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七回 战淮海逐鹿中原 克徐蚌饮马长江(下)
    第九七回战淮海逐鹿中原克徐蚌饮马长江(下)

    黄维兵团像一头莽撞的黑熊,凭着一股蛮劲瞎闯,一头钻进了陷阱,被中原野战军重重围裹于双堆集地区。双堆集是个百十户人家的乡村小集,因两边各有一个古代的烽火台遗址而得名。所谓的遗址高约四五十米,因年代久远,废弃不用,早已变成了长满荒草的大土堆。在地势平坦的平原上,这两个大土堆以及附近的大王庄和小王庄,就成了黄维兵团的主要阵地。黄维把十二万人马部署在双堆集、大王庄、小王庄及两个大土堆等处,顺着地势抢修地堡,构筑工事,安排得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外围的解放军阵地与黄维兵团之间有着三里路远的开阔地。双方的大炮、机枪、步枪全部对准了这片开阔地,一场血与火的较量在此展开。

    11月29日夜,中原野战军从四面八方向黄维兵团发起强攻。炮火映红夜空,杀声惊天动地。黄维兵团凭借着强大的火力、坚固的工事,在坦克和火焰喷射器的支援下,顶住了解放军的多次冲击。其中,第十八军表现得尤为凶悍,哪里有阵地被突破,十八军就冲到哪里反击,堵住缺口。他们用炮火组成一道道火墙,用机枪洒下一片片弹雨,阻住解放军后续部队的跟进。同时,对突入阵地内的解放军则用坦克碾,用火焰喷射器烧,用轻重机枪、冲锋枪扫,用迫击炮、手榴弹炸,甚至与解放军展开白刃搏击。

    中原野战军急攻数日,伤亡重大,进展却不大。解放军迅速改变打法,不再急于强攻,而是利用夜幕在外围挖掘掩体,再扩展成战壕,一条条战壕彼此沟通,连接成纵横交错的壕沟网。经过几个夜晚的土工作业,一张密如蛛网的壕沟奇迹般地出现在一望无际的淮北平原上。一条条长龙似的壕沟一直延伸到国民党军的阵地前。平坦的地面上再也见不到人影,解放军全部转入“地下”,隐蔽在壕沟和掩体中。如此一来,黄维兵团的“火海战术”完全失灵,炮弹、火焰喷射器对壕沟和掩体中的解放军没有多大的杀伤力。解放军晚上挖掘,白天则退回原阵地休息。等到敌人发现时,战壕网已迫近到阵地前沿。

    在大王庄防守的是敌十八军的王牌“老虎团”,团长孙竹筠发现壕沟后,气急败坏地命令用大炮轰,用坦克碾,对壕沟网实施破坏。入夜,解放军做好两手准备,一面出动人力,扑到白天被毁坏的战壕里,继续挖掘;一面组织爆破小组,准备消灭敌人的坦克。这一夜,老虎团有了准备,各种枪炮一起开火,照明弹连连升空,把阵地上空照得如同白昼。双方经过一夜争夺,天明时从双堆集开来的大批坦克又来捣乱。没料到战壕里突然钻出许多爆破手,把一捆捆炸药包塞到坦克底下;随着一阵轰轰隆隆的爆炸声,数十辆坦克变成了废铁。跟在坦克后面冲锋的老虎团也遭到了解放军火力的重大杀伤。

    12月9日夜,解放军出动两个团的兵力,首先向大王庄发起猛攻。聪明的解放军战士利用汽油桶自制成一种大口径的“土火箭”,一次能发射二三十斤重的炸药包,可形成巨大的杀伤力。只见前沿阵地上,数十门“土火箭”同时发射,数十道血红的火龙飞进大王庄,接二连三地开花爆炸,直震得天摇地动,热浪滚滚。敌军阵地被炸得支离破碎,死尸横陈。解放军发起冲锋,迎着敌人的机枪、火焰喷射器扑进庄内,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肉搏战。每一堵残垣,每一座破屋都成了激烈拼杀的战场。富有夜战经验的解放军战士,打得机智巧妙,钻进敌群之中大喊大叫,横冲直撞,有意制造混乱;单兵渗透,小组穿插;手榴弹四面开花,冲锋枪喷吐火舌。老虎团成了没头的苍蝇,乱得晕头转向;解放军打得勇猛果敢,虎虎生风。激战到次日中午,老虎团全军覆没,大王庄成了尸山血海。

