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回汪精卫叛国投敌顽固派制造摩擦(下)
虽然决定投靠日本,但汪精卫依然不愿背上卖国贼的名声。他思前想后,犹豫彷徨,又想进一步试探,把“卖国第一人”的头衔让给蒋介石。12月28日,汪精卫致电蒋介石,提出了自己对抗战的理解:“抗战年余,创巨痛深,倘能以和平手段而结束战事,则国家之生存独立可保,即抗战之目的已达。”他向蒋介石建议道:“日相近卫所提之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三原则,实乃和平之福音。”“奠定两国永久和平之基础,此乃吾人对于东亚幸福应有之努力。”
汪精卫的胡言乱语,使蒋介石勃然大怒。他立即从西安飞回重庆,召开党政军要员会议,商讨对策。蒋介石怒斥道:“近卫之三原则,是明示友善,暗藏利刃之毒计,是敌人企图扰乱我内部,吞灭整个中国,独霸东亚之阴谋。我们决不能受其迷惑,而应抗战到底。”“汪精卫去河内乃个人行为,与国民党、国民政府毫无关系。”会后,蒋介石还希望汪精卫能回心转意,又通过云南省主席龙云致电汪精卫,劝告其“以国家利益为重,断绝与日本的往来,勿再做出进一步的卖国行为”。然而,汪精卫却死不回头,继续与日本特务勾结,公开发表文章鼓吹“中日亲善”、“善邻友好”,要“早日与日本谈判,以期恢复和平”。
汪精卫的倒行逆施,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延安抗日军民召开万人讨汪大会,八路军、新四军相继发表讨汪救国通电。国统区各界民众也纷纷集会,一致声讨汪精卫的叛逆行为。国民党内部的白崇禧、李宗仁、顾祝同、陈诚、张发奎等高级将领,纷纷致电蒋介石,谴责汪精卫的叛国行为,并要求予以缉拿惩办。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1939年元旦,蒋介石主持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决定开除汪精卫党籍,并撤销其一切职务。
汪精卫在河内滞留期间,与日本特务的勾结日益加深;其叛国言行也为他招来了不测之祸,其住所不断遭到袭击和暗算。忽一夜,汪精卫的寓所遭到数名刺客的袭击,曾仲鸣身中数枪,做了替死鬼。汪精卫从此心惊肉跳,昼夜惶惶不安,遂决定尽快出逃。4月25日,在法属越南当局的严密保护下,汪精卫由河内潜往上海;又在日本人的护卫下,由上海转赴日本东京。在东京,汪精卫与日本的当权者频繁会谈,直接进行卖国交易,摇尾乞怜,甘愿充当日本的傀儡。何以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惶惶亡命丧家狗,卑躬屈膝东洋奴。卖国求荣当傀儡,认贼作父不知羞。
再说汪精卫叛逃后,在国民党内部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混乱。为了消弭混乱,国民党于1939年1月21日,在重庆召开五届五中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统一思想,制定新的抗日和**政策。蒋介石在会上致开幕词,作了《以事实证明敌国必败及我国必胜》的演讲。他认为抗日战争应分为两大阶段,第一期的任务,在于尽量消灭敌人的力量,确立长期抗战的基础。第二期的任务,在于发挥抗战力量,以达成抗战胜利之目的。他强调道:“中国的抗战正处在转守为攻、转败为胜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持久抗战,奋斗到底。不但使敌人过去‘速战速决’的目的不能达到,而且要使他现在‘速和速结’的狡谋也成为粉碎。”在谈到抗战到底的“底”时,蒋介石解释道:“抗战到底的底在哪里呢?在于恢复卢沟桥事变前之状态。不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就是灭亡,恢复了就是胜利。”显然,蒋介石所谓的抗战到底,就是恢复卢沟桥事变前中日双方的态势,就是承认满蒙、华北是日本的势力范围和殖民地。
