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453. 第四百五十三章红楼潜龙在渊67 漠北……
    漠北, 朝廷封王的诏书和苏叶的信同时抵达,戚十一直接弃诏书不管,反而看起了苏叶的信。

    来宣旨的钦差脸色变了变,却不敢发作。

    谁不知道现在戚十一炙手可热, 谁也惹不起, 万一他一个不高兴,直接发兵攻打大楚怎么办

    不说别的, 光东北就是一个巨大的缺口, 戚家想反,燕山内外响应者云集。

    要是他态度不好, 戚十一以此为借口,他就成千古罪人了, 被杀了祭旗都是轻的, 就怕皇帝不过瘾,灭他九族

    不仅是皇帝, 朝臣们有一个算一个, 都不会放过他。

    因为一旦戚家反了, 东北平原肯定并入戚家地盘, 而不再属于大楚。

    看那些女真人受戚家驱使, 为他南征北战, 就知道他们对戚家是当成主公效忠的。

    许多大臣的粮庄还在东北平原上呢,如果真的反了,他们的利益就收不回来了。

    在临出发前,他的上司一再交代,要和颜悦色,不要得罪戚家。

    当然了,他也肩负探查的工作, 看戚十一在大漠上是个什么地位,是真的横扫大漠,让那些鞑靼瓦剌人不敢反抗,屈服于他的统治。

    还是只是打赢了,其实离治理好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如果是这样,大楚不介意动动手脚,让戚十一没法轻易掌握统治,最好时常有叛乱拖住他的手脚。

    然而一路行来,钦差看到的都是柔顺的外族人,他们似乎对戚十一心服口服。

    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能做到如此程度,除了强大的武力让人敬佩,还有超强的政治手腕,该打压打压,该拉拢拉拢,毫不含糊。

    合理公平的分配好利益,然后改善普通牧羊人生活,让他们立刻恢复生产,在冬天来临之前,囤积足够过冬的物资。

    虽然时间不长,可鞑靼和瓦剌牺牲了将近二十多万人,虽然一大半是被俘虏,送到别处去服役了,可对于两族百姓而言,确确实实少了二十多万劳动力,且还是最年轻健壮的那一批。

    留下来的多数是老弱妇孺,有些部落还能剩下一半青壮,有些就只剩老人和女人在苦苦支撑了。

    现在是夏季还好,等到冬季没了食物来源,将会饿死更多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戚十一以雷霆手段,把所有人重新聚集到一起,给众人重新划分了放牧的草场,并且强调,不允许大部落仗着人多势众,去劫掠小部落,抢他们的草场也不行。