    驻守在小王庄的敌军一个团,目睹了大王庄血战之惨烈,全吓得瘫坐在地。团长放下望远镜,向左右道:“弟兄们,不打了,咱们投降吧。”手下的官兵如同听到了“大赦令”,纷纷放下武器,挑起白旗,向对面阵地上的解放军缴械投降。

    包围圈越来越小,黄维感到了末日来临,不断地向蒋介石呼救。蒋介石则不断地打气道:“要固守下去,死斗必胜。我已命令空军给你们空投补给,并在抽调部队解救你们,望你们好好打下去。”然而,蒋介石的许诺如同肥皂泡,一个接一个的破灭了。12月15日,黄维手下的廖运周、黄子华两支部队一万多人在战场上起义。再加上弹尽粮绝,黄维兵团军心动摇,兵无斗志。解放军发起全线进攻,国民党军队无力再战,成群结队的举手投降;顷刻之间,数万大军土崩瓦解。黄维和一批将领束手被擒,垂头丧气地当了俘虏。

    当双堆集血战正酣之时,蒋介石多次电令杜聿明南下救援。杜聿明则认为:“徐州以南河流纵横,水网交错;若贸然南下,坦克、重炮、汽车将会陷入一片烂泥之中,成为废铜烂铁。更何况共军早已在南下的路上布置有重兵,南下不仅救不了黄维,反倒会连徐州的兵力全部赔进去。”为了对三十万官兵的生命负责,杜聿明与蒋介石反复磋商,决定放弃徐州,率领指挥部和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兵团共三十万人马,向西南的永城方向撤退。

    敌情有变,华东野战军迅速调整计划,前堵后追,左右夹击,将杜聿明集团合围于徐州西南六十五公里处的陈官庄地区。无奈之中,杜聿明下令三个兵团分三个方向突围。第十六兵团司令长官孙元良立即指令手下各军分头行动,自谋生路。孙元良素有“第一逃跑将军”的雅号,富于逃跑经验;为了防止杜聿明变卦,他命令截断指挥部的所有电话线,关闭无线电收发报机,带领三万多人孤军突围。半天后,杜聿明突然取消了突围的命令,要求各部就地构筑工事,坚守待援,以免被解放军各个击破。邱清泉、李弥执行命令,率部准备坚守。而孙元良却如同人间蒸发,联系不上。孙元良率部突围,在混战中一万多人被歼灭,手下的军长、师长大多被击毙,残部只得重返包围圈内。而孙元良却化装成农民,奇迹般地逃出包围圈,又骗过解放军岗哨的盘查,只身逃到信阳火车站。随后,一路辗转飘荡,回到了南京,苟全了一条性命。能从重重包围之中安全逃出,真是国民党军中的一大“奇才”,无愧于“第一逃跑将军”的称号。

    再说黄维兵团被歼,淮海战役进入第三阶段。此时,由于平津战役已经开始,为了防止蒋介石把平津地区的部队撤往江南,毛泽东电示总前委:“对杜聿明集团采取围而不打,暂时不予歼灭。应迅速夺取徐州和蚌埠,扫清外围各处残敌。”由于杜聿明弃城出逃,徐州几乎不战而克。南线蚌埠的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闻讯黄维被歼,立即扔掉蚌埠,率部南撤,仓皇逃过长江。解放军随后进攻蚌埠,兵不血刃,一举占领之。

    在陈官庄地区,杜聿明集团已成瓮中之鳖,插翅难逃。解放军在外围挖掘战壕,严密防守;主力在战场外围就地休整的同时,派出一组又一组的宣传队,在前沿阵地上用喇叭筒向国民党军喊话,开展政治攻势。毛泽东为解放军前线指挥部起草了《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向被围困的国民党军反复广播。广播稿劈头指出:“你们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黄维兵团已在十五日晚全军覆没,李延年兵团已调头南逃,你们想和他们靠拢是毫无希望了。你们想突围吗?四面八方都是解放军,怎么突得出去呢?”“十多天来,在我们的层层包围和重重打击之下,你们的阵地大大缩小了。你们的伤兵、家属叫苦连天,士兵受冻挨饿,早已厌战。”“你们应立即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我们可以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只有这样,才是你们的唯一出路。”

