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3)
    “金壶半倾芳夜促,梁尘霏霏暗红烛”,所以,很喜欢霏字的感觉,生出的情绪,都是美丽的,即使伤感无力,亦让人心甘情愿地陷落。

    霖的甲骨文是,这个字很像小学时学到的课文,那插图上一颗颗种子快乐的叫喊:“下吧下吧我要发芽,下吧下吧我要开花。”一辈子都记得那泥暖草生的快乐感觉,而让人每逢下雨的时候,总有一种冲动,想要像一颗种子一样站到雨里快乐的叫嚣:“下吧下吧我要发芽,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这个字的本义是久下不停的雨,一般连下三天以上的雨就可称作霖。它的悲伤比霏字更甚,如果霏字的伤感是浮在美人身上的纱,是为了美丽用的,而霖字则是悲伤刻骨,让人绝望,所以,那韩偓碰到久下不停的雨时,所有负面的情绪铺天袭来——“不知短发能多少,一滴秋霖白一茎。”所以,那唐明皇要把自己在久下不停的雨里想起杨贵妃的情绪命名为雨霖铃。

    当然如果干旱太久,再是让人悲伤的久下不停的雨也变成了甘霖。所以《尚书》里有那殷商的皇帝对官员训诫说:“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意思是你身为官员就意味着要做磨刀石磨砺金属,做舟船渡济大川,做及时雨消弭大旱,而后世就以霖雨比喻济世的能臣。

    零的本义也是下雨的意思,指落细雨,《诗经》里说:“零雨其濛。”就是细雨濛濛的感觉。后来泛指落下,比如“感激涕零”,感激得连眼泪都落了下来。又有雨零零星星的将要停下的意思,所以就引申为零星,比如我们常说的化整为零,零存整取,就是把整的东西化成零碎的东西,把零零星星的小钱存起来合成整数。

    一个细雨霏霏的形象为什么化为了“零”字里“没有”的意思,是件费思量的事情。而从零到0倒是有迹可寻。

    零作为数字的概念是近代才产生的,因为阿拉伯数字没有位数词,它的位数安全靠字码所在的位置判定,当位数空缺时,就以0表示,比如2009,写成汉字是两千零九,这里0和零都表示这个位置没有数字的意思,所以0就相当于了零。

    虽然零作为数字的概念在中国产生的比较晚,但中国文明在整个的历史上,一直到20世纪初,都在使用自己精巧的数字系统,而这个数字系统就是算筹。用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摆出纵横位置的不同就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数字。

    中国古代有一句成语,叫做“运筹帷幄”,意思是在军营的幕帐中对战争的全局进行细密的策划。汉高祖刘邦也称赞他的谋士张良,说他能够“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而这个筹策的本意就是指算筹,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使用了几千年之久,直到明代以后才被算盘所替代。

    按照中国古代的筹算规则,算筹记数的表示方法为: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千位再用横式,万位再用纵式……这样从右到左,纵横相间,以此类推,就可以用算筹表示出任意大的自然数了。

    算筹让中国文明很早就产生了“十进制”的概念,即每满十数进一个单位,十个一进为十,十个十进为百,十个百进为千……还有就是“位值制”的概念,即每个数码所表示的数值,不仅取决于这个数码本身,还取决于它在记数中所处的位置。比如1,放在个位上表示1,放在十位上就表示10,放在百位上就表示100,放在千位上就表示1000……所以中国从使用算筹的商代的文字记数系统中,就已经有了十进制的荫芽。

    中国可以说是最早使用十进制的文明,而作为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的二进制的发明者——法国数学家莱布尼兹还认为,中国是现代计算机理论中“二进制”的故乡。莱布尼兹认为中国古籍《易经》中的八卦图形,即阴爻“--”和“—”阳爻所记录的内容“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是“二进制”的思想。而他曾断言:“二进制乃是具有世界普遍性的、最完美的逻辑语言。”

    ——中国的文明,真正应了李商隐的诗:“雨过河源隔坐看。”

    我们的文明里诸多的成就是现代诸多的成就的起源,譬如十进制,譬如二进制,譬如造纸术,譬如印刷术,譬如火药,譬如指南针,所以我们的文明是雨过河源,而如今我们作为这个文明的子民却把自己当成了隔坐看的观众……

    中国的文明就像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我们的文明有过最好的年龄的时候,比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先秦,好多后来开花的轨迹都在这个时候定好了程序;

    比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秦汉,这样的时候,是中国文明春雨日时、草木怒生的时候;

    比如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的魏晋,乱世的纷扰沉喑却激流暗涌里孕育着春晓花盛开的希望;

    比如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唐宋,中国的文明花都开好了……

    余光中也说:“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然而我们现在完全陷落在西方文明的江河湖海里,再想起中国文明的时候,却都成了雨的记忆。

    中国文明也进入被拷问的时期,而被拷问最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把人类带向如此极速发展的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一般大家都认为,中西文字的差异,是造成了我们与西方思维方式不同的根本原因。字母文字完全割断了与形象的直接联系,其抽象的符号刺激着人们的大脑,逐渐形成了西方人长于抽象思维的特点。而汉字其表形、表意的功能,使中国人善于形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便于将主体和客体统一起来,而不像西方可以把主体与客体切割开来。所以,文字的不同让中国产生天人合一的概念,而西方产生主客二分的概念。天人合一的概念是理性的,主客二分的概念是理智的。理性善于情理,而理智长于科学。理性的目标是人精神的追求,理智的目标是现实的,是物质世界的生活。

    但是这些并不能说明明代以后(如果没有清的禁锢),中国不能产生近代科技。

    在明代,这个被清极度扭曲却是“一个从未对外曲膝求和、一个从未靠和亲苟活、一个从未签署卖国条约”的朝代,我们依然可以从那时科技发展上依稀看到中国其实又在酝酿着新的春水澎湃的生机。他们就像新生的梦,桃花朵朵开在中国文明的春水之上,然而,清军的到来,岸夹桃花锦浪生的大明朝,就变成了死水微澜。

    譬如,明废除宰相设立内阁,建立了一种新的政府体系——文官政治,而这却已然是君主立宪制的初萌。所以,明朝的皇帝才可以做到不上朝而国不乱。

    譬如,1405年郑和船队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的远洋船只“宝船”,船长150余米,容千余人。

    譬如,1521年四川嘉州(今乐山)凿成深达数百米的石油竖井。

    譬如,1580年戚继光发明“自犯钢轮火”(其效类似地雷)。

    譬如,1596年记载以火爆法的采矿技术。

    譬如,1596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二百七十六种无机药物的化学性质以及蒸馏、蒸发、升华、重结晶、沉淀、烧灼等技术。

    譬如,1637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许多成就,如冶炼生铁和熟铁(低碳钢)的连续生产工艺,退火、正火、淬火、化学热处理等钢铁热处理工艺和固体渗碳工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