    要是被发现,他不管是不是有苦衷,整个部落的男子全部被斩杀,他亲自让你没有抢劫的实力。

    夏天过完,牛羊吃得肥肥的,就统一去规定的个地点,届时大楚的商人都会过去贸易,带上足够过冬的物资。

    他们可以用牛羊马匹换这些生活必需品,且为了不被恶意降价,规定了统一价格。

    按照计算,只要每个人养头羊,到冬天换来的物资,就可以过一个有粮食有炭火的安稳冬天。

    有本事一点,如果养上五六头,剩下两头还能换来年春天的物资,没有也不要紧,因为春天也会有一场商贸交流,大楚商人会带来新的物资。

    那么问题来了,草原上剩下的这些人,每人有头羊的财产吗

    肯定是没有的

    那些有地位的贵族和首领就算了,他们手里的羊多的数不清,可更多的普通百姓一家能养四头就不错了。

    最后还有奴隶,他们自己就是主人的财产,更不用说拥有私产了。

    在这方面,戚十一暂时管不了那么多,事得一步步做,奴隶暂时只能由奴隶主养活,不过那些普通牧民,他倒是能帮上一帮。

    在知道苏叶喜欢钱财后,戚十一打赢后立刻搜刮钱财,把瓦剌王庭和鞑靼王庭几乎搬空了,且他要求所有搜到的财物都得上交,然后按级赏赐下去。

    古代打仗,将军冲在最前面,每打下一座城池,都会把城内的财富劫掠一空,一部分上交,一部分私吞,最后只剩下一点点才会分给那些士兵。

    这样做有好处,能提高士兵的积极性,但坏处也很明显,养成了士兵和土匪一样的习性,烧杀抢掠,甚至还有不顾百姓死活的,杀光,抢光,实在恶劣。

    戚家作为武将世家,有严格的军纪军规,对底下士兵的约束很强,不允许他们伤害百姓,当然奖惩制度也比较完善。

    苏叶按照这些规定,修改一番,形成更完善的制度。

    首先第一件就是所有劫掠到的财物必须上交,分出一半,存入军库,作为军饷,军粮,武器等未来都从这里支出。

    考虑到大楚可能对戚十一的忌惮,未来或许会在粮食和军饷上克扣,而草原上能使用的资源只有牛羊,东北平原有一半土地掌握在大楚朝臣手里,在不撕破脸的前提下,不好动他们的地。

    那东北剩下的土地是主要粮食来源基地,考虑到还有那么多普通女真人和鞑靼瓦剌人,不能把所有粮食都充当军粮,存钱买粮就必不可少。

    那些朝臣们,有钱自然愿意卖,除非朝廷明令禁止。

    可说到底,东北粮食禁止了,和草原的羊毛贸易要不要禁止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他们还要通过这个节制草原的发展,所以肯定会卖的,这部分银钱必须保留。

    而剩下的一半,可分为个部分,其一是打赢了按级封赏,配合按功劳升官,差不多能犒劳大部分功臣。其二用来作为抚恤金,发放给那些受伤的,伤残的,以及死亡家属。

    最后一部分自然归入戚十一的私库,变成他送给苏叶的嫁妆。

    作为草原的新大汗,他只拿了六分之一财物,其实并不多,因为这些钱并没有搜刮普通牧民,都是从那些被吞并的贵族中来。

    但他此举算是完全打破了草原上的习俗,资源统一上交管理,打仗的时候大家出人,王庭出军粮和军饷。

    这就让那些大小部落没了发展军事的机会,必须统一归戚十一管。

    这对弱小部落来说是好事,能保证他们在草原上的财产安全,对某些部落实力不俗,野心勃勃的首领来说,就万分难受了。

    可这些刺头从一开始就被戚十一踏平了,新选上来的首领,为表诚意,也把大部分马匹和牛羊献了上来。

    因而至少现在,还没人敢反对他的治理方案,全都乖乖照做。

    威慑已经足够,接下来就是拉拢了。

    苏叶给他的建议,那部分收起来的钱财暂时可以先用起来,转起来才能钱生钱嘛

    怎么转呢其实很简单,让那些实力弱,没有多余羊的部落,可以向王庭贷款,不收利息,你要是少于每人头羊,都可以去向王庭打申请,购买到足够头的数。

    等到一年后的秋末,再把羊还回来就是,别以为这是亏本买卖,不是,羊是会生育的。

    只要照料好,它会生下小羊,一年两产或产,而借走一只还一只,只分公母,并不要求大小区别。

    你借去的是小羊羔,等来年还回来羊羔也没问题,且还不需要利息。

    这就和借鸡下蛋是一个意思,因而绝对算仁政了。

    那些普通牧民们,听到这个消息,当即沸腾了,纷纷找来王庭。

    而苏叶早就让粮商会准备好,紧急送过去一批账房先生,把事情完成的井井有条。

    今年冬天能安稳活下去,不用时时警惕,担心其他部落打过来,他们能安心的在分配好的地盘放羊,并提前找好过冬的地盘驻扎,至少能保证大部分人的生存率。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普通牧民还是感激戚十一的,即便战争刚刚平息,亲人族人许多都死在戚家军手里,他们也无力去怨怼什么。

