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6、第二十五章 前半生
    锦城

    芙蓉庄本不是锦城众多织锦作坊中规模最大的一家,但在云间府组建藏零院时,因其承袭了前朝的官锦技法,才得幸成为织锦技艺的官方学府。

    立国一百多年来,芙蓉庄仰仗官方势力不断扩大,但一直仅限于官锦的输送和本省的民锦售卖,那时候的织锦并未走进千家万户。

    让芙蓉庄真正崛起,屹立于全国各家技府之上,成为郪国首富宗门的最大功臣当然非冷沦放莫属。

    但不得不说冷沦放的光宗耀门赶上了一个最好时候的锦城,也得益于一位最有建树的天才国王染煜。若没有染煜王为锦城建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山体传送机括落道,便也不会有后来辉煌了近五十年的锦城和芙蓉庄。

    锦城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城池,位于西路省石郡辖域,地处临江与祈河交汇口,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东面是入江的码头,西面和北面各有一座城门,山下是贯通两座城门的一条官道,从官道向山上延伸出三十七条横道以及二十一条纵路,大小房屋错落叠致,呈拱起的扇面形状铺开于山体之上。

    这样的山城在夜晚华灯初上之时,固然是虹霓嵌山,美不胜收。但高低起伏的地势却极大限制了锦城的发展。

    在当地,“三个挑夫一锦娘”是流传了上百年的古话,锦娘再多,没有挑夫上山下山搬送运输,再美的织锦也送不到外面。所以,百年以来,锦城的十万百姓中挑夫便占了六万。

    冷沦放也深知货运困难是制约芙蓉庄发展的最大障碍,为此老宗主冷沦清风曾多次上奏云间府,但当时的国王染信并未对此做出回应。

    后来,一次机缘,让年仅十四岁的冷沦放面见了王族世子染煜。正是那次交心之谈,热衷于奇门土木之术的染煜得知锦城之难。次月,染煜便亲临锦城,带领众弟子将地势详情考绘下来。经过四年准备,郪历一六一年,染煜刚刚登临王位,便下达了修建落道的国王批文。

    落道

    历时两年,贯通锦城上下的十七条落道竣工完成。

    顾名思义,落道就仿若从高处降落下来的道路,十七条由绳缆和货箱组成的运货通道从山顶的总控台向下发散,由每隔两丈的木桩和石柱架起,沿城中原有的纵道而行,一直通达至山下官道。

    这样由山顶风力机甲装置控制的传输通道,大大提升了全城的货运速度。

    比如,位于第五路三十三道的一家店铺想要把货物运送至位于第十九路十二道的一家织纺,需要做的就是店主雇挑夫把货装在落道的货箱里,从第三十三道一路向下运至十二道,再卸货装上马车沿十二道从西向东行至第十九路,送到织纺家。

    听起来好像有些复杂,但实际上就是从上至下,从西至东,先走落道,再行车马的一条很简单的运输路线,这可比以往全程雇佣挑夫走街串巷,爬坡上山来得轻松多了。

    看起来复杂的全城落道只需要十几人在山顶操控,就可以实现全城货物的上下传送,如此巧夺天工的运输方式甚至赶超了处于平原地域的城池。

    落道成为郪国历史上最伟大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成就了染煜王的一世盛名,自然也成就了芙蓉庄和冷沦放。

    宗主

    不再受限于地势之弱,冷沦放的才智和野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改变织锦用途,扩展织锦的使用范围是冷沦放迈出的第一步。

    为此,他亲赴潭遥城,与当时不往山房的宗主沈林会面。

    冷沦放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很快就说服了沈林,把不往山房的字画装裱全交给芙蓉庄来做,芙蓉庄收取的费用仅为原来的一半。就这样,第二年,芙蓉庄迎来了全国八十一城的十几万单生意。

    一年之内,举国上下几乎所有显贵之家墙上的挂画全都换了,换的不是画,而是画的裱布,一种由芙蓉庄出产的变色织锦,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下呈现出不同颜色的锦布,如此神奇的织锦,虽然只是画的衬托,却一经面世便受到追捧。

    打赢了变革第一仗,这对冷沦宗主来说还仅仅是个开始。

    冷沦放接下来筹谋的是变不可能为可能,让织锦出现在原本不该出现的地方。比如,木箱竹盒之上,茶杯瓷瓶,甚至是随佩刀剑之上,哪里出人意料,哪里看似不可,哪里便会出现织锦的影子。

    在这件事上,冷沦放实在是太聪明了。他没有耗费大量财力单枪匹马去做,而是联合武器锻造学府湛炉坊共同研制了一种随身短剑,把剑鞘和剑柄融入了织锦工艺,赐名“锦里秋霜”。

    同时,又联合瓷器学府清瓦窑,制造出一种茶具,壶盖杯身皆嵌入防水防烫的银锦,赐名“锦上吞云”。

    这一文一武两件器物的推出,在当时获尽天下人心,首月推出的两万件便售卖一空。

    用冷沦放自己的话来说,他做的不是织锦,不是买卖,而是人心所向。在郪国,能够把一个小小的织锦生意做到这般地步,冷沦放当属史上第一。

    接下来,冷沦放只需坐在庄中,便会生意自来。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恨不得都想跟织锦扯上点儿关系,藏零院各门的宗主以及大大小小的商人纷至沓来,就连那饭庄酒楼里的菜品若是跟着芙蓉庄新推出的花样纹式来摆盘,都会卖得更好。