全会的另一个重大议题是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针。蒋介石宣称:“对中共是要斗争的,不能怕他。而是要严正管束,加以限制,它如能取消共产主义,我们就容纳它。”会议制订了一系列**文件,诸如《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异党问题处理办法》等,企图从各方面加强**宣传和**措施,加强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于是,国共两党的关系很快由政治矛盾转向军事冲突。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是其内外政策变化的转折点,其重点是由对外抗日逐渐转移到对内**,开始实行消极抗日、积极**的总政策。会后,国民党内的顽固派大肆跳梁,在各地制造了一系列**摩擦事件。
1939年4月,山东秦启荣部首先在博山袭击八路军山东纵队,残杀指战员四百多人。与此同时,在蒋介石的密令下,胡宗南、蒋鼎文、阎锡山调集所部的十九个军、两个骑兵旅、三个保安旅、十七个保安队,共约四十万人,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包围和封锁。他们还向边区许多县派去国民党的县长、县党部和大批特务。形势十分险恶,迫使中国共产党不能不认真对付。毛泽东在中央党校作《反对投降主义》的讲演,提醒全党同志,称:“对付国民党的摩擦,我们有两条原则:第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第二,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接着,毛泽东又致电蒋介石、胡宗南,称:“陕甘宁边区二十三县范围为蒋委员长所定,我军对原定二十三县并未越雷池一步。忽被国军重兵封锁围困,实属出尔反尔。现在我军正与日寇激战于前线,大敌当前,覆舟堪惧,后方摩擦,实属不宜再有。苟一方拼死杀敌于前,他方复乘机争夺于后,则不啻以刃资敌,前途危险,何堪设想!”
共产党人的克制、忍让态度,国民党顽固派却视为软弱可欺。**摩擦事件变本加厉,愈演愈烈。五月,国民党在河北的军事总指挥张荫梧公开叫嚣道:“八路军怕统一战线破裂,我们无论怎样做,进攻是没有问题的。”他乘八路军反击日寇“扫荡”之际,率部偷袭深县八路军后方机关,残酷杀害八路军官兵七百多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朱德、彭德怀致电党中央:“对张荫梧的挑衅行为,必须予以迎头痛击。”得到中央批准后,朱德、彭德怀命令刘伯承:“立即组织反击,将张荫梧部彻底歼灭。”刘伯承奉命指挥一二九师紧急出动,经过三昼夜激战,将张荫梧部四千五百人全部歼灭,张荫梧只身逃跑。
正当国内摩擦迭起之时,国际形势发生了极为重大的变化。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在先后占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后,又向波兰大举进攻。三日后,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国际风云突变,国内摩擦迭起。国民党顽固派又变换手法,派出记者来延安采访,实际上是试探虚实。9月16日,国民党主办的《中央报》、《扫荡报》、《新民报》的数位记者来到延安,与毛泽东举行会谈。毛泽东向他们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战到底的决心和诚意,并回答了他们的提问。有记者问:“国民党五中全会,通过了要限制异党的决定。对此,毛先生怎么看?”毛泽东冷静地回答道:“共同抗日的党派就是友党,不是什么异党。抗战中有许**派,党派的力量有大有小,但是大家同在抗战,完全应该互相团结,而决不应该互相限制。”又有记者问道:“共产党对待所谓的摩擦问题的态度如何?”毛泽东激动地道:“我可以率直地告诉各位,我们坚决反对在抗日党派之间闹摩擦。如果有人一定要摩擦,如果欺人太甚,我们将站在自卫的立场上,予以还击。我们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又有记者问:“你对各党派的共同希望是什么?”毛泽东道:“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毛泽东的谈话表明了共产党人的严正立场,也征服了各位记者。
