里自有考量,哪有你这样一声不吭的?其他不说,这个算术、会计的用处很大,家族里也有不少生意,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这话说得在理,唐志只有躬身谢罪。
这时族长唐松龄开口了:“其实这件事情也不能完全怪九郎,咱们这些日子对他关心不够,也不知道他在捣鼓什么东西。九郎,过了年家里派10个人到学堂学习,还有那个会计,也需要5个名额,你安排一下。”
“是。”
从大堂出来,唐善识把儿子拎回自己院子,皱着眉头看着儿子不吭声,这让唐志心里有点发毛,讪笑到:“阿爷,有事您说话。”
唐善识看着嬉皮笑脸的儿子,叹了一口气,问道:“你那些新学都是哪来的?”
“康老板从英格兰弄来的,你还别说,康老板看这些书都云里雾里,我就很奇怪,一看就懂,所以康老板才对我这样客气。”
“不是你云游四大部洲来的?”
“那四大部洲跟咱们这里一样,兴文匽武,讲究个诗书琴画,不会去搞这些下里巴人的玩意儿。”
这就能说通了。
这时唐善识突然诡异一笑,“你盘下那个潇湘馆原来是被人算计,只是没想到你能败中取胜,现在这件事情发作了,你知道是谁挖的坑吗?”
嗯?事情现在就发作了?
“唐家的嫡长孙,你的好兄长唐循,把家族的庄园抵押出去,在外面借了3万高利贷,现在人家找上门来了。现在族长气的吐血,又不能动用家族的钱替他还债,只好说谁堵上这个窟窿这个庄园归谁。现在家里谁能拿出这么多的现钱?明摆着是便宜你了。”
当年独孤怀恩谋反被唐俭发现,救了李渊一命,独孤怀恩自杀,李渊把独孤怀恩的家财全部赐予唐俭。独孤怀恩家族是北周、隋唐的旺族,家产丰厚,这个庄园可不是唐家庄能比的。
“这个庄园在哪里?”唐志问道。
“华阴县。”
嗯,长安东边,渭河下游,地理位置很不错,看来像造纸厂这种高污染企业可以搬到那里去。
“不过这么大好处归你了,你可得拿出实在的好处来,说说你那些作坊有哪些家族可以参与的?”唐善识问道,看样子族长暗地里给他交代了,家族里唐志风头最健,别人都跟得很紧,自己家竟然落后了,而且儿子唐循弄出这么大一个亏空,很多人心里不服,这个做族长的脸上无光啊。
唐志一来就被自己家的人坑了,当然对这个家族没有归属感,族长大人能够修补这个关系,唐志心里舒服了许多。当然,自家老爹出面,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
“家族的庄园有哪些?都在什么地方?”
“这个就多了,大部分在河东运城,还有一些在南阳,华阴这块都归你了。”
“那就容易了,明年我准备种植白叠子,你们也试着种一些,棉布可是好东西,比麻布强多了。明年南方会推广占城稻,粮食丰收,价格肯定会下来,种棉花要强得多。兴业公司将来会搞纺织厂,卖给公司稳赚不赔。水泥厂也可以搞,将来要修路,再多的水泥也消化得了。南阳还可以种桑养蚕,将来我们可以搞缫丝厂,家里可以参一股。
现在泉州搞了一个特区,准备建海船搞海运,家里也可以进来。不过这个项目周期太长,消耗的资金太大,参股多少就要考虑清楚,不过十年之后收益非常可观……”
唐志陆陆续续给老爹将来公司将来发展的规划,让他大开眼界,如果不是儿子,他也看不到那么远去。
“你那个训练班怎么回事?张浩他们进去,你也不想训练家里这些兄弟?”
“阿爷,进我的训练班都是要拜师的,让我那些兄弟进来,不是乱了辈分吗?”
还有这个说法?“那就算门外弟子!”
唐志没话说了。
“还有一件事情,博陵崔家你知道吗?他们派人过来想和我们联姻,是第二房的嫡女,小姑娘长得俊俏,年龄和你相当,找的就是你。大兄当然愿意,要我来问问你的意思。我知道你有自己的主意,你是怎么想的?”
“博陵崔家第二房,嫡女?他们的嗅觉倒是很灵,手脚还是够快,真舍得下本钱啊。”唐志调侃道。
博陵崔氏是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博陵郡为郡望的崔姓家族,博陵崔氏在东汉跻身名门,北魏时期虽然门第低于清河崔氏为代表的四姓,但博陵崔氏在北齐北周时期全面上升,成为一流士族。唐初修订《氏族志》,既属关中集团,又是山东名族的博陵崔氏第二房崔民干被定为第一等,只是在唐太宗的直接干预下才被下调至第三等。
在武则天时期,博陵崔氏属于七姓十家的禁婚家范畴,在唐朝就有宰相十五人,其中博陵第三房,1位宰相;博陵安平房,2位宰相;而博陵大房,6位宰相;博陵第二房,6位宰相,尤为显赫,被视为天下士族之冠。
这个禁婚家很有意思,唐时,太宗因山东士族自矜门第高贵,嫁女多索财货,命修《氏族志》时例降其等。王妃、女婿皆取功臣之家,不与山东氏族为亲。显庆四年(659),高宗下诏禁婚家,凡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选、卢浑、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等七姓十一家,不得自为婚姻,亦不得受陪门财,然族望为时所尚,终不能禁。被禁婚之家,或载女窃送夫家,或女老不嫁,亦不愿与别族为婚。更有旁支宗亲,反自称禁婚家,恃以多取陪门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