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崖山海战,宋室覆灭(2)
    众人一听,都羞愧不已,决心要将抗元的道路坚持下去。于是立赵昺为帝,是为帝昺,改元祥兴。杨太后继续垂帘听政,张世杰任枢密使,陆秀夫任左相。他还每天亲自书写《大学章句》,为年仅8岁的帝昺讲课。

    雷州的辖区大体相当于今天的雷州半岛,是碙洲的陆上屏障,对行朝的安全至关重要。五六月间,张世杰遣将与元军展开了雷州争夺战,但最终失败。行朝不得不转移到珠江口海中的崖山,这也是张世杰的决定。

    崖山与其西的汤瓶山对峙如门,阔仅里许,故称崖门,门内形成天然避风港。在他看来,进可乘潮而战,退可据险而守,完全可以建设成一个根据地。于是,一上崖山,他就命兵士造行宫30间,建军屋3000间,作长期据守的打算。

    元军下定斩草除根的决心,对南宋小朝廷紧追不舍。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元朝蒙古汉军都元帅张弘范从潮阳由海路到达崖山,包围了张世杰的部队。几天后,副帅、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李恒也从广州率战舰120艘入海前来会合。

    张弘范包围张世杰的次日,恰是元宵佳节,在双方战舰云集的海面上,当地居民依旧举行了每年一度的海上元夕竞渡。喧阗的鼓乐,与密布的战云形成强烈反差。

    唉,国家兴亡,生活依旧,老百姓该做什么的还是做什么。

    这时,包括官军与民兵,宋军大约还有20万左右,战舰至少近千艘。而张弘范所率元军是水陆共2万,加上李恒的部队,总数估计不会超过3万,战舰大约400余艘。从崖山之战的绝对兵力对比来看,宋军并不处于劣势。

    但张世杰其人,虽是宿将,却不知兵,这时的心态也是有点失常,不是做好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两手准备,而是孤注一掷,打算与元军一决胜负。当时有人建议他先据海口:“幸而胜,国家之福;不胜,还可西走。”他不耐烦地说:“连年航海,何日是头,成败就看今日!”

    张世杰决定不派战舰扼守崖门,却把千余艘战舰背山面海围成方阵,贯以大索,四周围起楼栅,一如城堞模样,帝昺的御船居于方阵之中。放弃入海口的控制权,是一大失误;把千余战船贯以大索,更是一大失误。他在4年前的焦山之战中就因为将10船连成一舫,最后被动挨打,大败而归。如今,他不但无视前车之鉴,还把同样错误犯得更大,崖山之战的结局这时已经铁定了。

    张世杰的战舰方阵准备了半年的干粮,但所需燃料与淡水仍来自崖山,每天派快船前往砍柴与汲水。张弘范一方面派重兵把守崖山上的淡水源,一方面派出小型哨船袭击宋军的运水船。10余天后,宋军淡水供应成了问题,一饮海水就上吐下泻,战斗力大减,水战优势逐渐丧失。

    元军在崖山西山头上架炮射击帝昺的御舰,但御舰张起布帘抵挡炮石,纵受炮击仍岿然不动。张弘范派出满载柴草的小船,点火直冲宋军方阵。但宋军以泥涂舰,外缚长竿顶住火船,再用水桶浇灭火苗,使火攻不能得逞。

    正式开战前,张弘范让不久前被捕的文天祥写信劝降张世杰,文天祥答道:“我救不得父母,怎么还能叫别人背叛父母呢!”还把日前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连声称赞“好人好诗”,不再勉强他。张世杰在元军中的外甥3次奉命前往劝降,回答他的是:“我知道投降能活命,而且能富贵,但忠义之志决不动摇!”

    二月六日,乌云密布,阴风怒号,元军兵分4路,从东、南、北三面向崖山发起总攻。张世杰的方阵南北受敌,士兵都疲惫无力再战。战争从黎明进行到黄昏,元军摧毁了宋军7艘战舰,突破了对方的防线。张世杰见水师阵脚大乱,但大索贯联,进退不得,这才下令砍断绳索,率10余战舰护卫杨太后突围。

    这时候,暮色四合,风雨大作,对面不辨人影。张世杰率帅船杀到外围,见帝昺的座舰被其外围的战舰壅塞阻隔在中间,自己无法接近它,便派小舟前去接应帝昺。陆秀夫唯恐小船是元军假冒,断然拒绝来人将帝昺接走。张世杰只得率领10余战舰,护卫着杨太后,借着退潮的水势,杀出崖门。最终宋军全军覆没,战船沉没,海上浮尸10万,给南宋王朝画上了句号。

    南宋大臣陆秀夫在国家将要被蒙元灭亡的时候,背着年仅9岁的帝昺投海而死。为了复兴宋室,陆秀夫一直不停奋战,但事到如今,已无力挽回了。

    陆秀夫在临死之前,决定要带着年仅9岁的小皇帝一起跳海,以身殉国。但是他也有些担心,毕竟小皇帝年纪还小,如果他不是南宋的后裔,如果他身上没有血海深仇,现如今或许应该过着非常快乐的日子吧,至少能够拥有正常小孩的童年时光,可是命运却偏偏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处,想想真是心酸。

    但是为了南宋的尊严,他还是跪倒在地,对小皇帝说:“皇上,您是大宋的正统后裔,断然不可作出辱没您血统的决定。”

    这句话摆明了只有一个目的,让小皇帝安心赴死。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小皇帝这时候却出奇的平静,他说:“爱卿,这个时候朕仍然感激上苍,在最困难的时候,朕身边还有一个忠臣,肯在这种时刻还一直陪伴朕。”

    相比于小皇帝的冷静和从容,一心寻死的陆秀夫也不禁泪流满面。最后他背起皇帝,用一根绳子将自己和他紧紧地绑在一起,投海自尽。据说在投海之前,陆秀夫高声喊道:“蒙古军啊,将来有一天,继承我们遗志的同胞,一定会征讨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