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回陈嘉庚访问延安杨靖宇血染蒙江(下)
陈嘉庚正在遐想,毛泽东递上一杯清茶,邀他在椅子上坐下。转身又对周恩来道:“恩来啊,你去安排一下,晚上我们开个联欢会,欢迎陈老先生光临延安。”周恩来笑呵呵地道:“遵命。”说着,转身离去。毛泽东在陈嘉庚对面坐下,点燃一支香烟,满脸欢笑地讲了起来:“陈老先生来的很巧,延安最近比较平静。前一阵子,日军从山西发动了进攻延安的战役,几乎每天都有飞机来延安轰炸。我们出动了三五九旅,在黄河西岸阻击;一二〇师从黄河东岸包抄,打了二十多天,消灭了日伪军五万多人,取得了一次不小的胜利。”
接着,陈嘉庚细细垂询,毛泽东娓娓道来。二人就中国抗战的前途、统一战线的形式、各地摩擦的真相、八路军的作战方针等重大问题展开了坦率、诚恳的讨论。毛泽东的博学睿智、虚怀若谷,深深打动了陈嘉庚。不知不觉间,畅谈了一个下午。
夕阳西下,窑洞内光线渐暗。秘书叶子龙进来报告:“主席,周副主席派人来说,今晚八点有个群众大会要您出席,地点在延安南门外广场。您和客人该吃晚饭了。”毛泽东答应一声,起身邀请陈嘉庚步出窑洞,向枣树下的小石桌走去。
小石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陈嘉庚坐下细看,只见桌上摆着一碟腌制的白萝卜丝、一碟凉拌青菜、一碟炒红辣椒、一盘蒸洋芋蛋、两块褐红色的高粱面饼、两碗小米稀饭。毛泽东拿起筷子,一边请陈嘉庚用饭,一边解释道:“我每月只有五块钱的薪水。嗯,囊中羞涩呀,招待不周之处,还望老先生海涵。”陈嘉庚客气地道:“能和毛主席共进晚餐,陈某三生有幸。”看毛泽东拿起一块高粱面饼,就着辣椒,吃得津津有味。陈嘉庚也拿起饼子,咬了一口,只觉得又粗又涩,遂边嚼边问道:“你的生活一直这么清苦吗?”毛泽东道:“这已经很好了,比长征路上好多了。”这时,警卫员前来请示道:“主席,邻居的老大娘听说您有客人,送来了一碗鸡蛋汤。要不要啊?”毛泽东略一迟疑,道:“今天有贵宾,可以收下。不过一定要付钱。”警卫员转身出门,很快端来了一碗鸡蛋汤,放在陈嘉庚的面前。毛泽东对警卫员道:“去,找江青要两角钱,给老乡送去。”警卫员应声而去,陈嘉庚不解地道:“一定要付钱吗?”毛泽东道:“我们的纪律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我必须带头遵守。”陈嘉庚心头一震,忍不住眼眶发热,泪花欲滴。
二人边吃边谈,毛泽东对陈嘉庚描绘延安的情况是:“一没贪官污吏,二没土豪劣绅,三没赌博,四没娼妓,五没小老婆,六没叫化子,七没结党营私之徒,八没萎靡不振之气,九没人吃摩擦饭,十没人发国难财。这十条,我们在延安已经做到了,将来在全国也一定要做到。”
晚饭后,天色已经黑尽。门外传来了一阵汽车马达声。毛泽东邀请陈嘉庚出门,坐进一辆半旧的越野车中。毛泽东高兴地介绍道:“这辆车是张学良将军送的,他在离开延安前,送给我们十多辆汽车。还有一座大礼堂,也是原来的东北军盖的,可惜前一阵子被日军的飞机炸塌了半边。我们正在抢修,估计需要两个月才能修好。不然的话,今晚的大会就可以在大礼堂举行。”
汽车在山路上颠簸了近半个小时,来到延安南门外广场。广场东侧搭着一座舞台,台口悬挂着一盏汽灯和七八盏马灯。广场上早已坐满了观众,一边是行列整齐的八路军战士,一边是队形有序的老乡。数千名军民席地而坐,互相用啦啦队激励对方唱歌;整个广场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陈嘉庚随着毛泽东来到台前,受到周恩来、朱德、张闻天、博古、王稼祥等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待各位领导和贵宾在小凳上坐好,周恩来登上舞台,宣布欢迎南洋华侨慰问团大会开始,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陈嘉庚等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陈嘉庚应邀登台致辞,对延安军民表示诚挚的慰问,对各界人士的欢迎表示衷心的感谢。
接下来,便是文艺演出。有八路军文工团的抗日话剧小品《沂蒙红嫂》;有延安老艺人的唢呐独奏《百鸟朝凤》;有一队女青年的小合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有一名后生的清唱《走西口》。……
由于延安地区没有电,在半明半暗的马灯光下演节目,反倒给人一种朦胧的艺术美。台上的演出声情并茂,台下的观众掌声如潮。广场如同一个欢乐的海洋,到处洋溢着军民一致、同心同德的鱼水深情。
文艺演出的高潮是《黄河大合唱》,鲁迅艺术学院的一百名学员,在聂耳的指挥下登台演唱。随着指挥棒的飞舞,激情四射的旋律阵阵奏响,威武雄壮的歌声把观众带进了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其主题歌曰: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掀起巨浪万丈高,河东河西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打起了洋枪洋炮,挥起了大刀长矛;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铿锵的旋律,鲜明的主题;民族音乐的经典,抗日救亡的绝唱;犹如一阵滚滚的春雷,在会场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首脑站起身来,击掌附和;从不唱歌的陈嘉庚也站起身来,大声学唱;台下的数千名军民纷纷起立,齐声相和,纵情高歌,反复演唱。气势磅礴的歌声在茫茫夜空中回荡,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歌声中升华。