    杜聿明企图坚守待援,蒋介石却已无兵可派。蒋、杜之间频频电商,除了互相埋怨之外,毫无解救之策。不料天公发怒,忽然变脸。从12月16日起,彤云密布,朔风怒号;入夜,雨雪交加,漫天飘洒。持续二十多天,昼夜寒风刺骨,平地积雪半尺。国民党军队粮弹两缺,饥寒交迫,士兵爬冰卧雪,冻死、饿死的越来越多。呜呼!人算不如天算!不迟不早,偏偏在这个时候风雪交加,致使杜聿明兵陷绝境,岂非天意乎?后人有诗议之曰:

    老蒋欺天灭鬼神,多次挖掘毛家坟。独夫必然遭天谴,每战必败气数尽。

    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杜聿明兵团仓促出逃,未能携带足够的军粮。原以为能快速到达河南永城,给养不成问题;没料到半路上陷入重围,更没料到天气突变,风雪漫天。三十万大军被困在冰天雪地之中,吃饭成了最大的问题。炮弹、子弹不能吃!坦克、大炮更不能吃!许多士兵饥饿难耐,扒开积雪,挖掘麦苗、草根、枯枝、败叶,塞进嘴里,连泥带土吞进肚子;其狼狈相真是难以言表。蒋介石派飞机空投了两次粮食、弹药,大部分飘落到解放军的阵地上,一小部分被国民党军队抢到手,奈何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另一面,在解放军的阵地上,由于有数百万支前民工,源源不断地送来粮食、弹药,使解放军的物资供应非常充足。到了此时,粮食就是最大的战斗力,也是最锐利的武器。解放军战士在阵地前沿敲着碗筷,高声呐喊:“国民党军弟兄们,过来吧,这里有米饭、馒头、烩菜。”“过来吧,我们优待俘虏,包子、面条尽饱吃。”“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天寒地冻,蒋介石顾不上你们了。”“过来吧,保证你们有吃有喝,保证你们的人身安全。”

    简单的喊话,质朴的语言,在这个极为特殊的环境中,米饭、面条战胜了坦克、大炮。每到夜晚,国民党军的官兵三五成群,甚至整排、整连、整营的爬过战壕,缴械投降,目的只不过是能吃饱肚子。当手下的副官、参谋将这种情况报告杜聿明时,杜聿明仰天长叹道:“没有人民的支持,国民党必然灭亡。弟兄们愿意走的,就让他们逃一条活命去吧。”

    1949年1月6日,解放军发起总攻,陷入绝境的杜聿明集团几乎没人反抗,防御体系迅速土崩瓦解,整团、整师、整军的官兵自动放下手中枪,心甘情愿当俘虏。解放军单是收编俘虏,就用了整整三天时间。杜聿明等一大批高级将领被俘,三十万人马全部覆没,淮海战役结束。

    此役,历时六十六天,国民党军空前惨败,单是起义、被俘的官兵就高达五十万人。国民党军队在南线的精锐主力损失殆尽,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全部解放。人民解放军挥戈南下,饮马长江。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长江下游的上海、中游的武汉等地,均处在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蒋介石得知杜聿明集团覆灭的消息后,一因多日昼夜无眠,早已熬得两眼通红,身心疲惫;二因忽闻败讯,如同被电劈雷击,只觉得天旋地转,蓦然倒地,昏迷不醒。医生匆忙实施紧急抢救,蒋介石苏醒后热泪滚滚,七情郁结;又旧病复发,大口咳血。他永远也想不通的是:黄百韬只是杂牌军,多年来饱受歧视,却能够血战不退,以死报国,杀身成仁。而黄维、杜聿明是自己的得意门生、心腹爱将,却贪生怕死,举手投降。这是为什么?八十万大军,五十万投降**。这又是为什么?这才是:接二连三遭惨败,扪心自问为什么?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