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心中多么牵挂, 谢妩也不能真的停下来放任自己伤怀,她与程远要做的事情还有许多,清理寺庙的事情, 也不过才开了个头罢了。
等全部的查抄所得整理完之后,便要尽快分拨, 粮草这类,除了要留一部分给受灾的百姓做春种,剩下的都要给萧仪带去凉州, 这还是好处理的, 剩下的金银珠宝还要另做折算, 最繁琐的便是他们想要将本来隐匿在寺庙名下的土地与人口重新划分,要如何分, 分完又要如何让重新得到土地百姓能顺利耕种, 都是现在谢妩和程远要想的事情。
虽程远手底下也有亲信和谋士, 但这样涉及民生和未来许多计划根底的事情,他们俩若不先自己心里有个章程, 议事的时候,便就容易白耗许多冤枉功夫。
谢妩本来看了粗算过的田亩数量还觉得轻松不少,可被程远提醒之后,才明白过来,百姓为什么守不住自己的田地,天灾固然是一个诱因, 但人祸却更多, 一家人能种多少地,那都是有数的,朝廷的税收,各处的盘剥, 有时候赖以生存的土地,最后却成了压垮一个家的罪魁祸首。
就说这次他们想将收缴的土地散给百姓种,本来是想那些百姓重新有立身的根本,可程远让人查过之前试着分给百姓的崔杨两家的田地现在如何了的结果,却很是让谢妩失望。
那些田地,许多还是没有守住,明面上虽还是百姓的,可背地里归属早换了人,无他,只因那些百姓许多都是身上背了债的,谁都知道田地是根,可等活不下去的时候,这根也只能往外抵债了,先活过眼前再说吧。
这种事情,是禁绝不了的,哪怕是已经下令说分下去的田地不许买卖抵押,为了活命,总归是有法子悄悄行事的。
现在谢妩和程远两个,便是对要分下去的春种有些发愁,这些种子,能不能种到地里,还真不好说,而且就算是种下去了,只怕也长得艰难,人饿极了的时候,撒到地里的种子,也是能再挖出来吃了的,甚至是长出来的秧苗,只要能往嘴里填,都是有人会下手的。
朝廷不可能一直无休止的拨粮下去,这样青黄不接的时候最是难熬。
眼看着下个月就是恩科会试的时候,据谢妩知道,不少士族子弟,已经在家族的授意下准备参加考试,一次科举录取人数本来就有限,现在若是涌入大量士族子弟参考,只怕此次恩科,程远想要多选取寒门学子的想法,就要落空,而这正是士族们盼望的。
他们连着被程远摆了几道,这会正想着法子要找回场子来呢。
谢妩只觉得事事忧心,好似所有烦扰的事情都扎堆了,程远见她一直蹙着眉头,便用指尖轻轻在她眉心按了一下,温声说“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罢了。”
的确,一开始他们就猜想过这个可能,但那时候可没有旁的那么多烦心事。
谢妩深吸了一口气,终于稍微舒展了眉头,想了想说“他们不是喜欢考么,那就大家一起都考。”
她说的这个,却不是指恩科了,而是官员考核,士族把持朝堂,之前的科举也是形式意义更多,各家的子侄即便是不参加,也能举荐入朝,虽按照大雍律例,举贤避亲,但士族中谁家不是沾亲搭故让交好的人家帮忙举荐,难道是什么难事
谢妩看过一些呈上来的卷宗,真是看得火大,什么阿猫阿狗的,只要出身士族,便能入朝为官,许多人为官几十年连自己的官职要做些什么,都是不清楚的,简直是可笑
谢妩如今就想把这些人也考上一考,不合格的,全部滚蛋。
小姑娘冷笑一声“也似科举一般,将考核的结果张榜贴出来,看看老爷们脸皮会不会发烫。”
她出身士族,最明白脸面这东西于士族究竟是多么重要的东西,若将这些掀出来,只伤了面子这件事,就够那些人难受的了。
程远也是有这个意思的,大雍本来也是有官员考核的,只是官场上都成了一家人,考核不考核的,渐渐也没人在意了,现在趁着突厥虽是可能开战的这个关头,倒是能够动作了。
两人说完这件事之后,又不约而同都沉默片刻,一时都觉得有些讽刺,强敌在侧他们才能放开手脚施为,怎么能不让人觉得讽刺
大体上的事情商量的差不多了,两人就又在书房中各自忙碌起来,程远要处理的事情从来不少,谢妩则是把那些繁琐的内物接了过来。
像是各地学宫的选址,最好是等恩科结束之后,慢慢就要将学宫也都开起来,有了这一届恩科的激励,只要是还有心气还有余力的寒门,多少都会让家里子弟拼上一拼。
跟着学宫一道的,还有官办的藏书楼,谢妩计划这些藏书楼,都要与京中的这个一样,免费向人开放,只有这样,百姓们才能获取以往无法接触的知识。
人才永远都不嫌多,百姓读书明理之后,哪怕是不能入朝为官,也不至于轻易被人蒙蔽。
再有就是谢妩之前就想的悬赏的事情,之前她就想着要改善农具,只要有好处,这样的人才总归是能寻到的,不过现在谢妩想得更多,她现在不光想要单纯改造农具织具的能工巧匠了,她还想要更多方面的人才。
本来兴建学宫和藏书楼,是为了开民智为程远未来增加寒门官员的,但谢妩觉得,只这样却不行,若天下人都只当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可不是一件好事。