    芙蓉庄鼎盛时期,庄院千顷,织娘三千。“锦赛芙蓉,人比蝉娟”,“芙蓉庄里出芙蓉”皆是当时流传于民间的佳话。

    织锦的兴盛,自然也带动了全城的大小织坊。最多时候,城内锦娘绣师可达五万余人,织坊林立上千家,织机逾万台,每日来往锦城的车马货船络绎不绝。

    许多人以为冷沦放聪明不过如此,统领天下之时便也是他才尽之日。然而,所有人都太小瞧这个天之骄子了,他走上的路怎么可能有穷尽。

    当你还把目光集中在他创发的器物上时,他已经将织锦搬上了房梁。当你才看到檐梁牌匾上的织锦时,他又把“双面月华锦”的工艺置入了儿女情长。他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超乎所有人想象,他用自己在任四十五年的时光,描绘了锦城的辉煌,也为芙蓉庄留下了巨额财富。

    双面月华锦

    在芙蓉庄花样百出的织锦中,冷沦放带领一众精工技师,结合古法锦艺研创出来的“双面月华锦”绝对当得上这头把金交椅。

    一锦双图纹,日月不同辉。

    这种同一幅锦面,却在日光与月光下显现出不同花样的织锦,让全天下的痴心儿女皆想把情愫寄于其中。

    一面画意,一面诗情,一面是心上人的美绣,一面诉写恋言爱语,双面月华锦简直就是男子向女子告白的利器。

    乃至求爱,订亲,成婚,生子,加官,凡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件大事都陆续被月华锦占据。亲朋喜事,若能送上定制的月华锦,那可是比黄金白银珠宝首饰更为体面的贺礼。

    普锦的价格已经很高,私锦的定制价格更是一路攀升,最贵的时候巴掌大一块私锦甚至同一匹马等价。

    由于锦城地处西路,中路和南路三省交汇地,以至于这种锦片都可以当做钱币直接在三省的市集上流通。

    虽然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听说过月华锦,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都不能抹去双面月华锦在当时创造的神话。

    传闻

    冷沦放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卖什么火什么,干什么赚什么,年纪尚浅便已成为坐拥天下财富的商界王者。

    过于招摇使得追在他身后天天梦想嫁进冷沦家的女子恨不能排成山海。许多王公贵族家的小姐痴恋于他,便常常花高价定制月华锦的锦盒,锦牌,锦囊等寄情之物,送至冷沦府上。

    在众多追求者中,却有一人替冷沦放成就了“芙蓉宗主火烧上京”的旷世奇谈。

    此事要从一个王族郡主说起,由于整件事情冷沦放的风头盖过了一切,所以,人们皆没有记住那位郡主的名讳,每每谈及此事便以郡主代称。

    通过王兄染煜,郡主和冷沦放相识。无论从哪个方面,才貌,品识,家世,修养,郡主都自认为与冷沦放天造地设,郎才女貌。

    然而,几番暗示之后,冷沦放完全不领其情,根本没把这位郡主放在眼里。

    二人相识也有一年之久,最后,郡主终是耐不住性子,决定正式表白,将一厢长情公之天下。有王室背景撑腰,难道他冷沦放还敢当众驳了自己的情义不成。

    于是,郡主花重金在芙蓉庄定制了一男一女两件月华锦服。这两件衣服是由当时庄中技艺最高超的十位织娘共同织造而成,所用锦线皆是最昂贵的金晶丝,雀翎丝,光是用材便足足耗费百万金。

    最终成衣,在白天呈现的是“喜雀登梅蝶赶花,鸾凤和鸣并蒂莲”的炫彩满绣,暗藏的金晶丝则在夜晚华丽变成了“祥云捧福十锻锦,如意兰芝芙蓉开”的锦纹。同时,那郡主为冷沦放写下的一首情诗也暗置其中。

    这样一份大礼送至冷沦放面前,谁也没能猜中结果。换作常人,若对郡主无意,拒收或是退回皆可,哪里想到冷沦放眼睛都不眨一下,放起一把火将这历时一年织造的艳丽华服直接烧成了败丝残锦。

    据当时估价,这两件华服的价值足以抵得上京城首富的身家。后来,随着十位老织娘相继离世,两件残服甚至与上京城同价。

    当然,这只是百姓喜闻乐见的传闻,价高却不至此,但“芙蓉宗主火烧上京”的美谈却因此流传开来。

    大火烧尽,非但未有任何损失,反倒让冷沦放名利双收。

    两件破衣服最后被另一位爱慕者以三倍原价买去做了死后陪葬,既然得不到人,那就买他一把火。

    好吧,只能说有钱人的想法咱理解不了。

    神虽坐拥天下,可到了人间,还不是穷光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