    草原上就是这样,你强众人就都听你的。

    在这一系列的举措下,戚十一很快安定了民心,让当地的生产生活走上了正轨。

    以至于钦差到来,看到的是一片生机勃勃景象,仿佛之前的大战不存在一般。

    问起对戚十一的印象,都夸他是天下第一勇士。

    钦差

    明显不可为,他还能如何,只好客客气气的宣读完圣旨,憋着气被人带下去了。

    索性戚十一任性,苏叶派来的大管事可是个人精,他是专门挑中送过来的理政人才。

    武有戚十一和苏合,文有毛鑫和迪古,毛鑫是律法学院培养的人才之一。

    他是个天才,学习律法和工业都非常快,不过年就完成了全部课业,通过考核后,申请回内陆考科举,因为他想当改革的先锋,就要先考中科举,率先爬上高位再说。

    这样聪慧的人,在四书五经方面还过得去,可在诗词歌赋上天生缺一根筋。

    然而现在的科举,写诗作赋是必备技能,且在全卷中占比分数极高。

    因而他只考到了秀才,就再无寸进,苏叶只好培养他提升政事能力和政治敏感度。

    先送去各地当师爷,对各处有个基本了解,然后捐了一个小官在京城朝堂观摩学习,结合学到的律法政治思想知识,分析改革方案。

    再好的方案,想要落实,都要因时因地,一点点渗透,潜移默化,再顺理成章变革。

    步子不能一下子跨得太大,会导致两极分化,因而有了方向,执行还需要一点点优化。

    而这就需要聪明人长年累月按照现在的思想和习俗,想尽各种办法去实现。

    毛鑫就是这个人选之一,现调来大漠,是为了打磨能力,积累经验。

    他作为文官,专门管理草原上内政。

    而迪古,专门负责个商贸市场建立,算是从粮商会中选出来的能干人,他属于毛鑫管理,可在商业方面又是独立运营。

    军队,文政,钱财,方权力交叉又互不影响,谁也不能一言堂。

    戚十一对于她这种明显分权的行为,丝毫不放在心上,而戚家,之前就说了,戚家本来也没谋反的意思。

    他们还以为毛鑫和迪古都是朝廷派来的,现在又下旨册封戚十一为漠王,岂不是和那些异姓王一样了

    哦不不不,他们怎么会一样的。

    现在四个异姓王只剩下两个,南安郡王为了自家能世袭罔替,直接出卖了老兄弟东安郡王,把他克扣粮饷,与外邦擅自勾结的事暴露出来。

    东安郡王直接被抄家,成年男子砍头,未成年流放,女子充入教坊司。

    而西宁郡王参与了当初皇子谋反,被太子诛杀,剩下嫡支嫡脉竟皆被杀,唯独剩下一支,就是当今皇后的父亲,原是西宁郡王的庶子,因为新帝的原因,被封了承恩公。

    但这个承恩公一点实权都没有,这也是为什么新帝想要立皇后养子为太子时,其他皇子不满,实在这个弟弟既不是正经皇后嫡出,外家又没什么势力,比不上他们母家。

    西宁郡王府算是彻底没了,而最后就只剩下北静王了。

    北静王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特殊就特殊在一代代王爷都死的早,代代单传,传到现在北静王水溶身上,已经第四代了,且他在襁褓里就继承了爵位。

    也因为早逝,北静王府的兵权早早就上交了,现今几乎和军中没了关系。

    加上水溶又是襁褓继位,长到现在,连政事都没接触过。

    北静王府本就没几个主子,王爷又都死的早,家里女眷自也没什么本事去外面凭借权势做坏事,只在家安享富贵,顺便打理家产。

    都是当初跟着打天下的,荣宁二府能这样富贵,北静王府也不逞多让,且因为主子少,花销更少,娶回来的女眷都是高门精心培养的嫡长女,打理家产不在话下。

    因为富贵是尽不缺的,就更没有必要去外面搂银子了。

    所谓仆随主人性,主人都这样安分,仆人就更不敢放肆。

    皇家对于这样安分的王府,自然以拉拢为主,好显示恩德,不杀功臣,因此年年赏赐,从不落下北静王府。

    但水家算是彻底退出了政治中心,安享尊荣罢了。

    最后南安郡王,因建立水师,打击海盗,建立功业,加上靠出卖东安郡王,让新帝找到借口,抄了几家勋贵,顺便打击了太上皇的势力,高兴之下,竟还真的恩准了世袭罔替的旨意。

    不过爵位虽然有了,却不允许再参与政事了,和北静王府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了,差别还是有的,首先南安郡王的世袭罔替是明旨下发的,算是过了明路,没有意外,能一代代传下去。