午夜,陈嘉庚躺在一户农家窑洞的土炕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近几天的见闻,像电影一样在脑海中不断闪现:重庆的骄奢淫逸、萎靡不振与延安的艰苦朴素、斗志昂扬,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望着炕头蜡烛上跳动的火苗,他忽然觉得心头也升起了一盏明亮的灯光,驱散了长期郁结在心中的困惑。他带着满意的微笑进入梦乡,梦见了自己的祖国实现了独立、富强,勤劳的人们在和平的日子里努力工作,幸福的孩子们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次日,陈嘉庚拜访了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听取了朱德关于敌后抗战的报告:“三年来,日军向我各抗日根据地发动了二百多次进攻,使用兵力达五十万左右;其中千人以上的扫荡一百零九次,一万至两万人的扫荡七次,三万人以上的大扫荡两次,六万人以上的大扫荡一次。”“日酋多田骏提出了竭泽而渔的‘囚笼政策’和斩尽杀绝的‘三光政策’,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分割封锁我各抗日根据地,企图各个击破而消灭之。”“我解放区军民采取基本的游击战,以及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灵活机动地不断打击敌人,取得了重大的战绩。八路军共毙伤日军十四万五千余人,伪军六万余人,共计二十万六千余人;俘虏日军一千四百余人,伪军三万八千余人;缴获长短枪七万五千余支,轻重机枪一千四百余挺,各种炮二百八十多门。新四军共毙伤日伪军十二万四千余人,俘虏日伪军五万三千余人;缴获长短枪四万八千余支,轻重机枪一千六百余挺,各种炮六十门。”“八路军、新四军现已发展到五十万人,先后建立了晋察冀、冀中、晋冀豫、晋绥、山东、苏南、苏北、淮南、皖东、东江和琼崖等抗日根据地;总人口达一亿。敌后解放区战场抗击着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和大部分伪军。”朱德的诚恳态度、敌后抗战的翔实数据,深深打动了陈嘉庚,也使他第一次了解到共产党人为抗日战争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陈嘉庚原计划在延安停留三天,结果却被陕甘宁边区热火朝天的抗日场面所感动,又延长了四天。七天的时间里,陈嘉庚先后参加了四次群众性集会,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党政领导人多次会晤,深入交谈;参观了中国女子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延安市容、安塞钢铁厂、印刷厂;与财政、公安、司法等部门负责人谈话,广泛接触了各界人士。所到之处,无不呈现出一派政通人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边区军民克服困难、无私无畏的精神,在他心中产生了强烈的震撼。陈嘉庚是一个求真务实,不慕虚荣的人;通过实地考察,他亲眼看到了边区军民一致,官兵一致,齐心协力,共度时艰,认为“此乃克敌制胜之本”。反思国民党大后方官场糜烂,坐待外援,民众疾苦无人问津,军事节节失利。对比之下,他的思想发生了一次脱胎换骨式的飞跃,感到共产党深知民心、侨心,国民党无视民心、侨心,从而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共产党必胜,国民党必败。”
6月8日,陈嘉庚结束访问,即将离开延安,前往山西战区慰问考察。中共中央为他举行欢送大会。陈嘉庚满怀激情,发表了自己的观感:“此次延安之行,我最感满意的是,真正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坚持抗战,立场坚定,态度诚恳,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边区军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更加坚定了我对抗战必胜的信念。延安之行解开了我心中的疑团,改变了我的思想,也必将改变我的后半生。我谨以坦诚之人格宣告:破坏抗战、投降卖国、贪污腐败、祸国殃民的是国民党。真正抗日救国、维护团结、廉洁奉公的是中国共产党。”他的讲话得到了与会领导和群众的热烈鼓掌。陈嘉庚热泪盈眶,大声疾呼道:“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陈嘉庚东渡黄河,在山西战区考察数日后,经西安飞往重庆。他拒绝了国民政府的一切招待,自费住进一家小旅馆。在返回新加坡之前,他召集新闻记者会,据实发表关于延安观感的讲演,盛赞陕甘宁边区的新气象。他坦言:“延安之行,使我了解了中国抗战的真相,分清了是非,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念。”他断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未来的中国是共产党人的天下。”他表示:“从今以后,我将心悦诚服的跟着共产党走。”何以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看罢重庆看延安,两种制度两重天。从此跟着共产党,为国为民做贡献。
