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识叫“我执”,因为有“我”,就有我以外的它,就有顺我的,逆我的,就有我喜欢的,我讨厌的,就有好坏丑恶,就有是非烦恼,就有善业恶业。这一切都是依附于“我”而有的,没有我,这一切都不存在。这就是分别心,平等性智就是打掉这个分别心,以平等心取代。唐志前世在庙里看到一幅对联:
上联:佛无量法无边,无是无非无烦恼;
下联:度有缘救有难,有因有果有菩提。
“无是无非无烦恼”,这句话当然是对得。问题是怎么可能无事无非?比如这是桌子,那是椅子,我是我,你是你,怎么可能无是无非呢?唐志百思不得其解。
很多人修行,都是悟空性的,悟这个空体开悟,也有悟平等性智,悟万法平等开悟的。祖师们对于开悟的境界一般不会说,第一是因为各人开悟的因缘都不相同,悟的层次也不同。第二是说出来怕有人跟着说,没开悟也说自己开悟了骗人。
悟平等性智,佛菩萨众生,无二无别;烦恼即是菩提,这就是平等。平等性智“无是无非”,不是“是非不分”。不分别是善分别,好坏要知道,但是无憎、无爱、无取、无舍。不是见好人就喜欢,见坏人就厌憎。
如何能得平等性智呢?还得开悟,开悟之后你会体悟到世界万物众生本是一体,本无差别,同根同源。宇宙万物演化的历史,你同样经历。佛心本是汝心,汝心亦是众生心。众生喜乐,就是你的喜乐,宇宙众生本自清净,本自圆满,本自如如,不需要增一分,也不会减一分,本来如此,就该这样。
观音菩萨开悟时说:“上与诸佛菩萨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
此时你看谁都顺眼,看谁都完美无缺,因为你已经没有你自己了,你已经打开了你的心扉,和万法融为一体了,和宇宙众生化为一体了,就像一滴相水融入大海,哪里还会分别呢?你就会知道以前宇宙万法没有隔绝你,是你自己的妄想把自己隔离开来。
有人说我悟到了空性,下一步慈悲心怎么修炼出来?他说这句话就没有真正开悟,那是悟偏了,真正开始是空性和慈悲一起出来,叫悲智双运。
唐志一番话让众人议论纷纷,没想到唐志竟然给佛教出头。李治悄悄对玄奘法师说:“你找的好帮手。”玄奘笑而不答。武咪咪也很好奇,这唐九郎不是提倡新学吗?他还懂佛法,真是看不出来。
李荣也没想到唐志把自己蓄谋已久的两个诘难都推翻了,有点恼羞成怒,“道家之教,妙在精思得一,而无死入圣。佛家之化,妙在三昧神通,无生可冀,铭死为涅盘,未见学死而不得死者也。若言太子是教主,主不落发,而使人剃头;主不弃妻,而使人断种,实可笑哉。
佛家有三破,破国、破家、破身,有此三破之法。道以气为宗,名为得一。寻中原人士,莫不奉道,今中国有奉佛者,必是羌胡之种。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孟子讥陈相,更学许行之术,曰:‘吾闻用夏变夷,未闻用夷变夏者也。’唐志,你从小学尧舜周孔之道,而今舍之,更学夷狄之术,不已惑乎?”
唐志对曰:“你以大道自居,我且问你,道德是道家专有,儒家有没有呢?”
李荣答曰:“道经独有儒教所无。”
唐志诘难:“孝经曰:‘有至德要道。’易云:‘一阴一阳谓之道。’此则已显于儒家。岂独明于老氏?”
荣答:“自然之道为本,余者为末。”
志难:“自然之道不摄在阴阳,老氏可为本,阴阳亦苞于自然,周易岂为末?”
荣答:“元气已来大道为本,万物皆从道生,道为万法祖。”
志难:“道为物祖和《易经》也没有冲突啊。《老子》和《易经》同宗于道,你怎么反驳?”
荣不能对。
唐志道:“你说这个话是没有明白真正的大道啊。孔子所言,强调教化重要;孟坷所云,强调百工重要。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及仲尼不容于鲁卫,孟柯不用于齐梁,岂复仕于夷狄乎?
禹比西羌而圣哲,瞽瞍生舜而顽器,由余产狄国而霸秦,管蔡自阿洛而流言。传曰:‘北辰之星,在天之中,在人之北。’以此观之,汉地未必为天中也。至于你说佛教三破,那是老生常谈,早被推翻了。佛法和尧舜周孔之道,金玉不相伤,随碧不相妨,为什么一定要取舍呢?”
李荣无言以对。
唐志再逼曰:“你自称道门英秀,名震巴蜀,道德经言:‘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我且问你,忽兮恍兮,其中有象,象是什么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物是什么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精是什么精?你说!”
李荣哑口无言,呆站在那里,其他人也愣住了,《道德经》大家都读过,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恍恍惚惚不是很正常吗,难道有人还能看明白?
李荣也反应过来:“我说不清楚,你能说清楚?”
唐志贱笑道:“我说不清楚很正常呀,因为我不是道门英秀。”
众人爆笑,李治也乐不可支,本来大家以为唐九郎有一番高论,没想到他来这么一句,这家伙太损了。
李荣整个人都不好了,自己一句“道门英秀”,你们都轮番来作践,他气急败坏道:“你皈依佛门,佛有10个称号,其中一个是正遍知,释迦佛应该知道,请问释迦是怎么说的?”