    而北静王就不同了,他们能继续袭王爵,看得还是皇帝的心意。

    要不是皇家想要安抚勋贵,获得一个大度的名声,北静王府早就可以变成侯府,然后国公府邸了,爵位是一点点往下降的。

    戚家和他们的区别挺大,虽然先前这四座王府镇守边疆,手握兵权,可实际还是大楚皇帝的臣子。

    而戚十一即使获得册封,本质上相当于属国,和海外那些属国的意义是一样的。

    所以没有意外的话,戚家是可以在大漠一直称王下去,王位传承不需要听大楚的。

    戚家人也没打算真的在大漠待下去,其实他们早已习惯了东北的生活,那里才是世代居住的地方。

    等到大漠彻底平定,他们还是会回去的,因此对于朝廷派来的毛鑫,迪古等人,一点意见都没有。

    他们自认为自己是武将,打天下是他们的任务,管理自然归文官。

    戚十一知道他们的想法,干脆也没解释,戚家人这样想,反倒省事,以后大漠和西域并入大楚也不会有什么阻碍。

    他回到自己王帐,打开苏叶的信一字一句阅读。

    信很厚,除了交代之后的发展方向,以及对西域的谋划外,剩下的就是说游历的经过,看到什么,产生了怎样的思想变化,以及她对未来的畅想。

    苏叶在通过这种方式,来让戚十一认同自己的理念,潜移默化影响他,达到思想统一。

    这样未来戚十一就是她大刀阔斧改革的帮手,而不是反对派。

    戚十一认真看完,忍不住眯起眼,眼里全是兴味和跃跃欲试。

    他喜欢刺激,无论是打仗,还是改革这种注定血流成河的政局变动,都让他热血沸腾。

    然而更兴奋的是,苏叶说到做到,说要把他当成未来的皇夫,现在就已经开始在影响他了。

    戚十一眯起眼,看向西方,“唔,还是要尽快打下来啊”他已经迫不及待去到她身边了。

    在他因为苏叶几句话,热血沸腾的时候,苏合见到了成为普通农妇的阿茹娜。

    当初瓦剌人跑来偷袭了太湖盆地,趁着他们没防备,直接一个个吞并,势力大一点的首领杀了,牛羊马匹都抢过来。

    苏德的女人们,索布德凭借士兵的包围,带着儿女几人逃了出来,乌日达从未放松对士兵的训练,自然也没问题,两人合兵到一处,共同逃了出去。

    经过阿茹娜所在的小部落时,带上一起跑了。

    可她们运气不好,部落出现了小人,见个女人做主,竟偷偷联系瓦剌人,里应外合,直接把她们吞并了,男人全被凶狠的瓦剌人杀了,女人孩子留下,财产也全没了,沦为奴隶。

    阿茹娜年纪大了,要不是乌日达善心,把辛苦获得的食物分给她一半,活不到现在。

    见到苏合,阿茹娜满眼复杂,“你做到了。”

    是的,苏德做到了,哈丹巴一脉,除了琪琪格生的小儿子,其余死的死,伤的伤,即便没事的,钱财也被抢走,成了最低等的奴隶。

    苏合微微一笑,“你的仇人都解决了,除了我。但我的仇人还差一个,你有什么遗言吗”

    对于哈丹巴这个罪魁祸首,他是恨的,但阿茹娜这个疯女人,才是逼死他父亲和一众叔伯的人,他怎么可能轻轻放过

    阿茹娜垂下眼,手里的佛珠转的飞快,“那些跟着你去打仗的人,怎么样了”

