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就北京现代伊兰特单车刹车片偏磨的问题,伊兰特给我们的反馈是要做相关实验。那么,在这个车卖之前实验做没做,我们要提出质疑。
董小荣:现在新车推出的速度太快,是否做过实验、足够的路试,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怀疑。
主持人:这段时间我经常提这样的观点,我们每周都有大批的改款车、新车上市,如果这个月没有新车上市,大家就觉得不对,出什么事了?实际上,你们觉得这种现象正常吗?这么频繁的新车型推出,质量靠谱吗?
何仑:刚才,提到了大众品牌的两个合资企业。近几年,整个大众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下降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推出车型的速度太慢。但是,德国人的性格就是这样,他要把一个东西做得非常完美之后,确信这个东西没有任何问题的时候才会去投放市场。可能,从这两年表面情况来看,在中国的两个大众的合资企业的产品推出速度不够快,但是,仔细琢磨一下会发现,两个合资企业推出的每一款产品在品质上、技术上都是非常领先的。
董小荣:有时候,企业的实验上做得是不是够,能不能提前做那么多实验,我表示怀疑。还有一个企业经营理念的问题,大众的经营思路、经营理念非常清楚。
何仑:韩国车集中在价格上,德国车集中在品质上,后者的第一考虑是品质。刚才,主持人谈到的速度,车上的一个或者几个最主要的零部件认证,包括试车,从一开始设计到出样品、到装配到车上的过程,以前德国大众需要两年的时间。现在,因为很多认证都可以在国内完成,这个认证的周期也在8至10个月。一个重要的零部件要经过8万至10万公里的路试,得连续跑这么长时间,实验是非常严格和苛刻的。
管学军:当年捷达挨骂最多的一件事是21项改进。人家说,改进花那么长时间,花了两年的时间、3个亿做的改进,代价太大了。
何仑:那款样车在上市一年前,我曾经在一汽大众看到过。当时,厂家不让我们拍。一年后才上市,作为厂家他不着急吗?也着急,但是必须经过足够的实验才能推出。
2042:没有好的行业管理和严格的行业标准,就不会出成熟的产品.就不会有成熟的消费者和优秀的产业工人。
5874:认可车的质量,说白了就是厂家的相信度问题。我想问问,难道咱们国家没有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吗?不过话说回来了,再严格的法律法规也有空子钻。
主持人:刚才,有听众朋友给我们打来热线电话,他反映的就是伊兰特方向盘的设计非常“人性化”。这是现在全世界唯一的“智能化”方向盘。因为,出租车司机经常长时间开车这种掉渣的方向盘,按摩着的哥双手不同的部位。开车的时间长了,发现身体上的各种疾病居然按摩好了。谢谢这位朋友对于方向盘的这种解释方式。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今天三位嘉宾的观点。实际上,我们在探讨国产化之后汽车质量会不会改变,根据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白了还是要具体厂家具体分析。通过今天的话题讨论,我们大家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一个产品质量的好与坏,一个企业品牌口碑的好与坏,说到根本还是一个人的问题,还是大家对于标准的认可和执行的问题。希望通过今天话题的讨论,让大家对于现在频繁上市的新车,大家最好擦亮眼睛,别贪新鲜。我还是一个观点,连真车都没看见,就在网上看见一张画,几万块钱的预付款就掏了,多少还是有点冤,有点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