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海上商队,通行世界(2)
    这些举动看着是在保护外来商人,实际上也是在保护宋朝的商人。也正是因为宋朝在法律上给予外商或这样、或那样的法律支持,宋朝的海上贸易才能够空前繁荣。在宋朝,海上贸易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驶向东北方的高丽和日本,一是向南方驶往东南亚、印度洋地区和西亚、北非。根据南宋后期的《诸蕃志》记载,南海有53个国家和地区与南宋通商贸易,南宋商人出海去贸易的也有20多个国家,形成了通向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

    我们主要来说说宋朝和日本之间的贸易往来。在北宋年间,主要还是民商贸易,所以在关于宋代的中国史料之中,记载的并不多,可是日本的史书却有记载。

    根据日方的记载,北宋年间,宋朝商人到达日本进行贸易,大概有将近70次之多;经常赴日贸易的宋商如朱仁聪、周文德、周文裔、陈文佑、孙忠、李充等,其名字为当时日本贵族、公卿、富豪等所熟知。

    宋朝商人到了日本之后,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进行交易的,日本方面肯定也不太放心这些来到自己国家的外国商人,一般来说,商船进入博多湾,监视所派人去检查并上报大宰府。大宰府派通事至该船验看市舶司发给的公凭,这估计也是最早的护照吧,除此之外,还有船员名单、所载货物的品种名称,然后呈报太政宫,等待批准交关贸易。

    这个太政宫就是当时负责接待外商的机构,不过并没有全权负责的权力,还需要报给日本的大宰府。大宰府的官员们听到之后,要一一核对来的都是什么人啊,人数有多少啊,来这里做什么买卖啊,交易量预计是多少啊等等,事无巨细,都要问个清楚明白。等他们确定来到日本的这些商人都是真正的商人之后,他们就会带着商人们去当时的使馆区域,供应饮食和居住条件。

    商船赴日所载货物大体为:锦、绫等丝织品,还有瓷器、药材、香料、书籍、文房具等。这些东西在日本的售价非常高,因为在日本,这些都属于稀罕物品,不过不要担心没有人买,日本的很多贵族都是宋商的主要经营对象。当然光卖,宋商还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他们还要购进日货运回宋朝出售。购自日本的货物大体为:砂金、水银、硫磺、木材、工艺品、日本刀等。此外,日本的工艺品别具特色,工艺水平很高。如金银蔚绘、螺钿器皿、水晶、日本玉、木念珠、真珠、屏风、日本扇、日本刀等,很受宋人的喜爱。宋都东京相国寺市场上出卖的日本漆柄折扇,极为精美,扇面的淡粉画,被人誉为“笔势精妙”。螺钿器皿也深受欢迎,被誉称“物象百态,颇极工巧”。

    日本刀尤为宋人所爱,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写“宝刀歌”诗一首,赞美日本刀。一把精巧的日本刀,在宋价值“百金”。

    宋治平时期(10641067年),宋商在博多湾以70贯或60正绢买一颗“阿久也玉”,就是日本的尾张蚌珠,回国后可卖5万贯。宋商在对日贸易中一个往返所获之利,是难以估计的。因此,宋商赴日的船只逐年增加。

    宋商船入日船次,最初大体上为一年一船次。到了日本永延二年,也就是公元988年开始,由于商业贸易的需求量变大,一年为二船次,后来又逐渐增加到了一年4次。

    不过,宋船入日次数和人员的增加,造成大宰府鸿胪馆接待要花费更多的费用。而且在那个时候,日本国内的农民破产,造成了税收来源枯竭,国库空虚,想要拿出巨额款项来维持宋商的食宿费用,真可谓是捉襟见肘,又不能禁止宋商赴日贸易,这可该如何是好呢?

    于是,日本朝廷开始对来日的宋商船发放官牒,规定年限实行定期贸易。但是,宋商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不想遵守规定,经常提前来日贸易。不按规定年限来日的船只被查出后,有时则拒绝该船入港。

    如果说北宋时期基本上只是宋朝商人自己到日本去,卖掉宋朝的特产,然后买进日本的特产,再运回宋朝进行贩卖,这是一种单向的贸易往来。可是到了南宋,不仅宋朝商人会到日本进行贸易,日本的商人也会驾船来到中国进行贸易。这种贸易往来一直持续到南宋末年,元军占领明州之后,赴明州的日商船因元军不准进港贸易被迫回国,这才中断了宋朝和日本之间的贸易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