    从见到苏合身边没有一个熟悉人,她心下就有数了,可临到头来,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那毕竟是追随她几十年的老部下,要都牺牲了,她如何对得起老伙计们

    “放心吧,我和他们无冤无仇的,自然好好待在色楞格草原,”苏合一哂,他是那种是非不分的人吗

    阿茹娜一愣,眼中迸发出惊喜,“真的”

    苏合颔首,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没必要骗这个即将步入长生天怀抱的疯女人。

    “那就好,”阿茹娜喃喃,“太好了。”

    说着,她竟流出了眼泪,浑浊的双眼不再是偏执和疯狂,渐渐清明起来。

    “好了,你还有什么遗言要交待,看在你赠我一万人的份上,可以满足你,”苏合道。

    阿茹娜闭上眼,嘴角露出一抹微笑,“既如此,安顿好乌日达,她是个善良又有能力的人,作为报答,我在车车格的山腹中,藏了一批宝藏,地址在乌日达那里。”

    说完她嘴角流出黑血,竟是服毒自尽了。

    苏合嘴角一抽,这个女人,死都死了,还要给他下套,果然最毒妇人心

    他掀开帘子,见乌日达就站在外面,直接伸手,“拿来吧。”

    乌日达看了帐篷里打坐死去的老妇人一眼,眼中不忍,最终还是从怀里掏出一卷羊皮纸,递到他手上。

    苏合接过,转身就走。

    “这是个陷阱,”乌日达出声提醒,虽然对不起阿茹娜,可她也想让自己的儿子和部族活着。

    她们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男人,只剩下女人和孩子,她这个首领得护着她们,因此不能按照阿茹娜的心意去算计苏合了。

    苏合转头,盯着乌日达的眼睛,继而笑了,“我知道。”

    乌日达愕然,“我说的陷阱意思是”

    “财宝是真的,但不该我拿,只要我私吞了,就会有人捅到漠王面前去,而我最终的结果,也不过一死,对吗”苏合挑眉,面上极为平静,心里却掀起了巨浪。

    他从未想过,主子仅见过阿茹娜一面,就把这人看的这么透,不仅算到她会答应合作报仇,更算到阿茹娜不会放过他。

    临走前,苏叶留给他一句话警防阿茹娜的财宝陷阱

    他当时不明白,现在全懂了。

    阿茹娜是觉得他野心勃勃,一定不甘心臣服大漠王,那就需要金钱来招兵买马,于是拿这个当诱饵,好暴露他的野心。

    她的心思果然毒辣,可惜,依然不是主子的对手

    这一刻,苏合也放下了心里的忧虑,之前见到戚十一和戚家的勇猛,他心底就打鼓,他们如此厉害,主子真的能降服住吗

    现在终于放心了,主子有这等深谋远虑,谋算人心的本事,何尝降服不了一个戚十一

    乌日达不想他竟如此聪明通透,低下头去,“是我多事了。”

    苏合看她一眼,“你跟我走吧。”

    “去哪儿”乌日达一愣。

    “自然是去禀明漠王,然后去车车格山把财宝取出来。”车车格在阿尔泰山脉腹地,是最高的山峰之一,即便在夏天,山顶也是长年积雪。

    阿茹娜把财宝藏在那地方,确实是个隐蔽的好去处。

    但有地图在,其实也用不上乌日达,带着她不过是为了让她立下一份带路的功劳,也方便之后戚十一开恩,放了她和她的族人。

    两人求见了戚十一,他得知还有另外的财宝,并不惊讶,只道,“有多少”

    “当年草原上发生动乱,原本统一的突厥王庭被推翻,并一分为二,就是现在的鞑靼和瓦剌。原王庭成员尽皆被诛杀,只余小王子一人逃脱,随着他不见的,还是王室所有财宝的消息。小王子隐姓埋名多年,后来悄悄入赘阿茹娜部落那一支,安稳的过日子。”

