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中,有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群,他们围在权力中心,甚至能够在皇帝说私密的事情的时候都站在一旁,这就是宦官。在中国历史上,宦官们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汉代末期,比如明朝后期,都有宦官乱政。可是在宋朝,却几乎没有宦官乱政的情况发生。也许有人会说,在小说《水浒传》里面,不是有一个权力很大的宦官童贯吗?难道他不算是宦官乱政吗?
的确,童贯有很大的权力,就连后来的宰相蔡京也是因为童贯的提拔才能够重新返回庙堂之上。著名诗人陆游曾经在《老学庵笔记》第四卷中这样写道:“蔡京为太师,赐印文曰‘公相之印’,因自称‘公相’。童贯,亦官至太师,都下人谓之‘媪相’。”那我们就来说说这个童贯吧。
提到宦官,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形象多半都是不长胡子,说起话来尖声细气,甚至走起路来还得一步三扭,可是童贯却并非这样。根据史料记载,童贯身材高大威武,皮骨强劲如铁,不仅身材好,就连长相也是如此,双目炯炯有神,面色黢黑。如果放到现在,简直都能够去扮演硬汉了,哪有半点宦官的形象呢?
据说,童贯年过20才被送进宫中,净身做了太监,度过了青少年发育期的他看起来和一般男子没有什么差别。童贯能够得到重用绝非是因为他长得帅,而是他的一些手段。在很多小说中,那些侠之大者往往都具备一个特征——仗义疏财,童贯也是如此。只不过他疏财的对象并非是穷苦的百姓,而是后宫之中的那些嫔妃、宫女、宦官,甚至能够接近皇室的道士、天子近臣等等这些人都成了他“疏财”的对象。他的目的非常简单,那就是要在后宫之中赢得一个好名声。
正所谓“拿人家的手短”,很多得到好处的人都会在皇帝面前说一些关于童贯的好话,皇帝常常听着,能不对童贯这个人充满好感吗?童贯能够得宠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心思细腻,而且有着非常敏锐的观察力。皇帝一个眼神,他就能知道皇帝究竟在想什么,每每在皇帝需要什么的时候,童贯往往能够站在一旁出谋划策。而且这个人在皇帝面前卑躬屈膝,俨然是一副性情乖巧的模样,让人看了就觉得这是一个使人放心的奴才。
不过,童贯真正得势还是在宋徽宗登基之后,那时候的他已经年近知天命的年纪。宋徽宗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才子,却错误地出生在帝王之家,更错误地被推上了王位,他喜欢书法、字画,骨子里就是一个文人墨客。在他即位之后不久,就以内廷供奉官的名义,派童贯到杭州设明金局收罗文玩字画。童贯大喜过望,他知道,这是他官运亨通的一个绝佳的机会。
要不然怎么说童贯不一般呢,内廷供奉官说白了根本就不是个多高的职位,也就是采购部的经理,按理说这个职位撑死了也就是打着皇宫的名义多捞点钱。可童贯并没有这样做,通过长年累月在宫中侍奉皇帝的经验,他当然知道如何能够让皇帝满意,于是他大肆收集名人字画、珍稀古玩,并且将这些东西一股脑儿地呈现到皇帝面前。宋徽宗一看,MyGod!这些都是绝世珍宝啊!于是,他根据这个就断言,这个宦官有能力,不错不错!
自此之后,童贯就得到了皇帝的重任,担任了枢密使。这枢密使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呢?这就得从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开始说起。他因为担心宋朝重蹈唐朝灭亡的覆辙,所以就下定决心要抑制武官的权力,实行一种叫做“军政军令分开”的制度,于是设立了枢密院,主掌枢密院的官员叫做枢密使。枢密使的权力非常大,一般都是由文官来担任,可是到了宋徽宗这一代,枢密使这个差事竟然落到了一个宦官手中。
为什么说枢密使非常重要?因为他手握兵权,能够调动军队,而负责指挥军队的是武将。两者之间,就如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童贯担任枢密使之后,也曾在战场之上发挥过自己的能力。当时宋朝要收复西北的河湟之地,正跟羌族部落在甘肃、青海一带打仗。宋徽宗想来想去,这监军的职位就交给童贯吧。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说童贯的成长史。前面说了,童贯是在20岁之后才进宫当了太监。在此之前,他也和很多人一样念过书,肚子里还是有点墨水的。在进宫之后,他更是成为宦官李宪的门下。李宪曾经也担任过西北的监军,童贯跟随着李宪曾经出入在西北边境,对西北一带的地形和风土人情也颇有了解。有了这些基础,他此次出征也算是合适。
就在童贯摩拳擦掌,想要一试身手,做出点成绩给宋徽宗看的时候,汴梁却出了事,皇宫内院居然在这个时候起火了。古代人有一种天下无敌的本事,就是能够把任何事情和老天爷扯到一起去,不管是暴风雨啊,还是着火这样的事情,一概都是天意。这场火让朝廷大臣和那些道士们都惊恐不已,认定这是不祥之兆。宋徽宗一向都重视道教,听道士们这样说,就赶紧给童贯写了封旨意,内容无非就是什么现在这个时候不吉利,这场火肯定是老天爷给我们的一个提示,现在还是不要轻举妄动了。
他看完这封信之后,面无表情,身边的副官就上前询问:“究竟是什么重要大事,让皇帝几百里加急地送过来啊?”
童贯若无其事地说:“没什么,这场战事皇帝很重视,信上说如果我们能够取得胜利,肯定是重重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