每次科举,所取人员都是有限的,谢妩和程远想要寒门官员,可最终哪怕所有官员都变成寒门出身的百姓,那于大雍人口来说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些人。
那些不能科举的人呢
谢妩觉得,也应该为这些人找到出路,不说别的,女子就不能科举,这可占着天下大约一半的人口呢,若这些人也能找到比现在更好的出路,大雍岂不是能更加强盛
她一样样细细想着,想着如何改善民生,但农是根本这件事却不能忘,若百姓最后都丢弃了田地,想找新的出路,这也是一种毁灭。
所以重点还是要落在土地上才行,只改良农具必然是不够的,最好还有别的丰产的法子,高产的种子之类的。
这些他们需要的东西,都要发明旨出去,让百姓们知道钻研这些,将这些俸给朝廷,是会有赏赐的,有且不限于金银,甚至还有希望能够改换门庭。
谢妩想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在百姓心中种下种子,让他们知道,出了会读书能科举的人能做官之外,会农事也能为官,甚至只是你心思巧,能想出新的织布花样呢,朝廷都会嘉奖你,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她要让人心先活起来,将那各行各业的“状元”都嘉奖起来,以此带动旁人,这样百姓的日子才能有盼头,而不是只是麻木地求生。
除却这些,还有一样重要的事情,谢妩与程远说“此次开战,兵士们也应重赏。”
比起那些什么都没做,就能分得田地的百姓,这些要上战场的人,更应该重赏才是。
程远点头“这个我已经与萧仪商量过,到时候便交给他处置。”
打仗的事情,哪怕是身为羽林将军的程远,也不能跟出身将门的萧仪比,程远不会自负地觉得看了几本兵书,就懂得打仗了,既然与萧仪合作,便将这一摊子交给他。
谢妩也觉得交给萧仪很合适,此人重情义,自然不会亏待与自己一道厮杀的兵士。
如此,百姓从军也是多了一个晋升渠道。
打仗的确不是一件好事,但让百姓知道,能打仗未必一定是坏事,能保家卫国也能为自己挣来出身,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此战之后,说不定就能有些个百姓出身的将军冒出来呢
如此又过几日,谢妩得了王昭要归乡的消息,一早便到去相送,惠宜也是一早就出了宫等在路上。
谢妩知道不好耽搁她,便将想与王昭说的话都写进信里交给她,也幸亏是早写了信,不然这样分别在即的关头,还真是说不出什么话来,只觉得每句话到了嘴边,都要化成眼睛里的泪一般,惠宜则是早就哭开了。
谢妩一边搂了哭得直抖的惠宜,一边握紧了王昭的手,说“皎皎,千万珍重。”
王昭自是应了,也嘱咐道“你也是,要注意身体,我看你好似又瘦了,惠宜你也是,你们都要好好的。”
谢妩点点头,眼里已经有了泪,她这算什么呀,皎皎才是真的瘦得一把骨头呢
惠宜也是呜咽着应“是”,伸手与她们握到了一处。
三个小姑娘的手紧握着不愿松开,陪着王昭回乡的管家却已经在催说时候不早,谢妩不由瞪了那不长眼的老奴一眼,才最后与王昭话别。
谢妩终于勉强露出个笑来,强迫自己语气轻松地说“其实离得也不远,不过几日路程罢了,皎皎你要是想我了,我就去看你。”
王昭点点头,眼泪终是落了下来,却是怕招得谢妩和惠宜再哭,便别过头去,应了声“好。”
旁边管家又催,谢妩和惠宜再不情愿,也只能松手了,看着王昭上了马车,一路走远了。
谢妩和惠宜这边也上了马车,免不了一起又哭了一阵,最后还是谢妩先忍住了哭,对惠宜说“真的不远,到时候我去看皎皎,就偷偷把你带上。”
惠宜就泪眼朦胧地看着她,问“真的带我去”
谢妩就说“那还能有假的现在谁管得了我要不是怕旁人知道了对你名声不好,让我敲锣打鼓的带你去都行。”
惠宜这才高兴了些,眼泪也止住了,她也知道这事情里,谢妩只怕是比自己要更难受,便先换了话题。
她心思简单,话题转得也生硬,谢妩自然是察觉出来了,但知道惠宜也是好意,便顺着她聊了些有的没的。
马车一路进了宫门,过年以来这半个多月,谢妩都没见过雪兰,今日正好来看看她。
惠宜不知内情,还与谢妩小声嘀咕“也不知雪兰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谢妩神色不动,问惠宜“你觉得呢”
惠宜本来想说若是个女孩儿就好了,这样她这个做姑姑的就能从小宠着她打扮她,可话出口之前,她还是叹了口气,说“还是男孩吧,若是女孩儿,总有许多不便,还是做男子好。”
谢妩闻言不由也跟着叹了口气,这世道就是如此,对男子有许多偏爱,只盼着有朝一日,她所思所想能成真,也让这天下女子,能挣出别的路来。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休息的不大好,更新也不稳定,会尽快调整的,挨个亲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