    所以那财宝,就是突厥王庭传说中的宝藏

    那可真是一笔庞大到不可想象的数字。

    在几百年前,草原上诞生了一个强大的民族,名突厥。

    突厥人能征善战,且相当不安分,统一草原后,向西打到西域,乌孙,康居,大宛,贵霜,以及天竺。

    但突厥可不是为了管理他们,而是劫掠。

    他们几乎抢走了所有的财富,带回大漠草原,本想凭借这笔财富,南下攻打当时的朝廷。

    可惜,那会儿中原武德充沛,直接压着突厥人打,当时中原先进的兵器,完全克制他们。

    失败后,突厥实力被削弱,对西域那些国家失去了掌控力,原本的王室血脉纷纷复国,把突厥人赶了回来。

    可失去的财富再也回不去了,那是一笔能堆成巨山的财富,其中一大半充入突厥王的私库,剩下的都分给了功臣们。

    可能是太有钱了,他们渐渐失去了雄心,安享富贵窝,直到突厥灭亡,那笔财富也不过花了不到四分之一,剩下的去哪儿了,始终是个谜。

    草原上一直流传着宝藏的传说,却无人知道在哪儿。

    鞑靼和瓦剌都觊觎这些宝藏,可惜压根找不到小王子的下落。

    而阿茹娜是小王子唯一的血脉后人,一直珍藏着那张羊皮纸。

    临死前她知道对苏合无计可施,干脆把这个当成诱饵,诱苏合堕入财富的深渊。

    财宝一旦面世,必将引起腥风血雨,不是苏合想隐瞒就能隐瞒下的,总会透露出一星半点。

    而以戚十一的行事手段,杀伐果断,苏合敢吞,他就敢杀。

    可惜,她的心思都被苏叶看透了,提前警醒了。

    苏叶知道,人心是经不住考验的,再虔诚的人,面对足够夸张的利益诱惑,都会忍不住心动。

    因此她只会把事情掐灭在摇篮里,而不是等野心和增长,再想着怎么处理。

    毕竟是花了时间培养的打工人,怎好轻易舍弃呢

    当然得杜绝一切可能,把人留下来996啊

    嗯,她可真是个好老板,提前就帮员工把风险规避掉了。

    戚十一得知这批财宝的来历,非常高兴,这些可不是那些战利品,既要留一半当军饷,又要分给底下立功的人,可以全部留给苏叶。

    他当即让苏合带人去探查,如果是真的,那就就地掩埋,重设机关,等苏叶来取。

    苏叶不知道,北边还有这么大一个惊喜等着她,堆成山的珠宝兑换给系统,价值仅仅比太虚幻境少一点点。

    她是有点财运在身上的,可惜,这会儿她已经进入秦岭,接收不到外界消息。

    秦岭险峻而陡峭,海拔高的吓人,可这对苏叶和春景春来而言,其实也还好。

    他们沿褒水到达汉中盆地,在南郑坐船,顺汉水往东,之后翻过武当山,横穿上庸盆地,进入大别山,抵达神农架区域。

    这一路上翻山越岭,经过人烟的地方极少,更多的是那种山林中连人都没有的。

    他们几乎是靠着轻功攀上树木和山石,才能走直线。

    到了神农架,没有急着上山,而是找到当地土著。

    在这里住着汉人,回族和土家族,毫无疑问,最好沟通的肯定是汉人,但他们大多居住在山脚,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农田,过着自给自足的小日子。

