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回到吴起诗咏长征战直罗奠基陕北(下)
却说陕北根据地系刘志丹、谢子长所创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拥有延长、延川、保安等六座县城,其游击区扩大到陕北和陇东的十七个县。根据地内进行了土地改革,建立了工农民主政府。可惜的是,谢子长在第一次反围剿中不幸牺牲。刘志丹接任陕北红军总指挥,继续与敌人作战,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前一月,原在鄂豫皖地区活动的红二十五军,由徐海东、程子华率领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合。重新整编成红十五军团,共计五千兵力,由徐海东任军团长,刘志丹任副军团长,程子华为政委。红十五军团成立后,先后歼灭了东北军一万多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第二次围剿,用胜利迎接了中央红军的到来。
也是在一月之前,因与党中央长期失去联系,陕北根据地内部依然执行着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路线,新成立的陕甘晋省委进行了错误的肃反,不少军政干部被捕被杀,就连刘志丹亦被撤职、关押。外部强敌压境、内部自相残杀,陕北根据地陷入了严重的双重危机之中。如不能妥善解决这两个危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将无法在陕北立足。
11月3日,中共中央在甘泉县下寺湾召开政治局常委会,听取陕甘晋省委副书记郭洪涛和西北军委主席聂洪钧的汇报。之前,毛泽东已经听到当地干部和群众的反映,了解到陕北肃反中的严重错误,做出了“刀下留人,停止捕人”的指示。会上,当郭洪涛汇报到肃反问题时,毛泽东立刻要求:“停止逮捕、停止审查、停止杀人,一切听候中央解决。我们刚刚到陕北,仅了解到一些情况,但我看到陕北人民的政治热情很高,懂得许多革命道理,陕北红军的战斗力很强。苏维埃政权能够坚持下来,我相信创造这块根据地的同志是党的好干部。”
会上,毛泽东点名指派中央保卫局长王首道率领工作组,赶往陕甘晋省委驻地瓦窑堡,调查并纠正肃反中的错误。毛泽东叮咛王首道等人:“用人之道,贵在念人之功,容人之过,物人之长,谅人之短。杀头不能像割韭菜那样,韭菜割了还可以长起来,人头落地就长不拢了。如果我们错杀了革命同志,那就是犯罪。现在,敌人正在发动对陕北的第三次围剿,我们内部必须高度团结,才能齐心对敌。你们要切记这一点,对犯错误的同志的处理,要慎之又慎。对蒙冤受屈的同志,要一律平反。”
接着,中央政治局会议着重讨论当前的军事行动。为了粉碎敌人的第三次围剿,决定恢复红一方面军,下辖第一军团和第十五军团。成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由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军委会任命彭德怀为红一方面军司令员,毛泽东兼任政治委员。会议同时决定,中共中央领导人暂分两路:张闻天、博古、王稼祥、刘少奇等率领中央机关,转移到陕甘根据地的后方瓦窑堡。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率红一方面军开赴前线,准备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犯。
此时,蒋介石调集东北军五个师,发动了对陕北的第三次围剿。在西线,以五十七军四个师由陇东沿葫芦河向东逼近;在东线,以六十七军一个师沿洛川、富县大道北上,企图围歼红军于洛河以西、葫芦河以北地区,一举摧毁陕甘根据地。局势固然十分危急,但毛泽东却指挥若定。他和周恩来、彭德怀制定作战计划,决定集中兵力,向南作战,在富县的直罗镇设伏,歼灭沿葫芦河东进的敌军一至两个师,再视情况转移兵力,各个击破,粉碎敌人的围剿。