释迦佛怎么说的?众人面面相觑,释迦佛哪里知道你们的惚兮恍兮,再说佛在天竺,没听说过道经啊。
唐志微微一笑,这个问题在座的所有僧人恐怕都回答不了,但是自己能回答,“道家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这一句告诉我们‘致虚极,守静笃。’才是正确修行方式,而不是你们那些鬼画桃符。”
众人点点头,这句话没毛病,老子五千言也没有画符的东西,符箓是天师道从楚国的神巫那里弄来的,这句话李荣也反驳不了。
唐志接着说道:“修炼就是从三生万物回到道生一,最后回归‘道’,那么道是什么样呢?那是天地未成,鸿蒙未开的时候,老子到了这个境地也看不太清楚,所以他说‘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恍惚者,晦昧不清之象也。所以才有下一句——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道之上有什么呢?老子也不知道,所以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又来了一句‘道法自然’。因为看不清楚,道之上还有自然,这个自然是什么?不知道。”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老子被道教抬到至高无上的境地,道也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法则,唐志说道之上还有东西,老子也看不清楚,这是要和天师道作对吗?
说到这里,唐志也收不住了,“老子五千言,说过有金丹吗?你们道教有天元丹、地元丹、人元丹,你们炼的丹药配方有问题,朱砂、铅、硝石、硫磺都是有剧毒的,而且你们炼丹士所说‘丹砂200年后变成青,再300年变成铅,再200年成为银,再200年化成金。’这是完全错误的,根本没有这回事,而且金银这些是重金属,人体消化不了的,吃了之后在人体内沉积下来,会出大事的。
你们用的‘丹砂’,在英格兰叫做‘硫化汞’,是硫与汞的合成物,因为汞的沸点不高,将丹砂矿石低温焙烧就可以获得液态水银,你们管这种水银叫金液。这种金液有剧毒,吃了会死人的。当然,你们不叫死人,这是升天了。”
“哄!”整个大堂都要爆炸了,奇闻,绝对是奇闻,英格兰也能练金丹?这可没想到。水银吃了就会死,道士们也知道,他们解释是仙药太猛,凡胎不胜药力,所以还要炼制成金丹,加铅、硝石、硫磺等等一些东西,还要伏火,吃了没那么快死。
《抱朴子·内篇》云:“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葛洪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但是他坚信炼制和服食金丹可得长生成仙,长期从事炼丹实验,对于后世影响很大,可以说是遗毒千年。唐朝的孙思邈对于炼丹法也是情有独钟,直到后世还有人对于天师道的外丹津津乐道,说得神乎其神。
唐志看着李荣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觉得好笑,巴蜀是天师道的大本营,李荣又是天师道的旗帜,把他打翻在地,天师道的嚣张气焰也能削弱不少,后世的《蜀山剑侠传》也是以四川为背景的,可见天师道在那里根深蒂固。不过也不奇怪,四川山势险峻,危峰兀立,整日里云里雾里,山里面好像住着神仙,鬼怪传说不少,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唐志步步紧逼:“不只是金丹,五石散也是有毒的,这些都是属于金石之药。金石药服用之后症状都差不多,开始脸色发红、浑身发热、精力旺盛、甚至出现幻觉……这其实就是人体矿物中毒反应。多吃成瘾之后,很容易引发皮肤生疮溃疡,嗜睡、狂躁等症状,乃至中毒而死。东晋为什么流行服食五石散?他们都是一些可怜虫,面对异族的侵略,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不敢正视淋漓的鲜血,只有躲在虚幻的世界里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这是玄学和清谈误国。”
五石散也是天师道炼制的,卖得还挺贵,一般人吃不起,据说王羲之就是服食五石散而死。
唐太宗虽然不是道家金丹弄死的,但是也差不多。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21年正月,高士廉死,李世民往唁,“长孙无忌在士廉丧所,闻上将至,辍哭,迎谏于马首曰:‘陛下饵金石,于方不得临丧,奈何不为宗庙苍生自重……’”可知李世民大量服丹。
贞观22年,王玄策出使天竺,适逢天竺内乱,王玄策参与作战,俘虏了一名印度和尚,名叫那罗迩娑婆,献与李世民。据那罗迩娑婆自己说,他已有200岁的高龄了,并称自己致力于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已有100多年,吃了他炼制的丹药,可将原有的病痛一扫而光,恢复年青时的体能,还能长生不老,可白日飞升。
罗迩娑婆煞有介事的开列出一大串稀奇古怪的药名来,李世民动全国之力,耗时一年之久,才将所有的药物办齐。丹药炼成之后,他竟毫不迟疑的全部服下,结果中毒身亡。终年50岁,享国23年。
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武宗李炎、宣宗李忱都是长生不老药的绝对痴迷者,其中三位皇帝因服食丹药而死,这也是李家把道教捧得太高的后果,李家子孙都信道。唐高宗曾数次命人调配丹药,大臣们冒死直谏,并陈说先皇即为丹药所害,才没敢吃。
唐志也是为自己着想,他和李治关系处得不错,对于自己的兴业公司李治也是大力支持,现在自己出现,历史说不定发生偏移,说不定他哪天服食金丹一命呜呼,换一个皇帝谁知道会发生什么?自己的本钱还不够呢,需要李治罩着。
唐志的这番话信息量太大,大家有点懵圈,金丹是道教的受到上层社会追捧的最大的原因,没有金丹,道教的地位要打掉一大半,跟那些捉鬼画符的神汉神婆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