    说实话,经过这十来年的发展,外面的世界不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已经大变样了。

    许多官道变成了水泥路,河道经过疏浚和水泥修建堤坝,水路更加发达,说一句四通八达有点夸赞,至少府与府之间,县与县之间的联系紧密了许多。

    路好走了,加上这些年草原上运来的牛羊增多,牛变成了普通百姓咬咬牙也能消费的起的商品,有点奢侈,但绝对值得。

    牛不仅能耕地,也能拉车,路好走之后,出门的时间至少节省上一半。

    这样让原本足不出户的乡下人,有需要的时候,也愿意坐个牛车去县城,或者把自家的菜蔬瓜果拉出去卖也方便。

    随着商业越来越发达,尤其是海商的利益巨大,朝廷对商业进一步放开了限制,虽没有明文规定百姓可以行商,但也没规定那么死了。

    至少普通百姓拉着自家做的东西去街上摆个摊,不属于商人的范畴,都用不上交税。

    这样一来,在种田之余,老百姓总会上山寻摸个能卖的东西,比如野菜野果子,野味和药草等等。

    甚至有一些比较好的木材,也会被他们想法子从深山里运出来,拉到县城去卖。

    加上各地的工坊越来越多,码头车行招人也越发频繁,只要肯干,就总能找到一份或长工或短工的活。

    日子肉眼可见好起来,收入增长的同时,粮食,盐,布料这些生活必需品竟然在降价,却价格一年比一年低。

    等水泥出来后,建房子也变得简单了,用简单烧制的红砖加水泥,就能建得非常牢固,节省了一半成本。

    可以说吃穿住都省钱了,这几年更了不得,到处都出现了大型养猪场,猪肉的价格越来越低。

    百姓从一年到头吃不上一回肉,到半年一次,几个月一次,直接跨度到现在半月就能吃一次了。

    有工作赚钱,精神饱满,穿着体面,吃喝有油水,那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百姓再不像之前瘦得骨头分明,脸上有肉了,眼中有神采,头发都油亮了些许,身上也干干净净,再不是之前那个见了就让人退避舍,害怕被传染虱子的贫民了。

    这也多亏了香皂,经过几年努力,贾琏和王熙凤直接把价格打下来了,现在一块洗衣服的肥皂,不过十文,香皂贵一点,十六文,两个月买一次,每月也才十文。

    相比他们一个月能赚几百文工钱,真的很少很少了。

    当然这只是普通的肥皂和香皂,那种加了牛奶和精油的,以及有特殊功能,比如美白护肤等,价格就相当贵了,是作为奢侈品出售的。

    总之,外面百姓的生活,十年间变化非常明显,从生理到心理都产生了巨大变化。

    然而这改变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山里的居民。

    看着山下那裹着树皮,头发枯燥如干草,面黄肌瘦,拿着落后锄具艰难锄地的零星百姓,和野人也差不多了。

    索性这样的只有男人,女人还有一点点布料遮羞,小孩子就纯粹是光着屁股跑了。

    神农架这地方,完全和外界脱节,因为地势险峻,外面的人进不来,他们也不会出去,因此布和食盐都是稀缺品。

    食盐还好点,有巴地的盐贩子愿意翻山越岭过来售卖,可布就少了。

    毕竟盐方便携带,背个十斤八斤,就可以换到许多许多值钱的东西,布料就廉价多了。

    这里的山民大概冬天穿动物毛皮,夏天实在热得受不了,用树皮挡一挡就罢了。

    可这都不是重点,关键在于,他们离群索居太久,语言和外界大大不同。

    果然,当看到苏叶人出现,他们立刻冲上来一阵叽里呱啦,和苏叶从南到北,听过的全然不一样。

    叽叽喳喳的声音吵得人头疼,揉了揉眉心,她让系统开启翻译功能,花了一笔小钱,才让自己完全听懂。

    这群人以为他们是盐贩子,兴奋的跑来买盐,索性苏叶进山前,做了一点准备,让春景和春来背来一些物资。

    她让春景把背篓取下,打开盖子,里面是包好的一斤斤盐。

    山民们激动的冲回家,拿来毛皮,药材,以及猎物,苏叶让春来检查药材品质,其余就不要了。

    还要上山呢,背不了那么重的东西,顺便回答着他们的问题,“我们只收药材,这些品质还可以,能换。”

    换出去二十几斤盐,剩下的人着急,急切的把毛皮递到他们面前,这是没有药材的人家。

    苏叶为难的摇摇头,“我还要上山去寻访神迹,这些实在带不走。”

    “神迹”那些人一愣,互相对视一眼,戒备的看向她。

    苏叶了然,看来这些人知道些什么,唔,果然比自己盲目上山要来的容易多。,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