直罗镇是个不足百户人家的山区小镇,三面环山,北临葫芦河,一条大道自西向东穿镇而过,是一个伏击歼敌的绝佳战场。毛泽东在直罗镇以北的东村主持军事会议,决定了诱敌深入、三面埋伏的作战方案。会后,他带领彭德怀、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等人,到直罗镇周围查看地形。彭德怀兴奋地道:“地形对我们特别有利,可以打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林彪道:“敌人如果进入直罗镇,就如同钻进了口袋,将插翅难逃。”彭德怀命令道:“红一团立即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引诱敌人到直罗镇来。红一军团从北向南,红十五军团从南向北,在拂晓前包围直罗镇。”毛泽东指示道:“这一仗,一定要打好。我们要的是歼灭战,不是击溃战。”“另外,要立即派出干部,与地方政府配合,把全镇的老百姓转移到安全地带。”
11月20日下午,东北军第一〇九师在飞机的掩护下孤军深入,沿葫芦河谷东进。红军以一个营的兵力节节抵抗,步步后退,将敌人引诱到直罗镇。是夜,红军按照原定部署,将正在酣睡中的敌军团团包围。次日拂晓,毛泽东一声令下,红军从南北两面山上猛扑直罗镇。军号激昂,枪声骤起,杀声震天,山回谷应。尚在酣睡的敌军突遭猛烈袭击,赤膊露腚,仓促应战,全军大乱。敌师长牛元峰从睡梦中惊醒,匆忙组织部下负隅顽抗。红军从四面合围,主动进攻,手榴弹如同暴风骤雨般飞进敌群,把直罗镇炸成一片火海。由于街区狭小,敌军高度密集,手榴弹一炸便是一窝。四面枪声大作,敌人晕头转向,鬼哭狼嚎,无处藏身,死伤惨重。红军攻势凌厉,将敌军分割成数段,枪击刀劈,予以聚歼。敌军不堪血战,纷纷丢掉武器,举手投降。激战至午后,毙敌千余,俘虏五千三百余人,缴枪三千五百余支,敌师长牛元峰沙场毙命。此时,敌军一〇六师一个团赶来增援,红军主力乘胜出击,在张家湾将敌援军围歼。
是役,历时两天,歼敌一个师又一个团,直打得东北军闻风丧胆,各路围剿部队仓皇掉头,逃出陕北根据地,从此不敢言战。敌人对陕北根据地的围剿,轻而易举地被打破。毛泽东大喜,对身旁的彭德怀道:“直罗镇一战,大获全胜,给党中央立足陕北,举行了一个庄严地奠基礼。”
在胜利返回根据地的路上,毛泽东接到一封急电,得知了瞿秋白、何叔衡牺牲的噩耗。……
原来,中央红军长征前,曾留下项英、陈毅、瞿秋白、何叔衡等干部,组成中共南方分局,率领一万多名红军和地方干部,继续坚守江西根据地。敌人大军围剿过后,各县苏维埃政府遭到毁灭性打击,国民党政权纷纷建立,地方保安团活动猖獗,采取烧山、搜捕、封路、兜剿等手段,实施疯狂的追杀政策。项英率领留守部队钻进深山老林,风餐露宿,昼伏夜行,与敌人展开了极为残酷的游击战斗争。陈毅身负重伤,艰难支撑,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指挥部队与敌周旋。经过半年多的游击战,部队在多次的突围中被打散,损失惨重。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中共南方分局决定,将机关干部化整为零,分成若干小组,分批转移。
其时,瞿秋白身患严重疾病,何叔衡年逾六旬,项英的妻子张亮身怀有孕,他们三人均行动不便,和中央妇女部长周月林安排在一个转移小组,由邓子恢带领一支便衣小分队掩护突围。他们艰难跋涉数日后,到达长汀县四都,遇到了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万永诚,并由他派人引导瞿秋白等人向永定县秘密转移。
一日,他们越过汀江,到达水口镇附近的小径村,便动手做饭,炊烟引起了当地保安团的注意。敌人迅速从三面包围过来,瞿秋白等人急忙向村子对面的高山上撤退。邓子恢率领便衣队员,用驳壳枪且战且走,冲到大山上后,匪徒仍然紧追不舍。何叔衡因年老体衰,累得气喘吁吁,实在跑不动了,又不愿拖累大家。便向邓子恢喊道:“掩护好秋白同志,别管我。”说毕,冲到一处悬崖边,奋力跃下,英勇牺牲。
警卫人员架着瞿秋白和张亮跑上山顶,却发现无路可退。于是,大家抱着头,从一片峭壁上向山坡下滚去。滚下山坡后,瞿秋白、张亮、周月林昏晕过去,其余人员全部走散。邓子恢带领数名队员边打边撤,吸引敌人向远方追击。
过了半晌,跌在草丛中的周月林苏醒过来,爬起身来向四下搜寻,发现瞿秋白躺在一个山洼里。她扶起瞿秋白,艰难行走;走了不远,又发现张亮躺在荒草中。于是,三人相互搀扶,穿过一片桦树林,潜入草丛里。瞿秋白因虚弱无力,立脚不稳,正巧撞在身旁的一棵小树上。树叶哗哗作响,惊动了搜山的敌人;匪徒迅速围拢而来,瞿秋白等三人不幸被俘。匪徒当场审问,瞿秋白自称:“名叫林祺祥,是上海大学学生,因为有病去上杭疗养,途中被红军抓去。”周月林谎称是被红军抓去的护士,张亮佯装是县城商行的老板娘。匪徒未发现破绽,便将他们押往上杭县保安团团部。