陈嘉庚刚离开延安,便从东北传来了杨靖宇将军牺牲的消息,在延安军民中引起了极大的悲痛。原来,自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派出一批优秀干部奔赴东北,和当地人民紧密配合,组建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二、三路军,共计四万余人,从长白山至松花江,从兴安岭至松嫩平原,到处展开了抗日游击战争,给日本关东军以重大打击,有力的支援了关内的抗战斗争。日本侵略者为了确保其后方基地,出动数十万兵力,以松花江下游地区为重点,实行了军事、政治、经济上的所谓“三江大讨伐”,使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和第三路军遭到重大损失。其余部整编成若干支队,转入深山老林中坚持游击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又发动了对抗联部队的“清剿”,调集七万兵力向抗联第一路军进行“大讨伐”,将第一路军逼迫至长白山、兴安岭等边境地区,严密封锁,企图利用大雪封山之际,冻死、饿死抗联战士。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第一路军总指挥杨靖宇将军率领抗联战士,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顽强坚持,浴血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损失惨重。1940年初,日军在蒙江县境内发现了杨靖宇及其指挥部的行踪,立即调集重兵跟踪“搜剿”。杨靖宇将军识破了敌人的意图,便命令部队分批突围,转移到林海雪原深处。杨靖宇在掩护部下突围途中,在三道崴子陷入日军的重兵包围之中。经过二十多天的激烈战斗,身边的一百多名战士相继阵亡。杨靖宇孤身一人,凭着两把驳壳枪,在一片小树林中与敌人巧妙周旋,又顽强地坚持了五个昼夜。敌人重重围裹、步步逼近到五十米左右。日军企图活捉杨靖宇,命令伪军喊话、劝降。数名伪军趴在雪地里,大声喊道:“投降吧,你的部队已经被皇军消灭了。”“投降吧,皇军封你当大官。”“投降吧,好死不如赖活着。”“投降吧,别硬充好汉了。”“投降吧,你已经弹尽粮绝,一无所有了。”杨靖宇越听越气,忍不住大骂道:“小鬼子真是狗眼看人低,竟敢说我一无所有。小鬼子们听着,爷爷我有的是尊严,一个中国人的尊严。我乃堂堂中华大丈夫,岂能俯首降倭寇。我还有满腔的热血,可以用来浇灌祖国的土地。我还有一颗高贵的头颅,纵然是头颅落地,也要掷地有声。”话音刚落,杨靖宇从隐身的枯树干后猛然跃起,挥舞着双枪,左右开弓,向面前的日伪军猛烈射击,毙敌十余人。日军急忙开火,弹如飞蝗。杨靖宇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日军残忍地砍下杨靖宇的头颅,又将他的遗体托运到蒙江县城。日军指挥官认为杨靖宇完全断粮十余天,却能够在冰天雪地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遂命令军医对杨靖宇的遗体进行解剖,发现肠胃中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在场的日军官兵极为震惊,交口称赞杨靖宇为“满洲第一勇士”。日军破例举行祭奠仪式,并对杨靖宇的遗体予以厚葬。何以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松花江畔一条龙,长白山上显神勇。碧血浇灌蒙江土,头颅掷地信有声。
杨靖宇牺牲四个月后,噩耗才传到延安。中共中央为杨靖宇同志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号召全体抗日军民化悲痛为力量,努力作战,为把日寇赶出中国而英勇奋斗。毛泽东盛赞杨靖宇为:“军人楷模,民族英雄。”会后,中共中央任命周保中为东北党委书记,领导抗联余部继续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中共东北党委决定采取保存力量、培养干部的方针,把抗联主力转移到中苏边境地区隐蔽整训,整编为抗联教导队,又称国际旅,由周保中担任旅长。另外组建了十五支小分队,分散在北满、吉东、延边、辽吉等地,发动群众,开展地下抗日游击战争。这才是:靖宇忠魂靖寰宇,保中继续保中华。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