然而,国民党中的顽固派却将毛泽东的严正警告当作耳边风,又在山西挑起了更大的摩擦事件。山西是阎锡山的辖区,阎锡山自太原失陷后,逃到临汾,陆续召集旧部,重新拼凑起一支晋军。阎锡山视山西为自己的私产,特别嫉妒其他政治势力染指山西。在临汾,阎锡山时常对部下讲:“日本人,蒋介石,共产党都不好惹。我是在三颗鸡蛋上跳舞,踩破任何一颗都不得了。”在此思想的指导下,老狐狸使出惯用的“太极身段”,与日本人暗中联络,与蒋介石眉来眼去,与八路军巧妙周旋,采取了“抗日又和日,拥蒋又拒蒋,联共又**”的两面派政策。随着八路军的发展壮大和敌后根据地的不断扩展,阎锡山的仇恨心理亦与日俱增。在蒋介石的怂恿下,阎锡山决定向新军决死队第二纵队和八路军晋西独立支队发起进攻。
山西新军决死队是由共产党员薄一波建议,经阎锡山同意后成立的一支抗日武装,由薄一波任政治委员。新军成立后在共产党人的正确领导下,很快发展到五十个团的兵力;协同八路军在敌后作战,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从而使阎锡山十分惊恐,决定用他长期控制下的山西旧军消灭新军。
1939年12月1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借口对日军发动“冬季攻势”,命令驻晋西的新军决死二纵队于五日内向同蒲线的灵石、霍县段展开破击战。狡猾的老狐狸以旧军为“预备队”置于新军之后,企图与日寇夹击,一举消灭决死二纵队。决死二纵队识破了阎锡山的阴谋,断然拒绝其命令。阎锡山恼羞成怒,立即宣布决死二纵队“叛变”,下令讨伐。他任命第六集团军总司令陈长捷为“讨叛军总司令”,指挥四个军的兵力分成三路,向驻扎在隰县、孝义一带的决死二纵队进攻。激战数日,决死二纵队第一九六旅旅部被旧军包围,四百余名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接着,旧军大肆猖獗,摧毁了蒲县、洪洞、隰县等六个县的抗日政权。
战况报到延安,毛泽东立即回电指示道:“阎锡山不同于汪精卫,尚未公开卖国,对其应采取既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既要打退他的进攻,又要拉上他一同抗日。”八路军总部立即派出晋西支队驰援,给进犯之敌以有力打击,协助决死二纵队突出重围,转移到晋西北,与八路军一二〇师和决死四纵队会合。
12月16日,在阎锡山的授意下,旧军第七集团军总司令赵承绶在兴县召开军事会议,部署向晋西北的八路军和新军进攻的行动计划。随后,赵承绶放弃了对日作战的阵地,率部向新军进攻。中共晋西北地区党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成立“晋西北拥阎抗日讨逆军总指挥部”,由续范亭任总指挥。经过十余天的激烈战斗,赵承绶部遭到沉重打击,仓皇败退。二月初,贺龙率一二〇师主力返回晋西北,大举反击,进一步肃清了晋西北地区的顽固派势力。
与此同时,阎锡山派遣省府主任孙楚、师长金宪章分头用兵,南北夹击驻晋西南的新军决死第一、三纵队,摧毁阳城、沁水等七个县的抗日政权,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六百余人,绑架一千余人,并策动决死三纵队的三个团叛变。决死一、三纵队被迫奋起还击,经过数日激战,全歼孙楚的旧军第二旅,金宪章的第二师也被消灭大部,粉碎了旧军对晋西南的进攻。阎锡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挨了几次痛打之后,变得相对老实起来。
阎锡山的旧军被击溃后,中国共产党从抗日大局出发,主动提出休战。2月25日,中共中央派代表肖劲光、王若飞赶往临汾,与阎锡山谈判。双方达成协议,确定以汾阳经离石至军渡的公路为分界线,晋西南为阎锡山旧军活动区域,晋西北为八路军和新军活动区域。至此,“晋西事变”以和平方式解决。
在“晋西事变”的同时,国民党甘肃省主席朱绍良策划、制造了“陇东事件”,袭击驻防宁县、镇远、正宁等五个县的八路军,并占领了该地区。八路军针锋相对,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奉命返回陕甘宁边区,协同留守部队,给顽军以有力还击,平息了绥德地区何绍南的叛乱,把绥德、米脂等五县收归边区政府管辖,使陕甘宁边区和晋绥边区连成一片。
至此,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高潮被打退。这才是:不上抗日前线,专在后方捣乱;遭到迎头痛击,实在丢人现眼。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