在后来的多次审讯中,瞿秋白等人继续隐瞒身份,骗过了敌人。不料,两月后,被叛徒指认,瞿秋白暴露了身份。抓住了共产党的大官,使敌人非常兴奋。严刑拷打之下,瞿秋白豪迈地宣称:“我是共产党员,担任中央宣传部长,我的职责是宣传马列主义。我要用实际行动,号召人民起来革命,推翻你们的反动统治,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敌人用尽酷刑,百般折磨,瞿秋白始终面带冷笑,坚贞不屈。敌人黔驴技穷,报经蒋介石批准,决定杀害瞿秋白。
是日,乌云密布,冷风阵阵。刽子手把瞿秋白押到城西一片山坡前,四面大树参天,坡上绿草如茵。瞿秋白面带微笑,对行刑的刽子手从容言道:“人生一死,又有何难。此地甚好,足可安眠。”言讫,席地而坐,放声高唱《国际歌》:“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刽子手慌忙开枪,瞿秋白胸膛连中三弹,依然用双手撑地,昂首挺胸,奋力唱完最后一句:“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歌声中,刽子手面色苍白,大惑不解;歌声中,瞿秋白缓缓倒地,合上双眼。何以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人生一死有何难,埋骨无处不青山。雄歌一曲摄敌胆,英名永驻天地间。
毛泽东获悉何叔衡、瞿秋白牺牲的噩耗后,无限伤感,对随行的干部道:“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缺点错误不能改正?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抛弃吗?”是夜,毛泽东紧急约见红十五军团长徐海东。先同他谈了当前敌人的动向和我们将采取的措施,又询问了部队的伤亡和伤员的安置情况。徐海东在汇报中,提出了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在鄂豫皖根据地的时候,搞肃反扩大化,部队中还有三百多名‘反革命嫌疑犯’,至今未能做出结论。”毛泽东气愤地道:“这是左倾路线的疯狂病。敌人从外部剿杀我们,左倾路线从内部制造矛盾,互相怀疑,互相残杀;这种局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你所说的这三百多名同志都跟着长征,一路走过来,吃尽了千辛万苦。他们蒙冤受屈,却依然坚定不移的跟党走。为什么还要把他们当作反革命?要立刻给他们摘掉嫌疑犯的帽子,党员恢复党籍,团员恢复团籍,干部要分配工作。你亲自去,立即纠正,决不拖延。向他们赔礼道歉,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徐海东辞出,连夜召开有关同志会议,向三百多名被冤枉的同志讲了毛泽东的指示,宣布对他们彻底平反,恢复他们的党团关系。三百多人喜极而泣,痛哭失声。毛泽东的威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毛泽东更为关注的是陕北肃反扩大化的问题。他和周恩来、彭德怀联名致电张闻天、博古,请他们详细考察陕北肃反的实际情况,要纠正错误,增强党内干部的团结。中共中央随即做出决定:由董必武、李维汉、王首道、张云逸、郭洪涛五人负责,重新审查陕北肃反案件。
旬日后,毛泽东从前线回到瓦窑堡,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一起听取五人小组的汇报,重点审查对刘志丹等干部的处理。毛泽东深有感触地道:“刘志丹同志是陕北根据地的创始人,是革命功臣,是党的好干部。逮捕刘志丹等同志是完全错误的,是机会主义,是左倾疯狂病。对刘志丹等干部应立即予以释放,恢复其原来的职务。”毛泽东的意见得到了全体常委的一致赞同,会议号召全体干部、军民进一步加强团结,共同对敌,巩固和扩大根据地。
刘志丹等人平反的消息传出后,陕北根据地内群情鼎沸,广大军民奔走相告,欢欣鼓舞,热烈欢呼:“刘志丹同志得救了”;“陕北得救了”。
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和陕北肃反扩大化问题的解决,消除了两个最紧迫的内外危机,为中共中央立足陕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才是:消除危机聚人心,立足陕北谋发展。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